幼儿园社会小班教案
此篇文章幼儿园社会小班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幼儿园社会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体验,关注别人的感受,学习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2、尝试通过协商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照相机,不同幼儿体验后表达感受的照片。
2、经验准备:幼儿成为多出来的那个人的活动经历。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尝试按不同方法排队,感受成为多出来的那个人的心情。
(1)将全体幼儿分成若干小组,组织幼儿分别按不同指令进行排队,使幼儿体验到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那个多余的'人。
(2)教师宣布排队结果,并把每次排队多出来的小朋友的表情抓拍下来。
2、集体分享成为多出来的那个人的感受。
请幼儿观察现场照片,并引发以下讨论。
(1)提问:这些小朋友的感受是什么?
(2)现场采访被抓拍到的幼儿,提问:当宣布你是多出来的那个人时,你有什么感受?现在你成为多的那个人了,如果让你停止游戏去休息,你心里会怎么想?
(3)提问:如果你是多出来的那个人时,你有什么感受?请幼儿自由结伴,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4)小结:在成为多出来的那个人时,小朋友心里都很难过、很伤心,害怕不能参加游戏,每个小朋友都想和大家一起玩游戏。
3、结伴讨论现在该怎么办?
小结:刚才有小朋友提出可以让多出来的那个小朋友去当裁判,那现在我们就玩一个游戏,请多出来的那个人去当裁判,试试当裁判的感受,你是否愿意当裁判?
4、玩镜子游戏,体验当裁判的感受。
(1)提出游戏要求,请多出来的幼儿当裁判,组织幼儿游戏。
(2)游戏后提问:你当裁判有什么感受?如果让你选,你愿意当裁判还是和小朋友做游戏呢?
5、集中分享、梳理幼儿的感受,引导幼儿移情。
(1)提问:咱们在刚开始多出一个人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说让他停止游戏,或去干别的事情合适吗?
(2)提问:有的小朋友喜欢当裁判,有的小朋友不喜欢当裁判。那咱们让不想当裁判的小朋友去当裁判,他会是什么感受?
(3)提问:我们应怎样解决问题?
引导幼儿发现以前想的主意忽略了别人的感受,今后决定一件事时,要考虑到别人的想法与感受。
6、再次讨论:多出来的人还能怎么办?
提醒幼儿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在充分听取幼儿意见的基础上,帮助幼儿梳理出几种方法。
小结:小朋友说得很好,出现问题,我们要协商解决,看看用什么方法解决最好,能使大家都高兴、都满意,又都参加了活动。
7、协商解决问题。
(1)提问:平时和小朋友做游戏的时候,你觉得有哪些问题你解决不了?鼓励幼儿充分发表意见。
(2)引导幼儿相互讨论怎么处理好这些问题,提醒幼儿要考虑他们感受。
幼儿园社会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乐于帮助别人的良好品质。
2、引导幼儿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要动脑筋想办法,选择用适当的`方法来帮助他们。
活动准备:
磁铁、铁丝、绳子、海绵、瓶子、回形针等。
活动过程:
一、用《智慧树》中的小咕咚引入课题
1、小咕咚遇到了困难想请小朋友来帮忙。
2、小咕咚又遇到了另一个困难请小朋友再来帮帮他。
3、幼儿到事业区操作探索多个方法。
4、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5、教师小结: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二、你们除了帮助小咕咚,生活中小朋友们还帮助过谁?是怎么帮助的?
1、出示图片一:在幼儿园里哭着找妈妈的小姑娘
2、图片二:盲人爷爷过马路
3、图片三:在商场里走失的小朋友
4、图片四:遇到灾难(地震)后的小朋友
三、选择适当的方法帮助别人不能盲目救人
1、看图片讨论
2、遇到掉到水里的叔叔该怎么办?
3、小结:当我们有能力的时候,我们就能想尽各种办法来帮助他人,当我们没有能力的时候我们可向身边的成人来寻求帮助。
幼儿园社会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感知水果特有的香味。
2、愿意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活动准备:
1、不同香味的水果(葡萄、鸭梨、哈密瓜、香蕉),洗好或切好各装一盘,分别放入4个魔术盒中。
2、教师扮演魔术师。
活动过程:
1、引起幼儿玩游戏的兴趣。
教师扮魔术师,告诉幼儿魔术师请大家用鼻子闻一闻,猜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水果。
2、玩闻一闻的.游戏。
出示一个魔术盒,闻一闻是什么水果的香味。
打开魔术盒看看是否说对了,请幼儿品尝。
逐一出示魔术盒,用同样的方法,感知水果的香味并品尝。
3、小结:水果有自己独特的香味。
活动建议:
1、魔术盒里还可以放入其他水果(可请幼儿帮助收集l一2种),放置自然角,让幼儿继续感知水果的香味,教师要每天打开盒子看一看,避免水果腐烂。
2、在吃点心时,若有水果,可让幼儿先闻一闻,猜猜是什么水果,再品尝。
活动评价:
1、能大胆地讲出自己闻到的结果。
2、能辨别l一2种水果的不同气味。
幼儿园社会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自己物品标记,知道要用自己的杯子喝水,用自己的毛巾擦手。
1、能用对应的方法找到存放自己物品的位置,区分自己与别人的物品。
2、乐意参加找自己物品的活动。
活动准备:
写有幼儿姓名的实物标记图一套,泡沫底版一张。
活动前让幼儿选择喜爱的图标,在其中一张写好幼儿姓名。将剩下的几张分别贴到茶杯箱和毛巾架处。
带领幼儿事先观察茶杯箱、毛巾架的摆放位置。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标记图。
教师出示幼儿的标记图,贴在泡沫底版上,分别请幼儿指认自己的标记,说对了请该幼儿拿走,说错了教师给予一定的提示。
2、玩找物品游戏,知道使用生活物品的规则。
◎告诉幼儿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生活用品,茶杯、毛巾,每个人只能用自己的物品。
◎让幼儿拿着自己的标记图,去对应茶杯箱、毛巾架的相同标记,找到属于自己生活用品的位置,对找到位置的幼儿,教师给予夸奖。
教师示范:这是××,它是我的标记,找找找。我的`茶杯在这里。
幼儿找自己用品的位置,教师注意检查、引导幼儿观察物品位置上的标记与手上拿的标记图是否相同。
在活动开始时,多数幼儿还不太会回答问题、胆怯、不敢讲话,在谈话和游戏活动中,我们鼓励每一个孩子,并教孩子们讲,他们胆子大不了起来,能清楚地讲出自己是长幼的小朋友和所在的班级。幼儿对教室的观察仔细了,参与活动的兴趣有所提高,知道去寻找各种他们基本能找出教室里的物品,但摆放的位置还不是很清楚,需要老师的帮忙。但还有个别幼儿不能参与其中。
幼儿园社会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剥蛋壳的方法,体验劳动的快乐。
2、知道鸡蛋有多种吃法,并喜欢吃鸡蛋。
活动准备:
熟鸡蛋若干,塑料小刀。
活动过程:
1、玩蛋
每位幼儿一个熟鸡蛋。
让幼儿自由探索鸡蛋的各种玩法。(会滚动、能转动。)
提问:猜猜你玩的鸡蛋是生的?还是熟的?
2、剥蛋
鼓励幼儿大胆敲碎蛋壳,并试着学习剥蛋壳。
教师指导需要帮助的幼儿。
3、切蛋
让幼儿尝试把剥好的'鸡蛋用塑料小刀切成两半。
观察:熟鸡蛋里面是什么样的?
4、煎蛋
教师制作煎鸡蛋,提醒幼儿观察怎样敲破鸡蛋壳、怎样制作鸡蛋,并特别注意安全,不能让油溅到身上和脸上。
5、尝蛋
让幼儿品尝鸡蛋,体验劳动后的快乐!
6、讨论:
鸡蛋还可以怎么吃呢?(打汤、炒蛋、卤鸡蛋等)
活动延伸:
帮助幼儿区分生、熟蛋。生蛋(转得慢),熟蛋(转得快)。
幼儿园社会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在与材料的充分接触中创造性地装扮自己,战胜大灰狼。
2、在情境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初步培养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提供幼儿自主选择装扮自己的各种材料。
2、小兔子胸饰、百变小精灵形象、录音机、磁带。
3、课前讲述故事《百变小精灵》,幼儿教案《小班社会性活动:我会变》
活动过程:
一、以兔姐姐的身份组织幼儿进入情境活动,为活动主题作铺垫。
我是兔姐姐,你们是我的弟弟妹妹。今天,兔姐姐带你们到百变小精灵家去做客。
1、兔子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出发。
2、随着恐怖的音乐声出现,发现周围有大灰狼的身影,感到害怕。
3、前面就是百变小精灵的家,我们赶紧躲到百变小精灵的家里去想办法吧。
二、在百变小精灵家变一变。
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与材料的充分接触中动手动脑,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1、出示百变小精灵,与幼儿对话。从对话中得知百变小精灵因为很会变而不怕大灰狼。
2、百变小精灵将自己变的宝贝送给幼儿,让幼儿自主选择并装扮自己。
3、以百变小精灵的身份进行小结,肯定幼儿的`大胆表现。
三、在回家的路上师生共同体验创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1、在音乐声中神气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2、来了一只大灰狼,但大灰狼已认不出眼前装扮过的小兔子。
3、大家拍手庆祝,活动结束。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