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园语言教案
此篇文章大班幼儿园语言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大班幼儿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理解故事中恐龙的形象特点。
2、学习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恐龙进城遇到的事以及带来的不同感受,愿意用自己的特点做一些受人欢迎的事。
3、学习句式:大恐龙啪嗒啪嗒的走在……(地点),可是……(特点)……(现象)。
活动准备:恐龙图片;2、字卡:长、大、粗;3、故事配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恐龙,观察并了解恐龙的形象特点。
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出示恐龙图片),原来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恐龙,看看它有哪些特点?
老师引导幼儿说说恐龙长、大、重的特点,并用图片进行展示:
根据幼儿的讲述,(教师出示"长"卡片)这是什么字?你从哪里看出来他很长?
(比房子还要长)哦,原来你是用比一比的方法看出来的。
它还有什么特点?它的身子很大(教师出示"大"字卡片)从哪里看出来的?
恐龙除了身子很长、很大之外,还有什么特点吗?它的腿怎么样?
(很粗)这么粗的腿,它的体重会怎么样?(很重)这么大的恐龙有一天来到了城里,你猜它会先到哪里?再到哪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
二、分析理解故事的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第一部分,至"大恐龙给大家带来了危险"大恐龙来到了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谁能把这件事完整的进行讲述?引导幼儿完整讲述引导幼儿讲述听到的其他两件事情,并用图片进行呈现。
这三件事是一件快乐的事吗?为什么?你从哪里听出来的?
恐龙很难过,他会怎么想呢?你能用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吗?
城里人觉得有危险,他们会有什么表现?也请你用语言和动作来表现?
出示交通堵塞的图片:你们看看这就是交通堵塞的样子,我今天早上就遇到了。
它还来到了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出示轨道、火车跳舞的图片)最后来到了什么地方?(出示小路、及把屋顶掀翻的图片)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因为恐龙太重了,所以把火车都震得跳舞了),教师出示"重"字卡片,同样讲述重、大、长的特点。
这就是恐龙来到城里发生的三件事,它心里会怎么想?(难过)出示哭的表情图。
大恐龙心里可能在想:要是能变小就好了,是不是?有什么办法吗?
城里的人会喜欢大恐龙吗?(大家觉得恐龙带来了麻烦)出示哭的表情图。
你觉得事情会不会发生转变?会转变在哪儿呢?
2、讲述故事后半部分至结束,展开讨论。
—恐龙来到了城市,后来的事情有变化吗?你听懂了哪些地方有变化?
恐龙做了什么事?(用三个字就讲述清楚了)这就是变化(出示图片)还存在变化吗?麻烦的事变得怎么样了?(变开心了)出示笑的表情图,这是大恐龙现在的心情,它变开心了,这是第二个变化。
大恐龙变化了,城里的人有变化吗?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考考大家或者不明白的地方?
教师辅助提问:我还有个问题,为什么恐龙可以做立交桥?我可以做吗?(根据幼儿讲述,教师移动相应的字卡)—为什么恐龙会变的高兴,城里人也会变得高兴呢?
—为什么小朋友要在马路上撒青草呢?
3、说说对故事的不同解读和看法再完整的听一遍故事,想想你喜欢城里来的大恐龙吗?为什么?
你喜欢这只大恐龙吗?为什么?(它改正了,它帮过别人)我也觉得它很帅!
因为它原来做了别人不喜欢的事,现在做了别人喜欢的事,它用了长、重、大的特点做了很多的好事,简直是帅呆了!
三、想象:
恐龙在城里还可以做什么事这是一只聪明和爱帮助人的大恐龙,它还想在城里待下去,它还可以利用它的特点做些什么好事?
总结:让我们明白了第一次来城里大恐龙发生的事,更明白了这是一只愿意为城里人做更多事的恐龙,他还会做很多事,我们可以慢慢想,慢慢画。
故事《城里来了大恐龙》
大恐龙来到了城里,它觉得这个地方比它以前到过的任何地方都热闹。
大恐龙"啪哒啪哒"地走在马路上,可是它的身体太大,交通给堵塞了,汽车排起了长队,响起了喇叭。
大恐龙"啪哒啪哒"地走在铁路上,大恐龙的身体太重,铁路被踩得"吱哩吱哩"直响,火车也被震得跳起了舞。
大恐龙"啪哒啪哒"地走在胡同里,它闻到了人家厨房里飘出的阵阵香味,忍不住把头伸进窗户,可是大恐龙脖子太长,把人家的房顶都掀翻了。大恐龙心里真难过。城里的人感到,大恐龙给他们带来了危险。这时一个聪明的小孩说"大恐龙走了许多路,一定是饿了。"他带着许多小朋友在马路上撒青草,大恐龙沿着这条青草路边吃边走,吃饱了就在十字路口打起了瞌睡。马路被堵住了,汽车从大恐龙身上、身下开过,大恐龙变成了立交桥。大恐龙身上痒痒的,睁开眼睛一看,想不到自己还有这么大的用处呢大恐龙觉得自己应该为城里人多做一点事,因为它是多么喜欢这个地方啊!一辆辆大卡车、面包车、小汽车从大恐龙身下开过去,一辆辆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从大恐龙身上骑过去,一群群大人、小孩从大恐龙身上走过……城市的马路畅通了,大家都说,大恐龙立交桥真好!
大班幼儿园语言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最近小朋友谈论的话题经常是关于狗帮主人看门,猫捉老鼠,鸟捉虫等等及其一些动物帮助人的故事,于是我结合主题《动物世界》之《我与动物交朋友》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懂得帮助他人会使人快乐,激发幼儿乐于助人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根据画面进行初步的判断,想象。
2、运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地讲述,培养幼儿认真倾听别人讲述。
3、懂得帮助他人会使人快乐,激发幼儿乐于助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房子图片5张(1号房没有门和窗,2号房没有瓦片,3号房倾斜有裂缝,4号房完美可是隔壁住着小猫,五号房外形完美。)
2、图画一张,伤心老鼠头饰一个,开心老鼠头饰若干。
3、金牌30块。
4、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图画,启发幼儿讨论:老鼠为什么不开心?
2、教师戴上伤心老鼠的头饰,以伤心的口吻说:“大风把我的房子吹走了……”
3、启发幼儿帮帮老鼠的忙,为老鼠找房子。出示1——4号房子,布置在活动室四周,让幼儿分散自由观察。提问:①这座房子怎么样?②你觉得合适吗?③为什么?
4、组织集体讨论:①这四座房子怎么样?②适合小老鼠呢?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不适合呢?
5、出示5号房子,引导幼儿进一步围绕问题观察讨论。提问:①看看这座5号房子怎样?②住进去安全吗?
6、引导幼儿想办法帮1——4号房子修理好。
7、出示开心老鼠,表扬小朋友帮它选择了舒适又安全的房屋,并送小礼物,让幼儿体验互相帮助的快乐。
8、在《健康快乐动起来》的音乐声中共同庆祝,活动自由结束。
活动延伸:
开放语言区,美工区,音乐区,结构区供幼儿自选活动
重点指导:
语言区提供故事卡片,引导幼儿创编并讲述关于小老鼠的故事;美工区提供图画纸、油画棒,引导幼儿为小老鼠设计房子;音乐区提供各种头饰、录音机、磁带等,让幼儿表演关于小动物的歌曲及舞蹈;结构区提供各种积塑、积木,引导幼儿继续为小老鼠建造房子。
大班幼儿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够仔细观察画面,大胆猜测故事情节。
2 、理解故事,知道不同的颜色能给人不同的感觉,并尝试根据三原色混合图谱续编故事。
活动准备:
颜料PPT图谱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孩子们,你们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哪些东西是这个颜色?
二、幼儿观察画面,猜测故事情节。
1、PPT2今天小猴子也带来了三桶颜料,你们猜猜他是来干什么的?
2、PPT3“小兔子在说什么呢?”“小猴子会怎么做呢?”
PPT4“你们发现了什么?”“这时候小兔又会说什么呢?”
3、PPT5“又有谁来了?”“小鹿又会请小猴给自己的房子刷什么颜色呢?”
PPT6“小鹿的房子变成了什么颜色?”“它会对小猴说什么呢?”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1.你们猜的对不对呢?(教师讲述故事1—4页)提问“小兔对小猴子的设计满意吗?为什么?”(这里要突出房子朝北,冷。红色暖和)“小鹿为什么也很满意?”(绿色能让人安静。原来颜色还有这个神奇的作用啊!)2、“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地方?”(引导幼儿发现小猴没有绿色的颜料,幼儿猜测绿色是怎么来的)3、教师操作实验之后出示PPT7知道黄色加上蓝色就能变出绿色。
四、大胆想象续编故事1、引发仿编兴趣“小猴的名气越来越大,小动物们都来请小猴子给自己的房子粉刷?他们想要什么颜色呢?小猴子能解决吗?我们也来帮小猴子想想办法吧!小猴子说谁编的故事更有趣就要请他变戏法哦!”
2、出示PPT8、9引导幼儿看图谱续编故事。
五、结束部分“小猴子不仅乐于助人,还喜欢与人分享快乐。他想让你们也来变变戏法,你们愿意吗?”幼儿探索三原色混合带来的色彩变化。
大班幼儿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成语故事,能够理解成语故事的内容及寓意,对成语故事感兴趣。
2、能用完整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意见。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欣赏并理解故事,能在集体前复述故事。
活动准备:
1、"蛇"(长脚蛇)的图片一张。
2、幼儿用书22~23页。
3、挂图《画蛇添足》。
4、语言磁带。
活动重难点:
理解成语故事的内容及寓意。
能用完整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活动过程:
1、出示"蛇"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1)小朋友,这是什么动物?你认识吗?它和我们平时看到过的蛇有什么不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说自己的看法。
(2)蛇为什么会长脚呢?这里边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题目叫《画蛇添足》。
2、结合挂图讲述成语故事《画蛇添足》,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你们知道什么叫门客吗?引导幼儿说说门客的意思。
(2)门客们得到一壶酒,他们商量要怎样分配这壶酒?
(3)第一个画完蛇的人喝到酒了吗?为什么?大家再听一遍故事。
3、播放故事录音,幼儿再次欣赏故事。
(1)为什么先画完蛇的人却没有喝到酒呢?引导幼儿说说其中的原因。
(2)你觉得他应该喝到酒吗?为什么?
(3)这个成语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4)教师总结:这个故事不但有趣,还包含了深刻的道理,告诉了我们无论做如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糟。
活动反思:
《画蛇添足》是一篇讽刺寓言,有生动的喜剧情节,活泼风趣,让孩子在轻松的阅读中忍俊不禁,并从中体会其蕴含的道理。在进行到总结寓意的时候,我以幼儿的口吻设计寓意,做到通俗易懂,并鼓励幼儿用完整地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小百科: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得不偿失的人。后以“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有害无益。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大班幼儿园语言教案 篇5
大班幼儿园语言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幼儿园语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幼儿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到友谊的温暖。
2、学会原谅,宽容,懂得珍惜友谊。
活动准备:绘本视频,"抱一抱"音乐游戏,难过的大熊塑封图一张,大熊胸饰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了解拥抱,体验相互拥抱的快乐。
1、师:老师想和小朋友们拥抱一下,愿意的举手?
2、师:看来都愿意和老师拥抱的,那谁知道拥抱代表什么意思?
3、师小结:拥抱的意思就是和谁拥抱就代表愿意和谁做好朋友!让我们听着音乐和好朋友一起抱一抱,好吗?
4、在音乐声中与同伴拥抱,感受拥抱的快乐。
5、提问:你和谁拥抱的?拥抱在一起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感觉?(温暖,开心,快乐,高兴,舒服)师:今天也是森林城的拥抱节,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找好朋友一起拥抱了,那是件很快乐的事情,可是有一只小动物却很伤心,看看他是谁?(出示难过的大熊塑封图)提问:大熊怎么了?大熊为什么哭了?(幼儿猜测),那大熊到底过了一个怎样的拥抱节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个故事吧!
二、欣赏PPT《大熊的拥抱节》
1、播放片头说出故事的名字《大熊的拥抱节》
2、播放故事第一段,了解大熊的想法。
提问:1)大熊给自己定了一个什么目标?(和100个人拥抱,交100个朋友)2)如果你来过拥抱节,你想和多少人拥抱呢?提示算算家里的,幼儿园的总共是几人啊?
3、播放故事第二段,理解小动物的语言。
师:大熊想和100个人拥抱,这个美好的愿望能实现吗?我们接着往下看!
师:刚才大熊遇到了谁?(袋鼠,兔妹妹,狐狸),他们拥抱了吗?他们是怎么说的?
引导幼儿理解,表达故事中小动物的动作,语言。
4、播放故事第三段,尝试说出大熊的想法。
提问:1)究竟为什么小动物们都不愿意和大熊拥抱呢?(幼儿回答)大熊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情,别人生气了才不和他拥抱,看到底是什么令人生气的事情呢,接着往下看!
2)原来大熊真的做了许多错误的事情,都有哪些错误的事情?(把萝卜拔光,揪别人尾巴)3)那小朋友之间曾经有没有做过对不起别人的事或是有人做了对不起你的事?(幼儿回答)4)那如果做错了,应该怎么补救呢?
做错了,除了道歉,还可以做什么事让人重新喜欢你呢?(幼儿自由讲述)5、播放故事第四段和第五段师:大熊和你们想的一样,决定向小动物们道歉,道了歉之后小动物们会怎么做呢?你觉得小动物们会做什么?(幼儿猜想)师:最后大熊又哭了,为什么又哭了?(感动),和第一次哭有什么区别?
师:当你和好朋友发生不愉快的事,朋友原谅你了,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6、完整地播放故事师:这真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完整地欣赏一遍吧!
7、结束离场师:你们喜欢大熊吗?愿意和她成为好朋友吗?今天大熊也来了,我们一起去抱一抱大熊吧!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