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语文天地”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 继续学习摘录笔记,积累带“花”字的成语,诵读《吴兴杂诗》。
2、 学习短文《朱德与兰花》。
3、 收集“花”的相关资料。
教学重点:
有条理地完成习作。
教学难点:
以“花”为题进行阅读、积累和习作。
课前准备:
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日积月累
1、 我的摘录笔记。
(1) 经久不衰、偃旗息鼓、短促……
(2) 湛蓝、孕育、啜饮……
(3) 我是一颗星星,从湛蓝的天幕坠落到碧绿的地毯上。
交流一、二单元你的摘录笔记。
2、 带“花”字的成语。
(1) 读一读这些词语,观察他们的特点。
(2) 你理解他们中的那些词语?
(3) 选用你理解的词造句。
(4) 你还知道那些带花的成语。
3、读《吴兴杂诗》,知道诗中描绘的.是田园风光。
诵读这首小诗并摘抄下来。
二、 学习短文〈〈朱德与兰花〉〉
1、读短文,标出自然段。
2、读一读短文上的小诗,说一说赞扬了兰花什么精神。
3、回忆本单元写花的文章,分别借花说明了什么。
4、小结:看似写花,实为映人的方法叫借物喻人。
三、初显身手
四、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一、 口语交际
交际主题:你最喜欢那种花?向同学们和老师介绍。
交际提纲:注意交际时条例要清。
交际方法:小组交流。
二、 笔下生花
1、 审题
2、 思考方法
3、 逐题抓关键
三、 学生动笔写作。
板书设计:
花
你最喜欢什么花?
为什么喜欢它?
它有什么特点?(形、色、味)
从它身上或成长特点上,你受到的启发。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摘录笔记。
2、学习“开卷有益”,感悟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3、“笔下生花”习作指导,金钥匙。
教学重点:
巩固本单元所学习的词语句子,完成习作。
教学难点:
学会提高效率的'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日积月累
1、摘录笔记
(1)交流本单元的摘录笔记。
(2)评选摘录笔记小能手。
(3)教授有效摘录笔记的方法。
2、读一读。(幻灯出示)
二、开卷有益
1、读课文,初谈感受。
2、你心目中的效率专家是谁?为什么/
3、你有什么提高效率的好方法?
第二课时
一、“笔下生花”习作指导。
1、出示幻灯片。
2、习作分析。
二、金钥匙。
三、学生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1、读懂要求
2、回忆往事
3、明晰道理4、谈看法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的:
能正确抄写双音词音节,练习给音节标调;复习带金字旁和绞丝旁的字并填写偏旁表;积累词语;续写《下雨了》。
教学过程:
一、
1、抄写音节。
Chūn yǔ shǔi zhū cǎi hóng zǒu guò yáo yuǎn měi lì
学生独立抄写,自己检查。
2、给音节标调号。
Shui you zhe yang ju da de bi
谁有这样巨大的笔
二、复习带有金字旁和绞丝旁的字,并填写偏旁表。
1、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看谁写得多。
金字旁:()()()()
绞丝旁:()()( ) ()
2、填写偏旁表。
偏旁表示的意义例子
钅
三、给“雨”扩词。
1、读词语:倾盆大雨雨过天晴泪如雨下挥汗如雨
2、自己扩词,看谁说的多,说得好。
例:雨霖霖 雨萧萧 雨蒙蒙 牛毛细雨 狂风暴雨 零星小雨 ……
四、续编诗歌。
下雨了,蜗牛说:“不怕,我把房子背来啦。”
下雨了,蘑菇说:“不怕,我有。”
下雨了,说:“不怕,我。”
分组完成,回去思考,在班上讨论。评委评定。
例:下雨了,蘑菇说:“不怕,我有小花伞一把。”
下雨了,甲虫说:“不怕,我有一件防雨褂。”
板书设计:语文天地
给音节标调号
Shui you zhe yang ju da de bi
谁 有 这 样 巨 大 的` 笔
第七、八课时
教学目标:自读《伞》,复述,能搞清人物之间的关系;背诵《春夜喜雨》;总结自己的热字方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自读《伞》。
1、自己读一遍。
2、提问:这个故事里说了几个小朋友呀?
3、再读,然后复述。
二、读背古诗。
1、自己读,自己背。
2、提示:你看,杜甫发现下雨了,一夜没睡,静的几乎听不见雨声,真实‘春夜喜雨’啊!
3、讨论:诗人为什么高兴的一夜未谁?
4、说一说你还读过杜甫的那些诗句。
三、总结自己的认字方法。
读金钥匙的一段话。
课堂总结:这一单元你有学会了什么?
板书:伞
小宝和同学小丽和同学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练习使用修饰语,正确搭配形容词与名词;
2、积累表示数量多的词语;
3、学会分辨疑问句和反问句,能用反问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看法;
4、练习使用拟人手法写句子。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学生学唱郊游歌曲。)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郊游吗?今天我们一起到一个神秘的地方去郊游,你们看――(出示课题:语文天地。学生齐读。)
2、“语文天地”是个神奇的世界,那儿藏着数不尽的知识珍宝,等着我们去采撷呢。让我们一起坐上火车出发吧!(伴随《火车开了》乐曲)
二、写一写表示数量多的词语。
1、“采集林”车站到了。这一站我们将采集些什么呢?同学们请看。
2、(出示“许多”、“不计其数”两个词。)谁能读读这两个词?你发现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吗?(都是表示数量多的词。)
3、对了,这一站我们一起采集表示数量多的词语。(出示题目:写一写表示数量多的词语。)请同学们将自己采集到的'表示数量多的词语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小组派一名同学将采集成果记录下来,比一比哪个小组得到的智慧之花最多。(小组合作学习)
4、(“采集成果大比拼”,检查小组学习情况。采用竞赛抢答形式,教师将学生回答通过电脑打字投影出来,全班认读。奖励。)
5、在采集林中,我们采集了许多表示数量多的词语,有些小组还得到了智慧之花,没有得到花儿的小组也别泄气,下一站还有机会。让我们坐上火车继续往前走吧!(伴随《火车开了》乐曲)
三、练习使用修饰语。
1、“心语林”车站到了。这一站我们一起来说说话吧。说什么呢?同学们请看。
2、出示练习题,看谁填得多:
快乐的()鲜艳的()美丽的()简单的()
(1)你能把这些词语填充完整吗?把自己想说的写下来。
(2)(检查练习情况:运用竞赛抢答的形式,以四人小组“开火车”每人把自己所填的答案念出来。)
(3)(注意强调填名词,避免出现“快乐的跳”之类错误。)
3、同学们真了不起,说出了这么多优美的词语。你们能从这些词语中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说一句话吗?(学生选词造句。)
4、同学们说得真精彩,相信下面的站点也会更精彩,让我们出发吧!(伴随《火车开了》乐曲)
四、学习分辨疑问句和反问句。
1、“智慧林”车站到了,看这个站名,你想说什么?(生说)对了,这一站要考考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反应最快。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2、出示练习题:想一想,哪一句话不用回答?
可我连一个穷人都不认识,你认识吗?
这是不是一件好事?
为什么穷人就该老是穿旧的东西呢?
(1)自己读一读这三句话,看看哪一句不用回答?为什么?(第三句不用回答,它的意思是强调穷人不该老是穿旧的东西。)
(2)用不同的语气读这三句话。(一、二句用疑问的语气,第三句用强调的语气。)
3、出示三个句子,学生抢答,说说哪个句子不用回答:
这单元的知识你都掌握了吗?
难道我们不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吗?
小明为什么能当上“三好学生”?
4、每个同学自己创作两个问句,一个需要回答,一个不需要回答,然后上台考考大家。
5、同学们的创作真棒,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顺利通过下一站。(伴随《火车开了》乐曲)
五、练习拟人的说法。
1、“创作林”车站到了,语文是丰富多彩的,只要发挥想像力,就能创作出优美、生动的语言。
2、(课件出示小鸟的动画)你们看,谁来了?(小鸟)小鸟在做什么呢?(小鸟在跳舞、小鸟在歌唱、小鸟在前面带路……)
3、(出示课文中的例句:小鸟在前面带路。)小鸟在做什么呢?(小鸟在前面飞的样子像人在带路,作者用了拟人手法,把小鸟当成人来写。)
4、同学们的想像力真丰富,瞧,连花儿也――(出示课文例句:花儿向我们点头。)
5、花儿为什么点头呢?(花儿被风吹动,样子像人在点头,这也是用了拟人手法,使句子更生动。)
6、(教师用“―”和“~~~~”分别画出“小鸟”、“花儿”和“带路、点头”,提问:)运用拟人手法时要注意什么呢?(事物的动作要和人的动作有相同之处。)
7、出示句子:小树_____。太阳_____。
8、学生独立思考后可与小组同学交流。
9、现在,就请同学们也来当当小诗人,展开想像的翅膀,用拟人手法创作出生动的句子。
10、(学生上台交流自己的创作,集体评价,颁发智慧花。)
11、写作文时用上拟人手法将使文章更能吸引读者。
六、总结:
这堂课,我们一起畅游了“语文天地”,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还采摘了智慧花,收获真不少。这次郊游你们快乐吗?学习语文是快乐的事,让我们一起快快乐乐学语文。(伴随《火车开了》的乐曲离开教室。)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的:
1、比较几组基本字和合体字。
2、积累“一、、、不、、、”的词语
3、学习逗号和句号。
4、积累描写动词的词语
教学方法:练习法、朗读法
学法指导: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比一比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以使他们真正获得声旁表声的“感性认识”,而不是接受教师传受的知识。
二、填一填,选一个词语造句
组织学生口语练习的`游戏,让学生体会重音变化引起所表达的意思的变化,不必让学生说出其中的规律。
三、照样子说一说
四、学习逗号和句号
1、让学生体会句号和逗号不一样。
2、说说为什么用逗号或句号?
3、教师讲解。
第二课时
一、教学自读课文
1、认生字。
2、使学生知道习惯有好坏之分。
3、朗读。
二、说说你准备改掉自己的哪些坏习惯。
三、改错字
让学生说说你平时是怎样对待自己的错别字的。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和交流自己的日积月累,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2、朗读词语,学习两句古诗,体会诗句描绘的意境。
3、走到户外,感受阳光,为写作文打基础。
4、开卷有益学习《太阳城》,了解转换器、热交换器、蓄能器的特点,以及太阳能的作用,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介绍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兴趣。<朗读太阳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了解转换器、热交换器、蓄能器的特点。
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朗读摘录笔记、词语、古诗,积累语言。走到户外,感受阳光,作自己喜欢的事情。
教学目标:
一、摘录笔记:
1、学生齐读词语,交流“清净、一刹那”的意思,并用这两个词语练习说话。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摘录笔记,评出“摘录大王”在全班交流。
二、读一读:
1、用各种形式朗读词语,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2、交流词语意思。
3、选词说话。
4、学习古诗:反复朗读体会诗意,通过想象体会意境。
三、初显身手:
1、朗读题目,明确要求。
2、作好准备:a、确定时间,选择阳光充足的时间。
b、确定地点:学校操场。
c、准备好实验用品:镜子、喷雾器、肥皂水等。
3、活动过程:a、学生先独自或小组进行实验探究,感受阳光。
b、集体演示交流,分享成功。
c、谈自己的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朗读《太阳城》一文,了解转换器、热交换器、蓄能器的安装位置以及功能,了解太阳能的'作用,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想像介绍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读自悟:
1、学生自己朗读文章,读准字音。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想一想:自己明白了什么?并交流。
3、指生朗读课文,思考:本课的“能”指什么?(能量)文章围绕“太阳城”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指生交流。
二、师生交流:
1、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应该怎样分段?
2、交流:1、(1)直接点明太阳城的特点:完全采用太阳能作为资源。
2、(2~3)简要介绍太阳城接受、转换、储存太阳能的设想。
3、(4~6)具体介绍太阳能的作用。
4、(7)表达对太阳城的无限向往。
3、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出自己得体会。
4、指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