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礼仪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礼仪教学设计 篇1
设计意图:
现在的幼儿,在家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几个大人围着孩子转,还有时听见幼儿直呼爷爷或奶奶的名字,爷爷奶奶还乐呵呵地不以为然。孩子不但在家里是这样,有时早晨在幼儿园见到老师也不打招呼,自己经常看一下老师就走进教室,连一点最起码的礼貌都没有。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将尊老的这种优良传统传承下去,我们要从小教育幼儿尊敬老人。本次活动利用《弟子规》,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使幼儿形成尊老、爱老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尊敬老人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教育幼儿要对人有礼貌。
2、朗诵《弟子规》中,让幼儿理解应该怎样尊敬长辈,懂得其中的道理。
活动准备:
1、白板、多媒体课件
2、《弟子规》内容
活动过程:
一、在白板上呈现《弟子规》中的“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内容。
二、学习理解“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1、白板呈现“一个老人坐在那儿喝茶,一个小孩在旁边乱跑乱撞”。
师:《弟子规》的“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就是告诉我们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那是不礼貌的.行为,不要表现自己很有才能,藐视长辈。
2、白板呈现图片:早晨,幼儿到园后跟老师打招呼,告诉幼儿遇到长辈要主动与人打招呼,才是有礼貌的好孩子;在长辈面前,不要认为自己很有才能、了不起,瞧不起长辈,特别是老年人。
三、歌表演《好娃娃》
让幼儿要学习歌中所唱的小朋友。
四、吟诵《弟子规》
1、师生集体朗诵。
2、分组朗读、男孩女孩分读或个别读。
3、配乐朗读。
活动延伸:
1、家园互动,讲文明、懂礼貌要自觉保持,家长提醒幼儿要做个懂礼貌的孩子。
2、发放《礼仪标兵评价表》
活动反思:
在开展各种形式的《弟子规》,幼儿已能理解其含义,并能逐步过渡到自觉行为,在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称呼长辈名字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没有一个幼儿称长辈名字的,但在长辈面前,有的幼儿就是要显摆自己的能力:我会唱歌、我会画画,就表现给长辈看,如果长辈要求你表现,幼儿就表现,但如果长辈不要求,你就不需要那样做,只要家长和老师共同配合,使幼儿礼貌行为,会做得更好的。
礼仪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与沟通”部分。“内容标准”规定: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礼仪展风采》由两目内容组成。
第一目“因礼仪而优雅”。教材讲了三层意思:(1)关于礼仪一般。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着力点在对学生个体的要求。(2)个体礼仪的具体要求。(3)按礼仪要求去做。
第二目“社交礼仪ABC”。教材讲了四层意思:(1)社交礼仪一般。(2)社交礼仪的养成。(3)正确对待传统礼仪。(4)与不同民族的人交往的礼仪。
学情分析
1、本课教学,学生有很大的实践操作空间,因而要注重活动,淡化说教。要充分利用活动资源,在生动活泼的场景中让学生自主探究,从中感受和体验文明礼貌的魅力。
2、礼貌与礼仪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要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平常事,从礼貌与礼仪的视角领悟其中的深刻道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礼仪,知道礼仪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并懂得礼仪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演示和自我表演、角色体验等方法,并结合多种形式的活动,以形式探究,体验为主,以讲解为辅,使教学过程既生动活泼,又充满理性。在活动中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并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加以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内心愿意做讲礼仪的人,并积极展示自己的优雅礼仪。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懂得待人接物的一般礼仪及与中学生有关的礼仪规范,并能熟练掌握社交的一般礼仪。
2、教学重点:理解礼仪的道德意义。
礼仪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课堂礼仪,熟知课堂礼仪,改正自己在课堂上的不良习惯,争做一名课堂礼仪小先锋。
教学重难点:熟知课堂礼仪,掌握课堂礼仪,坚持课堂礼仪。
教学方法:视频演示法、观察发现法、小组讨论法、教师讲授法
教学安排:一课时
导入新课:(2分钟)
一、导入语:播下榜样的种子,收获行为;播下行为的种子,收获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收获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收获命运。作为学生,每天都在上课,课堂礼仪就是学生在上课期间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规范的课堂礼仪才能让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那如何来规范我们的课堂礼仪呢?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意思就是说 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作为学生的我们,需要规范课堂礼仪才能取得好成绩,希望今天我们这一堂“课堂礼仪”主题班会能给大家一个有益的启示。
二、热身运动(7分钟) 播放视频(一):引入本次班会主题——“课堂礼仪”, 视频内容:师生问好,一位学生迟到,站在门口喊报告,教师准许他进教室,回座位,这位学生开始准备课堂用具。
教师提问:××同学迟到了,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通过讨论引入主题。
教师总结:我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炎黄子孙历来崇尚文明,注重礼仪。今天的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课堂礼仪”的问题。
三、上课片段(20分钟)
情景剧一(视频two):上课老师提问,学生举手发言,A、B学生把手觉得很高,C、D学生
按照老师的'要求举起右手。老师让C学生起来回答问题,但是C学生回答错误,因此遭到A、B等学生的嘲笑,老师很严厉的批评了A、B等学生,因此A、B等学生与老师顶撞。
不规范的课堂礼仪
全班展开讨论,对他们的课堂礼仪进行点评
规范的课堂礼仪(现场演示)
情景剧二(视频三):一节课40分钟,上课到中途时,有些学生的坐姿各种各样,有些学生的坐姿很标准。上课期间,做好笔记后应该是“背直,手平”。
不规范的课堂礼仪
全班展开讨论,对他们的课堂礼仪进行点评
规范的课堂礼仪(现场演示)
四、同桌互动共同进步(5分钟)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明白了课堂礼仪的具体要求,那么我们班上谁可以做课堂礼仪小先锋呢?请你为你的同桌指出他的课堂礼仪的不足之处,并讨论、改正。
五、演演议议归纳要点,全体学生演示。(5分钟)
课前两分钟,我们应该“##”;
“上课”时;
上课回答问题时我们应该“##”;
上课除了动笔时,我们的眼神应该“##”,坐姿应该“##”;
下课时;
六、课堂小结:(1分钟)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让我们从自身礼仪着手,从自身的课堂礼仪着手,规范自己的课堂礼仪,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个个能当“礼仪小先锋”,那时我们的集体就是文明班集体了。我们要用行动说明一切,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礼仪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懂得应孝敬父母,回报亲情,把对父母的爱付诸实际行动,在家做个好孩子。
2、从小要培养自己尊老爱幼的优秀品质,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学生。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的在家庭中与长辈之间的礼仪意识,促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和谐相处。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1、渲染学生情感。
同学们爱听音乐吗?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播放《找爸爸》和《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
2、引发思考,组织交流。
师:听了这两首耳熟能详的歌曲,相信大家一定会想到很多,谁能把自己的想到的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学生发言。
师: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是我们生活中的第一任老师,那就应该用感恩之心对待父母,孝敬父母。可是,我发现,在有些同学的家里总会有不和谐的音符出现。
师:看到这些情景,你又想说些什么?
(学生结合画面及自己实际的生活把家庭中的不良行为交流感受。)
3、情感共鸣,导入新课。
师:那么,大家希望拥有一个怎样的家庭生活呢?
创建和谐家庭,我们共同来创建一个文明、快乐的和谐家庭。
(板书课题:共创和谐家庭)
二、深入交流
1、谈身边故事,树立正确形象。
(1)引导学生发现身边亮点
师: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礼仪之邦的美称,几千年源远流长的'是我们祖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文明礼仪,这是我们的骄傲和财富。
共创和谐家庭,就要懂得家庭礼仪。现在,在我们身边,就有许许多多活动在家庭中懂得礼仪的好孩子。他们是校园课间的文明之星、礼仪之星。
下面,我想请大家说一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故事,说说那些活动懂礼仪的好孩子在家庭中都是怎么做的?
(2)组织交流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通过身边实例,明确生活中应做些什么,怎么去做。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其实在家庭中,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尊敬父母,关心父母。
师:在传统教育国学经典《弟子规》中就有这样的概括: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出必告 反必面
你能根据把这几句话讲解一下吗?
注解: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爸爸妈妈教导我们时,要专心地听。对爸爸妈妈的批评,我们要诚恳主动地接受。
出门前应向爸爸妈妈道别。单独外出时,要征得爸爸妈妈同意并说明去向。放学或外出回家后,应向爸爸妈妈报平安。
3、联系实际,讲述正确礼仪
师:我们一起学习,并且知道家庭礼仪当中,最重要的是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这也是对父母孝敬的一种表现,现在请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在家庭中还要有些什么礼仪?
学生分小组讨论,全班共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把学生所说做适当的总结,得出家庭礼仪主要还包括:主动分担家务,注意个人卫生,用餐礼仪和待客礼仪。这些礼仪在《弟子规》中也有相同的内容,下一节课,我们再详细的进行学习。
三、总结激励
在这节课中,大家交流了许多共创和谐家庭的礼仪,这多么令人欣喜! 相信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共同努力,让我们和父母之间和谐相处,相亲相爱,那么我们的家庭一定会时时刻刻充满阳光。
板书设计:
尊敬父母 关心父母
和谐家庭
主动分担家务
注意个人卫生
用餐礼仪
待客礼仪
教学反思
本节校本课主要是针对学生日常生活在家庭中的表现设计的,学生在学校里受到学校的各种制度制约,一般来说,行为礼仪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但一到家里,所有的问题就显露出来,有些和家长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设计这样的一节课,让学生懂得现在不仅仅要提倡和谐社会,和谐校园,还应当提倡和谐家庭,拥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可以让每一个人的心里都能够时时刻刻充满阳光。
课堂教学从《找爸爸》和《世上只有妈妈好》这两首歌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从歌曲中感受到父母在生活中对我们的照顾,并能从中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在讲课时,学生也能表达出其中的意思。在随后的图片展示中,先让学生看到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出现,通过这样的图片,学生可以发现有些事情的确在身边出现过,这时,适当的提出“你希望有一个什么样的家庭生活?”这样引导出要想有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家庭礼仪。从而揭示主题。
一节课上下来,整体上感觉,学生在图片和《弟子规》的熏陶下,能够体会到家庭礼仪在共创和谐家庭中的重要性,同时,有的学生还利用下课的时间把课件中所出示的《弟子规》中的小部分内容抄下来,可以说他们接受了本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
最后向学生展示家庭中的一些常见的礼仪:尊敬父母、关心父母、主动分担家务、注意个人卫生用餐、礼仪待客礼仪,然后在《相亲相爱》这首歌曲中结束。 问候礼仪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时间、场合、节庆不同,采用不同的问候。
礼仪教学设计 篇5
礼仪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礼仪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礼仪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知道待客、做客的礼仪常识。
2、从内心尊重客人。
3、愿意做有礼貌的小主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待客、做客的礼仪常识。
难点:使学生真正的做到学以至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热情好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样,文明做客也是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好方法。不管我们是招待客人还是应邀做客,都有我们需要注意的礼仪,做一个热情的小主人和受欢迎的小客人,这里面的学问可多啦!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待客和做客礼仪。
二、谈待客、做客的经历
在日常生活中,我想我们每个同学都曾有过待客、做客的经历,请同学们谈一谈,你最难忘的一次待客或做客经历。(学生自由回答)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我们能体会到热情待客、文明做客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三、学习待客、做客礼仪
1、让学生看视频。
2、小组合作探究待客、做客的礼仪
小组合作探究:
结合视频,联系生活实际,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待客、做客的礼仪?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学生根据“待客与做客礼仪我知道”进行讨论交流)
不管是待客还是做客我们都要做到有礼貌,对于待客我们要做到热情待客,对于做客我们要做到文明做客。
待客与做客礼仪我知道
热情待客我知道:
一、要使用文明用语,比如:()( )( )( )
( )( )()
二、待客要有准备:
1、
2、
3、
4、
三、热情待客我能做到:
1、
2、与客人玩时,。
3、客人走时,。
文明做客我知道:
一、要使用文明用语,比如:( )( )( )() ( )( )( )
二、做客要有准备:
1、
2、 3、
三、文明做客我能做到:
1、
2、 3、
通过刚才小组的展示,说明我们对待客、做客礼仪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3、待客、做客礼仪三字经
下面请同学们休息一下,听一听学校的文明礼仪小广播。
待客礼仪三字经:
客人到起身迎引入座茶水敬
初相识做介绍带尊称有礼貌
做客礼仪三字经:
访亲友轻敲门人未来莫自闯
敬茶水双手接坐姿正会交谈
不弄翻勿乱闯离别时有礼数
4、、待客、做客礼仪播报
待客礼仪播报:
1、客人来访前,要事先有准备,把房间收拾整洁,主人要仪容整洁,自然大方。
2、当客人来访时,打开门后,应热情地说:“您好,请进!”客人进门后,主动让座,双手端茶敬客人。
3、自己的同学、朋友来访,应热情迎接。初次来访,应给父母逐个介绍,然后把最佳座位让给客人,用茶水、糖果、玩具、图书等招待。
4、与客人玩时:主动谦让、不能不理睬。
5、对长辈的谈话不要插嘴,必要时要主动回避。
6、遇到陌生人来访,要有警惕性,遇到可疑的人,要镇静、机智、勇敢。
7、客人走时要送到门口,并欢迎客人下次再来。
做客礼仪播报:
1、 选择好恰当时间,预约造访,不做“不速之客”,不要太迟或太晚去拜访朋友。一般可在假日的下午或平时晚饭后,要避免在吃饭和休息的时间登门造访。
2、到达朋友家,应轻轻敲门或按门铃,即使门开着,也不擅自进入。
3、 做客要彬彬有礼,主人家所有人,不论熟悉与否,都应一一打招呼,尤其是对年长者。
4、 入坐姿势要端正、自然、不翘腿、不抖动。
5、 敬茶,要起身双手接,并说声“谢谢”。主人献上糖果,最好等其他客人或年长者都动手后,自己再取用,吃相优雅、自然,瓜果皮不要乱扔。
6、 不乱摸、乱开、乱翻主人家的东西,也不要乱闹、乱闯房间。
7、 谈话时,要注视着对方的.眼睛,微笑相对,并留心听取对方说话,注意应对,不随便打断对方说话。
8、 临别时,要礼貌地和主人及家里人打招呼,主人相送,应一再说“再见”、“请回”等,不要只管自己大步走。
待客和做客温馨小提示
1、如果客人带来了礼品,主人应表示谢意,并在送客时适当还礼,或相应地回赠礼物。
2、在待客和做客时,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刚才的礼仪播报已经很全面地告诉我们了待客、做客礼仪知识。
四、巩固练习
1、说说下面几位同学的行为,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为什么?你会怎么做?
①小刚见爸爸领着客人走进屋里,理也不理,悠闲地躺在沙发上看电视。
②小红正在和爸爸下棋,妈妈和一位阿姨走进屋来,小红连忙和爸爸站起来,小红说:“阿姨好!”
③妈妈端来水果招待客人,小明先拿了一个,独自吃起来。
④小力的同学初次到小力家做客,小力将同学介绍给爸爸、妈妈。 ⑤小红家来了客人,爸爸妈妈不在家,小红有礼貌的接待客人。
2、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到别人家做客时,敲门时
(2)、在别人家做客时,我要坐得 。(请学生上来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