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大班教案

2025/11/26教案

此篇文章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一、目标:

1.能根据图片的不同排列顺序,按线索进行合理创编故事。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创造性讲述的快乐。

二、准备:

1.物质准备:

(1)挂图、幼儿用的小图片、插图的卡

(2)人手一份绘画纸、记号笔 6个篮子

2.经验准备:理解故事《会游动的.小岛》

三、过程:

1、图片排序,讲述新故事

(1)师:上次我们听过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会游动的小岛》,瞧,今天小鸟和小乌龟他们又发生了什么新故事呢?(交换第一、三幅图位置)提问:这个新故事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呢?

(2)幼儿创编新故事。

2、重新排图,创遍新故事

(1)要求:两人合作把新排列的图片插到故事板上,讲述新故事。

(2)幼儿两人合作创编新故事。

(3)邀请个别幼儿讲述故事。

3、根据不同场景绘画创编故事

(1)讨论:在不同场景下,两个好朋友在哪里?可以做什么事情?

(2)合作绘画、创编新故事。

(3)请小组交流创编绘画的新故事。

四、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进行排图创编。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书中两两相关物体的“朋友”关系,初步感知文字与物体的关系。

2、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相关的物体并进行简单的仿编。

3感知体验热爱自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活动材料:

1、贴绒图片:水壶、水杯;桌子、椅子;锁;钥匙;雨伞、雨鞋;鸟笼、鸟。

2、幼儿用 书人手一册,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实物匹配。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说说:黑板上有什么?想想:谁和谁是一对好朋友?启发幼儿将相干的图片放置一起。

2、引导幼儿阅读图书。

用实物投影仪将幼儿用书放大,教师边讲画面内容边指着画面的汉字。提问:水壶的朋友是谁?水壶对水杯说什么?水杯说什么?然后带领幼儿完整阅读画面上的文字,按此方式带领幼儿阅读,最后,指着鸟说:鸟和鸟笼是好朋友吗?为什么?小鸟的好朋友是谁?小鸟为什么说蓝天是它的好朋友?还有谁是它的好朋友?

3、教师带领幼儿逐页地阅读画面,采用分角色对话的形式完整地读。

教师可安排幼儿对话,教师讲独白语言,与幼儿一起完整地阅读图书。通过重复讲述:“我们是一对好朋友”,“对”,这些反复出现的句自再加深幼儿对阅读活动趣。

4、运用已有经验,创编新的相干事物,扩展图书的内容。

教师除了书上的好朋友外,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好朋友?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例如:碗和筷子;铅笔和铅笔盒,裤子和上衣等。带领幼儿用书中的`格式完整地纺编句子。

5、音乐游戏:找朋友

音乐起,幼儿随着音乐表演邀请“找朋友”,感知体验找到好朋友的快乐。

重点:感知理解书中两两相关物体的“朋友”关系,初步感知文字与物体的关系。

难点: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相关的物体并进行简单的仿编。

过程反思:通过观察食物,幼儿很快能够理解两两相关物体的朋友关系,通过已有经验进行创编时,有些小朋友非常的聪明,如:易旭小朋友说:“冰淇淋和冰箱是好朋友”又如“太阳能和屋顶是好朋友”等等,说明小朋友平时观察挺仔细的,能把这些经验运用到活动中来进行仿编。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相邻数,探索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2、感受10以内的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

3、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教学的快乐。

教学准备:

幼儿用书、数字卡、纸牌1—10人手一份

教学过程:

1、玩游戏“找邻居”,理解“邻居”词义。

2、认识相邻数,探索并体验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1)出示随意摆放的数字卡1_10,抽一个数字问小朋友它的邻居是谁?为什么?

(2)启发孩子用刚才学习的方法找出其他数的相邻数谁和谁?

3、游戏:找邻居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游戏1:看谁找得快;

游戏2:口头游戏,看谁说得快;

游戏3: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4、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1)引导幼儿填空。

(2)教师:是相邻数的西瓜娃娃手拉手才是好朋友,请在空白框里写上数字使它们成为好朋友。

(3)幼儿互相交流操作结果。

教学反思:

在学习《10以内的相邻数》时,我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游戏贯穿到教学当中。并结合生活中的'邻居关系,把相邻数的概念渗透在其中,从而提高幼儿学习相邻数的兴趣。

在这个教学中我运用的是直奔主题的方法进行的,如一开始我就出示“相邻”两个字,让孩子通过座位理解“相邻” 就是左右、旁边的意思。这个方法还是不错的,孩子根据这一特点在后面的操作中都能很快地找出各个数字的相邻数。而且整个过程中孩子都非常感兴趣,孩子的学习兴趣都比较高。在教学的过程中,请小朋友为数子卡片找邻居的这一过程,我是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让幼儿在主动探究中掌握“相邻”的关系。

最后运用“看谁找得快”、“看谁说得快”“我的朋友在哪里”游戏,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究愿望,更有利于幼儿掌握知识,完成目标。但在让孩子比较各组相邻数的规律时,由于我操之过急,只是让孩子观察一组数字教师就小结,没有通过多组数字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中间的数字比前面的数多1,比后面的数少1这一规律”。还有这节教学在时间上把握的不好,时间稍长。在今后的教学中需把教学的时间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2、知道青蛙是益虫,要保护青蛙。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蝌蚪变青蛙

2、课件:声音-青蛙的叫声

活动过程

一、播放声音,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教师用什么的口吻)小朋友你们听,是谁在叫?

奥!小朋友听出来了,是青蛙在叫。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青蛙是怎么叫的?

二、了解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1、出示图片:蝌蚪

教师:你们看,图片上是谁?(蝌蚪)

让幼儿互相说一说,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子。

2、集体学一学小蝌蚪是怎样在水里游来游去的。

3、提问:小朋友知道蝌蚪和青蛙有什么关系吗?

启发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讲述自己对蝌蚪和青蛙的认识。

4、ppt课件:蝌蚪变青蛙

观看蝌蚪变青蛙是过程:

--卵

--孵化

--尾巴的根部开始膨胀,外鳃消失,长出后肢,末端分化出5趾

--长出了前肢,和后肢相似,但后肢较为强壮,尾巴还未脱落

--尾巴消失,和青蛙相似

--长成青蛙。

三、青蛙的生活习性

1.青蛙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

小时候只能生活在水中,长大后还可以到陆地上生活。

青蛙平时栖息在稻田、池塘、水沟或河流沿岸的草丛中,有时也潜伏在水里。

2.青蛙怎样呼吸

青蛙用肺来呼吸,但也可以通过湿润的皮肤从空气中吸取氧气。

它皮肤里的各种色素细胞还会随湿度温度的'高低扩散或收缩,从而发生肤色深浅变化。

3.青蛙喜欢吃什么?

青蛙吃苍蝇等害虫, 青蛙吃昆虫,(昆虫吃草或庄稼),一般是夜晚捕食。

4.为什么说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

因为青蛙帮农作物捉害虫,可以不打农药5.菜市场,有人捉了青蛙来卖钱,他们这样对吗?

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做呢?

四、幼儿操作活动--池塘里的青蛙

启发幼儿想一想,小蝌蚪是怎样变成小青蛙的?启发幼儿用画箭头的方式,表现小蝌蚪成长的过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在游戏和操作中看数拨珠,复习8的合成。

2.掌握定数8的连加减。

3.以游戏的形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定数8的连加减。

教学难点:在定数8的连加减中寻找拨珠规律。

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

1.音乐律动:“平指游戏”

2.复习8的合成。

物质准备:人手一个小算盘、教师一支记号笔、一张画着小鸭的图片、三张图片(小熊、小狗、小猪)、三张带有算题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手指律动”

导语:小朋友们好,首先让我们做一套手指律动,让我们的手指放松一下。

平指游戏

一个手指点点,两个手指剪剪。

三个手指插插,四个手指弯弯。

五个手指开花。

二、基本部分:

(一)游戏“照相机”

导语:小朋友们美丽的春天来了,老师要带你们去春游,高兴吗?那现在请带上你们的照相机,我们一起上路吧!(音乐:春天来了)。

师:小朋友们都累了吧,让我们停下来休息一会,看看周围美丽的.风景,小朋友可以在休息的时候吧自己喜欢的景物拍下来。看谁是小摄影家。

(二)复习拨珠——8的形成

让我们接着向前走,我们到哪里了?(小河边)小河里有谁,它们在做什么?这么多快乐的小鸭子,谁知道有几只?让我们一起数一数,那么6只小鸭子,用数字几来表示呢?(盘拨入6)。有两只小鸭子看它们玩,那么开心也要和它们一起玩,那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鸭子呢?6只小鸭子是怎么变成8只的?(盘添2)6添2是几?

玩着玩着,有1只小鸭子说:我玩累了,我要回家体息了。现在还有几只小鸭子,好,全盘拨去1,那么8去1是几?(全盘拨去1)

(音乐:郊游)

(三)听数拨珠

导语:小朋友们,现在又三只小动物也来和我们一起玩了,你们想不想和它们成为好朋友啊?可是它们每只小动物带来一道算题,只有算对了,它们才会成为你的好朋友,你们有没有信心做对题和它们成为好朋友?

师:我们看看第一个来到我们身边的小动物是谁?(小熊)

那它带来了的是一道什么题呢?(教师给予表扬与鼓励)

8+8+…+8=10?

师:我们看看第二个来到我们身边的小动物是谁?(小狗)

那它带来的是一道什么题呢?

104-8-…-8=?

师:现在已有两只小动物成为我们的好朋友了,你们高兴吗,我们看看第三只小动物是谁?第三只小动说它带的算题稍稍有点难,只有先算对了才可与它见面。(注:哪位小朋友最先算完就可以第一个见它哦,小朋友们要加油!)

8+8+…+8=30?

结束部分:进行脑算

最后,让我们看看哪个小朋友的脑算盘在动。

7添13添23添5

活动延伸:

导语:老师给小朋友布置一个任务,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分享你们今天的照片以及认识的好朋友,好不好?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好朋友的脸》是借形想象美术活动,同时又以幼儿生活中好朋友的脸为主线,引导幼儿通过借形想象的方式绘画出自己好朋友的脸,表现出好朋友脸部的外貌特征和脸部轮廓。大班幼儿的绘画已初步掌握画人物的方法,所画人物基本正确,组成部分较完整,但比例、结构稍欠合理。本次活动重点引导幼儿通过借形想象画出好朋友在五官、表情等方面的细节特点。活动中采用借形想象的方法,唤起幼儿对同伴一起生活、游戏的美好回忆,引导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友谊的美好。

【活动目标】

1.借用果汁流动后的轨迹空间,尝试画人物五官、头发以及表情。

2.想象创作好朋友的脸部形象特征。

3.体会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PPT、笔、果汁布。

3.经验准备:幼儿熟悉同伴,有过拍照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引发兴趣。

创设情景:动物幼儿园中班的动物们升到大班啦,在升班典礼上动物们都在庆祝,突然不知谁打翻了果汁,都撒到了布上,动物们都躲在了布里。提问:数数有多少动物躲起来了?你们找到了哪些动物?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虽然动物们躲在了果汁布里,但只要沿着果汁勾画轮廓,添画眼晴或特点,就能找出动物们。

2.观察体验,想象添画。

(1)观察人物照片。

引导语:动物们升到了大班,你们也升班了,我这里有一些照片,他们和你们一样,刚做大班的哥哥姐姐,一起来看看吧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张?说说理由?

小结:原来拍照时,可以围在一起,也可以排排队,重要的是要把脸拍的大大,这样才看的清。

(2)观察同伴表情。提问:有没有发现,他们的表情有什么不一样?你们平时在幼儿园还会有什么样的表情?

小结:原来在幼儿园有时候开心、有时候难过、有时候兴奋、有时候伤心??脸上的表情也各不相同。

3.利用流动背景,借形想象同伴造型。

引导语:今天,我也带来了神奇的果汁布,它也想跟我们玩捉迷藏,找一找好朋友的脸。提问:看看哪些朋友藏在果汁布里了?怎们把他找出来?

(1)教师根据幼儿的.外形特征,在果汁画中添加幼儿形象。

(2)幼儿想象同伴的造型,在果汁画中继续添加同伴形象。

4.幼儿创作,大胆想象。

引导语:原来想找出好朋友的脸,只要利用果汁中间的缝隙,勾画边缘,仔细观察,大胆画出好朋友的样子就可以了,你们也去试试吧。要关注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大胆想象,引导幼儿可以表现同伴的局部特征来找出好朋友的脸。

5.交流分享,找找好朋友。

(1)观察轮廓,是否勾画。

提问:看看谁的果汁布里变出的好朋友最多,要沿着果汁的边缘勾画轮廊的才算数哦。

(2)观察特征,互找同伴。

提问:相互找找、说说果汁布里有哪些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