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2025/11/26教案

此篇文章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篇1

(一)听读课文

1、听磁带朗读课文,边听边想象济南冬天美好的风光,并注意以下要求:

(1)听清字音,读准每一个字。注意儿化音的读法。

(2)把握朗读的速度和情感。

2、进行男女生比赛或者是分组朗读比赛,看看谁读得更好。

(二)整体感知

1、济南为何“真得算个宝地”?

济南的冬天在与北平的朔风、伦敦的重雾、热带的毒日相比较后,给人的感受是:无风、响晴和温晴,天气暖和安适,三面环山,山是温静、隽秀的,水是绿色、澄清的。

2、请按描写的不同景物,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用自己过去过往的地方和济南的冬天作对比,指出济南是个“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的'宝地。

第二部分(第2—5段):写济南冬天的山景。(老城,有山有水,晒着阳光,暖和安适)

第三部分(第6段):写济南冬天的水色。

3、作者所描绘的这些美景可归纳为几幅画面?请你为这几幅画面拟写一个标题。

三幅:第一幅是小山摇篮图;第二幅是雪霁初晴图;第三幅是空灵水晶图。

4、作者通过描绘这几幅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了济南冬天之美,又寄寓了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爱。

(三)深层探究

1、济南的冬天美吗?美在哪儿呢?请你用“济南冬天美,美在”的句式说一段话。

(1)济南冬天美,美在温晴的天气,没有呼呼的风声,没有浓重惨淡的灰雾,没有毒辣辣的烈日,是响晴的宝地。

(2)济南冬天美,美在阳光朗照的小山温暖可爱,像个小摇篮;美在薄雪覆盖的小山秀美迷人,像位害羞的少女;美在城外的远山素淡雅致,像幅小水墨画。

(3)济南冬天美,美在小雪点染后的山色,树尖上顶着白雪,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上的白雪,好似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白雪黄草组成彩色美景,又像是给山们穿上一件花衣,山腰上的雪被阳光斜射,好像害了羞,微露粉色。

(4)济南冬天美,美在清亮透绿的水,它冒着点儿热气,水藻更绿,与碧蓝的晴空交相辉映,像块蓝水晶,蕴蓄蓬勃生机,洋溢无限温情。

(5)济南冬天美,美在秀美的睡态,它“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多么美妙的理想境界!

2、全班齐声朗读第四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1)全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

(2)该段中的动词用得好,请举例说明。

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几个字各得其所。

3、山尖全白了,为什么会像“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这与前文的“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的描写相联系,绵亘的山脉覆盖了雪,远远看去自然就成了镶在蓝天上的一道银边。

4、全段写“小雪”之美妙,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按照空间顺序,即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了秀美的雪后山景。

5、雪后山景“妙”在哪些地方?

(1)“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四、板书设计

小山摇篮图

济南冬天美

雪霁初晴图

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爱

空灵水晶图

空灵水晶图

五、拓展延伸

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在冬天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请你设计一段导游词。(可选择《济南的冬天》中的任一景点写)

交流

示例: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介绍济南冬天的景色。济南素有“泉城”之美称,具有2 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闻名的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山灵水秀,人才辈出,历代文人墨客多聚于此。

济南的冬景可真美啊!更美的是冬天的水色,这里的水不但不结冰,反而能映衬得水里的水藻更加绿,天越晴水藻越绿,水边还有许多柳树,柳枝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白云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一眼望去,一片蓝绿白相接的景色,是多么的迷人!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篇2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跟随老舍先生的脚步,一起欣赏了济南冬天的几幅美丽的画面。冬天的济南那么美,当然也离不开老舍先生优美的语言和写作的技巧。这节课我们就来品味课文的语言美和手法美。

二、自学指导

(一)语言品析

作者常选取很有表现力的词,经过提炼,很有生气,掩卷细品那淡雅的水墨画浸蕴的“温晴”,更觉其神韵。请仔细品析下列句子的美妙之处。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交流点拨】

“小摇篮”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将“一圈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体贴、慈祥。

2.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底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交流点拨】

连续的拟人手法:睡、唤醒,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冬天舒适温暖的环境。

3.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

【交流点拨】

“卧”采用拟人手法,将小村庄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济南小村庄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4.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交流点拨】

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水的绿的特征。

5.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交流点拨】

用比喻的手法,突出水清亮的特征。

6.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交流点拨】

“有的……有的……”更加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雪的覆盖不均和小山本色的若隐若现;并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色彩斑驳的山坡比作“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生动形象地将山坡上斑驳的色彩和风儿吹动下的小山描绘得富有动感和美感,显得更加秀丽迷人,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7.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交流点拨】

对“微黄”“忽然”“微微”这三个词的运用,可见作者遣词造句十分精妙妥帖;并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雪后日落中的小山比作害羞的少女,生动形象地将山腰的薄雪在夕阳下发生的变化细腻地描写出来,使小山显得格外情态可掬,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对小山的喜爱之情。

(二)写法探究

1.文章是用怎样的方式突出济南“温晴”的天气的?

【交流点拨】

通过三组对比:北平的寒与济南的暖对比;伦敦的暗与济南的明对比;热带的热与济南的温对比,突出济南“温晴”的特点。

2.作者描写济南的山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交流点拨】

按照由里到外、从上到下的顺序描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处的山。

3.纵观全文,本文在写景上主要采用了哪些手法?

【交流点拨】

(1)以动写静:“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写出雪动人的形态。

(2)想象:比喻与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比较阅读

《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交流点拨】

相同点:①都是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②脉络清晰,层次井然。③抓住特征写景,情景交融。④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语言朴实、清新。⑤细致观察、具体描写。

不同点:①《春》描绘了五幅“春景图”,《济南的冬天》是一幅完整的“山水画”。②《春》侧重于近处的细致观察,《济南的冬天》侧重于远景的观察,且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特点有所变化。如本文第二段,是从景物的上方俯视下来,描绘出阳光朗照下的济南像被围在小摇篮里,突出温暖如春的特点。

三、板书设计

北平的寒济南的暖

伦敦的暗济南的明温晴

热带的热济南的温

阳光朗照下的山里、上

薄雪覆盖下的山写景顺序

城外远处的山外、下

四、拓展延伸

请你描绘一下你家乡的冬景。(200字以内)

【交流】

生甲:这是一个雪后的早晨,村子的屋顶上,稻草垛和篱笆上,拖拉机站的木棚上,都披着白雪;山上的`松树林和竹林,都披着白雪;那高高的枫树和野柿树的树干、树枝上,都披着白雪。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小溪中的石头上都覆盖着白雪: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幼狮在雪地里沉睡;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生乙:冬天到了,北方的冷空气南下,西北风怒吼着,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整夜。早上,我开门一看:房顶白了,草地也白了,树上挂满了雪白雪白的冰凌,我们的世界变成了一片银白。冬天真美啊!

生丙:我的家乡是湖北的一个山区,这里一年四季分明。时值初冬,北风利飕了,满山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阔叶树的叶子基本落光了,那些坚强的针叶树绿中带褐。河水还在不停地奔袭,只是水变浅了,变得更冷了,水草枯萎,那嬉戏的鱼儿早已不知去向。惨白的太阳有气无力地露露脸后,马上躲进灰蒙蒙的云里去了。看到这样的景象,我的感觉只是阴冷。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

2、理解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3、潜移默化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习景物描述的方法。

3、培养写景抒情散文的自读能力

教学难点:

1、如何自学写景抒情的散文。

2、景物描述的方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她不仅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还带来希望和力量。冬天带给我们的则是刺骨的寒冷,满目萧索和生活上的不便……北方的冬天,给人的印象是“萧杀”的,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惧怕而却步。但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无限的生机和令人向往的温暖。在北方就有这样一个“温暖”的宝地,今天,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济南的冬天”(出示目标,板书课题。)板书课题《济南的冬天》

二、出示教学目标:

1、培养“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2、学习作者从自身感受出发,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三、问题推进,学习新课:

(一)课文感知

1、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重点思考以下问题:

①、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总的感受是什么?

②、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2、学习3段写景的`方法

齐读3段思考

(1)、这段中心句是什么?

(2)、作者按什么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3)、段中那些动词用得好?那些表示色彩的词用得好?

2、归纳写景文章的写作特点。(学生边归纳边举例)

①细致观察景色,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特征进行描写。

②从自身感受出发,融情于景。

③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3、学以致用:

用你学到的写景的方法,以“最妙的是……”开头写一段你家乡最有特点或你最喜爱的景物。

四、学习清单

展示习作片段

五、布置作业:

请实地观察雅安某处的景物,仿照课文一些写法,写一篇题为《雅安的冬天(春天)》的短文。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篇4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写景的抒情散文,课文选取了一个个独特的角度,描绘济南冬天的特有魅力。语言准确生动,充满了对济南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朗读、品味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使学生在合作、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感悟济南冬天的美丽。

【教学步骤】

一、课前3分钟说话训练

1、学生说话。(或演讲,或朗诵,或讲故事,或报道新闻)

2、学生点评。(或语言,或感情,或体态、或节奏等)

二、导入新课

一年可分为几个季节?同学们冬天联想到什么?东山的冬天有什么特点?┈┈

三、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思考:

⑴济南的冬天给你的整体印象是什么?

⑵课文中哪些景物你印象最深的?为什么?

四、学生自主探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围绕问题进一步理解课文

1、讨论,推荐同学发言,在大组(全班范围内)中交流。

2、教师点拨:

⑴济南冬天的特点:温晴──对比的写法。

⑵济南的山特点:温暖、可爱、美丽迷人──衬托的写法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⑶济南的'水特点:清亮、空灵──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既赞美济南冬天的美丽,同时也无不流露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美丽景致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3、小结:

通过刚才的讨论分析,我们感受到老舍先生笔下的冬天济南,她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字里行间到处流露出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

五、拓展练习

1、想一想你看到过的什么地方的景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模仿《济南的冬天》的一些写法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2、配套教材──《济南的冬天》。

板书设计】

无风声

无雷声

无毒日

阳光朗照

薄雾覆盖

城外远山

清水碧绿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篇5

【优选】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带领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揣摩词句含义,品读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思路,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导读导议。

2.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班级读、评、讲、议。

3.课文解读和情境营造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自身对祖国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2.理清思路,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

教学难点:

品读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赏读评议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朗读来完成的。

2.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4.让学生查找作者的一些经历、创作,加强对作者和作品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导语:老舍在《济南的秋天》里说:“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了西湖,秋和冬全给了济南。”尤其是北中国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冰封雪飘、天寒地冻的画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济南的冬天》,看大自然赐给了济南什么样绝美的景致,竟那样令作者心醉神迷,写出这样的评价。

课件展示图片和板书标题、作者。

【设计意图】带着疑问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感知学习

教师播放背景音乐读书,并设计相关问题:

1.师生同读: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多音字、形似字。

教师出示整理好的本课生字词和易读错的词语。

2.生生自读讨论:作者如何概括赞誉济南的,济南冬天的总特征是什么?

3.分组讨论:围绕着总特点是如何安排文章结构的?

教师引导学生:说清楚文章结构脉络。

赞誉了“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的气候特点的词语是“温晴”。

第一部分(1段)总写济南冬天的天气特点。

第二部分(2~6段)具体描绘济南冬天的美景。

【设计意图】营造情境和引导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好的诗文当以朗读为主,尤其是写景、抒情散文的朗读,师生读,生生读,在朗读中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朗读文本中理解、解决问题。

(三)内容探究

教师出示设计好的问题,引导小组内、班级内讨论。

1.文章开头,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来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2.感知作者的情感,互相交流预习中查找到的资料。

3.第二部分具体抓住了济南冬天的哪些自然景象来描写,各突出了什么特点。

师生共同总结如下:

1.把济南和北平、伦敦、热带地方进行了对比的方法:北平的寒,济南的暖;伦敦的暗,济南的明;热带的热,济南的温;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2.教师点拨: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誉为人民艺术家。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其中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作者之所以用北平、伦敦、热带地方来对比,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老舍25岁以前生活在北京,1924年去英国,生活了6年,回国途中在新加坡生活了半年,所以领教过北京风、伦敦雾、热带毒日头的厉害,一回国便到山东齐鲁大学任教,定居济南。在济南温晴宜人的冬季里,老舍感到惊异陶醉,不仅发自肺腑的抒情道:“济南真得算个宝地。”从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作文时一定要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要有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感染人。

3.全文抓住了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文章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写“响晴”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暖冬的几个画面: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济南冬天的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更清晰地把握文章的内容,抓住重点,培养学生相互交流查找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学会运用精练的词语来概括景物的特点。

(四)语言运用与品味

1.教师导入并设计问题,请学生展示朗读,带着同学们再品析课文,思考问题。

语言是情感思想的载体。细细地品味语言,才能更好领会文章的内容。要善于抓住关键句子,再细细体会句中词语的意味。

(1)文中描绘了山、水、城、雪等多幅画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2)我认为 是最精彩传神的词语或句子,它妙在 。

2.教师在全班讨论的基础上总结。

(1)语言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生动贴切。

举例: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个句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四面环山的地形特点,同时,将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可爱、慈善,生动而巧妙地突出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重点分析:被风儿吹动;害了羞。

(2)词语选用上十分讲究。

举例: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调谐,有一字传神之效。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

【设计意图】1.通过品味语言,培养阅读分析能力,了解品赏语言的角度。2.通过评析语言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在思考和感悟文章的过程中,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深刻领悟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

(五)活动学习

教师布置围绕下列问题展开活动。(根据课堂实际选择合适的活动)

1.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仿照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进行仿写。

2.说说自己家乡冬天的特征,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

3.《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篇?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实现课内外迁移,体现大语文教学观。实现能力迁移和情感内化。

(六)布置作业

1.摘录比喻、拟人句,体会表达效果。

2.小写作《校园的冬天》,400字左右,恰当地使用修辞方法。

【设计意图】1.让学生感受语言表达效果。2.课堂知识的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