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

2025/07/01读后感

此篇文章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1

转眼间,漫长的暑假在我的眼中短暂地过完了。而在妈妈严格的要求下,电脑电视等娱乐物品也随之离我而去。所以我唯一能消除寂寞的方法,就是和“老朋友”书“聊天”了。可由于家里的书几乎都被我看完了。于是我又打开了那本令我百看不厌的《三国演义》,一向爱看书的我马上便“醉”在书中了。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书中主要讲了在西汉末年,朝廷腐败,老百姓怨声载道。后来终于爆发了农民起义,天下一片大乱。经过几番战争后,才渐渐稳定下来,形成了三国鼎立 的局面。这三股强大的势力分别是蜀国的刘备,吴国的孙权,还有魏国的曹操。他们三人的势力是当时最大的',经过长期的群雄争霸,天下才逐渐统一的事。

读完《三国演义》这本书后,我被作者罗贯中高超的写作水平给震撼了。在他的笔下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使我不知不觉走进了书中和刘备等人一起斗智斗勇,排兵布阵,厮杀疆场,让敌人闻风丧胆,逃之夭夭。

我最崇拜常胜将军赵子龙的骁勇善战,勇猛无敌,每当读到他的故事是时,我总会忍不住回去多读几遍。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段名叫“赵云救主”的故事。赵云单枪匹马,在曹军中左右厮杀,最后在一堵断墙后面的一口枯井旁,终于找到了哭哭啼啼的糜夫人和公子阿斗。糜夫人身受重伤,嘱咐赵云保护阿斗冲出重围,不要管她了。赵云哪里肯走!眼看曹军就要追上来了,糜夫人为了阿斗的安全,于是扔下阿斗,一头跳进了井里自杀了。赵云后悔不已,只好推到土墙把枯井掩盖住。他怀抱阿斗,持枪上马,连挑死曹军十多员大将,最后终于杀出曹军的重围。他赶到长板桥时,早已血染战袍,人困马乏,幸亏有张飞在桥上接应……

除了赵云,我还十分欣赏足智多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敬佩武功盖世,信守承诺,忠心耿耿的大丈夫——关羽;敬仰武艺超群,豪气冲天,粗中有细的张飞;还敬佩......

《三国演义》一本令人景仰的伟大作品。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2

一部跨度近一个世纪,出场约400个人物的历史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以浩瀚篇章,深入描绘了从汉末群雄割据到三足鼎立的历史画卷,以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为艺术典型的数百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以绝不相同的方式写下自己独特的一页,并由此将三国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在这涛涛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英雄人物闻名中外,又有多少英雄人物能在根本无法战胜的困难中突出重围。在三国中,我便欲将赵云谈论一番。赵云曾两次救阿斗,他凭寥寥无几的兵力,在曹营中东跑西窜,击退百名士兵,数名大将,并成功救出阿斗,冲出重围。这故事,嘴上说起来简单,可换成你,就不一定能做到了。还记得书中有描绘到赵云曾一个回合就将夏侯恩刺死,又两个回合将淳于导刺落马下,还用了不到三个回合,一枪刺死了凶猛的确晏明。可见其英勇无畏,就如书中所说:“一员虎将在千军万马之中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势不可当。”古代人的体质都不是很好,而赵云能做到如此地步,真可谓是奇迹。赵云最后回到府中,对刘备说道:“赵云就是粉身碎骨,也要报答您的.大恩。”又看出赵云是一个十分讲义气,懂得报恩的好汉,赵云这一人才,真是罕见,不禁有些羡慕刘备有这一大将。

赵云,论武勇,不及吕布、黄忠、魏延等人;论功夫,也不如关羽、张飞、马超等人。论地位,不仅不如关羽、张飞,而且不如马超、黄忠。但赵云有着一点不同凡响的优秀品格,深明大义,忠直敢谏,公正无私,谦虚谨慎。历史上的赵云,虽然在功业上比不上别人,却具有人所不及的美德。这一切,为塑造赵云这个艺术形象提供了坚决的历史生活依据。

我们应该具有诸葛亮的“识”,赵云的“胆”,这就是“胆识”。《三国演义》有三绝,义绝、智绝、胆绝。关羽见证了义绝,诸葛亮见证了智绝,在我看来,赵云就见证了胆绝。

读《三国演义》,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3

小时候,我并不喜欢读书,像四大名著这类图书,更是读不懂的,只知道他们是一本本极好的书,很著名的那种。直到现在,我才喜欢读书,没想到以前读都读不懂的名著,竟然成了我最喜欢的书之一《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罗贯中。《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与《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合称“四大名著”。

“空城退魏兵”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段,同时,也是让我受益最深的一段。诸葛亮为实现刘备夙愿,率领大军北伐曹魏,但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只有些文官和两千五百名士兵,处境十分危险。诸葛亮命令藏起旗帜,打开所有城门,让士兵们装成百姓,在城门前洒水扫街。而他自己则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楼顶上悠闲弹起琴来。

司马懿见状,知道诸葛亮平生谨慎,怕上了当,连忙退走。

诸葛亮只用空城计,将15万大军吓退,他的从容镇定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在如今,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很多,谁能像诸葛亮一样临危不惧呢?很多突如其来的事情会让人一时慌乱,不知如何应对。而诸葛亮却在极短的时间内想到了空城计应付司马懿的15万大军,保住了文官与士兵的性命和小城,不得不让人钦佩,让人叫绝。

这段故事也让我明白了,在任何困难前,绝不能低下高贵的头,要勇敢地去应付,镇定地思考,才能渡过难关。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4

只见此君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身着西川红锦百花袍,披挂着兽面吞头连环铠甲,腰上系着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骑着嘶风赤兔马。不禁喟叹真乃“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呀!

——题记

营帐中,吕布双手抱成拳状,端坐在帅位上,怔怔地思考着……

吕布素有“三国第一猛将”之称,极善骑马弓射。想当年,三英破关战吕布。刘、关、张三兄弟与吕布僵战数百回合,仍不分胜负。

黄烟四起,风沙走石。转瞬间,吕布已驾赤兔马,持着画戟赶到虎牢关。公孙瓒挥枪亲战,没几个回合便招架不住,张飞圆目怒瞪,络腮胡上翘,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吕布,燕人张飞在此!”两人便开始酣战。关羽把马一拍,舞动青龙偃月刀,配合张飞夹攻。刘备哪还坐得住?抽出双股剑,催动黄鬃马,上前助战。走马灯似的厮杀,引得观战士兵眼花缭乱,啧啧称奇。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国色貂蝉,自然引得风流倜傥的吕布为之倾倒。虽中王允的美人计,但也为吕布不惜刺杀上级董卓,背上忤逆天命的罪名,最终抱得美人归的果敢、爽快而感到痛快。恶人董卓,若非吕布那方天画戟的背后一刺,又不知该犯下多重的滔天罪行。

陈寿曾评吕布道:“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吕布独立独行的个性和多舛的.命运,不幸果真被陈寿言中。但若说吕布只是一介鲁夫,毫无智谋可言,我看非然。

吕奉先辕门折戟,平息三路兵马,保得徐州百姓安宁。

回眸辕门外,吕布挽起战袍袖口,搭上箭,拉满弓,叫了一声“着”,那箭像流星似的飞去,正中画戟小枝,众将齐声喝彩。

此刻,吕布已从刚才的分神中回过神来,曹操已濒临邺城,以守军的能力根本无法与曹操对抗,叹了口气,召众首领进帐,讨论殊死一搏具体事宜。吕布首级后被曹操取,孟德曰:“布,狼子野心,诚难久养。”

一骁勇善战的剽悍就此长眠。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5

寒假里,我阅读了一本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对我帮助非常大,使我领略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增长见识,提高修养。

《三国演义》名著成书于明清时期,语言古雅,篇幅较长,作者是罗贯中。其中两回章节对我印象最深刻,是第十六回和第二十五回。

第十六回主要是讲周瑜叫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只说要三天。退堂后,诸葛亮问鲁肃借了一些稻草和一些小船。到了第三天四更时,诸葛亮突然请鲁肃一起上船,这时,天气雾蒙蒙的,它们开往曹营。曹营的士兵看见有船,就射船上的稻草人,两面射完,雾也散了,船就开走了。我们要学习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妙算,这样才会有进步。

第二十五回是讲关羽有一次在战场上打仗,曹操见关羽只穿了护心甲,就叫两百名弓箭手一起放箭,射中了关羽的右臂。回到营里,关平把那皮箭拔下来,一看竟然是支毒箭。过了一天,他碰见了神医华佗,华佗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跟关平一起去营里。他们到了营外也跟关羽说明了来意,进了去。他看了看关羽的'右臂,说:“这只手必须刮掉骨头上的毒,要帮自己的身体好起来。”关羽却说自己不怕痛,华佗小心翼翼地用小刀切开关羽的肉,轻轻地刮着骨头,关羽却还笑眯眯的,还跟马良下棋。毒刮掉了,再把伤口缝好。关羽立刻下令给华佗一百两黄金,华佗却不肯要,关羽只好把金子收了回去。我们要学习关羽那坚强、不怕痛的精神,还要学习华佗那治病不收钱的品格。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我知道了别人有好的地方我们要学习,这样才会越来越棒。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6

这样一本厚厚的《三国演义》我已经看过N次了。

它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刻画了几百个人物形象,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刘备,曹操等人。

《三国演义》开头以天下大势,“魏蜀吴”三国展开的斗争进行描写,随着时光的流逝,三国也是人才辈出,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了绝代智谋的诸葛亮,又在公孙瓒帐下得到了忠勇双全的赵云;曹操凭借着自己的名声找来了英勇大将夏侯惇;孙权认识了周瑜,见他很有才华,请他做了军师。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诸葛亮,他草船借箭的妙招是我赞不绝口的:周瑜和诸葛亮一样有才华,可是周瑜心胸狭窄,在江东处处为难诸葛亮。有一次,周瑜展示了军队的箭法,每一支箭都百发百中。但是箭很少,便让诸葛亮造10万支箭,还让诸葛亮下了军令状,诸葛亮夜观天象,趁着雾天,胸有成竹地把绑好稻草人的小船开到了曹营,曹操听到声音,便派士兵放箭,万箭齐发,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竟是稻草人,箭已经无缝可入,诸葛亮调头就返,箭已经达到了十万余,让周瑜大吃一惊。诸葛亮既巧妙地避开了周瑜的.无端加害,又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书中的曹操和刘备带给我一些启示,曹操是一个奸诈狡猾的人,与他截然相反的刘备却以仁义为先,他经常帮助百姓,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为了百姓安全,士兵们也是大减。但是奸诈的曹操和仁义的刘备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爱惜人才。曹操的大将典韦死了,他在祭奠时,不哭曹家的祖先,只哭典韦。而刘备呢?他的第一个军师——徐庶,因为自己被曹操所骗,所以不得已告别刘备。虽然刘备舍不得,但是也为徐庶砍下所有挡路的竹子送别,他用仁义换来了“卧龙凤雏”。我学到了为人处世之道。

做人要心胸开阔,做事要顾全大局,不断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让自己成为博学多才与品学兼优的人。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