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此篇文章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4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自己家的经济来源的组成和具体有哪些项生活支出。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参与家庭生活,分担家庭责任的能力。
情感目标:懂得自己父母挣钱的不易,懂得珍惜父母的劳动收入,同时明白自己家的家生活支出有那些以及自己的花销占多少。
教学重点:了解自己家的经济来源的组成和具体有哪些项生活支出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参与家庭生活,分担家庭责任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了解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了解所带班级同学家庭收入来源。学生向家长调查统计家里的一个月固定支出及一年的不固定支出。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居家过日子,都离不开钱,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那我们这些小同学今天参与当家,了解自己家的收入来源。
本节课我们来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调查一下家庭收入的来源。
二、老师将同学按照自己家长的职业进行分类:工人家庭、科技人员家庭、个体经营家庭、农民家庭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家的收入来源。
我们发现同学们所说自己家的收入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靠自己的劳动换得的工资或卖粮的收入以及个体劳动者靠经营收入这种经济来源叫劳动收入;还有一部分的家庭像书中小朋友所说如房租、股票、保险等叫非劳动收入。
你家的属于那种是其中一个或两个。
三、教师补充:对那些没有经济来源的家庭我国健全了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了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条件的地方正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二课时
一、说说“我”花家里多少钱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算算,从开学到现在你花了家里多少钱除了咱们书上所列举的三项你们的花费还很多如伙食费、服装费、特长费、医疗费、娱乐费、零用钱等其他让父母给你补充。
那我们把生活中的花销叫支出,有的是每天每月必须花的钱,叫固定支出。还有的是大额花销和预想不到的支出叫做非固定支出。
说一说:你家的固定支出是哪些?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指名学生来汇报。
那你家的`不固定支出又有哪些?请你把它认真填写在书上。
你们的支出有一部分是固定支出如学费、还有一部分是不固定支出如买衣服等。
二、学着当妈妈的小帮手。
将自己家的每一项支出写在一个单子上,然后告诉妈妈花了多少钱。同学们我们算一算自己的消费占家里总消费的比例。
小结:孩子们,每一个家庭的花消,培育孩子则占很大的比例,所以平常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节俭,尽量少花钱。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2
第五课时: 课题:他为什么学得这样好
1、 学生先完成姓名,称谓两个字段。
第十七课时: 课题:现在的我能做什么
教育目标:使学生能从父母辛勤的劳动得到启发,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尽量不麻烦父母,让父母安心工作。
重点:体会父母工作的艰辛,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难点:把情感化为实际行动,真正地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过程:
一、讨论交流自己父母一天的工作,体会他们的辛苦。同时填一填P65页表格。
二、师:爸爸妈妈忙了一天,回家后还要帮助我们做事情,你说他们是不是太辛苦了?要让爸爸妈妈轻松一点,你觉得你可以做哪些事情。
学生讨论交流哪些事情可以自己做。
师小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三、学生举实例交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完成P67页填空。
四、讨论辩析:不做小“麻烦”
五、连一连,并交流,进一步体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另外要帮助长辈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十八课时: 课题:家庭的记忆
教育目标:通过家庭中特殊日子的'整理和家庭中难忘事情的回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家庭的温暖,感受到家庭对自己的重要性,从而产生“我爱我家”的情感。
重点: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家庭的温暖,感受到家庭对自己的重要性。
难点:产生“我爱我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学生先自己完成P70页家庭大事记表。
二、学生交流各自家中的大事。
三、交流自己家中的特殊日子。
四、美文欣赏。
学生先听
再交流为什么“糖”是苦的?
五、设计家庭吉祥物。
交流家庭吉祥物,说说各自代表的意义。
课后小结:通过对家中大事情的回忆,通过家庭吉祥物的设计,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家庭的重要性。
第十九课时: 课题:我想要,我能要。
教育目标: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东西要在需要的时候才能买,不可有攀比和浪费现象。通过调查,体会到父母的钱也来之不易,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重点:使学生养成节约的习惯,不浪费,物要有需再买。
难点:体会到父母的钱也来之不易,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教学过程:
一、学生交流自己最想要什么,并说说原因。
二、故事表演和讨论《星星逛商场》
1、 学生表演
2、 讨论:要不要买
3、 怎样说服星星不买。
三、实践活动:
1、 午餐方案搭配
2、 交流
四、小调查:
1、 部分在课堂上完成。另外在回家后请爸爸妈妈一起完成。
五、小结交流:
我想要与我能要的关系。
课后小结:学生能够体会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也能意识到父母赚钱不容易。但是就是不能准确地把握哪些想要的东西能要。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本单元从学生日常生活的家庭、学校、社区三个生活场景切入,以儿童所熟悉的生活为教学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理解中,学会做人和做事。
2、知识体系:第一单元安排了三个主题,主题一,我爱我家;主题二,我的学校;主题三,我生活的社区。本单元的主题思想是:(1)、体会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增进对家庭爱的情感;(2)、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感受校园的文化和历史,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3)、了解都市型社区和乡村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体验社区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要爱护公用设施,尊敬社区中为人们服务的人;(4)、学习通过多种方法搜集资料和对资料进行简单整理的方法;(5)、学习多角度、多侧面分析和认识问题的方法
3、教材地位与逻辑联系:承上启下;从前一课体会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增进对家庭爱的情感,到本课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感受校园的文化和历史,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到后一课了解都市型社区和乡村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体验社区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要爱护公用设施,尊敬社区中为人们服务的人,逐步体现本单元主题引导学生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理解中,学会做人和做事。
4、核心功能与价值:对三年级的儿童来说,学校是他们重要的生活空间。学校应该是一个充满温情,具有文化氛围,学生喜欢在这里生活,能够体验到爱和尊严的地方,而不应该让他们觉得只是受教育、受约束的地方。因此,让学生了解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学校的环境,学校的文化氛围、发展变化和取得的成绩,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感受,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同时,让学生充分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
学情分析
1、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好的思想品德,也还有不足之处。这就使得他们多数人对这一门课程的学习充满兴趣和期待。
2、学生前面学过《我爱我的家》,学会了感受家的温暖,学会了体会爱和感恩,为学习本课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创设了条件。
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
2、通过观看学校的橱窗、展板、专栏、校园特色角等,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
3、通过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全校师生取得的各种成绩,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产生“我也要为校争光”的愿望。
4、初步了解一些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对学校的认识和对未来学校的`憧憬。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
2、教学难点:从校园文化中,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产生为校争光的愿望。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也是爱。
2、学习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教学重点: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教学难点:体会家长对自己严格要求背后深藏的爱。
课前准备:教师引导学生事先观察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并做好观察记录。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课间播放《让爱住我家》,学生跟着唱)
二、揭示课题:
1、(出示小兔贝贝)嗨!我是小兔贝贝,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2、在轻音乐中教师讲故事(见扩展资料:和蔼可亲的妈妈)。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三、动之以情:
1、小兔贝贝穿越时空隧道,拍摄了一些照片。(媒体出示三组照片,请照片上的学生介绍家人为他所付出的爱)
2、其他学生讲述家人关爱他的一件事。
3、家人对我们的关爱不仅体现在学习、培养兴趣爱好、生病时,其实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都能体现出来,比如,早上起来,家人为你……(四人小组交流一天中家人为你所做的事,推选讲的的上台讲)
4、播放家长录音。(讲述育儿之苦)
5、听了妈妈的介绍,你最想对你的家人说什么?
四、明理导行:
1、辨析:有同学在心里嘀咕,我的家人有时对我可好了,有时对我可不太好,那什么事使你认为家人对你不够好呢?他们到底对你好不好?到底爱不爱你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爸爸不帮我系鞋带是不是对我不好?他为什么不帮我?
(2)妈妈为什么不给我买玩具?
(3)奶奶会对我怎么说?
(4)你是爷爷的话,怎么对小明说?小明听了爷爷的话会怎么做呢?
2、导行: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呢?(学生讲述:父母要孩子住宿,哭了也不给带回去:作业擦了重写的:练习跳绳的……
五、总结延伸:
1、讲述:家人疼我们是一种爱,对我们要求严格那更是一种爱,老师祝愿爱能天天住在你的家,我的家,他的家,永远住在我们共同的家吧!(歌曲:《让爱住我家》)
2、在歌声中,学生拿出自做的贺卡写上对家人最想说的话。
探究活动
以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
探究目的: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家人对自己的爱,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参考家人的爱。探究内容及形式:
1、小组讨论,自己的家人是怎样爱护、关心自己的。
2、我们应该怎样表达对家人的爱:
(1)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家人。
(2)帮家人做家务活。
(3)不向家人提过分的要求。
4)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5)制作贺信卡,自己写上祝福的话,表达对父母对家人的爱。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