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有感
此篇文章读《三国演义》有感(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1
两个月前的一天,爸爸给我带回了一本书。书名是《三国演义》。爸爸说这是一本好书,他要我每天坚持读十页。一开始,我总是在爸爸的催促声中,很不情愿地翻开这本厚厚的《三国演义》。我觉得这白话文不对我的胃口。可是没多久,我就象一块吸铁石渐渐地被书中的文字吸引住了。我被罗贯中的文笔所折服,我完全沉浸在这部伟大的作品中了。每天放学回家我都要迫不及待地捧出《三国演义》读几页。今天我已经读完了第一遍。
当我合上《三国演义》,我的眼前就像放电影一样浮现出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鞠躬尽瘁的诸葛亮;有勇无谋的吕布;阴险狡猾的曹操;忠肝义胆的关羽;粗中带细的张飞;文武双全的姜维;碌碌无为的阿斗;神勇无敌的赵云;老当益壮的.黄忠;仁慈爱民的刘备;功未成身先死的庞统……有人统计过,《三国演义》中刻画了200多个人,每个人都栩栩如生。我好像坐着时光隧道到了三国时期游览了一番。
《三国演义》中让我感动的事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赵云勇救阿斗,张飞当阳桥一声怒吼喝退百万曹兵,关羽大意失荆州,等等。而最让我感动的有三件。一是刘备刚刚出山,缺少贤良的谋士,当他听说诸葛亮本事很大,就亲自到卧龙山请他,一共请了三次。这就是三顾茅庐的由来。我敬佩刘备求贤若渴,不怕降低身份的精神。如果我能把这种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用到学习上,我的成绩肯定还要好。二是空城记,当司马懿带领几十万大军逼近,诸葛亮独守空城,他急中生智,反而打开了城门,自己在城头从容弹琴,几个老弱的士兵在门口扫地,这是一副毫无防备的样子,司马懿生性多疑,怕中了埋伏,反而下令迅速撤兵。诸葛亮躲过了一劫。我为诸葛亮的机智而佩服得五体投地,也领略了什么叫兵不厌诈。还有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关羽在战争中负了伤,手臂给毒箭刺中,请来了神医华佗给他治疗。华佗切开他的手臂,用刀刮去骨头上的毒。在场的其他人吓得闭上了眼睛。而关羽一边喝酒,一边下棋,谈笑自若。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和他比起来,我真是无地自容。
粗读《三国演义》,让我体会到了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这真是一本值得读很多遍的好书。也许,等到我读第二遍的时候,我会写出更多更深的体会。
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2
这本书是我们的一个名著,里面有很深刻的军事思想和处世哲学,人物描写的活灵活现,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个书里人物的`好处和坏处。这个电视的主题歌非常的好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每读一次就仿佛三国的人物、故事一一展现在我的眼前。
三国演义这本书主要讲了五个时期的事情:黄巾起义、董卓掌权、群雄争割、三分天下、三国归晋。
黄巾起义始于巨鹿人张角,因为受压迫,忍受不了当时皇室的行为,起义。但是里边的刘、关、张就此桃园结义,为朝廷效力。消灭了黄巾军,随后刘备刘皇叔日益壮大,皇后的哥哥何进召了早有造反意思的董卓进京。结果何进被十常侍杀后,董卓就掌权了。曹操要杀掉董卓,失败后,董卓立曹袁绍为勃海太守,出让了赤兔马给吕布。
张飞、关羽、刘备三顾茅庐后请出诸葛亮,提出了抗曹计划,经过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曹操灭了袁绍、吕布,吴、蜀也打退了曹操。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曹操占据强大的北方,刘备占据西蜀、荆州等,孙权占据江东。至此吴、魏、蜀,三分天下。最后,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等逐一去世。蜀、吴都归降魏主司马炎,三国一统归西晋。
书里边我最喜欢的就是诸葛亮,非常的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知识丰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崇拜这个人物哈。
这部书的人物性格鲜明、人物形象丰满。从中我也认识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性格好坏都不能隐埋,所以我们要改掉缺点,力争把每件事做好 。
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3
我在这个寒假期里读了《三国演义》一书,受益匪浅。《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群雄割据,逐鹿中原,三足鼎立,天下归晋……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入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刘备:《三国演义》推崇的人物,仁义善良,礼贤下士,有君子之风。
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是忠、勇、义的`化身。
诸葛亮:旷世之才,是智慧的化身。鲁迅的评价是“多智而近妖”。
赵云:三国中一流的武将,为人刚正耿直。
在《三国演义》里还可以看到,各政治集团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今天势不两立,明天却又杯酒言欢。而且这种斗争渗透到生活的许多方面,连家庭、朋友等,都毫无例外地被卷入了斗争的漩涡,甚至成为斗争的工具。他们为了满足自己权利,财产的欲望,为了使自己在激烈的争夺战中不被消灭,总是玩弄各种手段,演出了一幕幕勾心斗角。
总之,《三国演义》除了给人以阅读的愉悦与历史的启迪以外,它更是给有志王天下者听的英雄史诗。正因为如此,《三国演义》在雄浑悲壮的格调中弥漫与渗透着的是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悟和富有力度的反思。
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4
从小,总听那些上着学的哥哥姐姐提起《三国演义》,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等到长大一点,便开始看《三国演义》的电视剧,那时候,看着那一个个故事,觉得很耐人寻味,只是觉得好看,并不明白其中的深刻含义。
当然,现在还不能说悟出了些什么,只能说明白了些东西而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里的精彩人物使我百读不厌,这其中有的人礼贤下士,有的人智勇双全,有的人则假仁假义……
先说刘备,刘备重视贤人,礼贤下士。他很欣赏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一统天下,于是,便有了三顾茅庐的故事,特别是第三次,诸葛亮在午睡,为了不打扰他,刘备恭敬的在台阶下等候,孔明醒来后,见刘备如此诚心诚意,便答应与刘备共图大业。
其次是诸葛亮,他是个智勇双全的人,他因错用马谡而失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攻来,此时诸葛亮来了一计空城,魏将司马懿以为有埋伏,吓得撤退了,这才得化险为夷。
最后是曹操,他是个复杂的人,在我看来,他有很明显的假仁假义行为。有一次行军途中,他的马受惊,踩踏了农民的庄稼,因为他自己定下了不得损害老百姓利益,违者杀头的`制度,所以,他便叫人把他的头发割下来,所谓的“以发代首”这很明显是破坏制度啊,完全假仁假义嘛。
总之《三国演义》不仅情节写得好,而且描写的人物也栩栩如生,并且富含深意,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历史文学巨著。
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5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每当这首《临江仙》出现在我的视野里,耳畔就仿佛响起古典剧《三国演义》中杨洪基那深沉而雄浑的音调,令人神往,令人神思。心底平静的湖面也泛起美妙的涟漪,思想也像插上了翅膀一样随着歌声穿越千年时光,去追溯令人向往的历史……而这,都缘自《三国演义》——心中永远的经典。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一部详尽而宏大的历史。它记载了从东汉末年黄巾之乱到公元280年约110多年的历史。它以陈寿着《三国志》为模板,经过作者罗贯中大胆的艺术创作而完成的,使高深难懂的正史以一种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在广大群众面前,并为人民所喜爱、传颂。《三国演义》又是一部小说,一部内容丰富蕴涵深刻的小说,作者匠心独运,以生花妙笔勾勒出桃园结义,过五关斩六将,火烧赤壁,借东风,长板桥等一系列生动的故事,为妇孺皆知。它妙趣横生的文字,以及驰骋于神出鬼没境界的`畅快深深地打动了我,而它也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经典。
《三国演义》被学者们列为“四大名著”之一,而它也确实无愧于这一美誉。翻开它,就犹如展开了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作者并不华丽却十分准确的文字就像点点笔墨给这幅画卷描绘出朵朵奇葩,使每一位读者都深深陶醉于其中。这里既有鼓角铮鸣,硝烟弥漫的战场,也有文臣武将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纷争,也不乏风花雪月、情意深长的爱情。引人入胜的情节让人忘却了这是在述说历史,而分明是在娓娓地讲述一个个美丽而动听的故事,我想这大概就是经典之作与众不同之处吧。
然而使《三国演义》更让人觉经典绝妙是在于它的战争前后经过的细致描写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独树一帜,这恐怕是包括《史记》在内的其它史书望尘莫及的,譬如赤壁之战,战争的起因是刘备兵败,曹操妄图吞并吴,诸葛孔明舌战群儒,智激周瑜抗曹是事情的经过,而后孙曹对峙,巧施连环计,火烧战船这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掀起了故事的高潮,最后又以曹操兵败,关云长义释华容道这原本出乎人意料却又让人欣然接受的结果圆满地叙述完了这宏大的战争。而在人物塑造方面,更可以看出《三国演义的独到之处,刘备的仁德,张飞、赵云、许诸、典韦的勇猛,鲁肃的憨傻都被描写得淋漓尽致,而“宁可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曹操的阻险毒辣,“安居平五路”运筹帷幄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还有“降汉不降曹”“义拔云天”关公的忠义凛然更是被刻画地入木三分,读完《三国演义》,掩卷沉思,满脑是那杀声阵阵的战场,个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不禁佩服作者自然流畅的文笔和巧妙的构思。那种宏大而一气呵成的气势,使人读完有种无可名状的快感,深深地感受到经典之作无法抗拒的魅力。
寇第斯曾说:“书籍乃世人累积智慧之不灭明灯,”读三国,就时刻能感受到它的光辉带来的温暖,它字里行间蕴含着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读三国,让人深刻体会到它透露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匡扶社稷,兼济天下”的思想。这种思想与我内心深埋的理想交织、碰撞,产生共鸣,激荡出串串亮丽的火花,鼓励我为实现生命的价值而拼搏、前进……
《三国演义》,一部丰富而深刻的巨作,仅凭我的三言两语又怎能细说?如今,硝烟散去,英雄不在,千年古事已俱付尘灰,只剩那“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古鼓角铮鸣”的淡淡哀伤。但心中永远的经典——《三国演义》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有人说:“每一本书,都象一盏奇特的灯,不过它照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者的心灵。”而《三国演义》更是一盏灯,一盏明亮而永不熄灭的灯,它不仅照亮了我的心灵,更照亮了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