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嫦娥的教案

2025/08/09教案

此篇文章嫦娥的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嫦娥的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

2、遇到困难要相互帮助。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进行过认识月亮的活动。

2、材料准备:嫦娥奔月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嫦娥奔月的图片,激发欣赏故事的兴趣。

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她是谁吗?是什么时候的人呢?你们听说过她的故事吗?

二、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图片中的人叫嫦娥,她是古时候传说中的人物,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来听一听《嫦娥奔月》的故事吧。

2、教师为幼儿讲述故事ppt课件。

三、分段讨论。

1、老师:故事题目是什么?

2、老师:故事里有哪些人?后羿做了一件什么事?王母娘娘送了他什么东西?他是如何做的?

3、教师:嫦娥吃下长生不老药呢?她吃了以后发生了什么?

4、教师:嫦娥为什么那么伤心?(你们刚刚来幼儿园的时候,是不是有时也会有点伤心,想念爸爸妈妈?月宫里的`嫦娥非常思念家人),谁帮助她了?(小玉兔)。小玉兔做了什么?

5、教师:看到嫦娥这么想念家人,你愿意像善良的小玉兔一样去帮助嫦娥回家吗?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

6、小结:勇敢的后羿——美丽的嫦娥——善良的玉兔。

活动结束:

有了小玉兔和小朋友们的帮助,嫦娥仙子的心情变得好啦。以后,小朋友遇到困难我们要相互帮助。

嫦娥的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嫦娥奔月》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

2、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表现嫦娥。

3、运用银线笔在黑卡上勾勒轮廓线、油画棒涂色的方式作画。

4、能表现出嫦娥的发饰、衣饰及动态特征。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6、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相关课件、黑卡、银线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为幼儿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二、提问:

1、嫦娥是一个怎样的女子?{非常爱美}

2、她最怕什么?{怕自己老了、不美了}

3、她是怎样变成神仙的?

4、你认为她在月宫中生活的愉快吗?(这个问题可以让幼儿说出自己对嫦娥的理解)。

三、请幼儿观看课件

播放嫦娥的图片给幼儿看。

1、观看嫦娥的发型及衣饰特点。嫦蛾梳着高高的发髻并插了花;衣服是斜襟的、绣了花,袖子很长很大;裙子很长有很多褶等。

2、请幼儿观看嫦娥飞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看飞天造型的动态特征。

3、观看嫦娥舞蹈的图片,引导幼儿观看舞蹈造型的特点。

4、观看嫦娥坐立的图片,了解坐立的造型特点。

四、老师示范

向幼儿展示如何画出嫦娥飞天的造型、舞蹈的造型,如何表现出古人的发饰特点、衣饰特点等。

五、请幼儿作画

请幼儿按照自己对嫦娥的理解去画。

1、请幼儿用银线笔在黑卡上勾勒轮廓线。

2、请幼儿用油画棒涂色。

六、幼儿作品完成后,相互欣赏,并说出自己的画面意义,老师及小朋友给予相应的鼓励与建议。

活动反思:

这节课是根据幼儿的需求生成的`美术课,题材来至于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不仅仅是一节单纯的美术课,它同时让幼儿欣赏到我国古老的神话传说,了解到一些古代文化,如古人的发饰、衣饰特点等。先请幼儿听故事再作画,可以让幼儿融入到情景之中,带着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去画,可以使画面更丰富。使小朋友作品不会雷同,带有自己的个性。

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运用多媒体播放嫦娥的图片给幼儿观看,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古代人物毕竟是幼儿不熟悉的、陌生的,如果不使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现,纵使老师描述的详尽入微、或是出示一张挂图,也不如大屏幕的图片显示来得直接、丰富,给幼儿更强烈的视觉刺激,带给幼儿深刻的印象。

作画材料的选择新颖,适合作画内容。此次作画我选择的材料是银线笔、黑卡、油画棒。因为嫦娥是住在月亮里,那么有月亮一定是夜晚,所以我为幼儿选择黑卡,表现夜晚;用银线笔勾勒轮廓,比较醒目;用油画棒涂色,色彩鲜艳。使幼儿能够方便快速地表现出自己的画面。

作为一节美术课,我屏弃了传统的示范画教学,就是以往的一味要求幼儿按照老师的范画去画,而是改成示范的目的是让幼儿看到老师作画的方法与步骤及一些特殊造型的表现方法,请幼儿画时,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去画,可以画得和老师不一样,这样调动了幼儿画画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路更开阔,进入愉快作画的状态。从幼儿的作品来看,每张画面都不相同,都有自己的理解在里面。

我准备再以这种方式来画其他的古代人物,在老师示范这个环节可做相应的改变:可以根据幼儿的要求来示范,因为画古代人物是要以故事情节来铺垫的,那么,在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就会有很多画面由幼儿选择,也许老师示范的内容不是幼儿想要表现的,所以在示范这个环节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来示范。

小百科:嫦娥奔月是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讲述了嫦娥被逢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两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的事情。“嫦娥奔月”的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据现存文字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

嫦娥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人在诗中所抒发的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朗读时能自主揣摩,读出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感受祖国优秀的语言文化,从中受到陶冶。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领会诗中抒发的情感。

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 1、在古人眼里月亮是非常美的,大家还记得那些描写月亮的诗句吗?

古人笔下的月亮真美,人们还根据美丽的月亮想象出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

2.了解《嫦娥奔月》故事。

师:谁知道《嫦娥奔月》这个故事?

学生说。

师:哪位同学愿意上来把这个故事讲得更清楚些?

课件出示故事,指名一个学生上台,师生合作把故事说完整。

3.揭题。

师:美丽的神话故事总有着它独特的魅力,所以千年流传,家喻户晓。唐朝诗人李商隐也曾借着月亮上的神话作了一首诗《嫦娥》。

(设计意图:以神话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下面理解古诗意境做好铺垫。)

三、了解诗作,走进作者。

1、课件出示李商隐图

师:对于李商隐,课前同学们已经查阅了一些资料,谁来说一说?

学生汇报

2、师小结,读诗人简介(课件出示)。

3、齐读《登乐游原》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李商隐的诗歌基调,进而为把学生领进《嫦娥》这首情感幽怨绵长的古诗学习作情绪渲染。)

四、学习《嫦娥》,感受诗意。

1.通读古诗。反复读,将古诗读清爽、读流利,读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同学习他的诗《嫦娥》

出示整首诗

(1)同学们先自由读诗,把诗句读通。

(2)指名读;评读;指名读

(3)师:我们古诗常有的节奏“前四后三”,老师和大家一起再读一读,看谁再一次把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读中。分角色,你们读前四个字,老师读后三个字。

(4)生齐读,师点评,让我们走进诗人的内心,理解了古诗意思后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好。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古诗文教学,读尤其应当成为正宗之法。

五、理解古诗内容

1、读一,二句古诗,想想作者描写的哪些景物?云母屏风,烛影,长河,晓星。

烛影是什么样的,长河,晓星又是怎么样的?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2、回忆《嫦娥奔月》,思考嫦娥在月宫过的幸福吗?

3、从课文中那些词可以看出嫦娥后悔?那她后悔什么呢?

总结:虽然长生不老了,但一个人生活在没有人间温暖的月宫中,又有什么意思呢?

找找古诗中哪个词写出了嫦娥此时的心情。悔,心

如今的嫦娥是怀着一颗怎样的心呢?

4,如果老师把诗句改成“嫦娥后悔偷灵药,碧海青天今夜心。行么?为什么?

5,谁能读出嫦娥的心,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顺学而导,让学生深入诗文,找到传递诗人情感的字词,并与同学交流。

六、感悟升华

师:回想诗人的一生,他本杰有远大的理想,却总得不到实现。而造成他感伤忧郁的性格。他与心爱的妻子结婚,本来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但不幸的'是,妻子英年早逝,留下孤独寂寞的他,他为嫦娥而哀叹,也为自己而感伤。所以,在这首诗里,诗人和嫦娥的心是相通的,正所谓“心心相通,同病相怜”,让我们带着对嫦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再深情地朗诵这首诗。

生深情诵读。

师:感受了嫦娥的心,诗人的心,现在你想想你自己的心,读着这首诗,你跳动着一颗怎样的心?

师:你觉得嫦娥这种偷灵药的行为对吗,为什么?

总结: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一定要慎重,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不要像嫦娥那样,因为一己私念,一念之差,悔恨终生。

(设计意图:教会了学生学古诗应当联系诗人的经历和写作背景,在具体字词中体会诗人情感,透过文字读到诗人的内心。

嫦娥的教案 篇4

嫦娥的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嫦娥的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嫦娥的教案 篇5

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4、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课文的意境美,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教学准备:课件一、出示五组词语,初步了解人物形像。1、出示并认读力大无比

为民造福

为民除害奸诈贪婪

心怀鬼胎

阴险狠毒美丽善良

机智勇敢

善恶分明夫妻恩爱

一往情深

情真意切

一轮明月

洒满银辉

浩月当空2、老师为什么这么安排?3、联系这些词语说说你对这些人物的理解。4、带着感情去读这些词语。二、引导概括三到七小节的内容。(小标题)三、交流读书感受,引入下面的.学习。你喜欢这几小节中的哪几小节?老师喜欢567三小节,为什么呢?引入下文四、学习“智斗”部分。1、教师范读,引入情节精彩。2、出示并引导填空:这件事不知怎么被逢蒙知道了,他

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逢蒙

,留了下来。到了晚上,逢蒙

,迫不及待地

后羿家里,

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心里想,

?于是,他便机智地与逢蒙

。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

,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

,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3、用上这些词语复述课文内容:“一心

假装生病

提着宝剑

闯进

威逼

嫦娥心里想

周旋

翻箱倒柜

疾步向前”五、学习“飞天”部分1、出示两段话指名读。嫦娥吃了仙药,就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2、比较两段话,赏析语言。3、指导感情朗读。4、记忆语言:嫦娥吃了仙药,突然

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

,飞过了

,越飞越高。

的夜空挂着

,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六、指导朗读“追妻”部分1、听课文录音,最让人感动的是什么?(情浓)2、讲解老师与录音中“啊”的处理。3、自读4、指名读七、语言训练1、出示: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他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2、理解词语:周旋:①回旋,盘旋;

②交际应酬,打交道;

③与敌人较量,相机进退3、想像如何周旋的?

逢蒙:快把仙药交出来?

嫦娥:仙药?什么仙药?

逢蒙:别装蒜了,你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得到的,那天,你丈夫把药交给了你,是你藏起来了,说,藏在那儿了?

嫦娥:你一定听错了,那天是他采的草药卖了钱让我藏起来的。逢蒙兄弟,你缺钱吗?我送你一些。你先坐下,喝口水,我来给你拿。

逢蒙:哼,别跟来这一套,我不会听错的。(接着翻箱倒柜搜起来)五、作业1、写出表示嫦娥、后羿、逢蒙形象、月亮的词两个。

2、把这个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3、阅读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

板书设计:

智斗

情节精彩嫦娥奔月

奔月

语言优美

追妻

感情浓厚

嫦娥的教案 篇6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教法、德育渗透点)

知识与能力:

1、学会十二个生字,理解“贪婪、皓月当空、企盼”等词语。

2、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想像、思维、表达能力。

3、练习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读中理解,读中想象,为学生搭建交流的语言平台,让思维在碰撞中闪耀火花,达到语言文字的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嫦娥善良的品质,激发学生对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奇特而合理的想像。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设计:个性化备课: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教师板书“月”字)

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紧扣和课文相关的内容。

过渡:古往今来,人们仰望明月,总会产生无穷的遐想。人们将许多美好的愿望寄予明月,赋予它丰富的内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板书课题。

指名学生读课题,暂将课题中的“奔”读ben.。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条理。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仙药奔向月亮的故事。)

2、能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吗?快速地浏览课文,给课文分段。

在学生的回答上,教师进行归纳(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天人相隔)

对于课文中的第三个自然段学生的意见可能会有分歧,教师可告诉学生这是一个过渡段,放在哪个部分比较合适,等学完了第二部分后就会明白。

《后羿射日》是《嫦娥奔月》这个故事的起因,一谈到《后羿射日》就会想到后羿这个人物,在你的印象中,后羿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更深的了解后羿这个人。

三、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认为文中的后羿是个怎样的人?

紧扣“力达神勇”、“为民除害”等词来体会。

重点句:1、后羿登上昆仑山顶,运足气力,拉满神弓,“嗖----嗖----嗖----”,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抓住动作、象声词来体会,并指导朗读。)

2、他对最后一个太阳说:“从今以后,你每天必须按时升起,按时落下,为民造福。”(抓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性格特点。指出命令的语气。)

联系第一自然段来体会后羿的性格特点。

这就是传说中的后羿,在他的身上有着男儿的英雄气概,有着一种令人折服的壮美,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读1---2自然段。

四指导写字。

“嫦、娥、济、皓”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左边的偏旁要写得窄一些,约占字宽的三分之二。“郊”的左右两边基本相等。“凝”字左小右大,左边的“疑”注意左右两个部件的避让、穿插。“遥”是半包围结构,应给“走之”让出位置。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能力目标:精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情感目标: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感情朗读,充分感悟。

教学设计:个性化备课: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1、2自然段,知道了力大无比的后羿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为老百姓解除苦难,让我们感受了英雄的壮美,壮美不仅在男儿身上有,柔弱的女子身上也有,就比如嫦娥,请你把找到的嫦娥的美好好比较一下,哪些地方体现了她的壮美?

二、品读课文,感受人物内心。

认识逢蒙。

1、生交流。哪些地方体现了嫦娥的壮美?师板书:斗逢蒙。

2、要体会嫦娥的机智、勇敢,我们先来看逢蒙是个怎样的人?自由读第3-5节,你认为逢蒙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3、生交流。相机解决第3节的划分问题。

4、师。现在逢蒙的真面目看清楚没有,做了多少坏事,人家真心拜师,他——假心学艺,人家跟师傅出去,他——装病,别人的东西他一心想——变成自己的,别人不给——他就逼,不但逼,还——翻箱倒柜。

5、一句话逢蒙是个怎样的人?(奸诈贪婪)

认识嫦娥。

1、面对逢蒙的奸诈贪婪,嫦娥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1)想:唯一想到的是不让逢蒙奸计得逞,为的是乡亲们。

(2)做:什么叫“周旋”?想象嫦娥会怎么和逢蒙周旋。

(3)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

2、:机智勇敢的嫦娥展现在我们面前,感受到柔弱嫦娥身上的壮美了吗?

学习第6节。

1、嫦娥吃了仙药后怎么样了呢?请同学们看插图,再读第6节。

这段话只读一遍是不够的,请大家再读一遍,哪些词一下跳入你的眼中?

2、“飘飘悠悠”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把嫦娥飘飘悠悠的样子读出来?

3、这段话写得怎么样?练读。

4、现在你的心里是高兴还是难过呢?为什么?指名配乐读。

学习第7节。

1、后羿外出回来,不见了妻子嫦娥,后羿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谁能把后羿内心的焦急读出来。指名读。

2、出示小黑板,练读。指“嫦娥!嫦娥!”。

3、你们从后羿的.声声呼唤中,还听出了他怎样的心声?(板书:对妻子情深意重)

4、想象:嫦娥并不想离开人间,离开自己的丈夫,可是为了不让逢蒙得到仙药,她毅然吞下了仙药,飞向凄冷的月宫。此时,面对痴情的丈夫,朝夕相处的乡亲们,嫦娥会怎样想?怎样说呢?

结合学生的回答,回读第5节最后一句话。

5、嫦娥的不舍,后羿的追逐,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美,这是一种怎样的美?(板书:凄美)配乐读第6、7节,女生读第6节,男生读第7节。

6、因为这样美的情感,也就产生了一个美的节日,那就是——齐读最后一节。

三、全文。

是的,美的事物,当然包括故事,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那就让我们记住神勇无比的后羿,机智勇敢的嫦娥。

四、引疑探究。

其实《嫦娥奔月》有许多版本,李商隐曾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嫦娥方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大家课后可查一查,看一看。

板书设计:

11、嫦娥奔月

后羿:力大无比为民造福对妻子情深意重壮美

嫦娥:(智斗逢蒙)机智勇敢美丽善良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