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跪拜》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藏羚羊跪拜》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藏羚羊跪拜》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把握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的含义。
2、学习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
3、感悟藏羚羊伟大圣洁的母爱和老猎人的慈善情怀,初步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及重要性。
教学重点:
从文本语言出发,感受母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
通过拓展,比较阅读,感受生命中母爱共通的伟大,让学生初步了解:动物与人都享有生存的权利,我们应当尊重生命。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杀生:那支磨蹭得油光闪亮的杈子枪
藏牦牛驮着沉甸甸的猎物
丝毫没有犹豫,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枪
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
慈善:救济路遇的朝圣者。
含泪祝愿朝圣者。
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
老猎人的开膛破腹半途而止。
他没有出猎,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
二、主题揭示:
赞美了崇高的母爱和牺牲精神,以及老猎人内心深处的慈善和厚道,也揭示了生命本质力量的强大震撼力,呼吁人应该保护动物,应和动物和谐相处。
(母爱的伟大是自然界共同拥有的,人非草木,情感是丰富的,但在对待动物朋友上有时会有藐视其它动物的.生命。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请尊重我们身边的每一个生命,他们和我们共享着这个美好的世界。善待自然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三、因为人类随意捕杀动物而导致多种珍稀野生动物惨遭灭绝。学习了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1、“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即使是动物的母爱也是世界上最最伟大、最最真挚的情感!
2、老猎人的慈善情怀
3、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
四、完成片段练习
以藏羚羊或老猎人的口吻,写写老猎人在杀死藏羚羊之后的心理活动或藏羚羊看到老猎人之后的心理活动。
五、交流并点评。
六、作业
《藏羚羊跪拜》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品味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对表现心理的作用。
2.在听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圈画分析和讨论交流中理解藏羚,羊跪拜的情感和老猎人的心理;在朗读中感悟文章的深刻含义。
3.感受藏羚羊的母爱、老猎人的慈善情怀,学会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重点
感悟藏羚羊跪拜中蕴涵的深刻情感,揣摩老猎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感受伟大而深沉的母爱、慈善的情怀,学会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动物母爱的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激趣导读。
我来描述,你来猜。(课件出示图片)
它们与冰雪为伴,与严寒为友,生息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的可可西里。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它们不仅体形优美、动作敏捷、性格刚强,而且耐高寒、抗缺氧,是生命力极其顽强的生灵。它们从不向自然界任何灾难屈服,被人们誉为“高原精灵”。――藏羚羊。(板书)
二、拓展,丰盈认识。
1.朗读。课件出示沈石溪的'《斑羚飞渡》,(播放侃侃《可可西里》的歌曲)
师朗读这一材料。
2.谈感受。相信你听完后肯定有话要说!
3.引题。这堂课我们要共读的是一则有关藏羚羊的感人故事——《藏羚羊跪拜》。
三、揭题,释题质疑。
1.写“跪拜”,释“跪拜”。(跪拜是一种礼节,即跪在地上磕头,非常隆重。)
2.说“跪拜”:生活中你见过跪拜?他们为何跪拜?
3.读“跪拜”。(注意把你的感受表现在你的脸上,融进你的声音里。)
4.质疑。读一读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知道的?
四、初览,整体感知。
1.教师。同学们真会提问题,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个感人的故事。
注意读的要求:第一遍读:放声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并用上读书符号。第二遍读:边读边思,找一找,划一划文中哪些句子让你读懂了刚才同学的质疑。
2.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第二课时
一、交流,找寻支点。
1.组织全班交流读文后的感受。
2.根据“答案串连法”概括主要内容。
3.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能把刚才的质疑读懂,课文也就基本了解了。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文中描述藏羚羊跪拜的句子。
二、牵引,感悟内涵。
㈠研读藏羚羊――感受“跪拜”。
1.呈现句子。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企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从它眼里流了出来。
2.练读句子(生放声读两遍。)
3.细究“动词”。读着,读着,藏羚羊的哪些动作让你的心灵为之一颤,用声音表现出来。
4.理解“奇怪”。当老猎人举枪瞄了起来,老猎人认为这只藏羚羊应该怎么做?(生叙述)可是这只藏羚羊却是(读)。
5.想象。藏羚羊想通过这一连串的动作向老猎人述说着什么?(生交流)。
6.引读。它用眼神来央求,读
它用跪拜来哀求,读
它用长泪来乞求,读
7.迁移。是什么让这顽强的生灵向老猎人屈服、跪拜呢?它是在求猎人放自己一条生路呢?(不是的,它是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啊!3次重复问学生)
㈡研读老猎人――涵泳“跪拜”。
1.引读。这一切,老猎人起先明白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中那句写出老猎人的不安。
2.呈现句子。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也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3.想象。他难以入眠,他在想;
他久久难以入眠,他依然在想;
他双手一直颤抖着,他仍然在想。
4.回读。上灯了,藏羚羊跪拜的画面在老猎人的眼前浮现,回读。
夜深了,藏羚羊跪拜的画面在老猎人的脑中呈现,回读。
5.牵引。藏羚羊这深深一跪,让老猎人感到奇怪,后来他明白了吗?
6.呈现句子。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
7.说话。老猎人埋掉了,但埋不掉的是。
8.写话。课文学到这里,我们该对课题“藏羚羊跪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了吧?
藏羚羊的这一跪已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这深深的一跪,跪出了, 跪出了,跪出了。(播放《懂你》的曲子)
9.交流。(师逐一板书)
㈢研读作者――领会“跪拜”。
1.牵引。藏羚羊这深深一跪,已刻在老猎人的心里,从此,老猎人放弃狩猎,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同时,这一跪也深深地印在作者的心里。文中开头有这样一段文字。
2.呈现句子。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要想起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3.指名朗读、齐读。凭你对文字的理解,你觉得作者对这只藏羚羊怀着这样的感情?(生交流后读。)
七、明理,提升主旨。
1.结课。是啊,动物也是通人性的,也与人一样珍爱生命,关爱子女。让我们也把藏羚羊这深深一跪扎根在心间,回读藏羚羊跪拜的画面。
2.提升。文章学到这,同学们的心里肯定涌动着许多话,把心中的话汇成一句话:
让我们一起来关爱动物,敬重生命,善待自然吧!
三、作业,课外延伸。
1.搜集一些描写藏羚羊的语句,进一步了解藏羚羊的现状,引起对动物保护的关注。
2.推荐课外读本:《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和《荒漠天使》。
板书设计
神圣母爱
慈善情怀
藏羚羊 跪拜……
敬重生命
关爱自然
《藏羚羊跪拜》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能自主查找相关资料,并积累一定数量的好词好句。
2、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圈划等手段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并通过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对文章内容深层次的思考。
3、感悟藏羚羊伟大的母爱和老猎人的慈善情怀,引导学生反思人类自身的行为,初步认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及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
说明: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动物世界”,其中既有以介绍动物习性为主的作品,又有探讨人类与动物之间关系的文章。相较其它几篇文章,本文的内涵尤为丰富。作者通过一个极其感人的故事,既表现出藏羚羊那种伟大到几乎悲壮的母爱,更由此引发出深层的思考:人类究竟该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从学生的年龄来看,六年级的学生读这篇文章时最先感受到的无疑是藏羚羊的母爱。可是,多读几遍就会发现在这样一篇短短的文章中,关于藏羚羊的描写其实并不多,反而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在那个老猎人身上,这是为什么?作者描写了这样一位集“杀生和慈善”于一身的老猎人,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再从学生的角度想一想,这是否就是他们在学习中的障碍点?因此,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希望能通过反复诵读课文让学生走进文本,并借助突破口的设置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请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由此引入课题。
2、请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藏羚羊的资料。
3、教师出示多媒体资料,将藏羚羊的情况做一简单介绍。学生自由交流自己所喜欢的动物和以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从学生熟悉的动物入手,激发学生对故事的阅读的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的情感积累。同时,初步了解藏羚羊及其生活习性等,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请学生初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引导学走进文本,初步感知文章整体内容。
2、提出问题:文中有两个形象,你觉得作者想表现的是他们中的哪一个?学生在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思考并交流自己的初步想法。通过教师的范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
再读课文,深入思考。请学生再读课文,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1、文中的第二、三小节的内容是否有些多余?
2、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在老猎人身上,那么你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究竟是什么?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对关键的.词句进行圈划,并将自己的思考在全班交流。在阅读过程中养成圈划等良好的读书习惯,并通过问题的交流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入理解感悟作品主题。
口头表达,交流感受。为学生搭建一个对话交流的平台:
1)或者现在你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乃至有一些超越这则故事的感悟,说出来让大家分享吧。
2)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有什么话想对老猎人或藏羚羊说?
3)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有什么话想对文章的作者说说?
4)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有什么话想对新教材的编者说说?学生在四个话题中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话题,用1~2分钟时间做准备,然后全班交流。这一环节既是一个口语交际训练,又能反映出学生在这堂课中即时的心得体会,同时也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体验。
课后作业,学习反馈:
1、摘抄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请记录下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受,或课堂上没有来得及说的话。
4、自选题:
1)配乐朗诵。
2)搜集一些相关资料,制作一份以藏羚羊为主题的小报。
3)给作者或编者写一封信。学生按照要求,自主选择完成作业。必做题的设计意在希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主地积累好词好句,能及时记录下自己的学习心得。自选题的设计则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环境,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在课余时间进行深入的学习探究。
思路点拨
本文是一篇以情动人、感人至深的文章,擅长朗诵的教师可以教学生如何讲好这一则故事,让学生在学习讲故事的过程中感悟文章的主题。也可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以此为突破口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等。
练习举隅
1、文章结尾处作者写道:“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没人知道他的下落。”你能想象一下老猎人今后的生活吗?
2、作为一个富有爱心的中学生,你能否为保护藏羚羊设计几则公益广告标语?
《藏羚羊跪拜》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能自主查找相关资料,并积累一定数量的好词好句。
2、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圈划等手段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并通过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对文章内容深层次的思考。
3、感悟藏羚羊伟大的母爱和老猎人的慈善情怀,引导学生反思人类自身的行为,初步认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及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
说明: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动物世界”,其中既有以介绍动物习性为主的作品,又有探讨人类与动物之间关系的文章。相较其它几篇文章,本文的内涵尤为丰富。作者通过一个极其感人的故事,既表现出藏羚羊那种伟大到几乎悲壮的母爱,更由此引发出深层的思考:人类究竟该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从学生的年龄来看,六年级的学生读这篇文章时最先感受到的无疑是藏羚羊的母爱。可是,多读几遍就会发现在这样一篇短短的文章中,关于藏羚羊的描写其实并不多,反而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在那个老猎人身上,这是为什么?作者描写了这样一位集“杀生和慈善”于一身的老猎人,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再从学生的角度想一想,这是否就是他们在学习中的障碍点?因此,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希望能通过反复诵读课文让学生走进文本,并借助突破口的设置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请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由此引入课题。
2、请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藏羚羊的资料。
3、教师出示多媒体资料,将藏羚羊的情况做一简单介绍。学生自由交流自己所喜欢的动物和以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从学生熟悉的动物入手,激发学生对故事的阅读的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的情感积累。同时,初步了解藏羚羊及其生活习性等,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请学生初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引导学走进文本,初步感知文章整体内容。
2、提出问题:文中有两个形象,你觉得作者想表现的是他们中的哪一个?学生在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思考并交流自己的初步想法。通过教师的范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
再读课文,深入思考。请学生再读课文,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1、文中的第二、三小节的内容是否有些多余?
2、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在老猎人身上,那么你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究竟是什么?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对关键的词句进行圈划,并将自己的思考在全班交流。在阅读过程中养成圈划等良好的读书习惯,并通过问题的交流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入理解感悟作品主题。
口头表达,交流感受。为学生搭建一个对话交流的平台:
1)或者现在你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乃至有一些超越这则故事的感悟,说出来让大家分享吧。
2)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有什么话想对老猎人或藏羚羊说?
3)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有什么话想对文章的作者说说?
4)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有什么话想对新教材的编者说说?学生在四个话题中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话题,用1~2分钟时间做准备,然后全班交流。这一环节既是一个口语交际训练,又能反映出学生在这堂课中即时的心得体会,同时也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体验。
课后作业,学习反馈:
1、摘抄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请记录下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受,或课堂上没有来得及说的话。
4、自选题:
1)配乐朗诵。
2)搜集一些相关资料,制作一份以藏羚羊为主题的小报。
3)给作者或编者写一封信。学生按照要求,自主选择完成作业。必做题的设计意在希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主地积累好词好句,能及时记录下自己的学习心得。自选题的设计则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环境,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在课余时间进行深入的学习探究。
思路点拨
本文是一篇以情动人、感人至深的文章,擅长朗诵的教师可以教学生如何讲好这一则故事,让学生在学习讲故事的过程中感悟文章的主题。也可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以此为突破口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等。
练习举隅
1、文章结尾处作者写道:“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没人知道他的下落。”你能想象一下老猎人今后的生活吗?
2、作为一个富有爱心的中学生,你能否为保护藏羚羊设计几则公益广告标语?
《藏羚羊跪拜》教学设计 篇5
藏羚羊的跪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自主查找相关资料,并积累一定数量的好词好句。
2、 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圈划等手段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并通过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对文章内容深层次的思考。
3、 感悟藏羚羊伟大的母爱和老猎人的慈善情怀,引导学生反思人类自身的行为,初步认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及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
说明: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动物世界”,其中既有以介绍动物习性为主的作品,又有探讨人类与动物之间关系的文章。相较其它几篇文章,本文的内涵尤为丰富。作者通过一个极其感人的故事,既表现出藏羚羊那种伟大到几乎悲壮的母爱,更由此引发出深层的思考:人类究竟该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从学生的年龄来看,六年级的学生读这篇文章时最先感受到的无疑是藏羚羊的母爱。可是,多读几遍就会发现在这样一篇短短的文章中,关于藏羚羊的描写其实并不多,反而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在那个老猎人身上,这是为什么?作者描写了这样一位集“杀生和慈善”于一身的老猎人,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再从学生的角度想一想,这是否就是他们在学习中的障碍点?因此,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希望能通过反复诵读课文让学生走进文本,并借助突破口的设置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请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由此引入课题。
2、 请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藏羚羊的资料。
3、 教师出示多媒体资料,将藏羚羊的情况做一简单介绍。 学生自由交流自己所喜欢的动物和以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从学生熟悉的动物入手,激发学生对故事的阅读的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的情感积累。同时,初步了解藏羚羊及其生活习性等,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请学生初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引导学走进文本,初步感知文章整体内容。
2、提出问题:文中有两个形象,你觉得作者想表现的是他们中的哪一个? 学生在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思考并交流自己的初步想法。 通过教师的范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
再读课文,深入思考。 请学生再读课文,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1、文中的第二、三小节的内容是否有些多余?
2、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在老猎人身上,那么你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究竟是什么?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对关键的词句进行圈划,并将自己的思考在全班交流。 在阅读过程中养成圈划等良好的读书习惯,并通过问题的交流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入理解感悟作品主题。
口头表达,交流感受。 为学生搭建一个对话交流的平台:
1)或者现在你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乃至有一些超越这则故事的感悟,说出来让大家分享吧。
2)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有什么话想对老猎人或藏羚羊说?
3)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有什么话想对文章的作者说说?
4)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有什么话想对新教材的编者说说? 学生在四个话题中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话题,用1~2分钟时间做准备,然后全班交流。 这一环节既是一个口语交际训练,又能反映出学生在这堂课中即时的心得体会,同时也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体验。
课后作业,学习反馈:
1、摘抄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请记录下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受,或课堂上没有来得及说的话。
4、自选题:
1)配乐朗诵。
2)搜集一些相关资料,制作一份以藏羚羊为主题的小报。
3)给作者或编者写一封信。 学生按照要求,自主选择完成作业。 必做题的设计意在希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主地积累好词好句,能及时记录下自己的学习心得。自选题的设计则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环境,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在课余时间进行深入的学习探究。
思路点拨
本文是一篇以情动人、感人至深的文章,擅长朗诵的教师可以教学生如何讲好这一则故事,让学生在学习讲故事的过程中感悟文章的主题。也可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以此为突破口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等。
练习举隅
1、文章结尾处作者写道:“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没人知道他的下落。”你能想象一下老猎人今后的生活吗?
2、作为一个富有爱心的中学生,你能否为保护藏羚羊设计几则公益广告标语?
《藏羚羊跪拜》教学设计 篇6
《藏羚羊跪拜》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藏羚羊跪拜》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