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教学反思
此篇文章蒙氏教学反思(精选4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蒙氏教学反思 篇1
《夜莺的歌声》是人教版第八册的一篇文章,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称为“夜莺”的小男孩把德国官兵引入游击队的伏击圈,使德国法西斯强盗被歼灭的故事。
文章以夜莺的歌声为主线,构思巧妙,段落分明,语言含蓄、幽默,是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好故事。课文的重点一是要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品质,受到热爱祖国,仇恨法西斯的教育。二是学习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很勇敢,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针对课文特点,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听、读、说、演、议这样几个环节展开教学。即:听故事,再读课文,然后说说人物,接着演演故事情节,最后通过讨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来体会人物的品质。
一、先听故事,再读课文,抓住主线,理清文章写作顺序。
在学生读完课题后,我不急着让学生读课文,而是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把课文当故事一样去听并要求听完后告诉老师故事的主人翁是谁?叫什么名字?与课题有联系吗?这样学生听起来会认真些。学生听完后,就让学生回答听前提的几个问题,这样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接着我让学生通读全文,提醒学生观察课文与以往的课文在排版上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通过读书后很快发现文章中每隔一部分内容都自行空行,于是我就让学生按照课文已经分好的段落去理清顺序,这样好把故事连贯起来了解。
二、以说促读,深究感悟。
本文的主人是小夜莺,课文中很处描写体现了夜莺勇敢机智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句子展开教学,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引导学生说说小夜莺的'机智勇敢,这就要学生充分的去读书,这样就可以以说促读,以读促悟,重点了解学生是从哪里体会到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学习中,我从以下三个环节引导学生深究。
1、找句子,先让学生找体现小夜莺勇敢机智的句子,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和伙伴议一议。
2、说句子,让学生把自己找到的句子说一说,说说你从是怎样感受到他的勇敢机智的,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都表达出来。
3、演一演。学生找到这些句子后,再他们熟读和理解后,再让他们通过表演体会小夜莺当时的内心,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感悟人物的品质。
4、议一议。学生表演后,再让他们来谈自己的感受和对人物的品质的评价,这样他们又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对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起来就较容易了。
三、回归整理,升华情感。
在学生学完全文后,我再让学生把每个部分的内容当作我们平时看电视剧的剧情一样,一部分代表一集,让他们合作表演整个故事,这样学生学习兴趣高,从他们的表演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把故事的情节了解的很熟了。然后我布置他们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者周围的人听一听,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学习故事情节很强的课文,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他们的特长,使课堂尽可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蒙氏教学反思13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蒙氏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蒙氏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蒙氏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蒙氏教学反思 篇2
案例背景:
琳琳今天选择的是“金属嵌板”的工作,在我和她一起复习了金属嵌板的名称之后,她便开始了拓印金属嵌板的工作。只见琳琳将金属嵌板依次从嵌板中取出,比较认真的放在了纸上。但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却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琳琳东张西望的去取水彩笔了,她的目光从身边的一个小朋友身边扫过,虽然只有短短的路程,平时顶多20秒钟,她却用了1分钟。放下水彩笔坐下来,琳琳准备拓印画了,可明明是要用彩色笔来描画,她却站起来说“我的铅笔不见了”。于是,她走到了第一组、第二组,把小朋友的工作全都看了一个遍,也没有找到她所谓的铅笔。这下,她才开始做工作。在她工作的40分钟里,她共碰掉了旁边阳阳的彩色圆柱体3次,注意力一直在分散,显出了相当不集中的工作态度。
案例分析:
琳琳最近选工作总是显得没有耐心,不能坚持把自己的一份工作做好。今天她的表现,不禁让我想起了几天前她选择的一份按规律排序的工作,当时也是琳琳自己选择的这份工作,但选到后,她并没有因为这是自己所选择的工作而认真去做,她同样是在东张西望,不安心于自己的工作,不是坚持按规律排序,而是随心所欲的将物卡摆到卡纸上,对我的指导也听不进去,还影响别人的专心工作。这两次相隔不远的类似情景,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发现,最近琳琳在选择了自己的工作之后,总要起来浏览一下其她小朋友的工作。我分析,也许她在看别的小朋友的工作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如果有,她便会确定下次它所选择的工作内容。但当她真正选到自己预定的工作时,如果这份工作对她来说有挑战性,她便会比较安静的做下来,比如:日常剪的工作、数学塞根板的工作等,一旦这份工作对她来说没有挑战性的时候,她便会出现以上那个所描述的行为与表现:不安于自己的工作,甚至去影响别人的工作。
对应策略:
琳琳的表现引发了我的思考,因为她有些“不同寻常”的行为。于是我翻开了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在书中找到了一些启示“如果儿童没能在有助于她发展的活动中找到刺激,那她就完全会只是简单的`被物品的外形所吸引,渴望拥有它们。拿到某种东西是容易的,它并不需要知识和爱。儿童的心理能量由此被转移了。”这是蒙台梭利对“占有欲”一节的论述,我觉得,琳琳目前就出现了这种状况。看到别人的工作,她的心里会产生一种想占有的欲望,到了选择工作的时候,这种欲望得到了满足,所以她会无所谓,因为并不是每次工作都充满了挑战。针对琳琳近期的表现,我觉得调整琳琳的心态是改变她的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老师的正确引导则是更为重要的方面。
我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1.不管琳琳每次工作的状态如何,我都要肯定她的工作,肯定她选的工作和她在工作中的某一个优点,从而让琳琳知道每次她选择的工作,老师都会注意,她都会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这份工作对她来说非常合适;
2.增加在琳琳身边的指导次数,对她的工作多关注,让她知道老师很关心她的工作并会帮助她来做更有趣的工作;
3.适当的时候,可以建议琳琳选择一些自己“最近发展区”的工作,帮助她不盲目的因单纯羡慕别人做的工作而选择与别人相同的工作;
4.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在幼儿中建立琳琳的自信。这个年龄的幼儿,羡慕并想“占有”的行为是很正常的。作为老师,只要发现问题之后从幼儿的心理出发,在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尊重幼儿的选择的前提下,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向与工作方法还是有必要的。在实施措施的过程中,我会坚持正面引导,相信琳琳会改变。
蒙氏教学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借助相似造型,大胆表现与创造人物的五官。
2、充分发挥想象力,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引导幼儿细致观察人物的面部特征、表情变化,积累对人物刻画的基本经验,日常玩“五官像什么”的游戏。
2、环境准备:在活动室里提供空白脸谱及各种小型物品(如瓶盖、小剪刀、几何体、夹子、玩具等)让幼儿运用小物品随意摆弄脸谱造型。
3、材料准备:①多媒体教具:水粉颜料、水彩笔、彩色纸等,②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 初步欣赏与感知
1、欣赏配乐散文《给老师画像》。
老师教我们画画,
画红红的苹果、金灿灿的太阳,
还有翘起两只角的水果糖,
我偷偷地给老师画像,
红苹果,是圆圆的脸蛋,
金灿灿的太阳,是大大的眼睛,
翘起角的水果糖,是老师笑眯眯的嘴巴。
真像!真像!——小朋友都说,
老师笑的'时候,就是这个样!
暖暖的,甜甜的,喷香喷香。
师:听了这篇好听的散文,谁愿意按照散文里的描述来给老师画像?要画得和散文里的一样美。(请一名幼儿在白板上演示老师的画像)
师:这张老师画像和徐老师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为什么这样画?这种用相似物体替换的方法叫替换想象法。
2、隐性示范与思考
师:这里有一枝神奇的小魔笔,它在画什么?(展示逐步变化的多媒体画面,一枝小魔笔从基本点出发,慢慢变成了一个椭圆形,暂停)太阳、橄榄球、娃娃脸……小朋友猜了这么多,到底谁猜对了?
小魔笔继续画……原来是一张娃娃脸,脸上还缺什么(根据幼儿的描述,陆续点击出来)
这支神奇的魔笔要施魔法了,(大屏幕上小魔笔晃动身体:我变,我变,我变变变)
瓢虫变成了娃娃的什么?娃娃脸上的其他部分还没变呢?小魔笔想请小朋友帮助它完成。大屏幕选项上有冒热气的茶壶,葫芦、帆船,你准备用什么替换鼻子、嘴、头发,为什么?(请幼儿点击选项和五官进行替换,并说明理由)
瞧,这张娃娃脸,变得多有趣,多漂亮,这就是运用我们刚才所说的相似物体替换的画法。
3、操作与讨论。
显示屏上出现另一张娃娃脸,请幼儿用替换想象的方法拖动选项完成五官、头发(选项:门、窗、花、草、屋顶等)引导幼儿发现五官之间可以围绕一个主题创造(如房屋娃娃、绿化娃娃等)
讨论:
小魔笔画的娃娃脸与房屋娃娃脸等有主题的娃娃脸,你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4、表现与创造。
现在,我们小朋友都来变一变,想一个最有趣的娃娃脸画下来。
指导要点:
了解幼儿意图,启发幼儿大胆想象,鼓励独特表现。
5、展示与体验。
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互相说说自己的画,体验与分享快乐。
蒙氏教学反思 篇4
我作为“蒙班”这个有着特殊教育体系的班级教师,从刚进这个班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踏上了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钻研的旅程,真心的希望自己能在蒙特梭利新型教育的指引下,用正确而有效的方法引导着
我的孩子们,做一位真正称职的观察者,准备者,辅助者和促进者! 在我们这个蒙氏班级里,每个孩子都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虽然他们的那个年龄段都有,有着迥然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喜好,长时间的相处,让我深深的爱着他们!其中有一名幼儿名叫兆宇,他长着一副天生就讨人喜欢的面孔,但却时常让老师们很头疼,很无奈,因为他刚来的时候,总是从别的小朋友手里抢东西,打扰别人的工作,根本不会安静的呆上一分钟,他毫无目的的满屋乱跑,撞翻了椅子也不去管,偶尔拿起一个工作,却在同一时间毫无理由的把它仍掉,这种行为让我觉得很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让我开始慢慢的领悟蒙氏教育的真谛,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想如果我还沉浸在一味的大喊:“安静,安静!”这些所谓的教学用语中走不出来,如果我还是一味的急躁,一味的强迫孩子们遵从我的意愿,总是希望他们服服帖帖,规规矩矩,那么我将是多么的愚蠢,
怎么做一位合格的蒙氏老师呢! 蒙氏教育就在于它寻求适当的方法,在孩子不知不觉当中,引导他们自由的活动,让孩子自动自发的操作学习!同时,我也清楚的认识到,当孩子集中注意力工作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冷静和耐心的对待孩子,尊重孩子,千万不要在一旁干涉,纠正,甚至于赞美,这样反而会打扰他们!他们选择自己要做的事,坚持做下去并根据内在的'需要来改变它,他们不逃避做任何努力,相反是努力探索并满怀喜悦的克服困难,他们热情的要和每个人分享自己的成功,自己的发现和自 己那些小小的胜利!当他们需要我时,我应当积极热情的回应他们,我需要用无穷的耐
心对待他们缓慢的进步,并对他们的成功显示出我的热心和兴奋! 我想我现在正站在蒙氏教育工作的起点,我的工作才刚刚开始,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我要时时提醒自己用最谦逊的态度,最饱满的热情,最真挚的爱去面对我的教育工作和我的那些可爱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