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爱心树》读后感

2025/08/23读后感

此篇文章《爱心树》读后感(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爱心树》读后感 篇1

你们绿树、榕树、柳树、杨树都听说过吧!而我今天读了一本有关树的书,这本书讲的是爱心树,你们一定猜到了书名吧,对,就是《爱心树》。

这是一篇感人的连环画,给人很多无形的启示,这本书主要讲一个男孩从小和爱心树一起长大、玩耍,但男孩长大后却迟迟没有去看望这棵大树,终于有一天,男孩回来了,但他并不是回来看大树,而是向大树索取自己所需,接二连三,大树虽然很开心,但心里却好像缺了什么似的……

文中“大树都很快乐”这句话出现了很多次,因为大树就像我们的母亲一样,她会尽自己所能来满足我们,她很快乐,这种不求回报又无私奉献的高尚是只有母亲才会有的。我们的母亲就像爱心树一样,心里结了许多的爱心果,她们把无私、博大的`爱给予了我们,我们却只顾自己向他们索取需要的东西,却从来不关心一下辛劳一天的父母,我们真是不应该啊!

在有一次,我看见别人有MP4就吵着向父母要MP4,父母对我怜爱地说:“卢佳,MP4声音太大对你的耳朵有害处,乖,等你考好试再买。”但是我却生气地大发脾气,现在想想真不应该啊!

我们应该在父母辛劳一天后端上一杯茶、递上一双拖鞋,那时该多幸福啊!看见父母亲切地笑了,我们也开心极了!

《爱心树》读后感 篇2

今天下午我们上了一节绘本课《爱心树》。

故事讲的是一棵大树深深地爱上了一个小男孩,在男孩小的时候,他们天天在一起,男孩在他身上爬树,摘苹果吃,抓着树枝荡秋千。慢慢的男孩长大了,他欲望越来越强,想要买东西、建房子、想要远行需要一艘船。于是,大树让男孩摘光了他的苹果卖钱买东西、砍光了他的树枝用来造房子,为了给男孩造一艘船他让男孩把自己的树干砍下来,最后在男孩很累很累的时候,他让男孩坐在自己仅剩的一块老树根上休息。

看到这里我感动的哭了,这棵大树多像我们亲爱的爸爸妈妈呀!他们是那么的无私,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孩子。“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父母为了让我们能成才,用心良苦,付出了自己的所有。

这棵大树又是多么的像我们敬爱的老师,他们诲人不倦,把知识源源不断的'传授给我们,不计较自己的得失,。我们班主任阮老师这几天一直发烧,但她怕耽误我们的学习,还是忍着浑身的疼痛坚持给我们上课。她多像那棵爱心树呀!在我们需要的她的时候,她无怨无悔的帮助我们,支持我们。

从这个故事里我明白了爱,不要一味的索取,还要懂得感恩和回报!以后,在家里我一定里要好好听爸爸妈妈的话,不惹他们生气,自己的事情自己要好好做。在学校里要尊敬老师,认真听讲,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学好本领来回报老师和父母对我们的爱。

《爱心树》读后感 篇3

“从前,有一棵树,他爱一个男孩,男孩……”在好小好小的时候,妈妈把我抱在怀里,轻轻地读着手中的绘本,我睁着好奇的眼睛听着,只知道“男孩爱树,但为了别的东西把树砍光了,但树还是很快乐。”这故事,我当时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树什么也没有了,还快乐呢?

随着时光的流逝,直到今天,再打开这本书时,我流下了眼泪。的确,长大了,感觉也不同了,爱心树其实就是我们的父母啊,付出了太多、太多,却从来不求回报……

当只有一个老树根时,也要让孩子坐一坐,好好休息,这就是无私,这就是奉献。

“从前,有一棵树,他爱着一个男孩,男孩……”在似懂非懂的时候 ,故事会上,一位阿姨绘声绘色地讲这个故事,当时,我想的是,大树太可怜了,所爱的'孩子不孝,不常回来看他,每回来一次,却拿走了大树上的一样东西。直到今天,我打开这本书,才真正明白,人间有真快乐和假快乐,给予的快乐,是相依相伴,才是真快乐。

现在有一个名词叫啃老族,那是一群依靠父母生存的人。这种人,我们应该如何去评说他们呢?不屑一顾,瞧不起。孝顺的孩子都是长大后来尽心照顾父母的,而他们呢?真的,千万不要让自己的父母成为第二棵孤单的爱心树。

《爱心树》读后感 篇4

今天我们学习了《爱心树》这一课,里面的爱心树让我非常感动。因为,爱心树不管自己,就把自己的身体奉献给了小男孩,也不图一丝回报,她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如果我是小男孩,我就会在他的树干上画上三颗心,第一颗代表友谊,第二颗代表信任,第三颗代表团结。我还会在她的旁边种上很多小树苗,成为一片树林,让大树不再孤单。我还会在旁边盖一幢房子,时时刻刻陪伴着她。假如有强盗来了,我会尽全力保护她。假如有木工要砍伐树木,我就会阻止他。总之,不管这棵树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尽全力帮助她、保护她。

如果我是爱心树,小男孩驾着船到了大海,我会非常担心。一,如果遇到了海浪,会不会把船打翻呢?二,如果遇到了暗礁,船会不会沉没呢?三,万一突然来了暴风雨,大潮会不会把船给冲翻呢?如果我是小男孩,我就会想:如果有人来了,把烟扔到了草地上,草地着了火,把森林给烧毁了,那我最好的朋友不就被毁了吗?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爱心树》读后感 篇5

今天,我读了《爱心树》这本书,感受很多。这本书主要讲了:有一个小男孩,他很爱一棵大树,每天都会和大树一起玩耍,但是小男孩逐渐长大,大树也开始感到孤独。小男孩每次向大树要东西的时候,大树都会高兴地把他所需要的东西给他,到了最后大树变成了一个木桩,让小男孩子坐在他身上。大树就像父母一样,无私地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孩子。

读完这本书,我就想到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每天都会关心自己的儿女,如果自己的孩子有什么困难,他们一定会帮助孩子,如果孩子高兴,那么父母也会高兴。

如果父母平时为你做的'事情很多,那么我们做儿女的也应该关心帮助父母。我想所有的父母都像《爱心树》中的大树一样,把爱都给我们但有时候我们却不珍惜这些爱,让父母为我们费尽心思。

最后,我想对我的父母说:“你们的爱是高尚的,以后我一定会珍惜你们对我这深情的爱,我长大以后也会帮助关心你们。我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的。还有,如果你们有困难,我会用你们对待我的方式来对待你们,即使有时候你们对我不是很好,我也不会怪你们的。因为无论你们做什么都是对我的爱。”

《爱心树》读后感 篇6

从前,有一棵树,她非常喜欢一个男孩。那个男孩小时候和树在一起玩得很快乐。

时间一点点过去了,小男孩长大了。五年后的一天,男孩来到了树下。他向树索要钱,他要娱乐,要钱买东西。树让男孩摘下果子到城里去卖,就会有钱。于是男孩摘下了果子,她感到很幸福。

十年后的一天,男孩又到了树下。他向树要一间屋子取暖。树说让他砍下树枝背去,造一间房子。

再三十年后,男孩再次来到树下,向树要一条船,远远地离开这儿。树让他砍下自己的树干,做成船,这样就能远行了。

又过了二十年,男孩来到树下,他已经老了,他想要坐下来休息。树尽力直起最后一截身体,男孩坐下来,休息着。

大树给了男孩所需要的一切,她无私奉献着,自己却不图回报。我感受最深的地方就是,最后她尽力直起最后一截身体让男孩坐下,她尽力说明依然想让男孩休息,自己没有觉得一点点不公平,并且为自己的.付出而感到很快乐。

生活中,我的奶奶也像大树这样。她呀,在吃饭的时候,总是自己先尝尝菜好不好吃,把一些好吃的又营养的菜往我的碗里夹,让我的饭碗堆得满满的,而且奶奶给我夹菜时,总是夹最好吃的菜心给我吃,而她自己却说喜欢吃菜梗。或许这就是无私奉献吧!虽然奶奶头发已经花白,满脸皱纹,但我依然很喜欢她!等我长大后,我也要为奶奶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