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读后感
此篇文章《小王子》读后感(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小王子》读后感 篇1
第六节,日落是最美的,可以解读为“凄美”,诸多作家写晚霞都是以“血红”、“残霞”之类描写,总觉得经历了一天的劳顿任何一个人看晚霞是放松的心情。是看尽?看尽后的无助还是什么更深层次的诀别?这都无从得知。
总之,一天在本章节中映射的是一生,因为初升的太阳总代表生命的起点。从呱呱坠地便看到了光明;而陨落的太阳则代表了光明的消逝。所以,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也就是小王子的B612上,他喜欢的就是看日落。可为什么不是日出呢?日出可能该是18岁之前的盲目、幼稚,代表了更多的未知和不确定。而日落是一次又一次的总结,一个个烦闷的心情需要日落洗礼,找到归宿。而对于人更是盖棺定论。
所以,小王子想带作者一起去看。而作者的否认则代表了某种挣扎或是否定,于是天真的小王子说出了:“我总以为是在家里了。”不同的国家指的不仅是不同的人,还有不同的年龄等诸多的不同。形形色色的人都有自己的日落,而日落则只代表了终结,原来小王子是去约一次死亡。起初我也觉得这种理解可怕。但,最终,我纳闷起了为什么要定格四十四次(也有译为四十三的)日落呢?查证了一下(通过度娘)圣埃克苏佩里的生平,生于1900年6月29日-卒于1944年7月31日。无论那位几十年后承认击落了老圣所驾驶飞机的飞行员怎么给自己贴金,我觉得也不过是老圣多纠结了几个月,并最终还是他自己选择离开这个无关紧要的生活的。
享受这日落,享受这生命中最后的几次日落。选了一个美丽的余晖,万米高空,90°直角扎入地中海的畅快!决绝!
只能说这是一个把自己的一生规划的很清晰的老男人。《小王子》又恰好是他的最后一本书。有冲动看一下手稿里这个4X的数字是否有过改动。另就老圣的信仰,弥撒是天主教的,四旬期就是四十的意思,而四十四一说,希望能有高人点拨,不甚明白。
第七节,求生欲。最底层的反抗。对被掠走的抵抗、辩解和说辞。生命带走的是一切无关乎善恶美丑、更不在乎你如何挣扎。“拧螺丝”被作者泛指了究其一生的生活。而所有的生活亦是如此。生命则像极了小花,羊则被巧妙地比作在空地上悠然咀嚼的时间。无论多么绚烂多彩也好、殚精竭虑也罢、毫无头绪又或者像作者拧不下螺丝的话就用大铁锤敲下来。时间还是走了。
而意义,生命的意义;在这羊吃花、星星和花的争论中闪烁、互换。文字的节奏恰好与思维的桑巴合了拍。
红脸先生。即使你,也是我。对不知晓的世界的花和星星毫无兴趣却阴差阳错的被丢在了那个位置。虽然是有“正经事”做,但也不过是自以为是。所以小王子说起了这些事、这些人易怒、易着急。也不过是因为他们对某些该懂得的事情中,理论或基础知识的匮乏。也可以成为认知或意识的断崖式落差。一无所知却各种自信充斥。这里小王子把这类人比作蘑菇也是气得难受,而脸却发了白。说明了这种不理解的气恼是真正的动了肝气,是幼稚的!我想作者很无奈的笑了,有了恻隐之心也是应该的。那种红脸多是因为无知羞臊的气恼吧?
清点了红脸先生的账目,则一权:乱讲主义、乱讲政策的.胡闹;一则为钱,啊哈,暗喻什么?咱真是不敢问下去了。独一无二的花,被羊稀里糊涂的吃掉。有不知不觉、不经意间想起那种羊的丈二表情。这像极了弱势的人类、生命以及植食动物。而羊从某种不知死活的状态上又恰好掌控了花这种植物。
小王子最终被这些问题弄的抽抽噎噎,是因为无论其中哪些因素出现了矛盾作为一个弱小的心灵都无法拯救。所以他需要一个放下手里的活计过来给他一个怀抱的人。“安慰”对于一些解释不清更解决不了的事很重要(即便安慰是语无伦次的)。更难得有闲人,其实,至此在不知不觉中,对作者与小王子之间的相互驯养也好;文章中内容对读者的驯养也罢。都开始欲罢不能。
内心的另一种释放——叫做泪水的东西,心灵的慰籍还有倾听不到的地方,泪水这种释放,更直接、简单。
《小王子》读后感 篇2
对《小王子》的似懂非懂。
曾经,关于《小王子》这本书,我看到过很多人的解读,并且他们都解读得特别好,也打动着我的心。
可是,令我不解的是,我通读过一遍,并一字一句细细地看过两遍,我依然对它似懂非懂。
到底是什么让我对《小王子》没有感觉,竟丝毫激不起我内心的涟漪?又为什么我会读不出书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直到今天,当我在阅读完四川大学哲学与教育学教授刘莘对《小王子》的解读后,我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对《小王子》似懂非懂了。
原来,我之所以似懂非懂,更多的是来自《小王子》这本书的背景、讲述方式和对作者的不了解。
其次是缺乏对小王子本身的深度思考,在遇到读不太懂的困难时,并未深究其缘由。
有人说,读书也是要讲究缘分的。现在想来,或许那时的我与《小王子》的缘还不足以让我可以驯化它与自己。
对,驯化。
所有关系都因爱而驯化。
《小王子》里有句充满爱意的话是这样说的:
“如果你能在下午四点钟来,那么我在三点钟就会开始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这句话也曾被许多人视为爱的守候与幸福。
然而,如若回到爱开始的地方。当小王子来到地球上,在人类居住的地方看到一座大花园和成千上万朵玫瑰花时,小王子突然哭了起来。
因为他发现自己那颗小小星球上的玫瑰花与其它玫瑰花儿并没有什么不同,也不再是唯一的。
一种失落与渺小感袭来,小王子很想与突然出现的狐狸玩。可狐狸却说,它不跟小王子玩,因为他没有经过小王子的驯化。
小王子问狐狸,他是在找朋友,“驯化”是什么意思?
狐狸告诉小王子,“驯化”是“创造关系”的意思。
狐狸解释道:
“对我来说,你无非是个孩子,和其他成千上万个孩子没有什么区别。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对你来说,我无非是只狐狸,和其它成千上万只狐狸没有什么不同。但如果你驯化了我,那我们就会彼此需要。你对我来说是独一无二的,我对你来说也是独一无二的”。
《小王子》只是一本书,是成千上万本书的其中一本。以前,我不能领悟其深意,他自然不能与我产生任何关联。而现在我能够驯化他,同时我也可以驯化自己,并且我也这么去做了。于是,我们之间便有了需要,有了爱的流动,也成了彼此的独一无二。
“驯化”是美丽的,也是需要用心浇灌的。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的关系,其实都是一种“驯化”,是一种爱的释放与回流。
正如狐狸对小王子说的那样,一个人只能了解他驯化的东西,只有为之付出时间和辛劳的东西才会变得重要。
每个人心中曾经都住着一位“小王子”
每个人心中曾经都住着一位“小王子”。只是,在长大的过程中渐渐迷失了。
《小王子》的开头,作者说起小时候的自己画了一幅画,拿去问大人怕不怕。可大人看到的是一顶帽子样的.图案,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要害怕。
但是,这幅画在孩子的心中,却是正在消化大象的蟒蛇。
同样的一幅画,为何在大人与孩子的眼里会完全不同?
这是因为大人们的思维方式已经固化了,不再拥有孩子的视角,也缺乏了对新事物的好奇心。
作者圣埃克苏佩里说:“所有人最初都是孩子,却很少有人记得”。
是的,所有大人都是从孩子过来的,但大人们似乎都忘记了自己曾经也是孩子。
在孩童时代,每个孩子都充满好奇,满心欢喜,小小脑袋里有问不完的问题,他们总是擅长活在当下的每时每刻。
后来,孩子长大了,成为了大人。他们开始变得虚荣、傲慢、贪婪、糊涂和呆板。
在他们的眼里只有房子、车子、钞票和享受,只有有用和无用的区别。他们不是在追求未来,就是在回忆过去,却从不活在当下。
他们与自己心中寂静、智慧、美好的“小王子”已渐行渐远,直到再也看不见。
"小王子“是爱的唤醒者,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自我。
狐狸说,不要用眼睛去看重要的东西,而要用心去看。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小王子”,当你用心去看时,他就在你的身旁。
《小王子》读后感 篇3
《小王子》这本书,在这个暑假,我似懂非懂的读完了。我只是觉得,小王子的故事是一个悲剧,他的经历给予我的是如同吃了话梅--——有一种酸酸的感觉,却又直接击中我的心坎,如山般沉重。不经意,我又读了两遍、三遍,渐渐地,小王子的经历,我隐隐感觉到一丝关于爱的浅显的道理……
《小王子》一书主要讲了:小王子因为和一朵他非常喜欢的玫瑰花发生了别扭而离开了星球,独自开始了太空旅行。旅程中小王子为人们不可理逾的行径和孤独寂寞的处境感到忧伤,错过了为他解惑、希望被训养的小狐狸,利用“只有心灵才能洞察一切”的秘密与飞行员在撒哈拉大沙漠找到了生命之泉,最终,却以“摆脱躯体的重量“的方式离开了地球,希冀回到只比他大一丁点的B612号星球,去照顾他那日夜思念的玫瑰花。
这本《小王子》童话,以小王子的种种经历,以一种淡淡忧伤的故事情节,叙述了除了真善美之外的道理,特别是关于爱,书中有一句小王子的话:“我太年轻,以至于不知道怎样去爱。”这句话给引起我的触动:很多时候我们总认为,亲人爱我,那是应该的,是天经地义的,所以也就不会懂得珍惜、回报。
记得在我小时候,太太对我非常好,我也喜欢偎依太太。可是,有一天,太太变得不但不会为我讲故事,还会和我抢玩具、抢零食。每当这时我都会很生气,她的说话声我也会装作没听见,甚至有时还会和太太吵几句。因为才5岁的我认为家长对我好是应该的,家长对我们的好,是从来不求回报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然而有一天,突然,太太倒在了一张失去了温暖和温度的.小床上,再也起不来了。我痛哭着,才明白:家长给你、我的爱,虽说是天经地义,但是,你如果不会珍惜和回报家长给予的爱,等到他们老了、走了,你、我才学会爱,那就已经太迟了。
七月,我有了一个小妹妹,软软糯糯,甚是可爱。可是在她来到这个世界之前,我并不喜欢她,甚至可以用“讨厌“这个词来形容我对她的感情。因为她让胖妈妈的行动越来越不便,看到大肚妈妈那越来越花的大肚皮,我更是心疼地不得了。就是因为这个小家伙,妈妈才会这样难受,所以我的心中对尚在妈妈腹中的小宝宝谈不上喜爱。但是当她哇哇大哭着来到这个世界,我静静地瞅着她那与我相似的面容,想:“这就是爸爸、妈妈说的与我血脉相连、爱我的小妹妹?我要如何去爱她呢?”渐渐地,妹妹可以睁开眼睛了,每当妈妈、爸爸对她说“看姐姐”的时候,她都会对着我咧开小嘴轻轻地呵呵笑,看着她那清澈无瑕的眼睛,我心底那强烈不喜欢她的冰山在悄悄的融化……每天,我都会和妈妈抢着照顾妹妹,冲奶粉、喂奶、换尿布,我都要干。还经常趁妹妹睡着、或不注意的时候,在她的小脸上轻嘬几口,妹妹有时会在梦中甜甜地一笑,有时会嫌弃地嘟嘟小嘴,从不生气。有时妹妹会用她粉嫩的小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弄得我痒痒地;有时听到我唱歌的声音,妹妹会“咿咿呀呀“地叫着手舞足蹈要找我给她讲故事……每当此时,我在妈妈的脸上看到都是幸福与满足的笑。
亲人们给我们的爱,是包容、是无私、是关爱,但更多的是希望我们能够尽快地成长,除了学校的学习成绩,更希望我们能够懂得去爱:爱自己、爱亲人、爱家庭、爱今后的每一个工作,爱我们的这个世界,一叶一草都美好。就像童话中,如果小王子早一点学会爱,最后也就不会用生命去实践爱。假如我们都学会了爱,就不会在亲人老了、走了的时候,再去后悔当初的不懂事、不知道如何去爱、不懂得回报爱。
我们不要像小王子一样等爱失去后才后悔!
爱,就在当下!
《小王子》读后感 篇4
去年的儿童节,友人寄来“大人的儿童节礼物”,便是这本《小王子》。清新的文笔,单纯的世界,朴实的故事。这种平淡与恬静之美,是渐渐成熟的思维最最渴求的一种回归。对大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合适的儿童节礼物了。
小王子住在他自己的小星球上,用小火山烹饪,拔猴面包树幼苗。小王子与他的美丽、骄傲的玫瑰发生了感情纠葛而负气出走,开始在各星球中间漫游,分别造访了国王、爱虚荣的人、酒鬼、商人、点灯人和地理学家的星球,最后达到地球与狐狸、毒蛇相识。
小王子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与事:一位国王,一个爱慕虚荣的人,一个酒鬼,一位商人,一位点灯人,一位地理学家……这些奇怪的人所做的奇怪的事,让你目瞪口呆,继而捧腹大笑。
国王说,我相信我的星球上有一只爱叫的老鼠,我偶尔判它死刑。不过,每次我都必须赦免它,因为,这是唯一的`一只老鼠,得对它宽大点。
爱慕虚荣的人说,我是这个星球上最帅,最会穿衣服,最有钱,而且是最聪明的人。可是,这里只有他一个人。
酒鬼说,他喝酒为了忘却,忘却一切羞耻,而羞耻的内容恰恰是因为喝酒。
商人说,他数星星数了44年,这些天上的星星都属于他,拥有这些星星,他就会变得富有,而富有,又会买更多的星星。我不能摘星星,没关系,我可以把它们的数目写在一张纸上,然后锁在抽屉里。
灯夫说,行星一年转得比一年快,现在每分钟转一圈,我连一秒钟的休息时间都没有,每分钟我就要点一次灯,熄一次灯。
地理学家说,我不是探险家,地理学家不需要去计算和探测城镇、高山、大海、大洋。我的工作太重要了,根本没有时间到处闲逛。
作者通过小王子纯真的视觉,透视大人的浮躁、空虚和功利,大人所谓的把戏,在孩子眼里是多么的愚蠢和无知。《小王子》是一部写给大人看的童话,让那些已被污染的灵魂重新得到洗涤,去重温失去的天真和感动。
《小王子》里最让我感动和深思的,是小王子和玫瑰的爱。爱与被爱是一种责任。
小王子因玫瑰而出走,在地球的花园里,看到了5000朵玫瑰,这些玫瑰看起来和遥远星球上的那颗并无不同。小王子遇到狐狸的时候,她说“我不吃面包,小麦对我来说毫无用处。麦田也不会让我联想到任何事。这是很可悲的!但是你长着金黄色头发。当你驯养我以后,这将是非常美妙的一件事!麦子的颜色也是金黄色的,它会让我想起你。”当小王子驯服了狐狸,离开前再次去看那些玫瑰是,他说:“我的那朵玫瑰花,一个普通的过路人以为她和你们一样。可是, 她单独一朵就比你们全体更重要,因为她是我浇灌的。因为她是我放在花罩中的。因为她是我用屏风保护起来的。因为她身上的毛虫(除了留下两三只为了变蝴蝶以外)是我除灭的。因为我倾听过她的怨艾和自诩,甚至有时我聆听着她的沉默。因为她是我的玫瑰。”
“这就象花一样。如果你爱上了一朵生长在一颗星星上的花,那么夜间,你看着天空就感到甜蜜愉快,所有的星星上都好象开着花。”——《小王子》
任何事物都有其表面和本质,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表面而忽略了本质。小王子牢记了狐狸的话“只有用心灵才能看得清事物的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于是他说“正因为有一朵我们看不见的花,星星才显得如此美丽。”“沙漠美丽,因为沙漠的某处隐藏着一口井。”
“正因为你为你的玫瑰花费了时间,这才使你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可是,你不应该忘记它。你现在要对你驯养过的一切负责到底。你要对你的玫瑰负责。” 小王子没有看穿玫瑰故作坚强背后的矜持和骄傲,而是选择了离开。当毒蛇暗示能帮小王子回到那遥远的星球时,小王子选择让毒蛇咬了一口,抛下沉重的身躯,让灵魂回到了玫瑰身边。
没有人可以永远生活在童年,可是每个人都应该永远保持一份真纯的童心。美好的童话值得我们反复地读。《小王子》凭着其童话美和哲思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来体会到书中深远的柔情和哲理。
《小王子》读后感 篇5
封闭的思维慢慢开启,开始学会关注那些未知的世界时,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多么的封闭,我们把自己封锁在属于成年人的世界里已经太久。接触《小王子》,让我重新找到了那份单纯中的美丽,孩子的世界里,永远不乏爱与真善美。
《小王子》 是法国著名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写的一部童话小说,也是写给成年人看的童话,用作家的话来说,是写给“还是孩子时”的大人们看的童话,全书使用孩子的视野描绘着这个原本简单而现在却变得越来越复杂的世界。
小王子来到地球前,拜访了周围的六个星球,每个星球上都有着不同的人,但是我们却发现,每个星球上的守望者,都是单独的个体,不论是国王、爱虚荣的人、酒鬼,还是商人、点灯人、地理学家等,他们都有着各自的特色,但是却有着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孤独的生命存在,他们整日忙着自己所认为的重要事务,而这些在孩子的世界里都是无法理解的.。作者写这些人的真实目的其实在以孩子的视角向我们揭露这个世界:国王——象征着权力;把别人都当成自己的崇拜者、自吹自擂的人——象征着虚荣;为忘记喝酒的耻辱而喝酒的酒鬼——象征着荒唐;忙于数星星、想把星星占为己有而变得富有的商人——象征着贪婪;终日忙碌、循规蹈矩的、却毫无目的的点灯人——象征着盲目;脱离实际、自为清高的地理学家——象征着虚假……而这些,都是小王子眼里我们司空见惯的大人的形象,或许也是我们这个世界目前的客观存在。
权利、虚荣、荒唐、贪婪、盲目、虚假滋生在人们的心里。我们向欲望屈服对物质顶礼,因为堕落而痛苦,因为痛苦而愈发的堕落;背负着知识的重担而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人们一点想象力都没有。他们只是重复别人对他们说的话……”;我们苦苦追求着幸福,但却常常粗暴地把幸福从身边赶走。虽觉如梦,虽视如盲。“人们是从来也不会满意自己所在的地方的。”“你这里的人在同一个花园中种植着五千朵玫瑰。可是,他们却不能从中找到自己所要寻找的东西……”,“然而,他们所寻找的东西却是可以从一朵玫瑰花或一点儿水中找到的……”
我们太关注于物质的世界,反倒遗忘了心灵真善美的守望与追寻,而小王子拜访周围星球的历程,正是追寻心灵空间的历程,正是追寻纯洁的爱的过程。
童话里有“驯养”一词留给我很深的印象,从作者的解释来看,应该是指两种事物之间发生了情感的联系,只有发生了情感的联系之后,才能说是“被驯养了”。世界上很多事物是类似的,就像小王子看到的玫瑰园的玫瑰,表面上看花朵都是一样,于是小王子忧伤,本以为自己的星球上的那朵玫瑰是唯一的,但是当看到更多类似的玫瑰时,他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在小王子苦闷时,狐狸却帮助小王子解开了心结,世界上的事物只有在被驯养后,显示出与其他事物的差别,因为在被驯养之后,事物与驯养者之间发生了情感的联系,它就是唯一的,尽管在表面上它仍旧与其它事物一样,但在本质上是发生了变化的,因为被驯养的事物对于驯养者来说已经变得重要了,“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实质性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认真地琢磨“驯养”这个词,感觉很有深意,我们的生活中难道不就是这样吗?人生中我们遇到的人和事的确很多,但是真正与我们发生联系的却很少,而是否真正与我们发生联系,取决于我们是否用我们的心去对待,只有发生了心灵的联系,才能受到震颤。由此想想我们周围的人,不论亲人,恋人,还是朋友,哪一个不需要用心去对待呢,只有用心了,才能成为我们的唯一。
孩子的世界应该是纯真的,但是我们的世界却越来越缺乏“孩子”,我们越来越向成人的世界靠拢,我们在不断丧失心灵的那片净土,我们在不断地远离爱的世界,而当虚假充斥于这个世界各个角落时,那将是整个世界的悲哀,我们面对的必将是没有哭泣的人类葬礼。
让我们的世界还留存孩子般的纯净,让我们的心灵还保留那一份真善美,童话里有着梦,梦中有孩子,也应该有那些还是“孩子时”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