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粗心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2025/08/25教案

此篇文章《粗心的小画家》教学设计(精选4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粗心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篇1

目标:

1.尝试用自然音进行唱歌,掌握附点音符的唱法。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

3.熟悉《粗心的小画家》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跟唱歌曲,提高学新歌的兴趣。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准备:

图片,磁带,录音,铃鼓,附点节奏图示

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谁也来和大家一起做游戏了?(出示丁丁)

这个小朋友的名字叫丁丁,你们知道他最喜欢做什么了?

丁丁今天还带来几张图画,请小朋友帮忙看一下,画得怎么样?

二、通过图片理解歌词。

1、幼儿观察后集体讲述 “请你们看一下,画了些什么?画得怎么样?(引导幼儿用歌中的句子来回答。)

2、幼儿回答后,教师说:“我们把丁丁的故事编成几句话来说一说吧!”(引导幼儿按歌曲节奏来学说歌词。)

三、学唱歌曲

1、练声: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丁丁,现在我们一起来相互问候一下吧,我是中二班的蔡老师。(小朋友们好,你好你好,蔡老师你好)

2、节奏练习

A,幼儿听辨老师拍的节奏并拍出。

(1)││

(2)×·││

出示两条节奏的卡片,幼儿找出不同之处。

B,幼儿做节奏的游戏:把节奏卡放在不同的歌词下面,幼儿听老师弹的琴声是哪一条节奏,如果是符点的`就站起来拍手。

3、欣赏歌曲(教师范唱一遍)

现在我们就把丁丁这个故事,配上音乐一起来听听,感觉怎么样?

4、幼儿学唱歌曲。

现在我们一起来跟着唱一唱,唱的时候注意音乐中的符点。

四、在学唱基础上提高演唱要求。

1、给音乐起名字。

小朋友我们把这个故事变成了好听的歌曲,可是它还没有名字呢?你想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幼儿讨论后起名字)

刚才小朋友都说了丁丁是个粗心的人,那么你们说做事粗心马虎的话,会有什么后果?

对了,那么在这首歌曲中,丁丁有没有被别的小朋友笑呢?我们再来听一遍,请你听到是小朋友笑丁丁的地方,举手表示。

2、幼儿听歌曲举手表示笑声。

除了笑声,老师还听到一个声音,是什么?为什么要加这个声音?(是“咦”。它表示奇怪的意思。)

对,就象我们小朋友看到了这样的画也会觉得很奇怪,所以要说“咦”,你们能不能来学学它的口气?能不能吧后面的笑声一起加上吗?

3、幼儿练习唱最后一个乐句。(提出要求:有表情的来唱,表现出既奇怪又好笑的情绪)。

4、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变换多种形式教幼儿演唱(如:拍手、拍腿、分大小声、集体演唱等)。

小朋友,你学了这首歌后,你会不会象丁丁那样粗心?哦,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不会象丁丁那样的,一定会做个做事情细心,认真的小朋友的。

五、找个好朋友,去帮助丁丁修改图画。(找朋友音乐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播放粗心的小画家歌曲,让学生再次感受到了丁丁的粗心大意,接着让学生总结你从丁丁身上懂得了什么道理?学生的语言几近完美,都能说出不学丁丁粗心大意,要仔细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孩子们的思维的大门被打开了,他们有话想说,愿说。课堂上改变了一堂冷的场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只有对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才愿意去学,而且他们个个学得认真。而且全文的重点难点不攻自破,真的是事半功倍,要将这种学习氛围发扬下去。

《粗心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篇2

目标:

1.尝试用自然音进行唱歌,掌握附点音符的唱法。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

3.熟悉《粗心的小画家》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跟唱歌曲,提高学新歌的兴趣。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准备:

图片,磁带,录音,铃鼓,附点节奏图示

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谁也来和大家一起做游戏了?(出示丁丁)

这个小朋友的名字叫丁丁,你们知道他最喜欢做什么了?

丁丁今天还带来几张图画,请小朋友帮忙看一下,画得怎么样?

二、通过图片理解歌词。

1、幼儿观察后集体讲述 “请你们看一下,画了些什么?画得怎么样?(引导幼儿用歌中的句子来回答。)

2、幼儿回答后,教师说:“我们把丁丁的故事编成几句话来说一说吧!”(引导幼儿按歌曲节奏来学说歌词。)

三、学唱歌曲

1、练声: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丁丁,现在我们一起来相互问候一下吧,我是中二班的蔡老师。(小朋友们好,你好你好,蔡老师你好)

2、节奏练习

A,幼儿听辨老师拍的节奏并拍出。

(1)││

(2)×·││

出示两条节奏的.卡片,幼儿找出不同之处。

B,幼儿做节奏的游戏:把节奏卡放在不同的歌词下面,幼儿听老师弹的琴声是哪一条节奏,如果是符点的就站起来拍手。

3、欣赏歌曲(教师范唱一遍)

现在我们就把丁丁这个故事,配上音乐一起来听听,感觉怎么样?

4、幼儿学唱歌曲。

现在我们一起来跟着唱一唱,唱的时候注意音乐中的符点。

四、在学唱基础上提高演唱要求。

1、给音乐起名字。

小朋友我们把这个故事变成了好听的歌曲,可是它还没有名字呢?你想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幼儿讨论后起名字)

刚才小朋友都说了丁丁是个粗心的人,那么你们说做事粗心马虎的话,会有什么后果?

对了,那么在这首歌曲中,丁丁有没有被别的小朋友笑呢?我们再来听一遍,请你听到是小朋友笑丁丁的地方,举手表示。

2、幼儿听歌曲举手表示笑声。

除了笑声,老师还听到一个声音,是什么?为什么要加这个声音?(是“咦”。它表示奇怪的意思。)

对,就象我们小朋友看到了这样的画也会觉得很奇怪,所以要说“咦”,你们能不能来学学它的口气?能不能吧后面的笑声一起加上吗?

3、幼儿练习唱最后一个乐句。(提出要求:有表情的来唱,表现出既奇怪又好笑的情绪)。

4、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变换多种形式教幼儿演唱(如:拍手、拍腿、分大小声、集体演唱等)。

小朋友,你学了这首歌后,你会不会象丁丁那样粗心?哦,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不会象丁丁那样的,一定会做个做事情细心,认真的小朋友的。

五、找个好朋友,去帮助丁丁修改图画。(找朋友音乐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播放粗心的小画家歌曲,让学生再次感受到了丁丁的粗心大意,接着让学生总结你从丁丁身上懂得了什么道理?学生的语言几近完美,都能说出不学丁丁粗心大意,要仔细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孩子们的思维的大门被打开了,他们有话想说,愿说。课堂上改变了一堂冷的场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只有对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才愿意去学,而且他们个个学得认真。而且全文的重点难点不攻自破,真的是事半功倍,要将这种学习氛围发扬下去。

《粗心的小画家》教学设计(通用)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粗心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粗心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粗心的小画家》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粗心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篇3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十分有趣的儿童歌曲,曲调流畅,词曲结合十分好,尤其是四个"画只"都用附点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来表现,使歌曲更加生动、有趣味性。歌曲以生动诙谐的曲调,讲述了一个粗心的小画家,因为平时不注意观察事物,又因为骄傲自大,把小动物的形象都画错可的有趣情景。

教学设想:

《粗心的小画家》是一堂通过歌曲和歌表演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音乐课。本课我采用“看—学—唱—演—画”的教学模式,首先,通过让学生“看丁丁的画”和“我问你答”的游戏,以及“我当小画家”的活动来进行歌词的创编和歌曲的学唱整个教学在丁丁和学生的游戏中进行,让学生在玩中找到表演和演唱的乐趣,大胆、自信的参与音乐表演活动。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粗心的小画家》。

2、给歌曲《粗心的小画家》改画改歌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用明亮的声音生动有趣地演唱《粗心的小画家》,学会唱歌曲《粗心的小画家》,并且为歌曲改画,创编歌词。

能力目标:主动积极的参与表演活动,自信有表情的当众表演。通过歌曲表演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启发学生善于观察事物培养学生认真、

细致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唱歌曲《粗心的小画家》指导学生有表情的边唱边表演这首有趣的歌曲。

教学难点:唱准附点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改掉坏习惯。

教学准备:丁丁画错的画,彩色笔,课件、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音乐(表情歌)

二、师生问好

三、导入:师:小朋友们,轻松愉快的音乐课又开始了,在今天的音乐课堂

2、第二遍感受音乐——感受情绪

师:“丁丁笔下的小动物总是缺胳膊少腿的,很有趣,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吧,听的时候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四二拍的基本强弱规律为歌曲伴奏。(拍手点手心、拍手拍腿等)学生小声的演唱。

3、接唱:老师唱前面的乐句,小朋友们唱后面的乐句。

4、带着问题聆听:为什么歌曲里要说“咦”学生感受歌曲的诙谐有趣。

5、分组演唱。(小组配合演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五、表演

1、加上动作表演(学生分组讨论,为歌曲配上好看的动作)

2、上台展示

3、集体表演

六、创编歌词,改画。

1、师:小朋友们,丁丁告诉姜老师,他是个小画家,那么你们觉得丁丁是个小画家吗?

2、师:让我们来当回小老师,帮丁丁改正缺点好吗?

3、分组改正画上的错误的地方。(课件播放音乐森林狂想曲)

师:每组的桌子上已经放好了丁丁的画,你们帮他改下吧!

七、作品展示,创编歌词

1、师:丁丁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改正了画,小朋友们你们看丁丁改正过

的画好看吗?

2、师:现在丁丁改正了画,你们帮他把歌词也改下吧,哪组的小朋友能把

改过的歌词唱出来呢?

(课件出示)画只螃蟹八条腿,画只鸭子扁扁嘴,画只小兔长耳朵,画匹大马长尾巴。

3、请个别组同学演唱,教师弹琴。

4、集体演唱,改前和改后的歌曲。

八、 总结

1、师:小朋友们,今天学了这首歌,懂得了什么道理?

2、生答:做事要认真,仔细,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不能骄傲自大,要虚

心学习。

3、师:我们班的孩子们是一群细心,认真的小朋友,在学习上应该怎样去

做才能真正体现出你们细心认真呢?

4、师:丁丁这么粗心,心里很惭愧,他要告诉小朋友们一句话,我们一起

看看,他告诉我们什么呢?(课件出示丁丁说的话)

5、师: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帮助丁丁改正了粗心的毛病,还自己创编

了歌词,你们高兴吗?好,让我们相会在下一节课!小朋友们再见!

九、下课。

教学反思:

整堂课下来,学生不仅在老师引导下演唱、表演和创作了歌曲,还在老师的帮助下养成了做事细心,上课坐得端正的好习惯。这正式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所提到的音乐教学应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和表现音乐美的过程。音乐教学应该充分体现其育人功能,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热爱生活和具有鲜活个体的摇篮。反思《粗心的小画家》的教学,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整个教学过程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感受、体验、想象、表现的机会,从而能够充分展示才华、挖掘潜力、释放情感、体验成功。

一、培养关注学生的情感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创设了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从谈话中、表扬中、活动中充分让学生说、唱、跳、画、想象和创造,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新《标准》中提到: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发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在实践中感受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的要点。本课把感知放在重要位置。听,是感知与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也是艺术实践最重要的过程,因而要从听入手,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熟悉音乐的旋律,再引导学生从歌词中感受歌曲的情感,通过想象和模仿感受歌曲所反映的生活。最后通过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从唱、跳、创造和画等方面来表现歌曲。另外,本节课也给了很多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每个学生既是创作者又是表演者和欣赏者。

本节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学生学习歌曲的方式还可以更灵活多样,以更大的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未最大程度的提供学生自主性发现问题的空间,在学习新的节奏型这一环节应把新节奏型放入歌曲中,让学生自主发现其节奏的不同,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音乐教学的一个切入点,发展个性特长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条件。小学音乐教材里蕴含着大量的音乐创作活动的内容,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这些素材可以营造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环境,让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唤起其潜在的意识,使其和潜意识沟通交互作用中激发出创造灵感。同时,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创作出发点和思路,教师灵活运用教法,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创造的生长点,体现自身的个性。该片断中设计创编歌词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发挥主体作用,增加生活体验,体会创造的成功。学生通过参与对歌曲的歌词进行创作,迅速形成一种创意和意象,丰富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学生把自己对不同动物的喜爱用不同的诙谐、幽默的歌词表达出来,充分展示孩子们的个性。

通过对这堂课的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到教师教育观念直接影响教改的成败。要将学生培养成为思维敏捷、富于想象和敢于创造的新世纪人才,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意识,要敢于自我否定,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只要我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新课程将因我们的创造而精彩!

《粗心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篇4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十分有趣的儿童歌曲,曲调流畅,词曲结合十分好,尤其是四个"画只"都用附点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来表现,使歌曲更加生动、有趣味性。歌曲以生动诙谐的曲调,讲述了一个粗心的小画家,因为平时不注意观察事物,又因为骄傲自大,把小动物的形象都画错可的有趣情景。

教学设想:

《粗心的小画家》是一堂通过歌曲和歌表演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音乐课。本课我采用“看—学—唱—演—画”的教学模式,首先,通过让学生“看丁丁的画”和“我问你答”的游戏,以及“我当小画家”的活动来进行歌词的创编和歌曲的学唱整个教学在丁丁和学生的游戏中进行,让学生在玩中找到表演和演唱的乐趣,大胆、自信的参与音乐表演活动。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粗心的小画家》。

2、给歌曲《粗心的小画家》改画改歌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用明亮的声音生动有趣地演唱《粗心的小画家》,学会唱歌曲《粗心的小画家》,并且为歌曲改画,创编歌词。

能力目标:主动积极的参与表演活动,自信有表情的当众表演。通过歌曲表演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启发学生善于观察事物培养学生认真、

细致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唱歌曲《粗心的小画家》指导学生有表情的边唱边表演这首有趣的歌曲。

教学难点:唱准附点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改掉坏习惯。

教学准备:丁丁画错的画,彩色笔,课件、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音乐(表情歌)

二、师生问好

三、导入:师:小朋友们,轻松愉快的音乐课又开始了,在今天的音乐课堂

2、第二遍感受音乐——感受情绪

师:“丁丁笔下的小动物总是缺胳膊少腿的,很有趣,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吧,听的时候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四二拍的基本强弱规律为歌曲伴奏。(拍手点手心、拍手拍腿等)学生小声的演唱。

3、接唱:老师唱前面的乐句,小朋友们唱后面的乐句。

4、带着问题聆听:为什么歌曲里要说“咦”学生感受歌曲的诙谐有趣。

5、分组演唱。(小组配合演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五、表演

1、加上动作表演(学生分组讨论,为歌曲配上好看的动作)

2、上台展示

3、集体表演

六、创编歌词,改画。

1、师:小朋友们,丁丁告诉姜老师,他是个小画家,那么你们觉得丁丁是个小画家吗?

2、师:让我们来当回小老师,帮丁丁改正缺点好吗?

3、分组改正画上的错误的地方。(课件播放音乐森林狂想曲)

师:每组的桌子上已经放好了丁丁的画,你们帮他改下吧!

七、作品展示,创编歌词

1、师:丁丁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改正了画,小朋友们你们看丁丁改正过

的画好看吗?

2、师:现在丁丁改正了画,你们帮他把歌词也改下吧,哪组的小朋友能把

改过的歌词唱出来呢?

(课件出示)画只螃蟹八条腿,画只鸭子扁扁嘴,画只小兔长耳朵,画匹大马长尾巴。

3、请个别组同学演唱,教师弹琴。

4、集体演唱,改前和改后的歌曲。

八、 总结

1、师:小朋友们,今天学了这首歌,懂得了什么道理?

2、生答:做事要认真,仔细,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不能骄傲自大,要虚

心学习。

3、师:我们班的孩子们是一群细心,认真的小朋友,在学习上应该怎样去

做才能真正体现出你们细心认真呢?

4、师:丁丁这么粗心,心里很惭愧,他要告诉小朋友们一句话,我们一起

看看,他告诉我们什么呢?(课件出示丁丁说的话)

5、师: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帮助丁丁改正了粗心的毛病,还自己创编

了歌词,你们高兴吗?好,让我们相会在下一节课!小朋友们再见!

九、下课。

教学反思:

整堂课下来,学生不仅在老师引导下演唱、表演和创作了歌曲,还在老师的帮助下养成了做事细心,上课坐得端正的好习惯。这正式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所提到的音乐教学应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和表现音乐美的过程。音乐教学应该充分体现其育人功能,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热爱生活和具有鲜活个体的摇篮。反思《粗心的小画家》的.教学,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整个教学过程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感受、体验、想象、表现的机会,从而能够充分展示才华、挖掘潜力、释放情感、体验成功。

一、培养关注学生的情感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创设了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从谈话中、表扬中、活动中充分让学生说、唱、跳、画、想象和创造,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新《标准》中提到: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发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在实践中感受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的要点。本课把感知放在重要位置。听,是感知与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也是艺术实践最重要的过程,因而要从听入手,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熟悉音乐的旋律,再引导学生从歌词中感受歌曲的情感,通过想象和模仿感受歌曲所反映的生活。最后通过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从唱、跳、创造和画等方面来表现歌曲。另外,本节课也给了很多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每个学生既是创作者又是表演者和欣赏者。

本节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学生学习歌曲的方式还可以更灵活多样,以更大的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未最大程度的提供学生自主性发现问题的空间,在学习新的节奏型这一环节应把新节奏型放入歌曲中,让学生自主发现其节奏的不同,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音乐教学的一个切入点,发展个性特长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条件。小学音乐教材里蕴含着大量的音乐创作活动的内容,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这些素材可以营造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环境,让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唤起其潜在的意识,使其和潜意识沟通交互作用中激发出创造灵感。同时,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创作出发点和思路,教师灵活运用教法,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创造的生长点,体现自身的个性。该片断中设计创编歌词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发挥主体作用,增加生活体验,体会创造的成功。学生通过参与对歌曲的歌词进行创作,迅速形成一种创意和意象,丰富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学生把自己对不同动物的喜爱用不同的诙谐、幽默的歌词表达出来,充分展示孩子们的个性。

通过对这堂课的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到教师教育观念直接影响教改的成败。要将学生培养成为思维敏捷、富于想象和敢于创造的新世纪人才,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意识,要敢于自我否定,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只要我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新课程将因我们的创造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