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此篇文章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篇1
今年国庆期间,我重新看了一遍《绿山墙的安妮》。
本书的作者是加拿大女作家蒙格马利。其实在六年级的时候,我就已经把这本书看完了,当时看完了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如果回过头再看一遍,倒是让我感受颇多。
《绿山墙的安妮》的主要故事是:绿山墙的兄妹俩决定领养一个男孩,帮着做田里的农活。不料,阴差阳错,孤儿院送来了一个爱幻想、喋喋不休的红发孩--安妮。
性格严肃冷淡的玛莉拉原本打算把安妮送回孤儿院,但经过一天的短暂相处后,她发现这个红头发的孩子性格乐观向上,讨人喜欢,于是决定收留她。而极端内向的马修,内心是个坚持自我的人,他一见到安妮就深深地被安妮吸引住了。
安妮给我的印象是:爱幻想,爱说话,真实直爽。也正是因此,安妮给自己惹来了一连串的麻烦,她不断地闯祸,也不断改正错误。但安妮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她对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都充满了爱心,并一个个帮它们取了名字。她对亲人,朋友,同学,师长,都怀揣着一颗善良,纯洁,热忱的心。她对知识和学习都有一股狂热的劲头,那种积极向上,拼搏奋斗的精神。
安妮聪明、勤奋,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学,不想马修已经去世,为了照顾玛莉拉,她又放弃了学业。和玛莉拉一起生活在绿山墙农舍里。
最终,她在朋友、家人和老师的关爱中,小孤女安妮渐渐长大,成熟。
其实刚开始独自本书的时候,我并不能明白安妮真实的想法。
当我再一次是品味的时候,我暮然发现,其实安妮很孤独。就像这样的一句话“越是爱说话、爱幻想的人越寂寞。”安妮很爱说话,因为一旦她不话可说时,她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她很爱幻想,因为没有朋友,大家都觉得她是个怪人,所以当她无话可说时,只能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中。
或许只有这样子,才能让自己看起来不孤独吧!
书中曾成提起过,马莉拉刚开始并不喜欢安妮,但她十分的同情安妮,于是把她留了下来。很多的时候,马莉拉看起来对安妮很凶,但每一次都会让安妮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这就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妈妈,她就是这么一个人。人看起来,总是凶巴巴的,老实说,我这个做的不好,那个做的不对。但是我知道,其实她都是为了我好。每当我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她都会尽量的满足我。
为了更加深刻的了解《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我特意去查找了作者以及创作的背景。
这本书的作者是露西·莫德·蒙哥马丽,她生于加拿大的爱德华王子岛的克利夫顿(现在的新伦敦),从小就由外祖父母抚养,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在卡文迪许村一所老式的四周都是苹果园的农舍里,参与各种农活的小露西,接受着外祖父母严厉和无情的教育。可幸的是,爱德华王子岛是加拿大最美丽的省份之一,它培育了小露西对大自然的终身热爱,这一点在她的作品中得到了强烈的诗意表现,所以书中的安妮总是幻想着自然。
蒙格玛利嫁为人妇的时候,已经是颇有名望的作家了。她的创作秘诀出自每日琐碎的家务,在她的围裙口袋里总是有一个小本本,灵感乍现,立刻记录。在一次浏览小本本的时候,她发现了这样一条消息引发了她的创作灵感:“一对年迈的夫妇向孤儿院申请领养一个男孩,阴差阳错,一个女孩被送了过来”。正是从这只言片语中,蒙格玛利整合出了她的第一本小说,并于 908年出版为《绿山墙的安妮》。
这是我受到了启发,其实我们可以记录生活中的趣事,整理归纳,然后可以写在作文中。
总体来说,读完《绿山墙的安妮》。我也得到了些许的收获。明白了,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困难。更要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生活才会更好,明天才会更加精彩。
其实这一次我也没有太认真的读,但毕竟是已经读过一次的,可是现在情节大多数已经记不住了,这次也只是囫囵吞枣。我打算再仔细品味品味,并揣摩其中其他的角色。因为我觉得每一个角色角没有像明面上那么简单,就好比说林德太太。刚开始从她对安妮的态度中,让人感觉到她的刁钻刻薄。知道慢慢读下去,才发现,虽然她的言语十分的尖锐刻薄,但她的为人处事却也是雷厉风行,简洁快速。
所以说啊,作者手下的每一个角色,都是经过精雕细磨而打造出来的,只有熟知这个故事才能真正的理解每一个角色,感受到角色的独特魅力。
其实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每一个女孩和男孩都何尝不是另一种的安妮呢?
有时候读着读着 ,我就会感觉这里面的安妮好是自己。因为我们都十分的敏感,但安妮都会直接的表现出来。而我只是表面上无所谓,只是默默地把这件事藏在心底。
我们往往能从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所以,我们也可以学习故事中主人公的精神。 就像安妮积极向上,乐观开朗那样,快快成长!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篇2
她长着一头红发,有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满脸雀斑。她爱幻想,爱生活。她活泼乐观,勤劳善良。猜猜她是谁?她就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露西?蒙哥马利所写的《绿山墙的安妮》这一书中的一个十岁的女孩儿——安妮?雪莉。这样一个看似平凡的女孩却阴差阳错地进入了绿山墙里,来到一对需要帮手的卡思伯特兄妹家。
安妮虽然从小丧失父母,历经种种生活磨难,但她却依然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为人直率、善良,很珍惜友谊。她与一位安静的女孩——戴安娜,结成了好朋友。她想象力丰富,给每一个地方、每一条河、每一个生物都取了名字——“闪光的湖”,“森林女神的水泡”……
安妮不仅爱幻想,而且还是一个十分坚强乐观的人。在一个小型聚会上,安妮为了不受到得意忘形的乔西的嘲笑,接受了乔西的挑战——在屋顶上走。可走到一半不小心摔伤了脚踝。但安妮雪莉并不沮丧,还安慰玛丽拉,庆幸摔伤的是脚踝,不是摔断脖子。还在这养伤的七个星期间,知道了原来自己有那么多朋友,特别开心。一直和玛丽拉不停地聊天。
读了这本书后,安妮身上这种乐观的态度给我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以前我不太会写作文,也不喜欢写作文。一听到“作文”两字,就头疼,发出无奈的叫声;一看到作文本,就欲哭无泪,恨不得把它给撕了;时间用的最长;有时写着写着就跑题了,有时废话一大堆……妈妈还特意为我报了作文班,我一开始非常不情愿。看了安妮的故事后,我仔细想了一想,多练习写作其实对我也有好处:它可以提高我的写作水平;可以发泄我的情绪;可以帮我保存我对每一件事的感受……用文字记录开心或不开心的事,即使没人看,也已经把心情流露在文字上了。作文如同我的朋友,安静聆听着我的心情,也是挺好的。面对困难,就应该保持这种乐观积极的态度,事情才会变得越来越好。如果只是一味的埋怨,会变得越来越糟糕。现在,我慢慢的开始接受作文,并开始喜欢上作文。并从题目中整理思路来构思,从老师的评语中找到自己的缺陷,并努力改正。
我要向安妮学习乐观的对待人生每一个挑战,因为挑战背后则是绚烂的彩虹!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篇3
夜深人静,我开始读《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四周静极了,孤零零的安妮坐在车站里,等待着她的新主人来接她。
透过字里行间,我看见了喋喋不休、眼里闪闪发光的小安妮,被卡斯波特先生接走,来到了绿山墙农舍。当卡思伯特的马车开过安妮听说的“白色的欢乐之路”时,安妮是那么地陶醉,她几乎要被这繁花似锦的景色给“吓”住了。我真不敢相信。
我本来脑子和心都很清楚,可现在却被安妮给迷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我才慢慢醒过来。我看着这位红发飘飘、满脸雀斑的安妮在谈论幸福是神奇而简单的,我的心快活极了。安妮仿佛一根魔法棒,她只要一说花香扑鼻,你就会立刻陶醉在花香之中;她只要一说树高大粗壮,你就会立刻觉得大树参天耸立。
深夜了,我把《绿山墙的安妮》放在床头,我听着树的沙沙声,渐渐地进入了梦想。这时,安妮从书中跳出来,悄声对我说:“听,树在说梦话!”
就这样,我与安妮越来越亲近,我与安妮一起分享激动、欣喜与悲伤。我觉得我的身体变轻,进入了安妮的世界,我与安妮哭哭笑笑,跑跑跳跳……安妮在绿山墙农舍找到自己的家,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安妮爱生活,她对待爱与恨、善于恶同样公平,就因为这样,安妮把我实实在在地迷住了。
我喜欢《绿山墙的安妮》,更喜欢我们的安妮·雪莉,真的,真的,真的!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篇4
孩子的笑容是像阳光般灿烂,白云般纯洁,小草般快乐,花儿般美丽,天真快乐,美好如初。可孤儿的笑容却是阳光中带着黑暗,纯洁中带着忧郁,快乐中带着孤独,声音低沉,面目暗淡。有一个孤儿却拥有孩子般纯真的笑容,她就是安妮。一个有着丰富想象力和夸张的言辞,一切平凡的事物在她的眼中都妙趣横生。一个活泼,好动,不拘小节。一个善良,乖巧,孝顺的女孩安妮。
安妮长得并不漂亮,头上长着红头发、还有满脸的雀斑,但是安妮有着一颗纯洁善良的心,她爱幻想,虽然她在1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虽然她在孤儿院里没有朋友,虽然她生来并不美……但是安妮生性乐观。
绿山墙的马修玛利亚兄妹决定领养一个男孩,帮着马修去田里的农活。可是后来却阴错阳差的送来了一个红发女孩。这个小女孩很啰嗦,天性活泼乐观,想像力极为丰富,她就是安妮。她的天真和幻想闹了不少笑话,但她的善良和直率也使她赢得了友谊和真挚的爱。她聪明而勤奋,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学,但为了照顾玛利亚,她又放弃了学业,令人十分感动。
当我们生活是黑色的时候,我们应该幻想着七彩的彩虹;当我们生活在黑暗的时候,我们应该幻想着阳光;当我们生活在悲痛的时候,我们应该幻想着微笑;用乐观去面对世界,生活总有一天会充满了阳光! 安妮就是一个爱幻想的女孩,她常常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而忘记了自己该做什么。她总是幻想着未来,幻想美好的生活。因为安妮的这种乐观向上、追求幸福、渴望美好的性格,造就了她以后人生的快乐,所以我们也应该像安妮学习,学习安妮的执著,学习安妮的纯洁,学习安妮拥有一颗纯洁无瑕的心灵。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篇5
《绿山墙的安妮》作者是露西·莫德·蒙哥马利,著名到的加拿大女作家,这本书被誉为“世界上最甜蜜的少女成长故事”。
这本书讲的是:马修与马瑞拉是夫妻,一起住在一座叫绿山墙的农舍里。有一天,他们要领养一个男孩,可阴差阳错,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安妮来到了那儿。最终,经历了多次磨难后,安妮成为了一位教师,陪伴着玛瑞拉,幸福地生活着。
相信许多人读完这本书,都会喜欢安妮这女孩,但我既喜欢她,又不喜欢她。她的世界里充满了幻想,小溪在她的心里欢快地唱歌;星星在她心里调皮地眨眼;云朵在她的心里热情地挥手。她很爱幻想,很爱憧憬未来,但过分沉迷其中,别人交代的事容易因此忘记。她很爱与人分享自己的想法,但一说上话就停不下来,这样很不好,把自己的心思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人,对她自己也不利。我最喜欢她的一点,是在她经历了玛瑞拉各种不满与讥讽后,仍心存感恩,没有远离家乡墙读书,而是留在养母身边,照顾她。
在想想自己,别人指点了一下自己的缺点,表示对我的任何不满时,我能向安妮一样宽容他人,虚心纳谏吗?很显然,我不能,很多人都不能。这正是这个姑娘与常人不同的地方。对于这种情况,我最大的忍耐程度,便是不去理会,随它去。而读了这篇本书后,我明白,这样只会使自己的缺点越来越多,并自以为是,无法像安妮一样不断完善自我,走向近乎完美的程度,而是变得更小气,更加地得理不饶人。
用海一样的心胸去接纳人,对待事;用白鸽一样纯真的心态去想生活,念挫折;用精卫填海的精神去努力做,坚持干。这正是《绿山墙的安妮》给予我受益终身的道理。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篇6
《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出自于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蒙哥玛丽手写,她的笔触清晰流畅、生动幽默,值得我们一看。
这本书讲述了两个主人公马修和玛丽拉俩兄妹在绿山墙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为了给患有心脏病的马修找一个劳动帮手,原本他们打算好从孤儿院收养一个男孩,结果阴差阳错,孤儿院送来的竟然是一个女孩。她是一个长着满头红发、整天喋喋不休的十一岁女孩:安妮.雪莉。安妮儿既天真又热情,整天想着浪漫的事情,十分爱惜绿山墙的每朵花,每根草,把每条小溪、河流比作‘‘闪亮的河”;把自己的影子和回声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在玛丽拉的教导下,学会了很多东西......
安妮虽然失去了父母,但还是以面目乐观的方式去迎接每一天;安妮也非常乖巧懂事,她会帮玛丽拉洗碗、放牧、洗衣服等等;安妮还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女孩,里面有一篇文章:《雷切尔.林德太太生气》。书中写到:林德太太嫌安妮长得太丑,被安妮听到了,当时她很气愤,说了几句不好听的脏话,但在马修的一番劝说下,安妮主动道了歉,得到了林德太太的原谅。安妮把一切事情和景物都想得十分美好,她知道自己不许穿贵重的衣服,所以经常穿着玛丽拉自己给她缝的毛线衫。安妮经常想象着她有一天能够穿上最典雅、最美丽漂亮、最高贵的白色纱裙,脖子上戴着一条亮闪闪的粉色项链,上面的红头发盘起来,加上一些漂亮的夹子,脚穿着蓝色水晶鞋在绿山墙广阔的绿草地上自由自在的奔跑,这种感觉真好。她的意愿很快就达成了,在一次表演联欢会上,她穿上了。
安妮在爱的关怀下成长,我在困难的时候,有好朋友帮助我;朋友遇难了,我帮助他(她);我有几道题不会,老师一亲切的开导教我解题;邻里之间相互谦让。我不禁哼起了一首小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每一天都有新的惊喜和盼望,让我们沉浸在安妮的幸福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