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江凡教案
此篇文章二年级语文江凡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二年级语文江凡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认15个生字,学写10个生字。
2、在认字、写字的过程中注重字义和字形的联系。
3、提高自救意识,学习江凡在灾难面前冷静、机智的品质。
〖学情分析〗
学生没有遭遇过火灾,不知道火灾中的应急常识,可能无法体验江凡当时的处境,因此课前要引导学生收集查找资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昨天,老师布置大家查找资料,你们找到了哪些?能说一说吗?
2、当火灾发生时,很多大人都有可能被大火吞噬,但在四川南充市却有一个10岁的小男孩从大火中救出了30多位邻居,他就是江凡。在发生火灾的紧要关头,他是怎样做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江凡》。
3、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笔画下来。
2、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注意自己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3、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的拼音读一读。
4、小组合作,认识生字:焰、迅、速、烧、咳、嗽、慌、商、摸、终。(要求:说一说这些生字怎么读?想一想这些生字是怎么组成的?它的组成与字义、字音有什么关系?说一说这些生字什么地方容易写错?怎样写才好看?用生字组词、搭配词语或造句。)
5、小组汇报,说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些生字的?
6、游戏检测:请动物到家做客。(每张动物图片的背后写上生字的拼音,老师举起图片,学生找出相关的生字卡片,哪一组的学生全部找对,图片归哪组所有,动物图片最多的组为胜者)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做到准确、流利。说说你认为江凡是一个怎样的人?
2、同学们谈对江凡的初步认识。
3、从课文哪些段落可以看出江凡是一个镇定机智的人?在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从以下两个方面重点指导。
(1)引导学生从火势的严重来体会江凡的镇定:
①当时的火势怎样呢?仔细看图(出示多媒体课件),再读一读课文第2、4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当时的火情。
②从课文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当时火势大,情况紧急?(体会“惊慌”的意思,并抓住重点词语指导朗读)
③假如你看到这样紧急的火情,你会想些什么?江凡又是怎么做的?(教师引读,学生齐读)
(2)引导学生从江凡的做法来体会江凡的机智镇定。
①自由读课文第3、5自然段,讨论:这些段中写了江凡是怎么做的'?哪些地方可以表现出江凡冷静机智,请找出这些语句来。(抓住有关动词指导朗读)
②江凡为什么拿衣服让奶奶包住口鼻?从这儿可以看出什么?
③在什么也看不清的楼道里,江凡为什么能把奶奶和邻居从火中救出来?
4、你认为江凡是英雄吗?你对江凡说的话是怎样看的?
5、自由练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江凡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想一想我们该向江凡学习些什么?
6、学生交流感受以后,再读课文:“同学们,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把你此时此刻的感受和体会尽情地表达出来?你觉得怎么读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你就怎么读。”
7、小组比赛,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延伸表达,抒发情感。
火扑灭了,邻居们也得救了,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也是被救人员,你也亲眼目睹了这一幕,你会用一句怎样的话来称赞这位小小年纪的少先队员?你会对江凡说些什么呢?
总评:
1、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对教材的整体感悟。让学生通过读课文去体验“江凡是怎样一个人?”接着又紧紧抓住体现人物特点的两个方面(即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动作描写),让学生在朗读中欣赏,在思考中感悟。从而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受到了情感熏陶。更可贵的是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边读边找出有关句子,从而让学生明白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道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经过两年的识字,学生已经掌握了近20xx个常用字,而且在识字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教师在此课的识字教学中,尊重学生原有的认字水平。首先让学生自由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让学生对生字有了整体的印象。接着,教师又鼓励学生利用拼音自学生字,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让学生交流认识生字的方法,使学习能力强的带动学习能力弱的,从而让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学习。
3、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这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虽然低年级要求极低,但收集资料的习惯则要从小培养。在本课的预习作业中,教师就布置了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有关火灾的自救知识。从本次查找资料的内容来看,目的非常明确,而且涉及的内容有利于对教材的理解。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养成有目的收集资料的习惯。在学生查找资料之后,教师很重视对这一活动的评价,一上课,教师就让学生汇报,虽然只有短短时间的汇报,但却对学生这一活动的完成起到了检验的作用,从而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不断进步。
二年级语文江凡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认15个生字,学写10个生字。
2.在认字、写字的过程中注重字义和字形的联系。
3.提高自救意识,学习江凡在灾难面前冷静、机智的品质。
教材分析
《江凡》一文记叙了10岁的江凡面对火灾不只能冷静地想方法进行自救,还救出了奶奶和邻居。这篇课文比较贴近同学的生活,是培养同学自救意识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
同学没有遭遇过火灾,不知道火灾中的应急常识,可能无法体验江凡当时的处境,因此课前要引导同学收集查找资料,教学中要引导同学多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昨天,老师安排大家查找资料,你们找到了哪些?能说一说吗?
2.当火灾发生时,很多大人都有可能被大火吞噬,但在四川南充市却有一个10岁的小男孩从大火中救出了30多位邻居,他就是江凡。在发生火灾的紧要关头,他是怎样做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江凡》。
3.同学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笔画下来。
2.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注意自身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3.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的拼音读一读。
4.小组合作,认识生字:焰、迅、速、烧、咳、嗽、慌、商、摸、终。(要求:说一说这些生字怎么读?想一想这些生字是怎么组成的?它的组成与字义、字音有什么关系?说一说这些生字什么地方容易写错?怎样写才好看?用生字组词、搭配词语或造句。)
5.小组汇报,说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些生字的?
6.游戏检测:请动物到家做客。(每张动物图片的背后写上生字的拼音,老师举起图片,同学找出相关的生字卡片,哪一组的同学全部找对,图片归哪组所有,动物图片最多的组为胜者)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同学自由读课文,做到准确、流利。说说你认为江凡是一个怎样的人?
2.同学们谈对江凡的初步认识。
3.从课文哪些段落可以看出江凡是一个镇定机智的人?在同学充沛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从以下两个方面重点指导。
(1)引导同学从火势的严重来体会江凡的镇定:
①当时的火势怎样呢?仔细看图(出示多媒体课件),再读一读课文第2、4自然段,用自身的话说说当时的火情。
②从课文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当时火势大,情况紧急?(体会“惊慌”的意思,并抓住重点词语指导朗读)
③假如你看到这样紧急的火情,你会想些什么?江凡又是怎么做的?(教师引读,同学齐读)
(2)引导同学从江凡的做法来体会江凡的机智镇定。
①自由读课文第3、5自然段,讨论:这些段中写了江凡是怎么做的?哪些地方可以表示出江凡冷静机智,请找出这些语句来。(抓住有关动词指导朗读)
②江凡为什么拿衣服让奶奶包住口鼻?从这儿可以看出什么?
③在什么也看不清的楼道里,江凡为什么能把奶奶和邻居从火中救出来?
4.你认为江凡是英雄吗?你对江凡说的话是怎样看的?
5.自由练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江凡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想一想我们该向江凡学习些什么?
6.同学交流感受以后,再读课文:“同学们,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把你此时此刻的感受和体会尽情地表达出来?你觉得怎么读能够更好地表达自身的感情,你就怎么读。”
7.小组竞赛,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延伸表达,抒发情感。
火扑灭了,邻居们也得救了,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也是被救人员,你也亲眼目睹了这一幕,你会用一句怎样的话来称誉这位小小年纪的少先队员?你会对江凡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
1.在本课优秀教案中,重视同学对教材的整体感悟。让同学通过读课文去体验“江凡是怎样一个人?”接着又紧紧抓住体现人物特点的两个方面(即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动作描写),让同学在朗读中欣赏,在考虑中感悟。从而使同学理解课文,受到了情感熏陶。同时还注重在教学中,让同学边读边找出有关句子,从而让同学明白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道理,培养了同学良好的阅读习惯。
2.经过两年的识字,同学已经掌握了近20个常用字,而且在识字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在此课的识字教学中,尊重同学原有的认字水平。首先让同学自由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让同学对生字有了整体的印象。接着,教师又鼓励同学利用拼音自同学字,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让同学交流认识生字的方法,使学习能力强的带动学习能力弱的,从而让同学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学习。
3.新课程非常重视同学收集、处置信息能力的培养。这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虽然低年级要求极低,但收集资料的习惯则要从小培养。在本课的预习作业中,教师就安排了同学查找资料,了解有关火灾的自救知识。从本次查找资料的内容来看,目的非常明确,而且涉和的内容有利于对教材的理解。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使同学养成有目的收集资料的习惯。在同学查找资料之后,教师很重视对这一活动的评价,一上课,教师就让同学汇报,通过汇报这一活动完成对同学检验的作用,从而促进了同学学习的不时进步。
二年级语文江凡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认读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
认读本课生字15个,会写10个生字
2、
能正确读文,了解大致内容
三、教学准备:
字卡、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再结识一位小英雄——江凡(板书课题)
(二)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三)听录音:了解大致内容,边看边注意认真听自己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四)生自由读文,划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五)组内相互交流,对一些难记的字小组合作讨论怎样记住它。
(六)向大家介绍好的识记方法(每组派代表介绍2个)
(七)游戏:小蜜蜂采蜜(花朵后面的'词:火焰、迅速、蔓延、咳嗽、惊慌、摸索……)
(八)测读:见字组词
(九)分别读课文(七个学生)
(十)指导写字
1、
生观察、指出易错字:
2、
重点指导:商:里面是“八”“口”不是“古”
焰:右下是“臼”
迅:笔顺要强调
慌:右边部分中间是“亡”
逃:笔顺应强调,练习变字小魔术“桃、跳”
3、
学生读读写写:
(十一)作业:
1、
生字、词
2、
读课文
(十二)板书设计及课后随笔:
江凡
商
焰
迅
慌
逃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江凡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遇事冷静机智。
2、
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懂得遇到危险情况要镇静机智。
二、教学重点:
学习江凡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遇事冷静机智。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一位小英雄——江凡(板书课题)
(二)请你默读课文,想:江凡是个什么样的人?画出有关的语句
(三)分组交流:读有关的语句,谈自己的理解?
(四)小组汇报
(五)课件随机出示:
江凡非常害怕,刚要张嘴喊妈妈,又想起妈妈不在家。他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急忙拿起一件衣服,让奶奶包住口鼻,扶着奶奶弯腰往外走。
(六)指名生读
1、谈体会:(体会:江凡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遇事冷静机智。)
2、“怎么办?江凡思索了一下,就趴在地上,沿着墙角一点一点地摸索,终于摸到了木板。好,这就是楼门!他一把推开了大门,一股清新的空气扑进来。”指名生读,说你体会到什么?(体会江凡在危急时刻镇静沉着,救了自己、救了奶奶、也救了大家。)
3、男女生分别读读这两个自然段,读出自己的理解。
(七)、问:江凡为什么能够把奶奶和邻居从火中救出来?
(八)、师小结:(略)
(九)、师:江凡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一个小英雄?齐读第七自然段(读后回答)
(十)、讨论:1、我们应当向江凡学习什么?
2、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谈自己的真实想法)
(十一)、分角色朗读全文(全班合作)
(十二)、作业:
(1)有感情地读课文
(2)搜集你所敬佩的英雄的图片和资料。
(十三)板书设计及课后随笔:
江凡
害怕
喊
想
镇静
拿
包
扶
(遇事冷静、机智)
二年级语文江凡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读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读本课生字15个,会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读文,了解大致内容
三、教学准备:
字卡、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再结识一位小英雄——江凡(板书课题)
(二)听录音:
了解大致内容,边看边注意认真听自己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三)生自由读文
划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四)组内相互交流
对一些难记的字小组合作讨论怎样记住它。
(五)游戏:
小蜜蜂采蜜(花朵后面的词:火焰、迅速、蔓延、咳嗽、惊慌、摸索……)
(六)指导写字
1、生观察、指出易错字:
2、重点指导:商:里面是“八”“口”不是“古”
焰:右下是“臼”
迅:笔顺要强调
慌:右边部分中间是“亡”
逃:笔顺应强调,练习变字小魔术“桃、跳”
3、学生读读写写:
(七)作业:
1、生字、词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江凡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遇事冷静机智。
2、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懂得遇到危险情况要镇静机智。
二、教学重点:
学习江凡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遇事冷静机智。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一位小英雄——江凡(板书课题)
2、请你默读课文,想:江凡是个什么样的人?画出有关的语句
(二)分组交流:
1、读有关的语句,谈自己的理解?
2、小组汇报
(三)课件随机出示:
江凡非常害怕,刚要张嘴喊妈妈,又想起妈妈不在家。他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急忙拿起一件衣服,让奶奶包住口鼻,扶着奶奶弯腰往外走。
(四)指名生读
1、谈体会:(体会:江凡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遇事冷静机智。)
2、“怎么办?江凡思索了一下,就趴在地上,沿着墙角一点一点地摸索,终于摸到了木板。好,这就是楼门!他一把推开了大门,一股清新的空气扑进来。”指名生读,说你体会到什么?(体会江凡在危急时刻镇静沉着,救了自己、救了奶奶、也救了大家。)
3、男女生分别读读这两个自然段,读出自己的理解。
4、问:江凡为什么能够把奶奶和邻居从火中救出来?
5、师小结:(略)
6、师:江凡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一个小英雄?齐读第七自然段(读后回答)
7、讨论:我们应当向江凡学习什么?
8、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谈自己的真实想法)
(五)作业:
1、有感情地读课文
2、搜集你所敬佩的英雄的图片和资料。
二年级语文江凡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江凡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遇事冷静机智。
2、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懂得遇到危险情况要镇静机智。
【教学重点】:
学习江凡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遇事冷静机智。
【教法】讲解、引导
【学法】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一位小英雄——江凡(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请你默读课文,想:江凡是个什么样的人?画出有关的语句
2、分组交流:读有关的语句,谈自己的理解?
3、当时的火势怎么样?找出描写大火的句子,读一读这些句子。
三、课件随机出示:
江凡非常害怕,刚要张嘴喊妈妈,又想起妈妈不在家。他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急忙拿起一件衣服,让奶奶包住口鼻,扶着奶奶弯腰往外走。思考;你从这些句子中知道了那些火灾自救的知识?
1、谈体会:(体会:江凡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遇事冷静机智。)
2、“怎么办?江凡思索了一下,就趴在地上,沿着墙角一点一点地摸索,终于摸到了木板。好,这就是楼门!他一把推开了大门,一股清新的空气扑进来。”指名生读,说你体会到什么?(体会江凡在危急时刻镇静沉着,救了自己、救了奶奶、也救了大家。)
3、男女生分别读读这两个自然段,读出自己的理解。(师生评价)
四、思考:
1、江凡为什么能够把奶奶和邻居从火中救出来?
2、江凡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一个小英雄?齐读第七自然段(读后回答)
师小结:
五、讨论:
1、我们应当向江凡学习什么?
总结:江凡也是一个小英雄,他在十分危急的时候,能够不慌张沉着冷静地想办法就出大家,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2、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谈自己的真实想法)
六、分角色朗读全文(全班合作)
七、当堂检测: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惊慌——(镇静)迅速—(缓慢)沉着——(慌张)
勇敢——(胆小)结束—(开始)普通—(特别)
2、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1)江凡趴在地上。江帆沿着墙角一点一点地摸索。
(2)我们迎着朝阳。我们向田野走去。
七、作业:
1、有感情地读课文
2、搜集你所敬佩的英雄的图片和资料。
二年级语文江凡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其它内容,能通过想象、体验等方法体会词语的意思,进而从正确流利地读文上进一步做到有感情朗读。
2、创设情境,进一步巩固生字词的识记方法。
3、解决课后问题,学习小英雄江凡的品质,从而受到感染。
4、学习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丰富学词。
设计意图:通过你说我猜的游戏形式,在活跃氛围的同时也缓解了低年级孩子连上两节课的疲劳;并且考查了孩子对上节课段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能力。
二、学文,读中再悟。
(一)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过渡:江凡的家住在五楼,他扶着奶奶从五楼走到四楼,却发现四楼楼道已经一片(烟雾腾腾)。
2、想象:那是一种什么情况,你能想象得出来吗?
3、体验:这种情况下人会有什么反应?(呛得……熏得……)边说边用动作表演“呛”。
4、默读:在烟雾腾腾的情况下,人们怎样表现,而江凡怎样做?默读第四五自然段,画一画动作词。
5、交流(1)人们:惊慌、挤来挤去、碰倒、撞上、却找不到
(2)江凡:思索、趴在、沿着、摸索、摸到、一把推开
(3)读一读,注意读好两个自然段中的这些动作词。
6、你读出了什么?人们对自己生活的地方太熟悉了,为什么找不到出去的大门?(读第四自然段)
7、再找不到出去的大门,就( )。怎么办??(读第五自然段)
8、体会用词:“思索了一下”。改成“思索了一会儿”,行吗?
9、再读。(你还读出了什么?)惊喜、激动。(从哪儿?)
设计意图与效果:这两段话整合教学,以词入手,抓住人物的不同反应,在强烈的对比中进一步突显和感受江凡的急中生智,慌而不乱的英雄行为,从而在反复朗读中走进人物,走进情感。
(二)学习第六、七自然段
1、体验:啊,“门开了!门开了!门开了!”读(第六自然段)。
2、想象:事后,接大家都夸……(板书:事后,夸)当一位叔叔知道是小江凡救了他们,他激动地说——————;当一位阿姨知道是小江凡救了他们,她哭着说————;当一位爷爷知道是小江凡救了他们中,他——————。
3、可江凡却说(读,板书:却)请注意他说的话中有关键的地方,(再读)
4、听听江凡的话,再看看江凡的表现,你知道为什么江凡能够把奶奶和邻居从火中安全救出来的原因了吧?
5、江凡能称为小英雄吗?
6、补充介绍故事的背后。
设计意图:两段合并,再次进行对比感受,一边是想象着人们获救后内心的激动和感激,一边是江凡平静谦卑的表白,在朗读与故事补充中进一步感受江凡的英雄品质。
三、回顾,复述课文。
1、怎样复述课文。
2、得法复述。(看着板书的线索)
四、识字,拓展运用。
1、开火车认字词
2、重点学习:倒
读——发现特点——语境中认读——小结汉字特点——要求课后通过查字典进一步去了解。
慌乱中的人们碰( )了杂物,撞翻了自行车,这( )好,原本已经够乱的现场,这时就更乱了。
3、指导写“倒、烟、物”。
设计意图:黑板上的每个词不仅是关键词同时也是课文的脉络,与生一起回顾再引导学生进行复述,这是本册的一个很重要的语文能力训练;课文的生字最终得回归到用,在认字检测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倒”字的学习,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二年级学生查字典的速度和习惯,培养学生会查会读会借字义去实现生字最大化的运用价值。
五、作业,延伸能力。
1、把这个故事生动地复述给家里人听。
2、与同桌互相听写词语,并互相检查。
设计意图与效果:作业设计既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又是技能与方法的巩固。如果课堂中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复述,则引导课后采用抓住段中关键词,想着课文思路的方法去完成;安排听写词语,既是一种积累,又可以在互检中进一步落实写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