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教案
此篇文章三月三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三月三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粗浅地了解三月三的民俗
2、认识荠菜,感知和熟悉荠菜
教学准备
1、有关三月三民俗的视频
2、采集一些荠菜
3、鸡蛋、电磁炉、透明的玻璃煮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
2、老师很小的时候就听爸爸妈妈说,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正好是春天,天气有时冷,有时热,经常下雨,地上有时候会湿湿的,这时候会有蛇、小虫子跑出来,人也很容易生病。人们还会把三月三这天当作一个节日来过,会举行一些活动,或者在那天吃一些特别的东西。
3、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看看人们会在三月三做些什么事吧?
二、看视频,了解一些三月三风俗
观看视频过程中,教师可对一些幼儿难理解的`画面或场景进行简单的讲解,帮助幼儿更好的了解视频中的内容。
三、了解荠菜
1、刚刚视频中小朋友们看到了大家在采集一种绿色的小草,还煮成了好吃的,小朋友知道那种小草叫什么名字吗?
2、老师在小的时候,就听爸爸妈妈说,有一种小草,它长在田野上,有着一种特别的香味,而且老人们说,吃了它可以使身体更为强健,这种草就叫荠菜。每年到了三月三,人们都会喜欢采集荠菜,然后用各种办法来吃它。
四、展示荠菜
1、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它的样子有什么特别?
(叶子贴着根向四面张开;铺在地上。叶片呈齿状。有细细长长的茎,白色的小花。)
2、闻一闻它的气味
五、煮荠菜
1、荠菜有还多好多的吃法,在视频上,我们看到人们是怎么吃它的?
(煮鸡蛋、包饺子、凉拌、做春卷等)
2、今天老师也来给小朋友做荠菜煮鸡蛋。
(1)把洗好的荠菜放进玻璃锅内煮,再把鸡蛋放进去。
(2)让幼儿通过玻璃锅观察水和蛋的颜色变化,并加入白糖。
六、分享煮好的荠菜煮鸡蛋
三月三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粗浅地了解三月三的民俗
2、认识荠菜,感知和熟悉荠菜
教学准备
1、有关三月三民俗的视频
2、采集一些荠菜
3、鸡蛋、电磁炉、透明的玻璃煮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
2、老师很小的时候就听爸爸妈妈说,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正好是春天,天气有时冷,有时热,经常下雨,地上有时候会湿湿的,这时候会有蛇、小虫子跑出来,人也很容易生病。人们还会把三月三这天当作一个节日来过,会举行一些活动,或者在那天吃一些特别的东西。
3、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看看人们会在三月三做些什么事吧?
二、看视频,了解一些三月三风俗
观看视频过程中,教师可对一些幼儿难理解的画面或场景进行简单的讲解,帮助幼儿更好的.了解视频中的内容。
三、了解荠菜
1、刚刚视频中小朋友们看到了大家在采集一种绿色的小草,还煮成了好吃的,小朋友知道那种小草叫什么名字吗?
2、老师在小的时候,就听爸爸妈妈说,有一种小草,它长在田野上,有着一种特别的香味,而且老人们说,吃了它可以使身体更为强健,这种草就叫荠菜。每年到了三月三,人们都会喜欢采集荠菜,然后用各种办法来吃它。
四、展示荠菜
1、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它的样子有什么特别?
(叶子贴着根向四面张开;铺在地上。叶片呈齿状。有细细长长的茎,白色的小花。)
2、闻一闻它的气味
五、煮荠菜
1、荠菜有还多好多的吃法,在视频上,我们看到人们是怎么吃它的?
(煮鸡蛋、包饺子、凉拌、做春卷等)
2、今天老师也来给小朋友做荠菜煮鸡蛋。
(1)把洗好的荠菜放进玻璃锅内煮,再把鸡蛋放进去。
(2)让幼儿通过玻璃锅观察水和蛋的颜色变化,并加入白糖。
六、分享煮好的荠菜煮鸡蛋
三月三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壮族三月三传统节日的文化含义和安全意义。
2.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学习基本安全知识。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
1.《壮族三月三安全教育》PPT。
2.《安全提示卡片》。
3.《小手拉大手》歌曲。
4.装饰用品:彩旗、花环等。
教学过程:
1.游戏“小鬼当家”引入主题
老师模拟“小鬼当家”的'情景,让幼儿认识到自己在家中的安全责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了解壮族三月三节日
通过PPT的形式介绍壮族三月三节日的起源、文化和安全意义,让幼儿初步认识壮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和安全意义。
3.安全知识学习
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利用《安全提示卡片》展开安全知识的学习,教授火灾、电器安全、食品安全等基本知识,增强幼儿安全意识。
4.团队合作游戏
利用彩旗、花环等装饰用品进行团队合作游戏。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装饰任务,后评选出美的装饰团队。在游戏中锻炼幼儿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能力,培养团队意识。
5.歌曲“小手拉大手”
教唱歌曲“小手拉大手”,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家人、朋友互动,互帮互助,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6.总结教学内容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安全知识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自我保护。
三月三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粗浅地了解三月三的民俗
2、认识荠菜,感知和熟悉荠菜
教学准备
1、有关三月三民俗的视频
2、采集一些荠菜
3、鸡蛋、电磁炉、透明的玻璃煮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
2、老师很小的时候就听爸爸妈妈说,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正好是春天,天气有时冷,有时热,经常下雨,地上有时候会湿湿的,这时候会有蛇、小虫子跑出来,人也很容易生病。人们还会把三月三这天当作一个节日来过,会举行一些活动,或者在那天吃一些特别的东西。
3、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看看人们会在三月三做些什么事吧?
二、看视频,了解一些三月三风俗
观看视频过程中,教师可对一些幼儿难理解的画面或场景进行简单的讲解,帮助幼儿更好的了解视频中的内容。
三、了解荠菜
1、刚刚视频中小朋友们看到了大家在采集一种绿色的.小草,还煮成了好吃的,小朋友知道那种小草叫什么名字吗?
2、老师在小的时候,就听爸爸妈妈说,有一种小草,它长在田野上,有着一种特别的香味,而且老人们说,吃了它可以使身体更为强健,这种草就叫荠菜。每年到了三月三,人们都会喜欢采集荠菜,然后用各种办法来吃它。
四、展示荠菜
1、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它的样子有什么特别?
(叶子贴着根向四面张开;铺在地上。叶片呈齿状。有细细长长的茎,白色的小花。)
2、闻一闻它的气味
五、煮荠菜
1、荠菜有还多好多的吃法,在视频上,我们看到人们是怎么吃它的?
(煮鸡蛋、包饺子、凉拌、做春卷等)
2、今天老师也来给小朋友做荠菜煮鸡蛋。
(1)把洗好的荠菜放进玻璃锅内煮,再把鸡蛋放进去。
(2)让幼儿通过玻璃锅观察水和蛋的颜色变化,并加入白糖。
六、分享煮好的荠菜煮鸡蛋
三月三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壮族“三月三”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参与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民族认同感。
二、教学准备
1、与“三月三”相关的民间故事、图片和视频资料。
2、制作五色糯米饭所需的糯米、植物染料、舂捣工具等。
3、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三月三”的短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三月三’是什么节日吗?它有哪些特别的习俗?”
2、故事会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三月三”的民间故事,强调故事中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元素。
分组让幼儿分享自己收集到的关于“三月三”的故事,并鼓励他们谈谈自己最喜欢的故事人物和原因。
3、习俗探索
向幼儿介绍壮族“三月三”的节日习俗,如做五色糯米饭、戴香包、搭彩棚、摆歌台、抛绣球、碰彩蛋等。
展示五色糯米饭的制作过程,让幼儿了解从植物中获取染料的过程,感受壮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手工制作
组织幼儿制作与“三月三”相关的手工艺品,如用彩纸制作五色糯米饭的模型、制作简易的香包等。
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幼儿相互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动手能力。
5、角色扮演与游戏
设置一个“三月三”的传统节日场景,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做五色糯米饭的厨师、戴香包的少女、抛绣球的青年等。
进行相关的游戏活动,如抛绣球比赛、碰彩蛋游戏等,让幼儿亲身体验传统节日的乐趣。
6、总结与分享
让幼儿分享今天学到的关于“三月三”的知识和体验。
教师总结今天的.活动,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
四、教学延伸
1、在图书角投放关于“三月三”的图书和连环画,供幼儿自主阅读和学习。
2、邀请家长参与“三月三”的家庭活动,如一起制作五色糯米饭、讲述民间故事等,增进亲子关系。
3、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旨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和体验“三月三”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三月三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壮族“三月三”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参与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民族认同感。
二、教学准备
1、与“三月三”相关的民间故事、图片和视频资料。
2、制作五色糯米饭所需的糯米、植物染料、舂捣工具等。
3、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三月三”的短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三月三’是什么节日吗?它有哪些特别的习俗?”
2、故事会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三月三”的民间故事,强调故事中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元素。
分组让幼儿分享自己收集到的关于“三月三”的故事,并鼓励他们谈谈自己最喜欢的故事人物和原因。
3、习俗探索
向幼儿介绍壮族“三月三”的节日习俗,如做五色糯米饭、戴香包、搭彩棚、摆歌台、抛绣球、碰彩蛋等。
展示五色糯米饭的制作过程,让幼儿了解从植物中获取染料的过程,感受壮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手工制作
组织幼儿制作与“三月三”相关的手工艺品,如用彩纸制作五色糯米饭的模型、制作简易的香包等。
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幼儿相互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动手能力。
5、角色扮演与游戏
设置一个“三月三”的传统节日场景,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做五色糯米饭的厨师、戴香包的少女、抛绣球的青年等。
进行相关的.游戏活动,如抛绣球比赛、碰彩蛋游戏等,让幼儿亲身体验传统节日的乐趣。
6、总结与分享
让幼儿分享今天学到的关于“三月三”的知识和体验。
教师总结今天的活动,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
四、教学延伸
1、在图书角投放关于“三月三”的图书和连环画,供幼儿自主阅读和学习。
2、邀请家长参与“三月三”的家庭活动,如一起制作五色糯米饭、讲述民间故事等,增进亲子关系。
3、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旨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和体验“三月三”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