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此篇文章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1
暑假,我读完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
《窗边的小豆豆》真实的记录了作者黑柳切子在小学时的一段故事。小豆豆因为淘气一年级就被退学了,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呵护下,原本让人觉得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得让大家可以接受。在巴学园的生活里,发生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正是这些事让小豆豆变得更善良、守规矩。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小豆豆是幸运的,她有一位好的母亲和一位好的校长。小豆豆的母亲并没有在一年级时就告诉小豆豆退学的事。如果,母亲在她还很小的时候就骂她被退学了,小豆豆就不会那么快乐了。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先生也没有因为小豆豆淘气就放弃对她的教育。而是用不同的方法鼓励小豆豆,让她不会感到自卑。可以想像,如果小豆豆在原来的学校,她可能永远都是别人眼中的“坏学生”,她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成就。
和小豆豆一样,我们也是幸运的。父母照顾我们,老师教我们知识,让我们快乐成长。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2
沉浸在巴学园这所特殊教育的学校氛围中,总是会联想到现在的教育环境,是不是我们的孩子也能接受到这样的待遇呢?
女儿看完的第一个问题是:“妈妈,真的有这样的学校吗?”我想,像巴学园这样的学校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实际的吧?在目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很多学校和老师的教育理念被埋没,根本得不到实施。从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要是目前的学校和老师能借鉴一下巴学园的教育理念,让孩子接受自然的教育,多给孩子一点点肯定和表扬,保护好孩子们的好奇心,或许能给他们带来不一样的明天。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3
“哎——”小豆豆恋恋不舍地看着盒子,说:“我长大了呢,要做一个买车票的人!”
妈妈却一点儿也没有吃惊的样子,说:“不过,你不是说要做间谍吗?这可怎么办好呢?”
“有了!本来是个间谍,但装作售票员的样子,怎么样?”——《窗边的小豆豆》
当我第一次翻开这本由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所写的《窗边的小豆豆》时,文中聪明、活泼、可爱的小豆豆顿时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她有幸在一片自由、开放的土地--巴学园,度过了她难忘的小学时期。
黑柳彻子的童年是幸福的,她的书总让读者唤醒了对自己童年的回忆,在看的过程,总是忍俊不禁。在小豆豆眼中,每一天的阳光都是崭新的,每一秒的生活都是无比幸福的,尽管她是一个刚读完一年级就被退学的孩子,但是她却从不对世界抱有任何怨恨,相反,她却友好地向这个世界展开了自己的笑容,把这冰冷的世界给捂暖,让人不禁地感慨道:“这,就是孩子啊!”
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宗作先生的教学方法也是独树一帜,他幽默、慈爱的话语,常常会逗得孩子们开怀大笑,而当孩子们犯了错误时,小林先生也不会一昧地责怪和批评,相反,他总会宽容地原谅孩子,并温和地向他们解释犯错的后果,所以,孩子们都非常喜欢他。他还时不时就会鼓励小豆豆:“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让小豆豆充满了自信。也正因为小林先生无微不至的鼓励和关心,让小豆豆长大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作家。高尔基说过,真正的伟人绝不抛弃童真。这句话放在小林先生身上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对于小林先生来说,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尊重,而他这种标新立异的教育,也只有充满着童心的人才能想得出来,也只有这种人,才是真正了解孩子,才能真正给孩子带来快乐。
在日本,“窗边的小孩”一般都是指那些被人冷落的、身心都有缺陷的孩子。而小豆豆这个“窗边的小孩”,却是活泼又可爱、淘气又善良、阳光又自信。她被原学校退学,被小狗咬伤了耳朵,被老师狠狠地批评,经历了好朋友的病亡等等,如此众多的挫折和困难,她都是用笑容来一一面对,从不去抱怨什么,也不去责怪他人,推卸责任。这令我不禁想起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因为我的过度紧张而导致了发挥失常——作文离题了,最终无缘于第一名。想想平时,我的作文可是常常被老师当成范文在班里来读的呀,不少习作也经常发表在报刊上,可是这次的作文比赛却没能拿到一等奖,可想而知,我心里有多难过,整天垂头丧气的,备受打击。直到我在《窗边的小豆豆》里认识了小豆豆之后,心中顿时豁然开朗,对小豆豆敬佩有加。是啊,和她经历的挫折比起来,我所经历的“困难”根本显得微不足道,如此可见,小豆豆是一个多么乐观向上的孩子啊!
其中,《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的《大冒险》这个片段更是让我记忆犹新,它描述了小豆豆为了帮助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泰明爬树,把比自己大不知道多少倍、重多少倍的梯凳硬是从远远的工具房托了过来,帮泰明一步一步艰难地爬上去。这个故事闪烁着小豆豆善良的美好品质,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老师常常教育我们要乐于助人,但从小豆豆的身上,我读到了“助人”的真正含义,那是一种善良的升华。
童心是可以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的。所以,我们要明白,过于古板的大道理只会让我们思想变得麻木,我们要学习书中的小豆豆,用充满童心的双眼看待这个世界。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用心,你会发现更多不一样美好的东西。既然童年是我们挽回不了,那就更不要让童心就此驻足。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4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黑柳彻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小林宗作先生对教育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连续听小豆豆讲四个小时的话不打哈欠;想到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尊重小豆豆天马行空般的想法等等。这些事情在那些只懂得循规蹈矩地教书的老师眼里,似乎是那么不可思议,但是,正是这种“不可思议”的教育方式很适合孩的成长,了解孩的内心世界才是教育孩的出发点。
其实,大家不妨想想小豆豆的特点:朝气蓬勃、天真烂漫、十分懂礼貌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基本上具备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小豆豆”,只是没遇到像小林宗作先生这样善解人意的好校长。
小林宗作先生是一个很了解孩子的校长,这里的一切都遵从孩子顽皮的天性。小林宗作先生用自己的言行举止让孩子们感受到爱、平等、自由与秩序。比如:通过韵律操,让孩子们“在心灵和身体两方面都得到和谐的发展”;通过散步让孩子们感受世界,学习知识;让孩子们在晚上扮妖怪,行夜路,来练胆量。他设置了适合全校个子最矮、手脚最短的高桥君夺冠的运动会。他总能让孩子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学到知识。
我们现在的教育现状虽然还没有达到书中所描写的那种境界,可幸运的是我们正在改变着长久以来,呆板,公式般的教学,正在向人性化、自然化的趋势发展。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像小林先生那样走进儿童的内心深处,给他们充分的空间去探索、观察、创造,而且还应像小林先生那样尊重儿童 。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5
昨天,我没读过《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这时,如果你让我选择,我定会情不自禁地说:“我就是云——自由自在;我就是风——乘风破浪;我就是海——容纳百川……”我有太多太多的选择,只要对我有用。
今天,我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这时,如果你让我选择,我定会毫不犹豫地说:“我就是小豆豆——拥有美好的童年;我就是小林校长——呵护好动的学生;我就是妈妈——慈祥和善……”我爱上了太多的人物,因为让我学会了许多道理与品质。
我羡慕小豆豆,她被原来的学校退学之后,来到了快乐自由的巴学园。在巴学园,她们的教室不像我们的教室是房子,她们教室竟然是电车教室。她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有人想做科学试验,就弄得满教室都是泡泡。她们游泳的时候都不穿游泳衣,赤膊下水。她还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同学坐,彼此之间没有攀比,只有团结友爱。小豆豆能帮助比自己大的残疾男人阿泰爬上了树,实现了约定。更有意思的是,她们学校的校歌竟然只有一句:“巴学园,巴——学——园——”。巴学园简直就是孩子们的乐园。
我更羡慕小豆豆,碰上了一位善解人意的小林校长。小林校长对学生的教育实在让人敬佩,他会听小豆豆长达四个小时的对话,只为小豆豆能快乐地表达自己。他能为腿部有残疾的孩子办一场特别的运动会,只让他树立信心。读到这里,我的心里也多了一份宽容和善良,记得假期里合唱培训,一位队友打碎了我心爱的茶杯,这可是妈妈送给我的礼物,伴随我整整三年了。看着心爱的茶杯粉身碎骨,我的心很痛。可是看到呆若木鸡的队友,我的心痛马上消失了,微笑着说:“没事,你的手手没有受伤。”队友很感激,摆摆手。这是我第一次让步,想不到,宽容别人,自己也快乐。
我还羡慕小豆豆,还有一位慈祥的妈妈,让她少走了许多的弯路。
其实我也拥有小豆豆的所有的快乐,因为我可以选择。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6
今天我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感受颇多。
小豆豆是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但是她总在课堂上捣乱,因而被学校退学了。于是,小豆豆就来到了这所电车学校——巴学园上学。她喜欢这所学校,更喜欢这里的校长——小林宗作。因为学校的教育方式非常别出心裁:每天上课的科目都由同学们自由选择……在这样一个学校里,小豆豆觉得很快乐。当然,在这里,小豆豆在也没被别人说成是“坏孩子”,妈妈也没有再次收到学校要求退学的电话。
在“野炊”这一活动中,巴学园让孩子们去体验与尝试,让孩子体会做饭的有趣之处。小豆豆在这一活动中表现的非常好,大家都很崇拜她。我在书中寻找小豆豆表现出色的原因,发现原来是她在野炊之前就跟妈妈学习了如何做菜,这才让她在野炊中表现出色,获得了大家的崇拜。看到这里我想起了我被阿姨表扬那一次经历。由于学校提前说明了要求住宿,我知道自己洗衣服这些是必要的。为了这一件事,我专门在开学前一段时间向妈妈请教如何自己手洗贴身衣物。我每天都跟着妈妈研究如何搓内裤、洗袜子。妈妈为了检验我的学习成果,还给我实践了一番。之后也告诉了我哪一些地方做的不太好,需要改进。就这样,我洗衣服的技巧在妈妈的指导和我的多次实践中慢慢变得滚瓜烂熟了。之后面对学校要求的独自手洗贴身衣物这件事上,我表现得得心应手,完成的非常不错,得到了阿姨的赞赏。那一刻,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这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这样不仅能让自己在做事情的时候更加有底气,还能出色地完成需要完成的事情,得到他人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