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小班绘本阅读教案

2025/09/19教案

此篇文章小班绘本阅读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小班绘本阅读教案 篇1

教案目标:

1、学习诗歌,感受圆的奇妙变化。

2、理解诗歌内容,让幼儿明白诗歌中的各种事物都是圆的。

3、让幼儿间共同分享对于圆的认识。并认读重点词圆、苹果、飞。

教案准备:

1、认识圆形,熟悉生活中常见的圆的物体,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2、挂图、录音带、大字卡;诗歌读本人手一册、小字卡、书写册、图片。

3、收集一些圆形物体的图片张贴在阅读区内。

教案过程:

一、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候,走线。

二、感知理解活动1、教师在小黑板上画一个圆,让幼儿进行现场发挥讨论。

2、运用故事情景,引起幼儿兴趣。

3、出示挂图,播放录音带,请幼儿欣赏诗歌,结合挂图来回答问题。

4、师幼共同讲述。

三、游戏活动:教师出示大字卡圆、苹果并念出来,请幼儿从字卡中找出相应的字卡并跟读。教师念"飞"并做动作,幼儿跟着学并找出相应的字卡。

四、体验活动:

1、教师放录音带让幼儿看书划指跟读。

2、让幼儿拿出画笔,边画出奇妙的圆形,边念诗歌。

反馈圆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和熟悉的,在幼儿的世界里,圆以它独特的的魅力。吸引着幼儿,使幼儿对于圆特别的青睐。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幼儿在圆中尽情发挥,把它想象成幼儿世界中的任何东西。而诗歌中的圆,又为幼儿变出了一个奇妙的.世界。这样既可以开拓幼儿的视野,又大大的提高了幼儿的求知欲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班绘本阅读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并能根据问题进行正确、连贯的表述。

2.提高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专心聆听、大胆表达的习惯。

活动准备:奶牛图、水果图、果汁卡片、绘本PPT、杯子和果汁。

活动过程:

一、出示字卡,导入:

你们吃过什么水果呀?("水果"字卡)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个水果宝贝,看看是不是什么,你有没有吃过。(逐个打开图)

二、学会根据颜色,给水果配相应的果汁。

1.这些水果你们爱吃吗?

除了你们之外,还有谁想吃?(打开大的奶牛图)

2.这头奶牛喜欢吃这么多水果,所以它挤出来的牛奶也是水果味的啦。你看,这是什么味的牛奶啊?(示范把一杯黄色的饮料贴在香蕉奶头下。)

3.请一些小朋友把所有牛奶都贴在相应奶头下。这是一头爱吃水果的牛,还是只能挤果汁牛奶的牛

三、阅读故事,有效提问。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个故事,封面上是故事的题目,题目是《爱吃水果的牛》。

1.这是一个森林。森林里长满了什么?

2.主人每天给牛喂好吃的水果,有什么水果呀?(逐页翻:香蕉、木瓜、西瓜、杨桃)

3.这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4.主人着凉了,生病了。生病的人会怎样?

5.除了主人,还有的邻居也都感冒了。

6.谁没有生病?它还在吃什么呢?

7.牛给生病的主人挤了杯草莓牛奶。主人喝了以后会怎样呢?

8.奶牛除了能挤草莓牛奶,还能挤什么牛奶呀?

9.这些水果牛奶给谁喝了?

10.对人们有什么好处呢?

11.吃水果好不好呀?有什么好处呀?现在人们都知道了,他们都成了爱吃水果的人。

四、欣赏水果的相关视频。

小朋友,你们愿意做个爱吃水果的人吗?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段水果的儿歌,大家跟着读一读吧。

五、喝果汁牛奶。

读过水果儿歌后,小朋友也累了,老师要请大家喝牛奶了,你们要喝吗?

(老师拿杯子挤牛奶)请你一边喝一边猜,喝的是什么味的牛奶啊。

活动反思:

小班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太长,如果单纯的说说、看看、读读是不能完全吸引孩子的注意的。在本次活动中,老师巧妙的利用孩子的现实情况,结合最常见的"牛奶"进行相关的绘本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授故事时,老师还绘制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奶牛,随着故事的进展,这个奶牛不仅帮助孩子理解故事,还能让孩子在阅读中体验情节的直观性,感受故事带给读者的愉悦。活动最后的品尝环节更是把孩子的情绪推向了高潮,视觉、听觉以及味觉的结合使本次活动更加完整。

小班绘本阅读教案 篇3

教案目标:

1、学习诗歌,感受圆的奇妙变化。

2、理解诗歌内容,让幼儿明白诗歌中的各种事物都是圆的。

3、让幼儿间共同分享对于圆的认识。并认读重点词圆、苹果、飞。

教案准备:

1、认识圆形,熟悉生活中常见的圆的`物体,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2、挂图、录音带、大字卡;诗歌读本人手一册、小字卡、书写册、图片。

3、收集一些圆形物体的图片张贴在阅读区内。

教案过程:

一、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候,走线。

二、感知理解活动1、教师在小黑板上画一个圆,让幼儿进行现场发挥讨论。

2、运用故事情景,引起幼儿兴趣。

3、出示挂图,播放录音带,请幼儿欣赏诗歌,结合挂图来回答问题。

4、师幼共同讲述。

三、游戏活动:教师出示大字卡圆、苹果并念出来,请幼儿从字卡中找出相应的字卡并跟读。教师念"飞"并做动作,幼儿跟着学并找出相应的字卡。

四、体验活动:

1、教师放录音带让幼儿看书划指跟读。

2、让幼儿拿出画笔,边画出奇妙的圆形,边念诗歌。

反馈圆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和熟悉的,在幼儿的世界里,圆以它独特的的魅力。吸引着幼儿,使幼儿对于圆特别的青睐。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幼儿在圆中尽情发挥,把它想象成幼儿世界中的任何东西。而诗歌中的圆,又为幼儿变出了一个奇妙的世界。这样既可以开拓幼儿的视野,又大大的提高了幼儿的求知欲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班绘本阅读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够自己认识画面,初步看懂故事。

2、培养幼儿逐一翻看书本,并能用手指点述的阅读习惯。

3、通过了解每种动物见面的情形,想象见面的情景,体验见面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图书人手一册、教师用书一本(大)

2、动物胸卡若干

3、“碰一碰”音乐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大书,小朋友看看封面上有谁?猜猜他们在干什么?(幼儿自由讲述)

总结:哦!原来是小朋友和小朋友见面了,他们是用什么动作表示亲热的。想想你和好朋友见面还会用什么动作表示亲热呢?(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示)

二、基本部分:

1、封面上的小朋友和小朋友见面了,他们握握手表示友好,那书本里面又会讲到谁和谁见面呢?接下来老师来翻开书本,翻到第一页,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谁和谁见面了,他们是用什么方式表示友好的。〔带领幼儿用动作表演〕

2、接下来会是谁见面了呢?我们来看看第二页上是谁?他们是用什么方式表示亲热的?〔以上都要突出动物的特征和发出的声音〕

3、刚才我们看了两个小动物它们见面时是怎样表示的了,那你们还想不想知道其他小动物见面是怎样亲热的吗?不过在看之前要听清老师的要求哦!

要从前往后用小手点好每一幅画面,一页一页的看,眼睛看到哪儿小手就要指到哪儿。也可以自己轻轻地说一说。

4,书看完了谁来告诉我你看到谁和谁见面的?他们是用什么方式表示亲热的?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教师翻到幼儿说的画面进行逐一分析理解画面内容,并说出动物的特征和声音〕你喜欢哪一页上的故事?为什么?

5,这么有趣的故事我们来把它完整的读一读好吗?

三、结束部分:

我们来玩个好玩的游戏好吗?在每个小朋友的胸前老师都给你们贴了个小动物的胸卡,现在看一看自己胸前是哪个小动物,然后我们听着音乐去找到和你胸前一样的小动物的小朋友,我们一起玩碰一碰的游戏,和你的好朋友也像故事里的小动物一样做出亲热的动作好吗?

《见面》反思

本次活动我是上的二研,从一研的老师上下来的整个效果,我们把目标修改了一下,把重点放在了怎样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习惯上,并且提出新的要求希望孩子们能用手指着画面,眼睛看到哪儿手就要指到哪儿。

我的本次活动上下来,我觉得还有很多地方要改进的地方,第一,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本来我是设计的让幼儿找个好朋友相互做出亲热的动作,可是在活动中我却没让幼儿这样做而是叫个别的幼儿说了说怎样和好朋友亲热,我觉得这样的效果气氛不算很好,第二,在活动的基本部分我觉的自己的提问太过于杂碎,比如说,画面上有谁?谁和谁见面了?如果能够把提问再简练些可能效果会好些。第三,我觉得本次活动中给予幼儿自主阅读的机会还是太少了,在最后一遍完整阅读故事的时候可以让幼儿拿出手中的书本跟着老师的大书一页一页的看下去。

在活动的结束部分我可能是交代的不够清楚,让幼儿去找好朋友做出故事中的小动物对应的亲热的动作,也可能是我选的“碰一碰”的音乐有些误导他们,因为是原来学过的音乐游戏,所以孩子们只是做了其他的动作,而不是我要求做的小动物的亲热的动作。

小班绘本阅读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理解妈妈对自己的关爱。

2、能够大胆表达对妈妈的爱。

3、初步体验有妈妈关爱的幸福,懂得对妈妈的感恩之情。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有亲子阅读的初步经验。

家长:能基本熟悉绘本内容,并能帮助孩子理解绘本故事。

2、材料准备:

幼儿人手一本绘本《***妈想你啦》;PPT课件;喷嚏声和“小动物的话”录音。

活动过程:

一、播放录音,激发兴趣

1、师(播放喷嚏声):听,这是什么声音?

2、师:你们有没有打过喷嚏?打喷嚏时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师:今天呀,我们也要来读一本跟打喷嚏有关的'故事。

二、分段阅读,理解内容

(一)教师引导幼儿阅读,了解绘本前半部分的故事情节,并进行相应的情景表演。

1、师:这里有只小老鼠,它也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你们看,小老鼠打的喷嚏有多大呀?(把树叶和小蚂蚁都飞起来啦!)

2、师:小老鼠打完喷嚏后谁来了?

3、师:猜猜小兔子会小老鼠说什么呢?(请个别幼儿来说一说)

4、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小兔子到底说了什么。(播放录音“小兔子的话”)

5、师幼一起学说小兔子的话“***妈想你啦,快回家去吧!”

师:小兔子说了什么呀?那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6、师:小兔子怎么了?你们看,小兔子打的喷嚏有多大呀?(把蒲公英的种子都吹飞啦!)

7、师:小兔子打完喷嚏,这次是谁来了?

8、师:猜猜小刺猬又会对小兔子说什么呢?(鼓励幼儿说出“小刺猬的话”,再播放录音“小刺猬的话”)

9、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演一演,好吗?老师来扮演小兔子,请幼儿分别扮演小兔子和小刺猬)

(二)亲子阅读绘本后半部分,并进行相应的情景表演

1、师:接下来小刺猬又怎么啦?接下来,请你和妈妈一起阅读下去,读完了呀,也试着和妈妈来说一说、演一演。(引导家长在亲子阅读中鼓励孩子说出“小动物的话”,让孩子感受妈妈对他或她的爱。)

2、请几对亲子上前表演。

3、师:接下来小布熊也怎么啦?又是谁跑来了?她说了些什么?你和妈妈继续翻读下去,再来说一说、演一演。

4、请两对亲子先后表演小布熊和小女孩的情景。

5、师:刚刚小布熊为什么会哭呢?

6、幼:因为他没有妈妈。(播放录音“小布熊的话”)

7、师:小女孩跟他说了些什么?

三、结束阅读,引发情感

1、师: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妈妈,你感到幸福吗?为什么?妈妈是怎么爱你的?平时为你做了哪些事情?

2、师:你打喷嚏时会想到妈妈在想你吗?(幼儿自由表达)

四、活动延伸

师:

1、平时你是怎么想妈妈的?一起来说一说。

2、那跟自己的妈妈去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去对妈妈表示你的感谢。再大声地对妈妈说一句“我爱你”,去吧!

3、。孩子们,回家后呀,我们再一起为妈妈做一件事情来感谢妈妈!可以做哪些事情呢?(捶背、倒水、洗脚……)那我们一定要行动起来哦!

小班绘本阅读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动物显着的外形特点找到相应的动物。

2.愿意大胆、清楚地讲述动物躲藏的位置。

3.体验捉迷藏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石头、树、草、花;2.毛绒玩具:小兔子、小松鼠、小鸭子、小象、梅花鹿;3.表演道具:兔子的长耳朵、小鸭了黄脚丫、松鼠的大尾巴、小象的'长鼻子、梅花鹿的角;4.ppt课件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关注故事的名字

(1)教师介绍故事的名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名字叫《藏在哪里了》,名字叫什么?

(2)猜猜故事里的小动物们在玩什么游戏呢?

(3)你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4)教师小结:在森林里,动物朋友们在玩捉迷藏,真有趣。我们跟他们一起玩吧!

2.出示ppt课件,观察画面,讲述故事开始部分

(1)有哪些动物朋友在捉迷藏?(追问幼儿:哪个是小兔?小象长得什么样?……引导幼儿讲述动物的外形)

(2)教师讲述:谁来躲,谁来找呢?小动物们想了一个好办法——剪刀、石头、布。最后,小狐狸输了,它对朋友说:“你们都躲起来吧,好好地躲起来,我来找,一定能找到。”

3.进入场景,参与寻找,讲述故事内容

(1)引导幼儿在场景中寻找。教师以小狐狸的口吻说:“咦,都躲到哪里去了呢?请宝宝们帮我一起来找吧!”“石头后面有谁呢?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子呀?小兔躲在哪里了?

(2)还有小动物藏在哪里了?你找到了谁?在哪里找到的?(引导幼儿完整讲述:小松鼠躲在大树后面,小鸭躲在花丛里,小象躲在草丛里)你是怎么会发现它的?

(3)小鹿躲在哪里了呢?小狐狸找了好久都没找到,你发现了吗?为什么小狐狸找不到小鹿呢?(小结:小鹿真聪明,躲在树林里,大家把它的角当成树枝,所以找不到它。)4.完整欣赏故事(1)教师:小动物们捉迷藏的游戏好玩吗?我们把这件好玩的事讲出来吧!

(2)操作ppt,讲述故事。

(3) 提问:有哪些动物朋友来玩捉迷藏的游戏?

你记得它们躲在哪里了?

5.出示表演道具,分配角色进行表演故事(1)教师:我们也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吧!

(2)分配角色,其余幼儿做小狐狸,边找边讲述:你们都躲起来吧,好好地躲起来,我来找,一定能找到。都躲到哪里去了呢?石头后面有对长长的耳朵,找到了,小兔躲在石头后面。都躲到哪里去了呢?大树后面有条花花的尾巴,找到了,松鼠躲在大树后面。都躲到哪里去了呢?花丛中有两只黄色的小脚丫,找到了,小鸭子躲在花丛中。都躲到哪里去了呢?小草后面有个长长的鼻子,找到了,小象躲在小草后面。长着美丽的角的小鹿躲到哪里去了呢?没找到。

6.出示绘本,引发幼儿阅读的欲望

教师:《藏在哪里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就在这本书宝宝里面,我们一起回教室和同伴们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