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小雪大班教案

2025/09/21教案

此篇文章小雪大班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小雪大班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歌表演:《可爱的小雪花》

活动目标:

1、在熟悉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幼儿分组后引导他们大胆创编舞蹈动作,发展创编能力。

2、激发幼儿以快乐的心情和同伴协调一致的表演自己创编的集体舞,体验集体表演的愉悦,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重点:幼儿合作创编舞蹈动作,节奏准确、动作优美协调。

难点:幼儿在表演集体舞时能按队形和同伴自然愉快的交流。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区投放有关下雪的图片、头饰等。

2、在活动室悬挂各色雪花吊饰。

3、事先让幼儿学会歌曲《可爱的小雪花》 。

4、音乐磁带、活动标志小雪花。

活动过程:

1、师生交流对小雪花的感受,引出课题。

2、请幼儿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可爱的小雪花》,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创编舞蹈,并启发幼儿讨论应注意的事项。

3、分组进行编舞,选出幼儿最喜爱的动作进行练习。

4、在幼儿舞蹈当中添加队形的练习。

5、对创编的`舞蹈,鼓励幼儿用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的感觉。

6、教师对本节课做出评价。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音乐《小雪花》是我们教研组的音乐课,由邵老师执教。这首歌又简单又好听,孩子们非常的喜欢,其实孩子们很喜欢雪花,只是南方下雪的机会很少,孩子们对于雪的美好的记忆不是很多。但是邵老师配上了带有动画效果的雪景视频,一下子激活了孩子的灵感。特别是让孩子表演下雪的情景时,孩子们做得都是有模有样,他们很喜欢做下雪时的动作,双手往下滑落时各个手指翘翘的,很有节奏感。同时,邵老师也请了一部分幼儿让他们在前面表演。当最后一句歌词“告诉你,告诉他,冬天来到了”时,孩子们真正体验到冬天终于来临了的喜悦之情。

对于音乐活动最主要的是让孩子们大胆的去表演,有些孩子会在表演的同时,会跟着老师不由自主一起唱歌。这充分说明了孩子的喜爱之情。邵老师整节课上的都比较顺利,唯一不足的是最后的游戏环节,第一次游戏时,孩子们只是跟着老师,没有放开来玩,邵老师意识到可能是自己没有交代清楚,于是又进行了补充,第二次游戏时,孩子们就比较活跃。

小雪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知道11月22日是小雪节气。

2.通过活动,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父母间的感情。

3.引导幼儿通过天气变化,植物变化等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了解小雪节气。

活动形式:

班级集体活动。

活动内容:

介绍小雪节气的风俗、农事活动、节气故事、节气儿歌、手工制作、亲子活动等。

小雪的由来:

进入该节气,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

小雪节气的相关民俗:

腌腊肉: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吃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

晒鱼干: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小雪节气有三候:

一候:由于不再有雨,彩虹便不会出现了;

二候: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面的阴气下降;

三候:万物失去生机,进入严寒的冬天。

我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小朋友们学到了那么多,都跃跃欲试的想要做一些有关小雪的东西啦!

通过开展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传统文化,感受了家乡传统节日的氛围,更让孩子们懂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需要在他们身上不断的传承下去。

小雪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复习律动“快乐的小雪花”,引导幼儿刨编各种雪花旋转的动作。

2、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体会感受整体动作和谐的美感。

活动准备:

看过了下雪场景,感受过雪花的轻柔。

活动过程:

一、观雪——碎步律动“快乐的小雪花”

1、跟随老师听着音乐小碎步进活动室。想象变成一朵洁白的`雪花,跟着雪花妈妈漫天飞舞。

2、看看我的哪个宝宝飘得最美:碎步要做到轻柔,两腿夹紧。双手臂伸直上举至头上方,手腕交叉,五指张开。

二、飘雪——单个雪花碎步飘动

1、交流:怎样使雪花飘得轻轻松松,又很美丽?要抬起来等)

2、幼儿集体尝试飘动雪花。

3、单个飘雪,每朵雪花就是一个雪花精灵。

(1)教师示范:听着音乐飘,也听着音乐停下来。

(幼儿:脚要踮得高、五个手指要张开、头最后飘在一片空地上,定格成一朵想象中的雪花造型。

(2)幼儿依次做朵雪花从座位上飘到场地,每一个乐句幼儿飘到中间做定格动作,最后全班形成一个雪花自由创编的整体造型。在一朵朵雪花飘出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观摩了其他幼儿“雪花”舞动的动作,而且还能够自由地穿梭于其他“雪花”之间,形成了一种流动的美感。

三、舞雪——会旋转的小雪花

1、个别幼儿交流演示一个人飘动的动作。

2、部分幼儿创编各种雪花旋转的动作。

3、讨论并做归纳旋转舞动的姿态,如:滑步旋转、单腿旋转、跳步旋转等。在相互学习中达到自我的迁移。

4、集体尝试跟着音乐伴奏舞出各种旋转的动作。

5、个别幼儿示范新的旋转动作,再次听音乐集体舞雪。

小雪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了解小雪节气的由来,包括小雪的时间以及文化

2、通过科学实验,让大家在动手动脑中加深对节气的印象

活动安排

小雪节气相关儿歌、风俗、科学知识

儿歌:

小雪到,小雪到,天寒地冻开始了。

冷风吹,雪花飘,山川树木尽萧条。

穿厚衣,戴厚帽,加强锻炼身体好。

小雪问答知多少?

1)小雪节气的时间?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第2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寒气降至零下形成雪,雪小,地面上又无积雪,是“小雪”节气的原本之意。节气小雪与天气预报中小雪不是同一概念,节气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一个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

2)小雪节气有哪些风俗?

民间有“冬腊风腌”的习俗。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在南方还有吃糍粑的习俗,是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乾粮。

3)小雪节气意味着天冷了,要开始下雪了,那雪是怎么形成的呢?

地球上的水是不断循环的,阳光蒸发陆地、大海、动物、植物里的水,形成水蒸气到空中,水与灰尘凝结聚拢,受重力开始下落,通过降雨回到地面。当气温足够低时,则会以雪的形式落下。雪其实是一个个固体小冰晶组成的,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会形成不同的雪花冰晶。

4)雪的科学知识拓展

A、雪具有保温性

俗话说的“瑞雪兆丰年”,就是指雪能够像被子一样覆盖在大地上,有效防止土壤中的热量过快地散发到空气中。

B、下雪后,为什么有时候在枯草上堆积,而水泥路上却没有积雪?

当地面温度低于0度时,雪落在地面上就不会化。地面温度高于0度时,水泥地面由于是一块整体,体积大、热容量大(除非是寒带冻土层,否则一般情况下,地下温度都高于0度),且导热系数高于植物纤维等,于是当雪花落在水泥地上,地面的热量便将其融化。

C、下雪后影响交通,怎么解决?

因为盐水溶液的凝结点比水要低很多,所以能在同样的温度下不容易凝结成冰;工作人员正是利用了这一物理特性,所以用盐水来化积雪,防结冰。

科学小实验方案

水晶纸雪花材料Material

白纸、铅笔(可选)、食盐、热水、杯子、盘子

工具Kitchenware

剪刀、搅拌器

制作Making

一、剪出六角纸雪花

1.取一张正方形纸张,把纸张水平放置

2.把正方形纸张沿着其中的一条对角线对折成直角三角形

3.再沿着直角三角形的高对折成小直角三角形

4.把小直角分成三等分,折叠在一起

5.把纸张翻面

6.再剪下三角形上方多余的部分

7.在三角形两侧剪出大小不同的图案(图案可随意设计),注意不要完全剪开,否则会把雪花剪成两半。如果没有把握,可以先用铅笔画出雪花的`图案,然后再剪

二、制作盐晶体

1.在杯子中加入热水,往杯子中加入足量盐,搅拌直至盐不再溶解。提示:因为需要用到开水(或热水),因此此实验一定要在成人监督下进行,避免出现烫伤意外。

2.把纸雪花放在浅盘内,然后在纸雪花上倒入盐水。要确保纸雪花表面都被盐水覆盖。

3.静置几天,直到水蒸发后形成盐晶体。此时,会发现纸雪花变成了水晶雪花

4.可在水晶纸雪花的背面贴上双面胶,再粘贴到墙上或窗户上进行装饰。

原理

盐会在水中化开,和水融为一体,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溶解。一杯水能够溶解多少盐呢?

在一定情况下,水能溶解盐的数量有限的,当盐在水中无法继续溶解时,多余的盐就会沉于杯底,此时就算再搅拌也没有办法让更多的盐溶解,这时的水溶液被称为“过饱和溶液”就像水吃的太饱了,已经吃不下更多的盐了。

过饱和溶液非常的不稳定,当过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时,已经溶解的物质就会伺机跑出来,形成漂亮的晶体。

实验中先往热水中加许多盐调配成过饱和溶液,然后让水溶液温度降低,盐就会重新从水里跑出来形成晶体。

雪花树材料Material

盐、热水、扭扭棒、铁丝、筷子、小勺

工具Kitchenware

剪刀

制作Making

1.将扭扭棒剪成三段相同的长度;

2.把扭扭棒做成树枝的样子,绑上一根铁丝;

3.往热水里加入盐;

4.用筷子不停搅拌,直到盐不再溶解为止;

5.铁丝的另一端系在木棒上,把数字浸在含有盐的热水里;

6.过一晚上再来看看,有没有出现雪花呢?

原理

往热水中不断加入盐使之饱和,当水冷却后,盐就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种现象被称为“结晶”。

3.往热水里加入盐;

4.用筷子不停搅拌,直到盐不再溶解为止;

5.铁丝的另一端系在木棒上,把数字浸在含有盐的热水里;

6.过一晚上再来看看,有没有出现雪花呢?

原理

往热水中不断加入盐使之饱和,当水冷却后,盐就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种现象被称为“结晶”。

小雪大班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小雪花》。

2、通过演唱、舞蹈、欣赏等综合性的艺术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3、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到小雪花的纯洁、善良,喜爱上小雪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表现和痞悟歌曲。

教学难点:第五乐句的音符要唱准确。

教学过程:

一、听《雪绒花》的音乐进教室。在轻柔,舒畅的音乐声中我们开始音乐课了好吗?

(设计意图:营造音乐气氛让学生听着音乐走入课堂,为导课作铺垫。)

二、说雪

1、给小朋友猜个迷:象糖它不甜,象盐它不咸,冬天有时满天飞,夏天谁也看不见。

2、你见过雪吗?能说说雪花在空中飞舞的样子吗?象什么呢?

3、小雪花就是这样轻盈的悄无声息的纷纷扬扬的在空中飞舞的。今天啊,雪花姑娘也来到了我们的教室,正在和我们捉迷藏呢,你们听,噼一首曲于是雪花姑娘啊?为什么呢?

4、美丽的小雪花就象无数个调皮的小精灵在空中飞舞着、嬉戏着。我们也来学学雪花姑娘轻盈的舞姿,一起扮演小雪花。

(设计意图:聆听音乐,培养学生感知音乐的耳朵,从而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雪花轻盈可爱的.形象。)

三、唱雪

A.

1、一朵朵洁白晶莹的小雪花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把大地装扮得更加干净更加漂亮了。

2、你们脸上的表情已经流露了你们的心声,能用一句话说说看见图片的感受吗?

3、这么美的雪啊,老师也忍不住要赞美一下了。(歌唱)

5 4 3 5 4 3 | 2 1 2 ― | 5 1 2 3 2 1 | 1 ― ― |

啊 真美 丽啊 真好 看。

4、小朋友和我有一样的感觉吗?和我一起来唱一唱。

5、那么赞美的声音是这样还是那样的呢?为什么?

6、让我们发自内心地赞美一下。

B.

1、这么美的图片要是再加上和谐的音乐一定是非常完美的,老师现在就给这幅画配上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优美的《小雪花》。(老师范唱)

2、这首歌曲和我们前几天学的一首歌曲的拍子是一样的,猜猜是哪一首歌?

3、是几拍子的,它的手势是怎么表示的?

4、让我们拍起三拍子再来感受《小雪花》。

5、除了这样的手势你还能想到什么样的?用自己的手势给《小雪花》打拍子。

6、多美的歌词啊,老师来朗诵,邀请小朋友用自己的手势给我伴奏。

7、让我们一起来朗诵,感受这轻盈飞舞的小雪花。

8、让我们轻声来学唱。

9、老师想和小朋友做个接龙的游戏,小朋友来唱上句老师来唱下句,比如说小朋友唱:小雪花哟,老师接:耀人眼。……

10、我们交换。

11、连贯砍,曲的第一段歌词,我们来对口型吧。

12、那第二段的歌词小朋友们能一下子唱出来吗?

13、好,现在我们来对口型,把整首歌曲一起连贯地来演唱,注意间奏的地方。

14、跟着音乐来唱唱。

C.

1、小朋友,你们瞧,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也堆得厚厚的,又松又软,在这样的雪地上我们能玩些什么游戏呢?

2、好,现在我们就踩在厚厚的雪地上,一起玩打雪仗好吗?

3、谁来说说你现在的心情。

4、如果这时候窗外真的飘起了雪花,想到马上我们真的能打雪仗了。你的心情怎么样?那么高兴的心情应该怎样唱?你能学学这样的声音吗?

5、原来的高兴的心情是用跳跃的声音来演唱的,下面还有几句话你都能用跳跃的声音来唱吗?我们一起来试试。

6、现在就用跳跃的、赞美的声音来歌颂小雪花吧。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精心设计,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让学生在愉悦――乐趣――兴趣的过程中达到情感的升华,从而发自内心的爱上雪花。)

D.

1、老师给小朋友们来伴奏,瞧,这是什么?(小铃铛)(学生唱老师伴奏)

2、哪个小朋友愿意来当小小演奏员?

3、看,这又是什么?(铃鼓)我们配合表演《小雪花》,用跳跃的声音来赞美小雪花。

(设计意图: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进行伴奏,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更好的感受音乐所带来的美感。)

五、舞雪

1、分组创编舞蹈动作

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来了好多的听课老师,刚才啊,我们展示了我们美妙的歌声,现在你们愿意把优美的舞姿也展示给老师看吗?

2、小组展示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歌曲音乐中自由地创作动作,表达情感,表现音乐,这种表演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符合儿童表达情感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和表演中充分享受音乐的旋律美感。)

3、学生自评,教师总结

六、展开

小雪花不仅仅是小朋友们喜欢的,更是许多的文学家、音乐家描绘的对象,就连毛泽东爷爷也曾经写过一首关于雪的诗词,叫《沁园春?雪》,小朋友们可以课外去了解一下,今天课堂上就向小朋友们推荐三首关于雪的音乐作品。

1、钢琴曲《雪花飞舞》

2、合唱《踏雪寻梅》

3、外国名曲《铃儿响叮当》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让“雪”的形象在孩子的眼中变得更加丰富,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七、小结:

美丽的小雪花带给我们很多的快乐,也把大地装扮得银妆素裹,就象童话世界一样,让我们在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希望小朋友们能用更美好的歌声去歌颂一切美好的事物。

(设计意图:在歌声中进行情感升华的总结,突出本课的重点。)

小雪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和表现歌曲的3/4拍节奏。

2、创编各种不同的小雪花飞舞的动作,表现乐曲的强弱规律。

3、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重点难点

1、感受和表现歌曲的3/4拍节奏。

2、创编各种不同的小雪花飞舞的动作,表现乐曲的强弱规律。

活动准备

1、小雪花的图片。

2、请小朋友用自己话的描述一下雪花飘舞的的样子。

活动过程

一、在《小雪花》乐曲的伴奏下,做雪花飘舞动作引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二、学唱歌曲《小雪花》。

1、听音乐,说出音乐是几拍子的。

2、和教师一起用拍手等动作表现3/4拍节奏。

3、注意掌握歌曲的句首重音。

4、教师范唱。幼儿说出歌曲内容。

5、轻声完整学唱。

三、体验歌曲的起伏与休止,探索《小雪花》的飘舞动作。

1、大家都来扮一朵小雪花,在录音的伴奏下一面唱歌一面舞蹈。如果歌声停了,“小雪花”就不动了。

2、在歌曲录音伴奏下,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小雪花,音乐休止时保持原姿势不动。

3、集体练习同伴的创编动作:如前进、摇晃、后退、转圈等。

四、合作律动

1、在录音伴唱下,自由结伴、合作做“小雪花”。

2、反馈幼儿创编的“小雪花”,并集体练习。

3、尝试边唱歌边做动作,停止是坚持不动。

4、全体幼儿做“小雪花”随音乐飘向远方,出教室。

教学反思

9月刚开学的第二个星期,我把艺术书打开就发现了歌曲《小雪花》,感觉特别好听,我就很快准备了教具,上了这节音乐课。主要设计了四个环节:导入——学唱歌曲 ——探索小雪花的飘舞动作——合作律动,我觉得各环节过渡自然,在学唱过程中,幼儿充分体验歌曲的旋律美和歌词美,从而产生愉悦的、美好的情感。并鼓励孩子随着音乐用动作自由大胆地表现《小雪花》轻柔飘落的情景,通过肢体动作表现、感受小雪花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最后幼儿随着《小雪花》音乐,做雪花飞舞的动作出活动室。激发孩子对小雪花的兴趣和这首歌的兴趣。整个活动过中,孩子们的积极性一直很高,完成了活动目标,效果较为理想。

但是,由于自己以前很很少带音乐课,没有丰富的'经验,因此课后仍然觉得还存在着很多缺憾:

1、如果这节这课放在冬天下雪的时候上,孩子们的兴趣会更高,效果会更好的。

2、导入不够新颖。

3、歌曲的休止体验上,小部分幼儿没有掌握。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备课尽量备的更细致些,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上好每一节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