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大班《两只笨狗熊》教案

2025/10/03教案

此篇文章幼儿园大班《两只笨狗熊》教案(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两只笨狗熊》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两只笨狗熊》是一个情节有趣,形象鲜明突出,容易吸引幼儿的儿童故事,故事中大黑和小黑捡到干面包后被狐狸骗了的故事情节,既调动了幼儿学习兴趣,又和幼儿的生活比较贴近,在故事中可以让幼儿懂得遇到问题应该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不要总是依赖别人,要学会以自己的智慧来解决问题,养成与同伴相互谦让的精神。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确立了以下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分析角色特点和归纳主题。

2、学习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方法。

重点:理解干面包是怎样变化的。

难点:理解“为什么狐狸没有干面包反而吃的最多”

三、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作了以下准备:

1、教学挂图、故事录音《两只笨狗熊》。

2、实物面包一只、毛绒玩具熊两只(一大一小)。

四、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本次活动中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猜测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法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来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以看图片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具体形象的图片用语言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提问法是语言活动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学中,我尝试将单一性、封闭式的提问方法改成多样性、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如果你是大黑和小黑,你会怎样?等等这些问题既能启发幼儿的思维,又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

猜测讨论法能开拓幼儿的思维,是激发幼儿言语的重要方法,运用猜测讨论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理,促使幼儿积极言语,最终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2、说学法。

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纲要》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学习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五、说活动过程:

1、出示毛绒玩具,语言导入:

“熊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大黑,一个叫小黑。它们长的挺胖,是两只笨狗熊。一天,哥儿俩出去玩,会发生什么事呢?”

2、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1)听故事录音,提问:“故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干面包是怎样变化的?”(演示实物面包,帮助幼儿理解)

(2)结合教学挂图再次讲述故事,幼儿学习对话:

“大黑和小黑捡到一块干面包,它们俩是怎么说的?”

“狐狸分干面包时说了什么?两只笨狗熊又是怎样回答的?”

3、讨论理解,归纳主题:

(1)讨论:“为什么狐狸没有干面包反而吃的最多”

“大黑和小黑是怎样的孩子?狐狸呢?

(2)归纳主题:两只笨狗熊不会互相谦让才会受骗上当。

(3)讨论友好相处的方法:“如果你是大黑和小黑,会怎样做?”

(4)师生共同总结方法。

幼儿园大班《两只笨狗熊》教案 篇2

幼儿园大班《两只笨狗熊》教案

幼儿园大班《两只笨狗熊》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情节突出,形象鲜明的故事。大黑和小黑在路上见到一块饼,都怕对方多分得香喷喷的饼而被狐狸大婶骗了。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上次的活动,本班幼儿已经能够随教师复述下这个故事,本班幼儿酷爱表现,每学习一个故事,都要表演才能够满足他们。

三、活动目标:

1、认知上:理解故事内容。

2、能力上: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并能够和同伴共同完成表演。

3、情感上:喜欢并敢于上台表演,通过故事学习和同伴友好相处的方法。

四、活动准备:

教具:小黑熊手偶两个、圆形纸板画的"饼"一个。

学具:大黑、小黑和狐狸大婶的头饰若干个,圆形的'纸板若干个当"饼"。

五、活动过程:

1、导入:教师开心地说,今天鞠老师带来了两个好朋友给大班小朋友认识,你们想不想见到他们?然后出示两个小黑熊手偶,是大黑和小黑来了,你们还记得他俩吗?还记得他俩的故事吗?

2、教师用启发提问的方法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

(1)大黑河小黑是谁呀?

(2)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大黑和小黑都是怎么说的?

(3)后来谁帮他俩分了饼?用什么办法帮他们分的饼呀?最后怎么样?

3、分角色对话

这个环节用情境法,教师带头饰模仿狐狸,小男孩模仿大黑,小女孩模仿小黑,进行对话。

4、表演

请幼儿分角色来扮演大黑、小黑和狐狸大婶。教师可适度给予帮助。

5、结束:全体幼儿随教师共同唱跳舞蹈《三只小熊》。

六、教学反思:

根据大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结合故事特点,我将本次活动分两个课时来完成,并选择了本班两名代表性幼儿作为观察对象来记录活动过程,下面我将活动后的一些问题回忆整理,期待老师们的悉心指点。

互动环节中,在对话部分,两名幼儿都很积极踊跃地发言,都会扬起笑脸看着老师大声地说;在表演部分,陈朋宇演大黑,安瑞楠演小黑,陈朋宇大声地跟小朋友介绍自己的故事中扮演大黑(这是本班幼儿熟知的惯例),眼睛却看着教师,然后快速跑下去;安瑞楠戴好头饰,走到前面,认真地说:大家好,我叫安瑞楠,我扮演小黑),然后鞠一躬走下去。整个过程,安瑞楠都能面向"观众",当想不起台词时会咬手指头;陈朋宇享受在自己的"舞台"上全然忘记了下面的观众,背对着观众或者自顾地摇头摆臀,但是在整个过程中,他能够创编台词和动作,吸引了下面的幼儿。我对小朋友说:"安瑞楠是个好棒的演员,能够让我们大家一直看到你可爱的脸蛋,陈鹏宇能够自己想出大黑还说了什么"

最后在我的带动下,全体幼儿给了他们热烈的掌声。

通过以上两名幼儿的表现,我认为要多表扬每一个上前来的幼儿,并说明为什么夸奖他,目的是给其他幼儿树立榜样,明确学习目标。并且每一次活动给幼儿带来的教育意义也不能忽略,而活动中,我并没有让本班幼儿深刻地领会同伴之间要相互谦让。

幼儿园大班《两只笨狗熊》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两只笨狗熊》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大班《两只笨狗熊》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情节突出,形象鲜明的故事。大黑和小黑在路上见到一块饼,都怕对方多分得香喷喷的饼而被狐狸大婶骗了。

二、学情分析:

大班是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年,这是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一个转折期,也是孩子从游戏阶段到学习阶段转折的一个时期,本班幼儿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都在开始发展,《两只笨狗熊》是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有活泼可爱的形象,易于模仿的语言,还有能够引发幼儿独立思考的结尾,适合社会性正在发展的'大班幼儿,结合以上,我设定了如下活动目标:

1、认知上:理解故事内容。

2、能力上: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3、情感上:通过故事学习和同伴友好相处的方法。

三、活动准备:

挂图、故事光盘、圆形纸板画成的"饼"一个。

四、活动过程:

1、导入:教师拿出"饼",用直观法激发幼儿兴趣,问"小朋友们都谁想尝尝这个饼呀?"幼儿一定会争先恐后的举手想尝尝,教师把"饼"拿回,可是这个饼是大黑和小黑的,小朋友们知道大黑和小黑吗?那就和鞠老师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2、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教师出事故事挂图,并播放故事光盘。

3、教师用启发提问的方法,和幼儿共同回忆故事内容。

(1)大黑河小黑是谁呀?

(2)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大黑和小黑都是怎么说的?

(3)后来谁帮他俩分了饼?用什么办法帮他们分的饼呀?最后怎么样?

(4)为什么狐狸没有分到,却吃的最多?大黑河小黑是怎样的孩子?狐狸呢?

(5)如果你们是大黑河小黑,你们会怎么做?请幼儿讨论。

五、教师归纳主题:

大黑和小黑不懂得相互谦让才会上当受骗。

幼儿园大班《两只笨狗熊》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常见图形进行二等分,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2、探索了解图形不同等分的方法,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重难点:探索图形不同等分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熟悉故事《两只笨狗熊》以及常见的几何图形。

2、材料准备: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五角星、梯形、平行四边形图片(每组不同的图形)、剪刀

活动过程:

一、经验回顾

1、回忆故事

引导语:你们还记得《两只笨狗熊》的故事吗?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提问:(出示圆形的饼)原来两只笨狗熊不会分饼,才会上狐狸的当,如果是你,你有什么办法把饼分成一样大小的两块?请你上来试一试(幼儿对折)

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办法,但是折好后有时不能完全重叠,那有什么好办法说清楚吗?

2、经验提升

提问:你怎么证明这两块是一样大小的?(眼睛看出来的、两张叠在一起,重叠)

过渡语: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不是一样大小的两块(教师重叠验证)

提问:分出来的两块饼和原来的相比,有什么不同?

小结:我们把形状分成两块大小相同的方法叫做二等分。

二、幼儿操作

1、引导语:今天狗熊妈妈又买了一些饼,她想要把这些饼等分成一样大小的两块饼,想请我们的小朋友帮忙想想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形状的饼?(出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五角星)

过渡语:现在就请你们选择一块你喜欢的饼,帮小熊分一分。

要求:

1)要分成一样大小的两块饼。

2)探索不同的分法

2、集体交流

提问:你分了什么形状的饼?你是用什么办法把它二等分的?怎么证明两块是一样大小的?等分出来的两份比原来大还是比原来小?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分法?(教师可拿幼儿分好的饼进行重叠验证)

小结:原来三角形的二等分方法是变成2个小的三角形。正方形的二等分方法是变成2个长方形或者2个小三角形。长方形的二等分方法是变成2个长长的长方形、2个小长方形或者2小三角形。梯形的二等分方法是变成2个小梯形。分出来的饼都比原来的小。

三、活动延伸

过渡语:今天,我们把蛋糕分成了一样大小的两份,如果狗熊妈妈有3个宝宝的,只有一块饼,改怎么办呢?老师把材料放在区角里,我们在个别化学习的时候也能帮狗熊妈妈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