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2025/10/15教案

此篇文章《自己去吧》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要树立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情,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二)设计理念:

《自己去吧》是一篇内容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并且语言有童趣,课文以对话的形式讲述了小鸭学会游泳,小鹰学会飞翔的事,告诉我们不要事事依赖他人,只要相信自己,勇敢地去实践去锻练,就能学到本领,因而,在设计课件时注意创设情景,根据学生需求兴趣安排教学,给学生直观形象感受,把学生领进了丰富多彩的童话世界中,以表演为主线,学习第一自然段,进行细读体悟,让学生在角色中感悟文字,全身心展示对角色的理解和体验,在表演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通过表演,在心里播下我能学好我一定能行的种子,潜移默化的使学生充满信心地面对人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小鸭,小鹰),有一天,小鸭想学游泳,小鹰想学习飞翔,你们猜猜它们学会了吗?是怎么学会的?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4课自己去吧(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读词

1、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自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互读,相互纠正,并且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认读生字:课件出示词语(带拼音):自己您带好吗不深学会那边风景美

指名读〉齐读〉去掉拼音读〉开火车读〉

4、识记生字:分析生字结构,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三、细读体悟,演读见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小朋友,你们喜欢表演吗?想不想把第一自然段表演给大家看呢?

⑴自选角色: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⑵分角色朗读:要想表演好,首先要读好对话,同桌之间练习分角色朗读。

⑶检查朗读情况,全班交流,引导在读中感悟。

点生读小鸭的话,师:小鸭子,你是不是很想去游泳呢?可我怎么觉得你并不很想去游泳,能再读一次吗?还有那些小鸭想去游泳的?(请其它扮演小鸭的来读)请所有的小鸭来读。

点生读鸭妈妈的话,师:鸭妈妈,你喜欢自己的小孩吗?那你为什么让小鸭子一个人去学游泳呢?(因为我知道它不会淹死,我想让它独立学会本领)还可以请其他扮演鸭妈妈的来补充。师:鸭妈妈们想得真周到,请您们再鼓励小鸭一次,再读读吧!

⑷同桌合作表演,师点拔:想象一下,小鸭会怎么学,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过了几天,小鸭怎么样啦?它学会游泳了吗?学会后的心情怎么样,它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⑸生上台表演(带头饰)

⑹师生共评:(从表情、动作、台词、配合等方面点评,指导)

⑺提问:小鸭学会了游泳,对它以后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2、自主学习第二自然段

刚才大家的表演真是精彩极了,非常有趣,告诉大家,课文后半部分小鹰学会了飞翔的故事也很有趣,想学吗?有一个小朋友也很想学,他这样对我说(课件出示)

老师,您能带我们学习小鹰飞翔的故事吗?

指名读,你觉得我会怎么说(自己去学吧)你真是老师的小知心,那我们就自己学一学小鹰学飞翔的.故事,老师给大家一些提示:(小鹰怎么对鹰妈妈说;鹰妈妈怎么回答;小鹰学会了吗?)

生以各种形式汇报学习结果,如:朗读,表演。

四、总结延伸,指导书写

1、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师小结:学本领要自己学,从小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不依赖父母生活。

2、你有没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怎么做?

(生拿着自己的照片上台来说,说的好的同学把照片贴在黑板上)

3、师:大家说得真好,我发现大家在生活中都是勇敢的小鸭和小鹰。真是太了不起了!

能敢的小鸭和小鹰们,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几个字。(课件出示在田字格中的生字)

⑴师范写,生观察并分析位置及笔顺。

⑵生描一描,写一写。

五、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完成)

1、演一演: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表演给父母看。

2、画一画:可以画小鸭、小鹰、鸭妈妈或鹰妈妈。

3、做一做:回家后自己去学会一件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回来介绍经验。

六、板书设计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篇2

学材分析

这是一篇内容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语言富有童趣。故事内容能激励学生自强自立,学生读后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

从读中领悟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学生已有的知识、

经验

1、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有了一定学习课文的方法和习惯。

2、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具有一定的分析领悟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生字“自”。

2、研读课文第一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悟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课前准备 课文插图、投影片和小鸭、鸭妈妈的头饰。

导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家里自己会干什么?是怎么学会的?

(二)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一篇童话故事,看故事中的小鸭子、小鹰会干什么,它们的本领是怎么学会的?

2、看老师写课题,你猜老师想写什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读一读课文,用铅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二)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小朋友,现在先把你认识的字读一读,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

(三)听读课文,识字。 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从这两个故事中你挑选一个喜欢的读给大家听。(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读)

(四)同桌合作读课文,读中巩固识字。 如果同桌读对了,你就竖起大拇指夸夸他;如果读错了,你就帮帮他。

(五)识记生字。 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哪个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它?

三、研读课文第一段,感悟故事内涵。

(一)出示投影片,显示文中的两幅图片 (学生喜欢哪幅就说哪一幅。)请学生看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谁和谁?他们说什么?(教师板书:小鸭鸭妈妈小鹰鹰妈妈)

(二)这节课我们先学第一段

1、课文里是怎么写的?哪个小朋友把小鸭说的这句话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小鸭说的话。

2、这是一只很有礼貌的小鸭,你从哪里发现的?

3、想一想:你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小鸭的话?自己练读,同桌互相评议。 读一读,比一比,妈妈,您带我去游泳。 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4、小朋友对谁说话会用上“您”?

(三)自己读一读鸭妈妈的话。

1、出示句子: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读了这句话,有什么疑问要大家帮你解决吗? 分小组讨论:鸭妈妈为什么让小鸭自己去游泳?

2、指导朗读,体会鸭妈妈的话该怎样读。(学生评读。) 采用灵活的形式读课文,如指名读、小组读、打擂台读、男女生比赛读。

(四)引读:小鸭学会游泳了吗?(齐读最后一句。)从哪里看出来?出示词语卡片:“几天”、“学会”。(教师板书:学会游泳)你能想象一下小鸭学会游泳对它以后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吗?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小鸭和鸭妈妈说话时的不同语气,读后评议。

四、把第一段编成课本剧表演。

(一)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小鸭,你学会游泳吗?你刚学游泳时害怕吗?为什么不放弃?

2、小组合作模拟小鸭和鸭妈妈在小溪旁对话的游戏情境。

(二)戴上头饰表演。

五、学写生字

(一)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读一读: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二)学写“自”,让学生观察字形。 教师问: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学生范写、讲评。

六、作业

(一)把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二)把第二段也编成课本剧表演。 板书设计 鸭妈妈小鸭学会游泳 自己去吧 鹰妈妈小鹰学会飞翔

课后反思:

学生自主探究,在朗读中感悟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是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一、让学生自主地听说质疑

首先教师设计了一个充满悬念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小鸭是怎样学会游泳的吗?”接着学生看图说图意,让学生进行听的训练。学生听完故事后,教师提问:这个故事讲了哪两种动物干什么的事?这两种动物是在谁的帮助下学会本领的?让学生进行说的训练。然后,教师让学生来质疑,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疑问要让大家帮你解决吗?许多学生都纷纷提出了心中的疑难问题。比较简单的问题,教师让学生当场来解决;比较复杂的,又紧扣文章重点难点的疑难问题,比如:鸭妈妈为什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教师就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二、让学生自主地讨论交流

学生通过激烈讨论交流后,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答案。对于“鸭妈妈为什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这个问题,有的说:“因为鸭妈妈已经到过那条小溪中游泳,知道那条小溪的水不深,不会把小鸭淹死。所以鸭妈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有的说:“因为鸭妈妈知道自己的孩子脚上的蹼已经长结实了,能拨水了。所以鸭妈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有的说:“因为鸭妈妈是要让自己的孩子学会游泳的本领,不能总是依赖爸爸妈妈。所以鸭妈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

三、让学生自主地感情朗读

学生在感悟课文内涵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明白在读小鸭的话时,应该用有礼貌、请求、商量的语气;在读鸭妈妈的话时,应用亲切、温和、鼓励性的语气。每个学生都读得很有感情,好像身临其境。

四、让学生自主地表演课本剧

学生在感情朗读课文之后,教师让学生带上头饰表演小鸭、鸭妈妈,个个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上台表演。有些学生在表演时还能增加自己的一些想法做法,把小鸭、鸭妈妈的神态、动作、语言表演得非常逼真。教师又顺势引导学生明白学本领要自己努力去学,从小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不依赖父母生活。 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已去吧》这篇课文,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大胆地质疑,丰富地想象,合作地解疑,从而为新世纪培养会学习、会思考、会创造的合格人才打下基础。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自、己、东、西” 4 个生字,认识 “学字头”1 个新偏旁。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他们懂得人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要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以及练习朗读。

2.教学难点:领悟鸭妈妈和鹰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

出示图片:这是谁?(小鸭、小鹰)知道它们有什么本领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去了解它们是怎么学会本领的。(贴图片)我们和它们比赛:看谁能学好本领,好不好?

2、板书课题,指名读题,读出自己的感受。

二、读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检查预习情况)

师:听了这几位同学读课文,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学生说不出来时,教师引:他们读得是不是正确、流利?声音怎样?你爱听吗?你觉得他们读得怎样?好就夸夸吧。

2、同桌互相读课文,互相帮助,让自己读得更好。

3、再指名读。

师:谁想再来读课文?指名朗读,然后让学生说说,觉得自己读得更好些了吗?老师希望孩子们通过互相帮助,自己努力,有更大的进步。

三、识字

1、出示课件:课文配图。

师:去掉拼音,你还能读正确吗?先练习一下。指名读1、2、3句。再读第2自然段的句子。

2、男女生赛读。

师:要认的生字的拼音都没了,这些生字朋友脸都红了,就怕你们认错它们,会认错吗?来比比:男生读第一段,女生读第二段(出示课件)

3、识记生字,同桌交流识字的办法,认读生字。

师:这些生字朋友们想和大家单独见面,瞧,都出来了(出示课件),藏在小蜜蜂后呢。它们都想知道你们用什么办法记住它们的?快和你的同桌指着圈好的生字,互相读一读,说说是怎么记生字的,一会汇报。

4、齐读生字,指名读生字。

5、汇报记生字的办法.(指导学生用偏旁加熟字,比一比,组词,说一句话等办法记生字)

6、开小火车认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四、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师范读课文,生想:课文讲的是谁让谁自己去干什么的事?

2、学生自读课文,同桌交流。

3、指名汇报,完成板书。

五、写字指导。

六、小结:孩子们这节课读课文,认生字,还交了两位自己学会本领的朋友,高兴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会有更多收获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4课,跟老师一起写题目。读一遍。

2、开火车读字词。

3、同桌读课文。

孩子们,读完后要告诉你的同桌是不是做到了正确流利。

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课文里的小鸭和小鹰也是靠自己的努力学会了本领。

二、学习第一段。

1、看图说话。

瞧,小鸭和妈妈来到小溪边散步。小鸭抬头一看,啊,(学生发言)小鸭低头一看,嗯,(生……)听,(生……)小鸭真想——(生……)

2、读小鸭说的话。

(1)小鸭对妈妈说什么了?指名读句子。

(2)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你是小鸭怎么说?

3读鸭***话。

鸭妈妈怎么说的?指名读句子。

1、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分角色朗读。

2、理解小鸭和鸭***想法。我来采访一下,小鸭你为什么要妈妈带你去游泳呢?鸭妈妈你为啥让小鸭自己去呀?

3、想象说话:小鸭会遇到什么困难?

鸭妈妈真是个为孩子着想的好妈妈。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他会遇到什么困难呢?(如果学生想不出,教师就设定情景:小鸭站在小溪边,看着水哗哗的流,想……他好累呀,小鸭就——)小鸭终于学会了游泳,他对妈妈说——(生……)

4、再读读第一段,请学生带上头饰到讲台上读。(板书:小鸭学会了游泳。)

课中操:儿歌《鸭子乖乖》

三、学习第二段。

1、提出自学建议。

小鸭自己学会了游泳多高兴啊。孩子们,下面老师要大家自己学第二段,行吗?老师告诉你们可以自己读第二段,想想小鹰遇到了什么困难?也可以和小组同学一起读,读完说说小鹰遇到的困难。

2、汇报交流。

(1)请自己读的同学读第二段。

(2)小组学习的读。

(3)一起想像:我们都是小鹰啦,飞吧。山好高啊,我得——山那边可真远呐,我要——啊,终于到了,我看见——

我要回去,告诉妈妈。孩子你回来了。小鹰说:“……”自己学会本领高兴吗?(板书:小鹰学会了飞翔)

四、回顾全文,拓展说话。

1、师生分角色朗读。

2、你学会了什么?怎么学会的?

3、读儿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课文学完了,老师希望孩子们都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下课。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自、己”两个字

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不深”、“风景”“ 好吗”等词语。

3.体会小鸭小鹰的有礼貌,鸭妈妈鹰妈妈的鼓励语气。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对话。

4.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

2.从读中领悟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这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形象导入,板书课题

1、谈话引入,认识小动物

师: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新朋友,看看它们是谁?

(课件出示:小鸭游泳和小鹰飞翔的图片)

2、揭示课题,轻声指导

师:小鸭在湖里自由自在地游泳,小鹰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那么它们是怎么学会这些本领的呢?今天,就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第14课,看老师写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初读课文:

师: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两点(读课件中的注意点),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第111页,自己开始读吧。(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师:看到小朋友们读得这么认真,生字宝宝们等不及要和大家见面啦,瞧,生字宝宝来啦。

(课件出示)

自己 学会 那边 很美

不深 您好 风景 带走 先自由拼读—指名读

去吧 好吗

①、带拼音----去拼音

2、读句子(指导读好停顿)

A、山那边风景很美,自己去看吧!

B、妈妈,我想去山那边看看,您带我去好吗?

检查课文

师:我们的小朋友可真了不起,才读了一遍就把这么多生字给认会了。现在请小朋友们再快速地看看课文,共有几个小节,请小朋友们用手势告诉老师。

师:那老师就请两个小朋友们来读读课文,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想小鸭和小鹰学会了什么本领?

过渡:现在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鸭学游泳的故事吧。

三、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1、品读第一节(小鸭学游泳)

师:一个晴朗的早上,鸭妈妈带着小鸭来到了小溪边散步。清清的溪水哗哗地流着,像是在唱一首动听的`歌。小鸭子可开心啦,它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指名读小鸭说的话)

1、学习小鸭的话:

出示句子: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1) 指导朗读

(2)学习生字“您”

(3)句式训练:_____________,好吗?

2、学习鸭妈妈的话:

出示句子: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1) 指导朗读

(2) 抓“水不深” 体会

3、同桌分角色读小鸭和鸭妈妈的对话

4、小鸭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又会遇到些什么困难呢? (看课件,谈感受)

5、学习第三句

出示句子: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 (指导朗读)

6、想象:小鸭学会了游泳,会怎么对妈妈说?

7、分角色读第一小节

四、自读自悟,发现课文

1、自读感悟

自学小鹰学飞翔的故事

2、交流反馈并指导朗读

3、课件出示风景图(欣赏)

4、交流:看完了美丽的风景,如果你是小鹰,你会怎样感谢你的妈妈呢?

5、师生分角色读第二小节

五、总结延伸,自主书写

1、小鸭和小鹰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本领,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自己又学会了哪些本领呢? 创设情境,并用“(谁)_______会自己______(干什么)。”的句式说一说。

2、自主书写生字(自、己)

板书设计:

14自己去吧

小鸭 游泳

学会

小鹰 飞翔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自、己、东、西” 4 个生字,认识 “学字头”1 个新偏旁。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他们懂得人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要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以及练习朗读。

2.教学难点:领悟鸭妈妈和鹰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小朋友们,你们自己会做哪些事情?是怎么学会的?(生自由谈。)

2.对,能做的事要自己去做,今天我们来学习第 14 课《自己去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指导学生读准“自、吧”的字音。

3.读题质疑,让学生说说自己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2.再读课文。读通句子,把每句话都读准确,注意停顿。

3.指名分段读课文,齐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游戏巩固

1.自由拼读课文中画记号的生字。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适时学习新偏旁“学字头”。

3.小组合作学习,想办法记住生字,并给生字找朋友。

4.检查学习效果。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游戏:考考你。同桌互相指认生字,进行识字竞赛。

6.再读课文,巩固生字。

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轮读。

四、指导书写

1.认读“自、己、东、西” 4 个生字。

2.观察字形,比较“自”与“目”、“己”和“巴”、“东”与“车”、“四”与“西”。(让学生学会比较,区别形近字。)

3.教师边范写,边讲解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评价。

五、作业

1.认读 12 个生字,书写“自、己、东、西”。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抢读生字。

2.给生字找朋友。

二、合作探究,细读体悟

1.(课件出示:插图及小鸭和鸭妈妈对话)指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小鸭与鸭妈妈的对话。

(2)指导学生读对话。问:小鸭想做什么?它的话该怎么读?假如你是鸭妈妈,你会怎样对小鸭讲?

学生自由试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分角色读。

(3)学了这段,你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如:鸭妈妈为什么让小鸭自己去呢?教师要通过“最后小鸭学会了游泳”这一结果来引导学生体会鸭妈妈的良苦用心,从而明白鸭妈妈让小鸭自己去的原因。)

3.出示:小鸭学会了游泳。

学会了 。

让学生仿照例句,练习用“学会了”说话。

4.提出要求,自学第二自然段。

(1)出示自学要求: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鹰妈妈为什么让小鹰自己去山那边看风景。

(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2)学生在小组内自学交流。

(3)反馈。

A.请朗读得好的小组读,并评议,再师生对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B.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朗读感悟。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整篇课文。

三、指导背诵,表演课文

1.看图,指导背诵课文。

2.戴头饰,表演课文。

(1)你喜欢小鸭和小鹰吗?想不想演一演?

(2)自选角色,在小组内演练。

(3)选表演较好的小组戴上头饰,上台展示演出。

(此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演中感悟课文,既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四、创设情境,想象拓展

课件出示:高高的桃树上挂着许多又大又红的桃子,小猴和猴妈妈站在桃树下仰头望着。

同学们,小猴和猴妈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个故事吧!(本环节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1.学生自由思考,编故事。

2.指名让学生上台讲故事或演故事。

五、总结全文,提出希望

小鸭和小鹰通过自己勇敢地尝试,分别学会了游泳和飞翔。我们也应该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如:衣服自己穿,书包自己背,房间自己整理等。

六、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写日记。把自己最近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用一段话告诉大家。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篇6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12个生字及新偏旁“学字头”;会写“自、己、东、西”4个字;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鸭自己学会了游泳,小鹰自己学会了飞翔。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小鸭和小鹰开始缺乏自信,在妈妈的鼓励下学会本领的喜悦。通过想象等方法,体验小鸭、小鹰练本领的辛苦和顽强。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小鸭会游泳的原因及动物的本领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内心喜欢这篇童话故事,由衷地佩服自己学会本领的小鸭、小鹰,愿意背诵。领悟不要事事依赖他人,只要自己做,就能学到本领,懂得从小要树立自强、自立的人生态度,形成良好的性格。

二、课时安排

本文分三课时,第一、三课时略。

教学理念

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本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初步感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以这种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2、加强理解、体验、感悟。本课的教学是以体验感悟为手段和过程的阅读教学,是个体在情感驱动下的感性化的、直觉性的阅读理解过程,让学生通过对话、交流、朗读、表演,有所感悟和思考。特别是通过反复朗读(包括分角色朗读和合作表演),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体验情感,感悟课文蕴含的道理,并激起对童话故事的喜爱之情。

3、注重实践、综合、开放。本课的教学让学生把语文学习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通过亲自实践,来解决生活问题。

(一)情境导入

[演示课件画面一:美丽山村图]

教师讲述:有一个小山村,景色好美呀!

[演示课件画面二:课文第二幅插图]

教师继续讲述:在山的另一边有一只小鹰正和妈妈说话呢。在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从课文第二自然段中去找一找。[贴小鹰图]

(设计说明:本课两个自然段结构相同,语言相似,可根据需要换序教学)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小鹰和妈妈的对话。

(2)再次读读小鹰的话,想一想,从小鹰的话中你读出了什么,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说说议议,一会儿在全班交流。

(3)谁来读?把小鹰这种想飞得高些、远些,但又有点担心的心情读出来。

(4)朗读、互评。

(5)读妈妈说的话。

(6)妈妈让小鹰自己去看山那边的风景,可急坏了一旁的麻雀大婶,她说:

[演示课件三:麻雀的画外音]

“你疯了,山那么高,路那么远,如果孩子半路出了问题怎么办?要知道,你只有这么一个孩子呀!我就从来不让我的孩子单独干点什么,他要我帮他,我都会答应。我多爱我的孩子呀!”

(7)同学们,对于这两位妈妈,你们更喜欢谁呢?为什么?和同桌的伙伴讨论讨论。

(8)反馈。

(9)如果你是鹰妈妈,你会怎么说才能让麻雀大婶赞同自己的做法?

(设计说明:此教学环节的设计目的是通过争论,发展学生的思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朗读、评议,理解小鹰妈妈对小鹰能飞翔是有把握的,它不是不爱孩子,不关心孩子,而是要锻炼孩子,让他们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10)指导朗读鹰妈妈的话,读出鼓励的语气。

(11)小鹰听了妈妈的话后,是怎样练本领的?会遇到什么困难?怎样克服?

[板书:自己学会飞翔]

(12)假如你是小鹰,本领练成后,你的心情怎样?会怎么说?

2、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小鹰到了山的那边,山的那边风景很美,他看到了什么风景呢?

[演示课件画面一:美丽的山村图]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点击出示:

( )的小山村 ( )的小溪

( )的草地 ( )的'野花

( )的树 ( )的青山

你能用上这些词语,连起来说说美丽的小山村是什么样的吗?

(设计说明:此处的导入环节既能把两段课文的学习有机链接,又能落实观察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训练。)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正当小鹰欣赏着小山村美丽的风景时,小溪边传来了小鸭和妈妈的说话声,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一找。[贴小鸭图]

[演示课件画面四:课文第一幅插图]

(2)反馈。

(3)你从小鸭的话中读出了什么?应该怎么读?鸭妈妈的话又该怎么读?

(4)根据自己的理解读一读小鸭和妈妈的对话。指名读。

(5)一旁的小鹰看出小鸭胆子很小会怎么做、怎么说?互相议一议,有兴趣的话还可以演一演。

(6)反馈表演。

[预设:小鹰会指出鸭子的特点,即扁身体,毛上有油,趾间有蹼,适于游泳,还会以自己学本领的经验来进行鼓励。]

(7)小鸭听了小鹰的话,有了信心,果然,过了几天,他就学会了游泳。他真是开心极了。

[板书:游泳]

(设计说明:因为第二自然段已深入学习,第一自然段就可略学,以免重复。安排(5)(6)两个学习步骤,旨在让学生运用前面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验、感受,同时,还可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鸭子的知识。)

(三)总结延伸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面对小鸭和小鹰,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3、小鸭、小鹰自己学会了生活的本领,别的动物受到了启发、会怎么想?

[预设:我们也要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4、他们都自己学会了什么本领,谁能来说说?

出示:

5、老师想请大家做个小小调查员,看我们班里的同学都自己学会了哪些本领。了解一下这份调查表。

(设计说明:本课教学两份作业的设计——课内课外各一份,体现了综合的教学思想,将课文学习与科学知识、生活实际相结合,强调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和渗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