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2025/10/19教案

此篇文章《少年闰土》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1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设计说明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 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 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他就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主人公——闰土。

(板书:少年闰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句子。

(二)出示词语(展示课件第三屏) “猬”和“谓”字的意思。

(三)集体交流对以下词语的理解:

其间──其中 无端──无缘无故 素──向来 如许──如此 希奇──稀奇

(四)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三、引入形象,初识闰土

(一)过渡:闰土是我儿时的伙伴,与他分别三十年了,但“我”时常想起他,常常惦着他。每当这时,“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这样一幅神奇的画面:

鲁迅文章中的有些词语较为深奥,理解后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课文。

(一)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教师相机指导读准字音,根据部首区别

(二)请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另外的学生 边听边思考: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三)段中用了哪个词将景、人、物有机 地联系起来,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抓“其 间”一词)

(四)课件播放闰土看瓜刺猹的画面,结 合观察图画朗读第一自然段。(展示课件第四 屏)

(五)尝试背诵这一段。 四、抓住外貌,喜爱闰土

让学生入情入境,感受画面之美,文字之美并积累内化语言。

(一)过渡:这一年,“我”家轮到了大祭 祀的值年,需要一个人来看管祭器,闰土因此 来到“我”家,我们于是相识了。

(二)默读第四自然段,用“____”画出 描写闰土外貌的`词句,想想从这些描写中可以 看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出示一组句子:

帽……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他正在厨房里,圆圆的脸,头戴一顶毡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 毡帽……用圈子将他套住了。(展示课件第五 屏)

1.学生读句子。

2.比一比,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可爱。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外貌了

3.自由读,指导朗读,读出闰土的健康、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让学生 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的 特点)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与闰土初次见面,对这位朋友 有了一定的了解,下一节课,我们再与他好好交 流。

六、作业

背诵第一自然段。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的:

1、利用工具书、学会生字、理解新词。

2、看着幻灯、背诵第1自然段。

3、学习课文第一段、初步了解人物特点。

背诵第1自然段。初步了解人物特点。

教学准备:

投影片

小黑板

录音机

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

(1)出示绘有闰土守瓜的'幻灯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2)指名学生讲述画面的内容。揭示课题。

(3)简介鲁迅及小说《故乡》。

2自学课文。

(1)轻声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生字新词、读准宇音;结合上下文查字典理解下列词语:仿佛、无端、素不知道、伶俐;读通课文。

(2)给课文分段。

3、组织讨论质疑。

4、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写有生字新词的小黑板、检查认读和理解情况。

①理解下列词义:其间、一望无垠、祭祀、仿佛、无端、素不知道。(教师讲词义、学生写词。)

②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见作业本第1题。)

(2)指名汇报分段情况、井说出自己分段的理由。

5、讲读第一段。

(1)学生轻声读第一遍、思考:作者首先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是怎么写的?写得好在哪里?

(2)再次引导看幻灯、结合课文指图进行复述。(要求在复述时能运用“深蓝”、“金黄”、“碧绿”、“带”、“捏”、·刺“等词语。)

(3)齐读课文第一段。

6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2、3题。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写事情,认识少年闰土的特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段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闰、胯、匾、猬、汛”,会写“闰、捏、柄、匾、胯、缚、稻、猬、汛”;理解“闰月、伶俐、潮汛、一望无际、无穷无尽”等词语。

4、引导学生从读学写,运用本文抓人物特点的写法,描述自己身边的一个小伙伴的外貌。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沙地看跳鱼儿”四件事,体会闰土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我”的情感的变化。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闰、胯、匾、猬、汛”,会写“闰、捏、柄、匾、胯、缚、稻、猬、汛”;理解“闰月、伶俐、潮汛、一望无际、无穷无尽”等词语。

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

3、初读课文,了解“我”与闰土不同的身份,并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部分,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仿写人物外貌一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二、初读课文

1、小组学习,读准生字的字音,说说书写时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理解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开火车式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字音。

2、利用课件检查学习情况

(1)“闰”字的“门”内是“王”不是“玉”,不要多写一点。

(2)正音:划去()里不正确的读音。

正月(zhēngzhèng)供佛(gònggōng)畜生(xùchù)

正确(zhēngzhèng)供应(gònggōng)畜产(xùchù)

(3)与生字有关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胯()租()劲()缚()稻()

垮()祖()颈()搏()滔()

3、质疑(可简单写副板书,便于在下面的学习中反馈)

四、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

1、过渡语: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貌。)

2、闰土长什么样呢?快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3、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

板书:紫色圆脸头戴毡帽颈套银圈

4、谁来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1)学生不知从哪说起时,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然后看看他是谁,与他相对照,少年闰土有什么样的特点。

对比之后,我们知道闰土是一个年少而又天真活泼的孩子。

(2)再仔细读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看闰土还有什么特点。

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然后换上“苍白的”或“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体会出闰土“健康”的特点,因为他的脸是“紫色的”,为什么是紫色的?(在海边瓜地看瓜,在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生活在农村。)

5、请一位同学总结闰土具有哪些特点。

板书:纯朴可爱健康活泼

五、指导课后仿写一题

1、课件出示题目要求及闰土的头像。

2、课件出示课文中相关的内容。

3、什么是人物的外貌,让学生结合闰土外貌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特点)

4、课件出示范例,让学生自己读、说、评、议。

5、小组同学互相启发,练习说一说自己要描写的人物外貌。

六、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的生字和字词。

2、继续熟读课文。

3、仿照课文,写写你身边一个小伙伴的外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章第一自然段。

2、通过学习“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沙地看跳鱼儿”四件事,体会闰土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特点,并感受“我”的情感的变化。

3、初步感悟鲁迅作品中抓住特征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沙地看跳鱼儿”四件事,体会闰土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我”的情感的变化。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少年闰土》。

2、(课件)看,(师范读第一自然段)这就是闰土。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了解了闰土与“我”的不同身份,“我”是一个城市里的少爷,而闰土是我家忙月的儿子。这个画面就是“我”30年后再见到闰土时,脑海中出现的闰土的形象。为什么谈到闰土,我的头脑里会出现这样的画面呢?(因为当年闰土给我讲了很多的新鲜事,给我讲的在瓜地里刺猹的事我尤其记忆犹新,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画面)

二、深入学习课文

(一)学习“瓜地刺猹”

打开书,看看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闰土给我讲了这件事?(8——13)能给我们读读这部分内容吗?

导语: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闰土给我们讲的这件事吧!(出示默读思考题)

1、全班交流:讲了瓜地刺猹的事。

2、概括小标题:老师总结这个小标题的语言结构是: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

3、这件事中闰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机智,勇敢)

4、瓜地刺猹对闰土来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而对于我这样一个少爷呢?用一个词概括。(惊险、刺激、有趣、稀罕、少见……)

5、那你们想一想,闰土会用什么样语气讲?而我会怎样听呢?

6、同桌两个人,分角色读一读这部分内容。

7、指名一组分角色读。闰土绘声绘色的开始说了:

8、我们一起读读这段对话吧。(全班男女生对读)

总结:多么迷人的月夜,多么勇敢的少年,听着闰土的话,我的心呀,早已飞到那一望无际的西瓜地里,虽然我并没有亲眼所见,但闰土看瓜刺猹的形象却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以至于“我”在三十年后再见到闰土便立刻想起他瓜地刺猹的情景。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段文字吧!(学生配乐齐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课件

9、“瓜地刺猹”使我们感受到了闰土的机智勇敢,你们能不能在小标题中加上一个字,表现闰土是怎样地刺猹呢?(板书:勇)

导语:好,一个“勇”字,就使闰土机智勇敢的形象出现在了我们眼前。

下面,我们就按照刚才这样的步骤和方法,自学其它三件事。

10、再次出示默读思考题

(二)略处理:雪地捕鸟

1、指名读

2、交流:

3、瞧,这件事让我们对闰土又有了新的了解,指名有感情读。

4、完善小标题。(板书:智)

(三)略处理:海边拾贝

导语:闰土不仅给我讲了冬天的故事,还给我讲了夏天的呢!

1、能读给大家听吗?

2、交流:

3、女生读

4、完善小标题。(板书:忙)

(四)略处理:沙地看跳鱼

1、交流

2、完善小标题。(板书:喜、乐、笑都可)

3、指导朗读

三、理解难句

导语:闰土给我讲了这么多事,“我”又有什么感受啊?画出相关语句,读一读,理解句子含义,可以提出不懂问题。(副板书:四角天空?)

1、交流第14自然段。素不知道的“素”是什么意思?体会“我”的情感。

2、指导朗读,自愧不如的语气。

3、交流第16自然段。(对闰土生活的羡慕、佩服、向往,对自己处境的不满、无奈)

4、想象一下,闰土还会知道哪些希奇的事呢?

5、学生质疑:什么是四角的天空?

6、(课件:四角天空的照片)我们一起看啊,庭院深深,高墙耸立,这四面高墙上的就是四角的天空,当闰土在做那些希奇事的时候,我又会在这高墙大院中的什么地方做些什么呢?

7、从这里我们看到,“我”对闰土的生活是那样的羡慕,“我”是一个城市少爷,生活富足,为什么还要羡慕一个农村少年呢?同桌可以交流一下。

8、面对一个聪明能干的闰土,面对一个机智勇敢的闰土,面对一个见多识广的闰土,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第16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就是这样一个同我朝夕相处的伙伴,就要离开了: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啊,这位与众不同的新朋友和他讲的那些希奇的事,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不能忘却。(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3、现在你们能再来说说,闰土是怎样的一位少年?(板书)

4、让我们把这一自然段背下来,都来记住闰土这个与众不同的新朋友吧。

五、感悟写法:

1、课文学完了,想一想,鲁迅先生是如何把闰土这个人物写的这般栩栩如生的呢?(板书:抓特点写人物外貌言行)

2、课后,你们也仔细观察一个小伙伴,试着用本文学到的方法,写一写。

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自己去阅读鲁迅的原著《故乡》,看看30年后的闰土有了什么样变化?相信同学们会更加了解鲁迅作品的。

六、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故乡》。

2、观察小伙伴,抓住他的特点,试着用本文的写法,写一写。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4

《少年闰土》是写人的文章。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是表现人物的基本方法,作品抓住了这些特点,将人物刻画得十分成功。课文中闰土的四件事都是采用对话的形式描述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紧紧抓住闰土的语言来体会他勇敢、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特点,同时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热爱农村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这是本单元“初识鲁迅”的第一篇课文,教材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成就。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畜生、胯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4、学习课文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人的外貌。

【学情分析】因为课文写的是少年时代的事情,学生容易产生共鸣。但由于时代的原因,对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很难理解,教师要注意指导。

【教学重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幻灯片以及月夜刺猹、雪地捕鸟、分别时的动画)。

生:了解鲁迅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2、板书课题:

少年闰土

齐读课题。“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

(“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二、预习课文

1、小组学习,读准生字的字音,说说书写时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理解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开火车式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字音。

2、利用课件检查学习情况:

⑴生字中的特殊部首:

拜(手);允(厶或儿);畜(亠)。

⑵正音。

⑶与生字有关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3、质疑。

(简单写副板书,便于在下面的学习中反馈。)

四、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

1、过渡语: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

(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貌。)

2、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3、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

板书:

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

4、谁来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⑴学生不知从哪说起时,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

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然后看看他是谁,与他相对照,少年闰土有什么样的特点。

对比之后,我们知道闰土是一个年少而又天真活泼的孩子。

⑵再仔细读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看闰土还有什么特点:

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

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然后换上“苍白的”或“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体会出闰土“健康”的特点,因为他的脸是“紫色的”,为什么是紫色的?

(在海边瓜地看瓜,在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生活在农村。)

5、请一位同学总结闰土具有哪些特点。

(设计意图:教会学生抓重点次与理解句子的含义的方法。)

五、理清四件事的顺序

1、提问:

闰土和“我“在一起,给“我”讲了哪些事?

2、四人小组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学生按先后顺序说一说。

4、师生评论,调整板书:

雪天捕鸟

夏日拾贝

月夜刺猹

潮汛看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六、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衔接过度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少年。我知道他是这样一个孩子:

出示课件:

“……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

从这些描写中,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指名答。

生:我觉得闰土……

(设计意图:以上节课学习的对闰土外貌的描写来复习导入新课,使学生回顾闰土的特点。)

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认识少年闰土,进一步来了解鲁迅对少年闰土那一份特殊的感情。

二、研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都认为闰土是个可爱的农村少年,课文中的“我”也很喜欢他,是因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找找原因。

学生读课文,指名答:文中的“我”喜欢闰土是因为“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师:“我”往常的朋友是哪些人啊?

生:是和我一样的少爷。

师:是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课文中闰土向“我”讲了几件事?

出示课件:

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闰土向我讲了哪几件新鲜事?

什么时间或地点?

(两个字。)

干什么事?

(两个字。)

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原来学过的概括小标题的方法,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闰土向鲁迅介绍了哪几件事。)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板书:

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瓜地刺猹

潮汛看鱼

2、闰土讲了这四件事,读完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举例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答:有趣。比如:……

师:还有谁想说说。老师看出来了,大家对闰土的四件事都很感兴趣。这样吧,每个小组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件事来讨论。谁来捕鸟?这组。谁来拾贝壳?你们组,老师在笔记本里还准备了许多贝壳的资料,一会你们可以来查一查。谁来刺猹?这组。谁来看跳鱼儿?好,你们组选择跳鱼儿可真不简单,因为文中对这一部分的描写很少,这件事需要咱们想象力丰富才行。好了,大家都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老师还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学习方法,谁来给大家读读。

课件出示:

阅读课文中所写的四件事,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语言)、外貌、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的。

小组可选择喜欢的方式来汇报,如: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做实验、表演、画画、唱歌……

师:好,各小组先读课文,在读的基础上再互相交流感受。

小组交流,师各组指导。

3、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

师:好,请坐好。接下来汇报各组学习成果,请组长组织好本小组,准备好。

你从哪件事中了解到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

一雪地捕鸟:

生:我们从“雪地捕鸟”这件事中感受到闰土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孩子。

生:我们组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通过实验了解怎样捕鸟。

师:这组不错,能动脑筋想出实验的方法来学习捕鸟。请派个代表到前面来,跟大家介绍一下。

生上台演示介绍。

师:你们组体会得很好,请回。还有哪个小组也学习的是捕鸟这件事呢?你们小组能不能读给大家听。

抓住哪些词语?

生读:我们沙地上……

那么,闰土究竟是怎样捕鸟的呢?下面我请大家来欣赏一段动画。

师:你瞧,这么容易就捕到那么鸟,让我们也像他们那样读一读。

师生同读(指导感情):我们沙地上……

师: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觉得闰土有什么特点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聪明能干

二海边拾贝壳:

生:我们从“海边拾贝壳”这件事中感受到闰土是一个(见多识广)的孩子。

指名汇报。

师:这组同学多了不起,通过他们的介绍,让我们知道在海边的生活丰富多彩,捡贝壳是件多么有趣的事啊!

师:闰土的生活多有趣,老师在电脑里面也准备了资料,通过电脑展示给大家。出示课件。

师: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觉得闰土有什么特点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见多识广

三瓜地刺猹:

生:我们从“瓜地刺猹”这件事中感受到闰土是一个(勇敢机智)的孩子。

我们是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方式来汇报。

师:这个小组分角色读,合作学习,也值得我们学习,谁来评评他们读得怎么样?

生评。

师:仿佛把我们带到月下刺猹的情境中了,我们也一起来读读这一段,自己练习读一读,看能不能超过他们。刚才的那一组也要好好的读,看看再读一遍有没有新的感受,看看能不能读得更好。

指名读。

出示课件,指名来读:

1、“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轻轻地走去……”

从这句话中我可以读出闰土很()。

教师指导读。

2、“它不咬人吗?”

“有胡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师生评价。

师: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觉得闰土有什么特点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机智勇敢

这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件事,所以虽然三十年过去了,“我”一直都没把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忘却,一想起这个闰土,脑海里马上就出现了这个美丽又神奇的画面,(课件出示:“看瓜刺猹”动画)让我们也一起来看一看吧!播放动画。

四潮汛看跳鱼:

生:我们从“潮汛看跳鱼”这件事中感受到闰土是一个(见多识广)的孩子。

生:我们是用画画的方式来汇报的。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画的跳鱼儿。

(一张一张展示学生作品。)

师: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觉得闰土有什么特点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见多识广

4、师引: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闰土心里的四件希奇的事,那闰土的心中仅仅只有这四件稀奇事吗?

(学生肯定会回答:不,他还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出示课件: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师:大家想象一下,他那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还会有哪些呢?

(比如说:……等等。)

师:是啊,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新鲜事,是说也不完,做也不完的。他就是这样一个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如果你是少年鲁迅你会用什么样的感情读好这句话?

课件出示: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我真()啊!

5、师引:为什么鲁迅会有如此复杂的感情?

(鲁迅为什么会对少年闰土如此佩服呢?)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出示课件:

闰土在(海边)时,我正在(),不知道(海边有如此美丽的贝壳);

闰土在()时,我正在(),不知道();

闰土在()时,我正在(),不知道();

闰土在()时,我正在(),不知道()。

师引读,生接读:

(设计意图:用填空的形式来把鲁迅与闰土的生活做比较,加深学生对闰土的见多识广、鲁迅及他的朋友们孤陋寡闻的理解。)

6、小结:

正因为这样,所以鲁迅把少年闰土看作是难得的好朋友,虽然他才相聚了一个月,却建立了深厚、真挚的友谊。分别时是多么地难舍难分啊!

课件出示(图)。

指名感情朗读最后一段(配乐)。

三、教师总结,拓展延伸

师:好朋友总有离别的时候,可这一别就是三十年,你们想知道三十年后鲁迅和闰土见面的情景吗?老师建议大家去读一读鲁迅的小说《故乡》。

四、作业超市,自由选择

师引:在这堂课结束前,教师带你们到作业超市里去逛一逛。

课件出示:

作业超市(任选一题):

1、评一评:少年闰土或少年鲁迅。

2、读一读:鲁迅的小说《故乡》。

【板书设计】

17、少年闰土

雪地捕鸟聪明能干

海边拾贝见多识广

瓜地刺猹机智勇敢

潮汛看鱼见多识广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写人物必须抓住人物的特点,使人物形象真实、生动。

2、锻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一、外貌描写教学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全文并且了解了我和闰土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回想一下,鲁迅笔下的闰土是什么样的?

板书: 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戴银项圈

2、描写一个人的外貌不仅要突出人物的外在特征,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外部特征来展露人物的个性经历等,从鲁迅对闰土的外貌描写中,我们能看出什么?

3、人物外貌描写一般分两个方面,一种是描写与众不同外在特点,另一种是通过外貌描写反映一个人的生活环境、经历、品质等。本文就是侧重于后一种。

4、我们以前学过的文章或你接触的课外文章,也有能展现人物生活环境、经历、品质等的外貌描写,谁记得?

5、所以说外貌描写不能面面俱到,要根据表达的需要确定外貌描写的重点。5、播放大屏幕,进行外貌描写训练。

穷人 富人 病人 老实的人 奸诈的人 身体强壮的人 历经沧桑的老人

6、小结:

二、选材训练

1、以后课外读书中,如果遇到人物外貌描写,一定要细细揣摩;以后作文中如果想进行外貌描写,一定要细细斟酌。当然单单靠外貌描写还难以使人物的形象更深刻,更丰满,所以,鲁迅又加入了四件小事来丰满闰土的形象,分别是哪及件事?

板书:雪地捕鸟 夏日拾贝 月夜刺猹 潮汛观鱼(环境加事件)

2、下面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件事,调动起你六年来积累的学习方法,细细体会这件事突出了闰土的什么个性特点,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怎么体会到的,把你想到的在空白处做记录。

3、这四件事主要突出了闰土的什么特点?(见多识广)像这样围绕人物特点去选材,就是“围绕中心选材”。可以是一人一事或一人多事。本文就属于一人多事。但是在记叙时,要注意详略得当,不能平均用力。语文学习一般经历两个阶段,先有模仿,之后再转化为自己的,下面看看你能否正确地围绕中心选材。

4、①播放幻灯片进行选择训练。

下面看你能否自主进行选材。

②( )是一个--------的人,我选的事例是:

5、鲁迅正是用典型事例丰满了闰土的形象,呈现给我们一个见多识广的闰土。当然,从这几件事中,我们更能感受到闰土那丰富多彩的生活,那自由而洒脱的生活。

三、语言实践训练

1、闰土知道各种鸟雀的名字,而我不知道;

闰土知道海边五彩缤纷的贝壳,而我不知道;

闰土知道-----------,而我不知道

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及作者的生活背景,像老实这样说说。

2、是呀,闰土知道很多事,我都不知道,

我只知道低头吟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却不知道田间劳作那溢满汗水的快乐;

我只知道远处有着高山,却不知道高山真正的巍峨

我只知道有着对大海的描述,却不知道,迎着海风那一刻的心胸有着怎样的开阔,那惊涛拍岸的激昂怎可能是一个把自己囚禁于书中的书生所能感受到的呢?

我不知道的太多、太多,知道的又太少、太少。为什么呢?

3、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你是怎样理解“死角天空”的?

5、四角天空言简意赅,高度概括了鲁迅与闰土的生活环境,突出了鲁迅生活范围的狭小,对自己所缺失的农村自由生活的'遗憾及向往。可以说四角天空是本文的经典之笔,在鲁迅的文章中,像这样的经典之笔还有很多。

6、范读(范读两次)

指导朗读。

6、本段与前文有着怎样的关系?

7、语言上的对比,更能凸显作者生活范围的狭小,及对闰土似自由生活的渴望。所以,作者和像他一样的朋友,只能,也只能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天空。

四、总结升华

1、本文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作者在描写人物外貌时,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经历、品质等;

围绕着人物的个性特点选择4件典型事例丰满人物形象;

并运用了对比的方法突出了个人情感。这是我们进行人物描写时,需要学习的方法。

2、通读全文,体会这些写法的妙处。

课文就是个例子,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2、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明晃晃”等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背诵第一自然段

4、通过闰土的外貌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并学会描写人物外貌。

教学重点:

1、理解难懂的词语,了解文章大意

2、结合闰土的外貌描写,学会描写人物外貌

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读,明确任务

师:相信同学们都认识鲁迅,也看过他的一些作品,本单元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首先我们打开书本75页,看看本组的单元导读,找出本组在本组学习中,我们应该明确怎样的学习任务?最好分点说明。现在请同学们大声自由地朗读,边读边画出来,待会儿请同学们说说。

明确的'任务:1、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2、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生齐读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