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鹿》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九色鹿》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九色鹿》教学设计 篇1
《九色鹿》是苏教版第七册的一篇课文,是一个美丽动听的神话故事。教学时,我紧扣住一个“美”字,将美根植于学生的心间。
一、感受美的形体,激发爱的情趣。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多媒体显示九色鹿的图片)。九色鹿最早出现在我国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上,后来出现在动画片里,它是美丽的化身。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它,去认识它,了解它好吗?
2、师:谁能看着图片简单介绍一下九色鹿?学生介绍。
3、师:是啊,多么美丽的九色鹿呀!洁白如雪的双角,九种鲜艳的毛色,怎能不令人喜欢?让我们打开课本,美美地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紧扣丑的行径,反衬美的心灵。
1、师:这篇课文除了介绍美丽的九色鹿外,还讲了谁?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你带着问题,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学生自学课文。
3、检查生字词语的读音。
4、板书九色鹿和调达。
救
九色鹿 调达
出卖
5、师:这两条横线你会填什么词语?学生回答(板书“救”和“出卖”)。你能看着板书,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6、学生齐读“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6、学生交流。
7、教师小结:这三个词语刻画了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调达。调达到底做了什么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事呢?要想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真读书,要结合课文中调达的具体表现,才能真正理解这三个词语的含义。请大家快速读课文,找一找课文是在哪几自然段是描写了调达的表现的?
4、学生快速阅读,找出相应的段落。
5、请你认真阅读第3、5、7自然段,好好体会调达救起后和看到皇榜后的表现。
6、学生自学感悟。
7、全班交流。
(1)调达救起后是怎样的表现?(生读感谢的句子)谁能代调达感谢一下九色鹿的救命之恩?(朗读体会万分感激的语气)
(2)调达不仅感激涕泠,还郑重起誓呢!起誓是什么意思?
教师穿插讲解“誓“字的由来:古人在发誓时,手持枝条,当话说完后,就把枝条折断,意思是如果说话不算数,不讲信用,就如同这枝条一样将自己一折两段。
你从老师的介绍中明白了什么?(体会誓言是不能违背的)
想象练说:调达当时会怎样发誓?谁来说一说,演一演?
(3)调达救起后,可谓是信誓旦旦,感激涕泠,可一看到皇榜却——(引读第7 自然段)
(4)现在,你能结合课文说说这三个词语的含义吗?
(5)教师小结:调达的这种言行就是——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如果一个人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那他的灵魂就是肮脏的、卑鄙的。
三、感悟美的心灵,深化美的认识。
1、师:调达真是个灵魂肮脏的小人,可九色鹿曾舍命相救于他,九色鹿是如何救调达的呢?
(1)出示第2自然段,学生边读边思考:通过朗读,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只怎样的九色鹿?
(2)学生交流。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汹涌的波涛”“奋力挣扎”展开想象,感悟当时情况的危险,抓住“立即”一词体会九色鹿的奋不顾身、见义勇为。
(3)师:谁来表现这只勇敢的`九色鹿?(以赛读的形式体会九色鹿的勇敢)
2、师:从救人中,你还体会到九色鹿是一只怎样的鹿?从哪里感受到它的善良?(朗读第四自然段,通过指读、齐读等方式体会九色鹿的善良、不求回报)
3、九色鹿的善良除了表现在救人上,还表现在哪儿?
(1)出示第八自然段,学生自读感悟。
(2)学生交流。
师:九色鹿即使身处危险,仍能义正严词地面对国王控诉调达的丑恶行经,真是太有正义感了!假如我们就是那只九色鹿,当你睁开眼睛的一刹那,发现自己身处危险,而带队的竟是调达,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内心有何感想?
(3)学生交流。
(4)师:是呀,曾经被九色鹿舍命相救的调达,当初是那么信誓旦旦,可在金钱面前,却是如此见利忘义,怎能不令九色鹿愤怒?此时,九色鹿的话是字字千斤,句句掷地有声。让我们一起来怒斥这个卑鄙无耻的小人吧!(学生感情朗读)
四、交流美的情感,追求美的真谛。
1、师:同学们,学到这里,你心里一定有许多话想说吧!请你用两三句话来总结一下你的内心感受!
2、学生交流。
3、九色鹿已进入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田,老师也想借用一句格言来表达我此时内心的感受:美的形象和美的灵魂结合在一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吧!学生齐读。
4、让我们再美美地呼唤它的名字吧!(学生深情地齐读课题)
《九色鹿》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会用“竟然”说话。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主要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1、能抓住关键词句,朗读品悟,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
2、能够复述清楚主要的故事情节,初步掌握一些复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尝试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在抓住主要情节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故事复述得具体、生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概括故事内容,复习人物关系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民间故事——《九色鹿》。
2.课文中除了九色鹿还有一个主要人物是谁?(板书:调达)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用两三句话简单的说说。(板书:救出卖)
3、过渡:我们先来读读九色鹿救调达的故事吧!
【紧紧抓住故事这种文体特征,由人物和主要的情节切入教学,既是对第一课时概括故事主要内容(概括性复述)的复习,又理清了主要人物的关系。】
二、走进故事,品人物形象,述生动情节
1、打开书,自读课文2—5自然段,想一想:九色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把你感触深的词语和句子画下来,多读一读。
2、交流:读了这一段故事,九色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善良勇敢、见义勇为:
(1)你从哪里感受到的?相机指导抓住关键词句朗读。
(2)九色鹿不顾自己的危险,毫不犹豫地跳进了河里救人,这种行为就叫——见义勇为(板书),齐读词语;这种不顾自己安危而救别人的精神我们可以称之为——奋不顾身。
(3)勇敢的力量来自善良的心灵!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九色鹿奋不顾身的救人精神。齐读第二自然段。
(4)小结学法:在读书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自己感触深的词语、句子用笔画出来,这叫读书做记号。然后再多读一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要求四年级的学生养成读书做记号的习惯,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方法的指导,并进行相关的训练。】
无私助人、不求回报:
(1)说说自己的读书体会。
(2)为了能更好的揣摩人物的内心,我们可以用朗读再现当时的情景。谁读调达的话?谁读九色鹿的话?其余同学一起来读旁白。
(3)你们注意到没有,调达说的这段话后面有个省略号,表示什么?九色鹿为什么要打断他?
(4)小结:九色鹿冒着生命危险救了调达却不求回报,真是善良无私(板书)。你们已经学会了如何读出文字背后的声音!
(5)现在能把这组对话读得更符合当时的情景吗?请两位同学来试试,只要读引号里的话。
引导:九色鹿打断调达的话,应该怎么表现?(衔接再紧凑一点)再试一次!
【抓住关键词句(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揣摩人物的鲜明形象,体会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既是课标要求中年段学生掌握的基本的阅读方法和能力,同时也是指导学生详细复述故事的有力抓手,为后续的复述故事做好了铺垫。】
3、创设情境,进入角色,复述救人情节:(出示乌鸦插图)这时,九色鹿的朋友乌鸦来了,乌鸦问:“九色鹿,大家都在找你,你怎么跑到河边来了?”九色鹿会怎么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告诉乌鸦呢?
(1)指名做九色鹿复述故事。通过乌鸦的提问,相机引导学生抓住九色鹿的动作和语言来讲这件事情,!把故事情节复述具体。
(2)如果你们是九色鹿会怎么讲这件事呢?自己再练习一下。
(3)谁来试试看!现在你就是九色鹿,我是乌鸦,大家都是山林中关心九色鹿的小动物,可要认真听九色鹿讲呦。
学生复述故事。
(4)小结:同学们,在复述故事时,我们就要像刚才那样,投入故事的情境,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这样才能更好地突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板书:形象鲜明)
【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进入到角色中去,可以激发起学生复述故事的欲望,在说说练练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复述故事的方法。】
4、九色鹿不仅把这件事告诉了乌鸦,后来又讲给了谁听?赶快找一找九色鹿告诉国王的这段话!指名读。
小结:你们看,同样是复述一件事情,既可以像刚才告诉乌鸦那样,把事情的经过叙述具体,也可以像现在这样用简要的语言进行概述。
【复述的类型是多样的,一般可以分为: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虽不要求学生在课上完全掌握三种类型的复述要求,但是也要抓住一切机会渗透相关的知识。】
(1)九色鹿,刚才你把这件事讲给乌鸦听的时候,我们发现你很快乐,现在你的心情怎样?
(2)九色鹿为什么会这么气愤?你能联系上下文,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出示句式:九色鹿非常气愤,因为:
自己奋不顾身救起的人,竟然;
调达,谁知他竟然;
竟然……
相机板书:见利忘义)是啊,这让九色鹿怎么也意料不到!“竟然”这个词语在这里就表示了出乎自己的意料。
【此处的说话练习,既教给了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又学会了运用“竟然”这个词语。】
(3)谁能读出九色鹿的气愤之情?指名读句子,点评。
(4)九色鹿斥责调达见利忘义,什么叫“见利忘义”?
(5)摆在调达面前的是什么样的“利”?
(6)(出示:调达看皇榜图)当调达站在皇榜前,看到“重金悬赏”这几个字时,他会怎么想?此时他的眼里、心里只有什么?而忘记了什么?
引读:是的,调达早已利欲熏心,忘记了自己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时——引读:九色鹿立即……;忘记了自己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叩头……;也忘记了自己曾郑重起誓——决不……
(6)小结:调达的这种行为就叫——见利忘义,也叫——背信弃义、恩将仇报(板书)。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是中年段阅读训练的重点。以“见利忘义”这个词语为联结点,也捋顺了两段故事的情节。】
刚才我们读出了词语背后的的故事,关注了人物的心理活动,让故事情节更生动了!(板书:情节生动)
5、听了九色鹿的这番义正词严的话,国王会怎么想?士兵们会怎么想?乌鸦又会怎么想?你能再用上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出示句式:竟然。)
(1)指名说话。
(2)点拨:把这些人物的想法加入我们的故事中,故事的情节会更加生动、更吸引人。
(3)现在所有的人都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因此调达这种见利忘义、恩将仇报的卑鄙小人只有一种下场——一起读一读这个大快人心的结局。
【两处想象说话,既是创设机会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复述相关的故事情节,又渗透了复述方法的指导。】
三、走出故事,图文结合,合作复述
1、总结:同学们,这个故事学完了。像《九色鹿》这样的民间故事正是以它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至今仍被人们广泛传诵。因此,我们也有责任把这个故事继续流传下去。
2、(出示四幅插图)老师把这个故事浓缩在这四幅图里,请同学们四个人为一组,每人选一幅图,合作把故事复述具体。
【再次围绕文体特征,激发学生复述故事的欲望。故事较长,采用合作复述的形式,一来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二来可以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复述训练。】
3、指名小组复述。
教师相机点评(渗透复述要求和方法指导)。
【标签式的复述要求可能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把复述要求和方法的指导渗透到有针对性的点评中去,效果应该会更好。】
四、课后作业:
1、回去后把这个故事完整地复述给更多的人听。
2、欣赏一下动画版的《九色鹿》。
五、板书设计:救
22九色鹿调达情节生动
出卖
见义勇为见利忘义形象鲜明
善良无私恩将仇报
《九色鹿》教学设计 篇3
《九色鹿》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九色鹿》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九色鹿》教学设计 篇4
基础目标:
⒈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意思,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九色鹿见义勇为、不图回报的品质,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
⒉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发展目标:
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本领,通过抓住关键句子、关键词语理解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九色鹿的舍已为人、见义勇为的精神,把握表现调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的有关词句,反复朗读,认真体会,深入理解。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你们看过动画片《九色鹿》吗?一位中年学者在谈到《九色鹿》这部动画片时曾说过这么一段话:“这是一个古老的敦煌故事,我看一回感动一回。我语言乏力,实在没法称赞它。我只是想说:让我再看一遍吧!如果金钱可以买回过去的时光,我愿意倾家荡产去看《九色鹿》”听了这段话,大家是不是也很想了解这个故事呢?
(用别人懂得称赞导入新课,一改教师主动介绍故事的俗套,使学生多了几分新鲜与好奇,激起他们强烈的阅读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⒈自由读书。
想了解故事那就读书吧,大声地、一气呵成地读,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先跳过去,如果课文有地方震撼了你,有地方吸引了你,有地方感动了你,你就站起来。
⒉说初读感受,把握故事主要情节。
同学们听好了如果这位同学说的就是你心里想的,也就是你们见解相似,你就和他一起坐下去。
(初读感悟必有许多相似之处,用“见解相似一起坐下去”的方法,既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又促使其他学生在倾听别人发言时更仔细、更专注,更重要的是所有学生在“发言、倾听、落座”中初步感知了故事的大概情节,可谓一石三鸟。)
⒊学习生字词。
刚才读书过程中遇到“拦路虎”了吗?一起来克服。
⒋说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线。
自由朗读课文,练习用“故事开始()接着()后来()最后()”说话。
(此设计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又使他们在说话中理清了故事情节,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三、学习1-5小节,一读誓言
⒈默读1-5小节,划下印象深刻的句子,说说读懂了什么
⒉交流印象深的句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初步领会九色鹿的勇敢、善良。
⒊引导想像,深化理解。
面对自己的救命恩人,调达还会怎样感恩戴尽呢?当善良的'九色鹿不求回报只要他不泄露住处时,调达又会怎样信誓旦旦呢?
出示:
调达连连向九色鹿叩头,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意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达郑重起誓:“(………………………………)”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
(当学生读得情真毅切感人肺腑时,顺势引导学生想象补充调达的感激和誓言,使得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蕴蓄的情感得以延续和强化,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_
四、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重温誓言
还记得吗?九色鹿跳进汹涌的波涛中救了调达一命,却又不图回报,是多么勇敢、多么善良。还记得吗?调达的感激是那样真诚、他的誓言也是那样坚定。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遍。
出示:(师引读生齐读)
调达连连向九色鹿叩头,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意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
调达还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
二、再读课文,理解成语
调达的誓言让我想起了一个俗语,叫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你们怎样理解这个俗语呢?这里的滴水之恩又是什么恩呢?(指名说、板书: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救命之恩)滴水之恩就当涌泉相报,救命之恩又该怎样报呢?(指名说)上节课我们补充了调达感激的话,还记得调达怎么说的吗?
出示:
调达连连向九色鹿叩头,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意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达到底有没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呢?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6-9,相信你们会有更简洁更准确的表达。学生自由读书思考。指名说并引导板书:恩将仇报、背信弃义、见利忘义……这几个成语有九色鹿对调达的斥责,也有国王对调达的斥责,更有你们对课文的理解,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什么是恩将仇报、背信弃义、见利忘义吗?
三、学习6-7小节,再读誓言
⒈指导朗读6、
谁也没想到调达会这么做,王妃的一个梦让故事转了一个弯,一起看看梦到什么了?指明读,出示九色鹿图指导读。
⒉引导想象、重温誓言。
大家猜猜调达在皇榜面前又去告密他的心情会是怎样呢?(激动、矛盾)
出示:
调达郑重起誓:“(………………………………)”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
先指名读再齐读第五小节:
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
四、学习8、9小节,四读誓言
⒈四读誓言
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九色鹿一看到那张脸,定是百感交集,他想起什么?
先指名补充说、再齐读
出示:
调达连连向九色鹿叩头,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意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
调达还郑重起誓:“………………”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
昔日的感激越真诚誓言越坚定,此时的九色鹿就越气愤、越悔恨、越悲伤,他忍不住大声斥责九色鹿。引导学生练习朗读九色鹿的话。
⒋小结上文启发学生超越文本。
滴水之恩本该涌泉相报,救命之恩换来的却是恩将仇报,谁也不会忘记调达的命是九色鹿从汹涌的波涛中救回来的,谁也不会忘记,调达曾那信誓旦旦感恩戴尽。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国王你会怎样斥责调达呢?指名说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九色鹿是一个古老的敦煌故事,我希望这个故事能永远地留在你们心灵的一个角落,如果有一天你在危难中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你要想起这个故事,如果有一天你对别人许下了诺言甚至郑重起誓,你也要想起这个故事。
最后给大家留一道题:
出示:
事情过了很久,九色鹿渐渐忘记了那段恶梦。一天九色鹿来到河边散步,突然远处传来“救命啊,救命”的呼喊,他飞奔过去一看,落水人竟然是调达。
你认为九色鹿该不该再救调达呢?
救与不救现在作出选择很容易,但要一辈子坚持你的选择可不容易。也许你哪一天听了一首歌,看了一场电影或者经历了一次人生的大喜大悲之后,你会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所以我把这道题留给你们,也留给我,让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来思考。下课。
《九色鹿》教学设计 篇5
一、一条教学的主线
发展性课堂教学按一定的规律构建课堂,要有一条主线,“舒心、感动、愤怒、深思”是一条情感主线,让学生的情感随着这条主线向前发展。
二、一个平台
阅读教学要进行语言实践,包括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有效的有发展意义的语言实践需要在一定的平台上进行。第八节中九色鹿的一段话是重点,如何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我采用反复“读”的方式——让一位学生读,一位学生当国王听。读有读的要求,读出愤怒、读出尊敬,读得让“国王”感动,读得让“国王”改变决定。听有听的要求:听后的说感受,并回答老师提出的词语理解方面的问题。
三、以文本为中心,以资料为辅助,开放教材
课前让学生收集九色鹿的有关资料,我也准备了一些资料,作课堂补充之用。
课前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课中有机渗透。一处:“重金”。师:据说,国王要分出国土的一半,还有金碗装的银豆,银碗装的金豆。让生学理解“重金”。二处:调达害人的理由。师:据说,调达在重金的诱惑下,心想,九色鹿不就是一只动物,它毕竟不是人,加上调达生活很贫困,所以才告密。但无论有多少个理由,用这样的方式对待有恩于自己的人,都是不应该的呀。三处:调达的下场。师:据说,调达吓得步步后退,跌到深潭中淹死了,有的书上说调达后来身上长满烂疮,口流脓血,得了怪病而死。
四、教材也是可以发展的
师:有的版本上说,王妃没有得到九色鹿的皮毛,气死了,真可惜。估计国王回去没有好好向他解释。能让他不死吗?让我们代国王向她好好解释一下,让她感动。让我们一起来拯救她。
生:国王对王妃说,向我们告密的调达曾被九色鹿救过,现在他竟然恩将仇报,要害九色鹿。我们跟着他去害九色鹿,岂不是和调达一样了吗?这样,天下人会笑话我们的。
生:国王对王妃说,你知道吗?九色鹿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好人,他救了调达,不要报酬,我们就放了它吧,让它继续为世人行好吧。
……
这一教学环节,首先是引进其它版本上的内容,再是对原有内容进行改造,使教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但对于调达的下场,就没有必要进行任何改变了。恩将仇报,他应该得到他应有的下场,只需介绍一下就可以了。也没有必要假想其它的结局。教材的发展要“因材而异”,教材的发展最终为了人的发展。
五、对一个“假问”的反思
第二节的教学——
(出示第二节内容)
师:谁来把这一节读一下。
(生朗读)
师:老师觉得好像要读出一种——
生:紧张的语气。
生:紧急的.语气。
师:对,要读出紧张。从哪里看出来?
生:从“救命啊,救命”看出。
师:人命关天,很紧张。
生:调达在“汹涌的波涛”中“挣扎”。
师:很危急,刻不容缓。
生:“立即”也可以看出情况危急。
……
师:再来读一下。( 效果好多了)
师:如此危急的情况,此时九色鹿心里怎样想的?
生:它想,一定要去救他。
生:它想,不救他,他会淹死的。
生:它想都没想。
师:对,它哪有时间想呀。我看,就是有了想的时间,他也不会去想。对于心灵如此美好的九色鹿来说,救人是不需要想的呀。
[反思]
这是一个“假问”,我的预设是——提问学生:九色鹿想些什么?让学生尽情地去想。然后反问学生:“它想了吗?”学生醒悟过来,说:“没有想。”再问:“从哪里看出来?”学生回答:“从‘立即’这个词上看出来。”如此一来,就能产生出奇制胜的教学效果。而在实际教学中,当问到第三个学生时,就有学生回答说:“九色鹿没有想什么。”于是改变原来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教学需要预设,但还需随着课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九色鹿》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九色鹿、调达、国王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2通过对故事内容的理解,领悟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丑恶、卑鄙;见义勇为、不图回报、敢怒敢言的正直之气,明辨是非、知错就改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过程
一继续学习,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21课《九色鹿》,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齐读课题。
2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3这些词语让你想起了谁?指名说
二精读课文
1文中还有一位主人公是谁?九色鹿又是怎样的一只鹿呢?这里有一首诗,请大家自由读一读。
出示《歌唱九色鹿》
这并不是一首完整的诗,想将它补充完整吗?让我们翻开课本,到文中找找答案吧。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诗歌第一小节横线上应填什么词?为什么?
指名说
多么漂亮的小鹿啊!谁来读读?指名读
你们喜欢这只美丽的.九色鹿吗?我们一起来读。
齐读第一自然段
3出示诗歌第二小节
这里的空格处填什么词语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2—5自然段,读完后同桌互相讨论一下,该填什么词语?为什么?
指名说
(1)勇敢见义勇为
谁来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理解“奋力挣扎”
为什么要奋力挣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情况十分紧急,如果这时再没有人来救他,这个人肯定要淹死了,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九色鹿?师引读
九色鹿救人时犹豫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是呀,在如此危急的时刻,九色鹿不顾生命毅然跳进河中,他真是一只()的鹿?指名说。
指名读,师指导朗读。
(2)如果你是这个落水人,你想做什么?说什么?
指名说
文中的调达又是怎么说,怎么做呢?指名读。
虽然冒着生命危险救了落水人,但是九色鹿却不求任何回报,只是淡淡的说?指名读。
这真是一只不仅勇敢,而且还不求回报的鹿啊!
分角色朗读课文
面对如此美丽、善良而又不要任何回报的九色鹿,调达也?生说
理解“郑重起誓”
谁来郑重的读读这段?指名读。
4中国有句古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文中的调达报恩了吗?指名说
调达不但不报恩,反而?(恩将仇报)出卖了九色鹿,怎么回事呢?齐读第六自然段。
重金悬赏,站在皇榜前,看到那么多的奖金,调达想?指名说。
是的,最终他没有抵制住金钱的诱惑,出卖了九色鹿。
5由于这个背信弃义小人的出卖,国王得知了九色鹿的住处,立即?引读第七自然段。
可危险即将到来,不得不叫醒九色鹿,谁来和乌鸦一起叫醒他?指名读。
但是已经迟了,九色鹿从梦中惊醒,发现自己?生读。
自己救起的人竟然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男同学,你们就是九色鹿,说出自己心中的愤怒吧?
男生女生读
6面对国王,九色鹿害怕了吗?它据理力争,为自己讨回公道,这真是一只()的鹿?指名说。
齐读九色鹿说的话
国王为什么惭愧?他惭愧什么?
7是啊,不管你是国王,还是平民,我们做人都要讲信用,做一个诚信的人。
三齐读最后一段
四板书设计
21九色鹿
出卖救
调达
做人要诚信
反思:
本课以“九色鹿是一只什么样的鹿?”为主线展开教学。通过静心默读,圈圈画画,看看“九色鹿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学生从“波涛汹涌”“奋力挣扎”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调达在奋力求生。从“立即”“纵身”这些词语中想象九色鹿毫不犹豫、奋不顾身救调达的情景,感受到九色鹿的善良、勇敢。结合课文教学目标,通过对课文留白处的充分挖掘,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如分角色读九色鹿和调达的对话;演一演调达的郑重起誓;想象说国王斥责、重罚调达、下令保护九色鹿的话,体会国王惭愧的原因。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