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
此篇文章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意图:每位幼儿的成长都倾注了家人、老师、同伴以及社会大家庭大量的心血和爱。人类对动物存在着喜爱和亲近感,为此,本次活动以动物“母爱”为支点,截取几个它们生活中常用的爱的表达方式:爱是亲亲热热,爱是一起分享,爱是给予帮助、爱是为了长大,并帮助幼儿迁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从而更好地引导幼儿理解、感受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体验爱的美好境界。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听听、玩玩过程中,帮助幼儿理解动物“母爱”的不同方式。
2、创设氛围,引导幼儿回忆,唤起经验;帮助幼儿感受、体验爱不同表达方式。
3、激发幼儿大胆表达爱的欲望,感受爱的美好。
活动准备:1、幻灯片课件
2、牛肉粒若干,垃圾篓一个。
3、剪好的爱心卡纸人手一张,荧光笔若干。
活动过程:1、出示幻灯片
2,引出主题
师:请看大屏幕,上面有什么?
小结:这是一个温暖的爱心,上面这个是“爱”字,下面这个是“love”,就是爱的意思,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关于爱的话题。
二、唤起幼儿已有经验,为下一环节做铺垫师:我想先来听听,你们在生活中都感受过谁的爱?是什么事让你感受到他们的爱?
小结:刚才,你们说到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爱,还有很多其他人的爱,看来,在你们的生活中,感受过很多爱,这就说明我们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很多爱。那么,动物之间也有爱吗?他们会怎么表达爱呢?(出示幻灯片3)这里有些动物图片,或许能找到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观察图片,感受、理解爱的不同表达方式。先来看第一张图片(链接到幻灯片4)
1、图片有谁?他们在干什么?(追问)看起来怎么样?(亲热,相爱)
小结:熊猫妈妈用亲亲他们,抱抱他们,用靠在一起表示对宝宝的爱,小熊猫觉得爱就是亲亲热热。
2、熊猫妈妈的爱是怎样的?边说爱是亲亲热热,边出示字“爱――亲亲热热”
3、我们小朋友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都很友好,很相爱,对吧,那我们也趁这个机会相互亲热一下吧。还有什么动作可以表示亲亲热热的样子?(请幼儿示范)(师放轻柔的音乐,全体幼儿自由亲热)
小结:原来,亲热可以用这么多动作表达啊!看你们亲亲热热,相亲相爱的样子,老师真开心。
(二)、接着看下一张(链接到幻灯片5)
1、这张图片里藏着一个爱心故事?谁看出来了?(请幼儿说)
2、放音乐,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鸟宝宝刚出生不久,它们还没有学好飞,更不用说自己出去找食物吃了。为了不让宝宝们饿着,鸟妈妈就不管风吹雨淋日晒的日子,每天都坚持飞出去找食物,每次找到食物总是顾不上吃,或是舍不得吃,就马上衔回来分给自己的宝宝吃,小鸟们尝着妈妈找来的食物,高高兴兴地说爱是一起分享。
3、鸟妈妈的爱是怎么样的?方法同上
4、分享是什么意思?分享就是把自己喜欢吃的,喜欢玩的,开心的事与别人共享。
5、你们有过分享的经历吗?(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6、张老师前几天逛超市时,发现了一样新鲜食品,买回来一尝,感觉味道很不错,今天特意带来和你们一起分享,你们愿意吗?(发食物,提醒垃圾仍垃圾篓)
7、老师把好吃的东西和你们一起分享,你们开心吗?
小结:看到你们开心,我比你们更开心呢。分享能使别人开心,也能使自己的心情更愉快。分享能使我们交到更多朋友,感受到更多爱。以后,让老师看到你们更多相互分享的事,好吗?
(三)、继续看下一张(链接到幻灯片5)
1、这是蚂蚁妈妈,这是她已经长大的孩子,它们在干什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请听!
2、放音乐,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一天,蚂蚁妈妈带着小蚂蚁出去玩,她们爬过沙丘,爬过草地,不一会儿又爬上了一颗大树上,又爬过树枝,很快爬到了一片树叶上,她们尽情地享受着爬行追赶的乐趣。忽然,嗖地一下,小蚂蚁滑了一脚,蚂蚁妈妈马上回过头来,眼看小蚂蚁就要摔下去了,马上扶住了她,蚂蚁妈妈在小蚂蚁最需要帮忙的时候给予她帮助,小蚂蚁觉得爱是给予帮助。
3、蚂蚁妈妈的爱是怎样的?同上
4、互相讨论:在你以前的生活中,谁给过你帮助?当别人给你帮助时,你的心情怎么样?感受到爱了吗?请你们找个朋友说说吧
5、刚才,你的朋友对你说了些什么?
小结:在生活中,要是处处有你帮我,我帮你的事,该多美好啊!以后,大家都来互帮互助好吗?
(四)、来看最后一张(链接到幻灯片6)
1、哎呀,小熊怎么了?熊妈妈在哪里?怎么不去救它呀?
2、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其实小熊是被***妈故意推下水的,你们觉得熊妈妈爱小熊吗?(幼答)
3、播放录音牛牛是一只非常胆小的小熊,和它差不多大的伙伴都已经学会游泳了,有的还会自己抓鱼了呢,可是牛牛看着冰凉而深邃的河水,怎么也不敢下去。熊妈妈知道后,很焦急。一天,她把牛牛带到河边玩,趁他不注意的时候,狠了狠心用力把她推下水,看到小熊痛苦地在水里挣扎,她头也不回地走了。看妈妈走远,小熊没办法,只好自己试着划动脚掌,一下,两下,终于,小熊游起来了。
4、现在你们觉得熊妈妈爱小熊吗?
小结:嗯,其实熊妈妈是非常爱小熊的',因为小熊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学会游泳这项本领,它把小熊推下水就是为了帮助小熊早一点学会游泳,对吧。我觉得,熊妈妈的爱是为了小熊快快长大(出示字),熊妈妈的这种爱虽然会使人感到不舒服,甚至很痛苦,却对我们的成长有帮助。
5、你感受过这种特别的爱吗?
小结:除了刚才小朋友感受到的,大人们还有很多爱也是为了你们长大,比如。。这些都是爱的表现,现在我们小朋友已经是大班的孩子了,从现在开始,都试着理解大人们这些特别的爱,好吗?
总结:看了刚才这些图片,我们都知道了,原来动物之间也存在着爱,而且有着很多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呢,(链接到幻灯片5,引导幼儿回忆),老师觉得爱就是心里装着别人。
四、欣赏音乐《爱的奉献》,体验爱带来的快乐爱时时刻刻围绕在我们身边,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听着爱的音乐,制造一张漂亮的爱心卡片,送给你最爱的人,一起感受爱的美好吧! (放音乐《爱的奉献》,幼儿自由装饰卡片,教室巡回指导)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 篇2
一、设计说明:
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为了培养幼儿爱护优美环境、爱护花草树木的良好行为习惯,我设计《开花树》这一教学活动,创设了一个使幼儿感受到“美”避免了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为每个幼儿提供了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并让幼儿明白爱护花草树木的道理,从而激励幼儿热爱班级、幼儿园的情感。
二、活动目的:
1.让幼儿知道花儿好看我不摘的道理。
2.培养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意识。
3.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
大树一棵,树上开满鲜花。注:鲜花是活动的,可以任意摘下或贴上,鲜花若干。
四、活动过程:
1.教师以快乐的口吻向幼儿介绍开满鲜花的大树引导幼儿体会到:开满鲜花的大树真美丽。(请幼儿告诉老师:开满鲜花的大树美丽吗?漂亮吗?)
2.教师用沉重的口吻向幼儿讲述:“有一天,大树前来了一个小男孩,看见这么美丽的花就摘了一朵,”教师边计边从树上摘下一朵花,“又有一天,一个小女孩来到大树下,见到了树上的花,也摘了一朵”教师又从树上摘下一朵花。“这一天,大树前来了一群小朋友,一见树上开满了 鲜花都去摘,他们你一朵、我一朵不一会,树上的花就补摘没了”教师边讲这一朵一朵地把树上的花摘下来。“花没了,光秃秃的树真难看。大树伤心的哭了”教师把大树的脸变成哭样)
3.提问:启发幼儿回答:大树为什么哭了?(因为花没了);就象没了衣服一样。你们说摘花的行为对吗?你们家的周围有什么花?(幼儿自由回答);如果花园里没有鲜花我们的环境还美丽吗?
4.小朋友,你们都说得真棒,现在我们一起来打扮大树,让它笑起来好吗?(教师交待粘贴的方法,让幼儿把鲜花贴到大树上)
5.完成后,教师用欢快的口吻说:“花朵回来了,大树变美丽了,你们看大树笑得多开心。(教师又把大树的脸变成笑脸)
6.教师引导幼儿明白花儿好看我不摘的道理(你们以后看见美丽的花不能怎样)
7.你们说让大树来装饰我们的教室呢?还是带到室外装饰幼儿园的花园。(根据大部分幼儿的意见办)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作客能力发展现状:小班幼儿对到别人家作客的基本礼节缺乏了解。如:见人不知道主动问好,告别时忘记说再见;在客人家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随便拿,玩完后不知道收拾整理等等。
小班幼儿在交往与习惯方面的发展要求: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需在生活化、游戏化、情景化的环境中进行。
介于以上原因,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在游戏化的生活场景中进行相关的体验,获得相关经验。
活动目标
1.懂得作客的基本礼节:有礼貌;不随便拿人家的玩具。
2.玩过玩具后知道放回原处,学习收拾玩具的方法。
3.体验将玩具收拾整齐后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游戏场景:小兔的家。(游戏的区角:宝宝睡觉的地方——卧室;宝宝玩的地方——游戏室;宝宝吃饭的地方——餐厅等。)
2.小兔头饰若干。师扮演兔妈妈,另一个老师扮演兔姐姐。
活动过程
1.导入:准备去兔姐姐家作客
(1)去兔姐姐家喽!
兔妈妈:“我的宝宝们,今天妈妈带你们去兔姐姐家作客。走,坐上我的小火车出发了。”小兔们跟着兔妈妈听着开火车的音乐,“开火车”来到兔姐姐家门前。
(小班孩子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就是开火车。)
(2)去兔姐姐家怎么做客?
兔妈妈:“嘘!兔姐姐家到了。”
和兔姐姐互相问好!(免妈妈先跟兔姐姐问好,给免宝宝做个示范作用。)
“兔姐姐好!”“兔妈妈好!小兔子们好!欢迎你们来我们家玩!”
2.在兔姐姐家做客
兔妈妈:“哇!兔姐姐家真漂亮啊!兔姐姐能不能介绍一下。”(兔妞姐家的漂亮在兔妈妈的惊叹声中吸引了小兔的眼球,小兔宝宝们不由得驻足观看,为下面的介绍打下伏笔。)
(1)兔姐姐家真好!——兔姐姐的介绍
兔姐姐边带小兔们参观边介绍:
“瞧,这是我睡觉的地方,我的布娃娃都整齐地坐在这儿呢。”
“这儿是我的玩具,按照大小都整齐地排在玩具柜上。”
“这儿是我煮饭的地方,看,最上面放着什么?(煤气灶)这一层放着餐具,你认识吗?(煮饭、炒菜的勺子、碗啊,盘子啊等等)最下面是我喜欢吃的水果和点心。”
(在介绍过程中,为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的感官积极地参与,免姐姐可用和幼儿一起说或提问等形式进行,让幼儿在细心的观察中了解物品的摆放规律,为后面的整理活动做铺垫。)
(2)我想在兔姐姐家玩——征询兔姐姐意见
兔妈妈:“兔姐姐家真好玩,你们想玩吗?想玩什么?”
兔宝宝:“想玩。”“想玩玩具……”
“我们要问问兔姐姐可不可以玩啊。”
兔姐姐:“可以啊!”
(3)我在兔姐姐家玩啦!——小兔们自由玩。
小兔们自由玩乐,兔妈妈和兔姐姐陪同小兔们玩。
(幼儿很兴奋,自然玩得很带劲儿,玩具玩得到处都是,各区域的玩具混杂在一起。)
3.整理兔姐姐的家
(1)我来整理(初步整理:没有特别要求下的自行整理——粗整理。)
兔妈妈:“宝宝们,不早了,快收拾收拾回家了。”
小兔们收拾整理玩具。
兔妈妈:“快点哦,收好的宝宝赶快坐下歇歇。”(为了让收拾得快的宝宝看到收拾的结果,同时等等收拾得慢的幼儿。)
(2)我会整理(再次整理:根据要求检查整理——细整理。)
“看看有没有收拾好?” (将放错地方的玩具找出,送到原来的房间。)
“是不是跟刚才进来的时候一样?”
要求整齐摆放玩具:布娃娃是不是整齐地坐在那儿?玩具是不是放得整整齐齐?煮饭的地方也收拾好了吗?
发现问题及时请兔宝宝去整理。分区分批去整理。
(这三个区域最难整理的是厨房,幼儿虽然喜欢玩厨房的玩具,但对于厨房的用具幼儿毕竟接触得比较少,离他们的生活较远,所以在最后的整理环节作为重点让幼儿回忆餐具是如何摆放的,再收拾。经过好几个来回才基本符合要求。)
(3)我整理得真好!(免姐姐验收。)
①兔姐姐检查
如有问题再请个别孩子去整理。
“兔姐姐,你满意吗?”
②兔姐姐的'夸奖
兔姐姐:“兔妈妈,你的宝宝真能干,把我的家收拾得跟原来一样整齐漂亮。”
(免姐姐的评价,让小免们的劳动有了成就感,也让他们知道,只有玩完以后整齐收拾玩具的孩子才是受人欢迎的孩子。)
4.兔妈妈带小兔们回家
(1)道别
兔妈妈:“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和兔姐姐再见。”
兔宝宝:“兔姐姐再见!”
兔姐姐:“小兔再见!欢迎你们下次再来玩。”
(2)回家
兔妈妈和宝宝听着开火车的音乐,开着小火车回家去。
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前后顺畅自然,将作客的礼节及整理玩具的要求通过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兔姐姐家作客的情节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幼儿在玩中学会了做客的礼节:有礼貌、不随便玩人家的玩具,玩完玩具放回原处,并自己整理摆放。同时情感上得到愉快的体验:看到自己整理得整整齐齐的玩具,听到兔姐姐诚挚的表扬、兔妈妈的肯定等。本次活动目标基本达到。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自然地从心理上接受做客的一些基本礼节。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受时间是流逝,一去不复返的。
2.感受时间的价值,体会时间的宝贵。
3.教育幼儿做事情不能拖拉,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1.幼儿过生日课件一套。
2.故事背景、动物图片一套。
3.幼儿操作材料:穿珠、玻璃珠、勺子、盘子、橡皮泥、包装纸。
4.摄像机一部。
活动过程:
1.观看课件“过生日”,了解随着时间的流逝,人慢慢的长大。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朋友过了几个生日?”“每次的生日蛋糕上面蜡烛的数量有什么不同?”“随着每次过生日小朋友的样子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自己两岁生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那你们还能不能回到两岁的时候?”
3. 教师启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哪些事物随着时间而变化?(小鸡的成长、树苗的成长……)
4. 教师小结:时间非常的宝贵,时间流逝的很快,我们要珍惜时间,那么来一起听一个故事《等明天》,听听小猴子有没有珍惜时间呢?
5. 出示图片讲故事《等明天》。
6. 通过故事教育幼儿做事不能拖拖拉拉,懂得珍惜时间并讨论在一分钟内我们能干多少事情?
7.幼儿可自由选择串珠、舀玻璃球、包糖果游戏活动中的一种,体会一分钟带来的快乐和收获。(在此期间,摄像师把孩子在一分钟的游戏活动拍摄下来)
8.教师启发幼儿,过去的时间已经回不去了,时间是不停的'向前走,教育幼儿要珍惜时间,时间是最宝贵的。
9. 通过幼儿观看录像回放,重新体会过去的时间是回不去的,是不能再经历的,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时间。
10. 教师小结:时间是最宝贵的,如果小朋友们不好好利用它,时间就会悄悄的从你们身边溜走。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说出幼儿园附近的建筑、机构、设施并用简单的图案表示出来。
2、识别幼儿所在的路名、门牌号以及路边的路牌、车站牌等标识并在道路图上标识出来。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幼儿提前在生活活动中进行过社区调查。
2、提供简易的幼儿园所在地道路图,纸、笔、剪刀和胶水。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分组交流社区调查的结果。
(1)说说幼儿园附近有哪些帮助认路的标志性建筑,如商店、医院、学校和邮局等。
(2)说说幼儿园所在的路名、门牌号以及路边的路牌、车站牌等标志。
2、让幼儿画一画。
(1)请幼儿将幼儿园标志性建筑以及幼儿园附近的建筑(商店、银行等设施),用简单的图案表示出来。
(2)让幼儿将幼儿园所在的路名、门牌号、车站牌等用简单的标记表示出来。
3、启发幼儿标识幼儿园道路图。
(1)让幼儿将标记和图案剪成小卡片,确定他们的位置,贴在标有幼儿园所在地的.道路图上,制成幼儿园道路图。
(2)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标识的道路图。
4、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说一说小红从家到幼儿园都要经过哪些地方?哪条路比较近?与同伴说一说,画一画。
5、活动延伸
(1)在教师带领下,请幼儿拿自己标示的道路图到幼儿园附近的路口去核实是否正确,对不正确的地方进行修正。
(2)请幼儿将标识的幼儿园道路图张贴在教室中。
(3)引导幼儿在公共场所有意识记住一些典型的标志,一旦走失知道向成人求救,并能提供必要的信息。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湿糯米粉搓元宵并能团得较圆。
2.能感受到元宵节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观察汤圆和动手操作能力。
4.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收集花灯,布置活动室。
2.用湿糯米粉适量,消毒过的盘子一组一个。
3.幼儿用肥皂洗净双手。
4.PPT。
活动过程:
一、观赏花灯,感知元宵节。
1、幼儿自由观赏花灯,相互欣赏。
2、引发幼儿讨论:为什么现在要玩花灯?
3、小结:元宵节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灯、玩花灯、做元宵、吃元宵。
二、引导幼儿搓元宵。
1.老师介绍做元宵的材料,湿糯米粉。
2.讨论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将湿糯米粉搓成长条,再分成一段一段的,最后将每一段搓圆。
三、幼儿操作。
老师将湿糯米粉分给幼儿,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提醒幼儿不能把元宵掉到地上,以免弄脏。然后将幼儿做好的元宵送到厨房请师傅帮助煮沸熟。
小百科:汤圆,是中国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状食品。一般有馅料,煮熟带汤食用。同时也是元宵节最具有特色的食物,历史十分悠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