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2025/11/07教案

此篇文章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篇1

一、课型造型表现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2、了解各种颜料,工具的性能,画法。

3、运用综合手法使画面丰富,有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水墨画画法。

2、难点:能将各种工具综合运用。

四、教学准备

1、师:国画颜料、水粉颜料、油画棒、笔、调色、盘、剪刀、胶水、范画。

2、生:彩色水笔,调配颜色用的笔、盘、颜料、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

(一)比较

1、小朋友们,老师这有一些画要请小朋友们一起欣赏,仔细看,看完了告诉老师每幅画分别用了哪些颜色,用了什么方法画的?

(比一比哪位同学看的准又快)

2、看一幅、贴一幅

分别有:a水墨画b油画棒画c水粉画d版画e拼贴画

(逐个讲解、分析,并标出各种图画的绘制方法)

(二)尝试

1、复习、巩固各种画的单一画法

a、水墨画:采用国画颜料、水、墨注意:水份的控制

b、油画棒:采用油画棒特点:不溶于水(示范)

c、水粉画:采用水粉颜料、水特点:水粉不同,画出的效果不同

2、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提示尝试各种方法。

如:用油画棒画一画线条;用毛笔加些小点、小圈;用水粉颜料涂一涂色等。

提示:引导学生将不同的方法组合在一起使用,注意观察它们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什么样的效果。

(三)欣赏

1、综合绘制方法的范画

请同学们看一看这幅画,与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些有何不同?相同在何处?这幅画把刚才我们看到的方法都用上了。

分析:这幅画每个地方分别用了什么技法?(生讨论,生)

讲解:将水墨、油画棒,水粉等结合起来会出意想不到的效果使画面更丰富。

2、打开书Р6、7,在书上同学们还会看到很多有趣的画面,同学们同桌一起看一看,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幅?

引导学生关注画面的创意、材料。

(四)启发、创新

1、除了刚才老师讲的这些,你还能想出哪些好方法?

A、指印法B、点点法C拓印法

2、学生在实物投影上示范给同学看,同学们可以补充不同的想法。

(五)创作

学生作业设计:用多种技法,以水墨为主画一张综合作业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回指导,指导重点:水份控制

(六)

1、优作讲评,不足作业提出修改方法

2、金点子:同学们可以尝试用刚才画好、印好的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如剪纸、

改变成一把小伞、制作成一件小手工、回家后还可以各爸爸、妈妈一起尝试在自己的白色T恤衫上画一画……。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

2、在游戏中感受平衡的观念,体验自制玩具的愉悦。

3、培养动手能力和设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运用不同方法、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

教学准备:纸条、木头、易拉罐、塑料瓶盖摇滚玩具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感受

1、教师把课前自制的摇滚玩具拿出来给同学们欣赏,并给学生玩一玩。

2、欣赏教材中的摇滚玩具。

3、激趣: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真有趣。你想做一个摇一摇、转一转、滚一滚吗?

二、了解制作需要的材料

观察发现,做摇滚玩具可以用哪些材料?

纸条、木头、易拉罐、塑料瓶盖等。

三、学习做“摇滚青蛙”

1、看图了解步骤:

①剪切纸条。注意纸条不能太窄,太软。

②卷贴成形。注意胶合面不要太窄,要胶牢固。卷成圆形。

③剪、画青蛙的形象。注意青蛙不要剪得太大,要比圆稍小。

④粘贴完成。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四、根据学生制作情况进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二、继续做“摇滚青蛙”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三、游戏:

把摇滚青蛙的玩具放在桌上,用嘴吹一吹,让它滚动。比一比,看谁的玩具滚得最远。

四、制作更多的摇滚玩具

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摇滚玩具。

五、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向日葵的形状、色彩、大小等特征。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并能进行艺术再创造。

3、激发学生热爱花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能养成认真、仔细地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抓住向日葵的特点(形色),画一幅有关向日葵的作品。

教学难点:

能根据向日葵的特征进行艺术再创造。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认识结构。

(1)教师出示向日葵,并结合图片,让学生把观察到的形象描述出来。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3)教师小结,肯定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欣赏范作,共同评价。

(1)教师出示向日葵,并结合范作以及书本中凡高和伍必端的作品,提出诸如:看了这些画有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幅画,请讲出原因;如果你是画家,你准备怎么画向日葵等问题。

(2)师生共同结合图片与作品谈谈美术创作与现实的区别。

三、创作作品,提供建议。

(1)提出主题:好大的向日葵。

(2)创作建议:要求突出向日葵的特点,并结合图片、范作等对向日葵进行适当的想象,合理地创造出新形象;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可以运用拟人、夸张、想象等方法进行创作。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四、实践:做心中作品。

(1)学生创作,用绘画或拼贴的形式均可。根据字母的外形特点,大胆想象,四周可以添上合适的内容,也可以编写字母故事等。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表现快乐童年的美术作品,初步感知、了解不同绘画表现形式的美感特征。2.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画家的作品,并能说说自己的感受。

3.感受美术作品中总表现童年多种多样的快乐生活,增强幸福、快乐的情感体验,激发珍惜幸福童年、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中外画家表现快乐童年的绘画作品,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画家的作品及欣赏的感受。

难点;了解不同画种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教学准备 学生:课件阅读教材

教师:相关图片、课件以及多媒体设备等。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欣赏导入。

(1)提问:课件展示,这几幅画画的都是什么人? 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怎样?

(2)教师小结谈话,出示课题:《画家笔下的快乐童年》。

2.初步赏析。

(1)提问:刚才有同学说画中的小朋友很快乐,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快乐的事是多种多样的,在你的生活中什么事让你很快乐?

画家在表现快乐的童年时,他们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你能发现吗?

(2)教师归纳小结:《小八路》是油画作品,表现了两个小八路爱护小鸟的画面;《三毛迎解放》是一幅中国画,表现三毛欢快打鼓的形象;《三月三》是年画,表现了几个小朋友在春天里放风筝的快乐情景。

3.深入探究。

(1)教师出示《悄悄话》 提问:这幅画属三毛画种?

这幅画画了什么内容?

猜一猜小孙女可能在说什么悄悄话?为什么?

小结:《悄悄话》是一幅中国画,画面上一个陕北老爷爷盘腿坐着编柳条筐,一个天真的小女孩(可能是孙女)背着书包、算盘,手里拿着一张纸(通知书),笑眯眯地,把小嘴凑到老爷爷的耳边,正在说“悄悄话”。她在说什么?我们可以想象她在报告得了好成绩,她收到了老师的表扬,她要参加什么喜欢的活动??

(2)教室出示《洗澡》 同桌交流:《洗澡》画了什么?

主要从什么方面来表现画中人的快乐幸福? 指明发言、教室反馈小结

(3)教师出示《闲庭春画》

学生观察《闲庭春画》后,请学生介绍画面的内容,根据自己的玩耍经验,说说画中的小朋友心情怎么样。

(4)同时出现以上三幅作品,请学生说一说:这三幅作品都表达了快乐和幸福的主题,你觉得它们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5)教师出示《耍孩儿》,这是一幅中国画,在这幅画中几个小朋友在放风筝,表现了小朋友们玩耍时欢快的情景。在这幅画中画家给背景留了空白,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中国画的留白特点,并进行中国画留白欣赏。(6)教师出示《康乃馨、百合、玫瑰》、《提着水罐的小女孩》。

请学生说一说:上面两幅作品都表现了小女孩在花园中的情景,但画面的意境带给我们的感受很不同,你能说说这两幅画的背景和人物在表现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讨论后归纳。

4.尝试赏析

第二课时

1.学生继续作业

请自主选择还没欣赏过的一幅画,说说你选择的是谁的作品? 属什么画种? 画面表现了什么内容?

你感觉到画中的小朋友的心情是怎样的? 画家在处理人物和背景时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2.学生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3.小结拓展 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欣赏其他艺术家表现快乐童年的作品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收集更多画家表现快乐童年的美术作品,或者用画笔表现自己的童年趣事。

四、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堂探究性的人物简单动态造型学习课,通过“你的爸爸妈妈从事什么工作”启发学生说说所观察到的父母在工作中忙碌的样子,学习人物服饰、简单动态及活动场景的描绘。同时通过展示学生用多种工具描绘父母工作、生活的作品,启发学生用多种绘画创作手段和方法。

本课也是一堂情感教育课。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的思想情感,增进与父母间的感情。当然本课教学时也应注意对单亲家庭孩子创作情感的健康引导。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自己最熟悉的人物活动及场景的观察、回忆,学画简单的人物动态和场景。

2、通过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捕捉人物服饰、动态、场景等进行造型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描绘人物的兴趣和热爱、喜爱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人物服饰、简单的动态及相应的场景描绘方法。

难点:描绘出人物动态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1、演演、看看、猜猜、说说,趣味导课。

(1)出示课题:《爸爸妈妈》。

(2)复习有关人物特征的旧知识:请一位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父母的容貌特征,说说自己的模样什么地方像爸爸妈妈,并简单表演父母最有代表性的神情及有趣的样子。

(3)教师出示课件“我的父母相册”,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一些父母照片,让学生猜猜他们分别是谁的父母。

(4)学生各自说说自己喜爱父母的原因。

2、出示课题,情景表演,观察感受。

(1)出示补充课题:《爸爸妈妈真忙》。请学生介绍父母忙碌的生活。提出问题:父母忙碌时是怎样的?

(2)请学生回忆自己父母忙碌的样子,并表演一下。

(3)学生分成4人小组,互相表演,并猜猜各自父母的职业,说说自己喜爱父母的原因,夸夸自己的父母。

3、探究学习。

(1)学生出示自己所拍的父母工作或生活时的照片。

学生说说父母忙碌时有哪些特征。小组讨论如何表现父母忙碌时的情景。

教师可出示课件启发学生观察不同职业的服饰、工作环境、人物动态特征来进行人物动态造型。

(2)让学生通过欣赏继续探讨表现主题的造型方法。

①欣赏大师表现人物忙碌的作品,进一步启发学生,开拓视野。

②让学生欣赏各种表现手法的儿童绘画作品,启发学生用线描、油画棒等方法自由表现主题。

4、自由创作表现。

自由选择绘画方法进行创作。教师辅导时应特别注意单亲家庭孩子的创作情感。

5、评价交流,增进感情。

作品展示交流,自评、互评、总评相结合。鼓励学生将画送给父母。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造型与表现 儿童画 画面线条的组织性与装饰性

学习与生活:绘画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

学习重点

能画出各种条纹

学习难点

能画出穿条纹服装的人物形象

一、 情景导入 喜羊羊与美羊羊的对话

1.喜羊羊:美羊羊,你今天穿得很漂亮,衣服是跟平常的不一样,为什么你的衣服会有那么多一条条的线儿?

美羊羊:是的,这是我的新衣服,衣服上有很多线条组合在一起,这就叫做叫条纹! 喜羊羊:哦,条纹?!我还是不怎么懂,你能告诉我吗?

美羊羊:哈哈,我来教你唱一首歌吧!

线儿线儿真神奇,不仅有粗还有细。

换换方向横竖斜,排成队儿更美丽。

喜羊羊:哇!原来那些线条整整齐齐、很乖乖的在排好队就叫做条纹了!

美羊羊:是啊,这就是黎老师今天要上的条纹乖乖了。

2.出示课题:条纹乖乖

二、认识条纹

1.师:想一想,线条排队会变成什么样呢?

(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认识条纹,观察条纹排队时候的样子。)

2.师:说一说,想一想,除了直线,你还认识什么线条?

生:曲线、波浪线、弯曲的线、折线等等

3.师:怎样组成漂亮的条纹?

生:加点颜色(师板书各种颜色笔的条纹)

三、表现与赏析感受条纹

1.欣赏课件中穿着各种条纹衣服摆着各种动作的人

师:刚才的条纹服装秀,你最喜欢哪一个同学的服装?为什么?

生回答。

小结:不一样的条纹服装能产生不一样的美感,色彩丰富的就感觉很活泼,色彩简单就感

觉比较沉稳。

2.师:这时候,美羊羊和喜羊羊又出来了,听听他们说了什么?

喜羊羊:美羊羊,我这才发现原来一条条的线儿整齐排列能够变出这么多条纹,而且用条纹做成的衣服都相当好看,我也想买一件条纹的衣服来穿一下啊!

美羊羊:喜羊羊,你找对人了!我最近开了一家服装店,叫美羊羊服装店,但是呢,因为店铺才新开张,没有太多好看的衣服,我想请同学们帮我的美羊羊服装店设计很多好看的条纹衣服可以吗?

3.师简单讲述添加条纹的要求,师展示课前准备好的衣服样板

四、大胆创作

学生大胆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评小结

1.学生把作业“小服装”贴在老师预先准备好的“美羊羊服装店”

2.学生互评(问生喜欢谁做的衣服?)

3.教师评价小结(从服装条纹是否变化丰富)

六、拓展延伸

寻找生活中的条纹,感受条纹带来的节奏感、方向感、韵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