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活动教案

2025/11/07教案

此篇文章活动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2、学唱歌曲《下雨了》,并尝试用连贯、跳跃的声音进行演唱。

活动准备: 钢琴

活动过程:

一、律动:《拍手点头》、《这是小兵》、《生活模仿动作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2、学唱歌曲《下雨了》,并尝试用连贯、跳跃的声音进行演唱。

活动准备:

钢琴

活动过程:

一、律动:《拍手点头》、《这是小兵》、《生活模仿动作》。

二、练声:《讲卫生》、《大风和秋叶》。

三、学习歌曲《小雨了》。

1、引导幼儿回忆下雨情景。

师:你看过的'大雨(小雨)是什么样的?像什么?

2、你见过的的小雨是什么样子的?下小雨的时候你会听到什么样的声音?

3、教师范唱歌曲,鼓励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对歌曲中大雨、小雨的不同感受。

4、老师范唱,重点唱出大雨、小雨的不同感受(大雨——哗啦啦,小雨——滴答答。)

5、小朋友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幼儿回答教师用歌曲里的语言小结幼儿回答,并请幼儿学说。

6、幼儿学唱歌曲。

7、引导幼儿用连贯、跳跃的两种声音表达大雨和小雨。

8、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大雨、小雨的不同样子。

9、老师:有哪些动作可以表示下大雨和小雨?(也可根据幼儿情况给与一定的提示,如提示幼儿用脚轻轻地走路来表示下小雨了等。)

四、复习歌表演《学做解放军》。

活动教案 篇2

关于活动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活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活动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感知电脑传递信息的特点,体验科技给人类带来的方便。

2、激发幼儿对电脑等科技产品进行研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

1、电脑幼儿、学习软件若干。

2、教学挂图《电脑》。

3、《科学》下P.18~19。

教学过程:

一、认识电脑。

1、带领幼儿到电脑室,请幼儿说出电脑主要部件的名称。

2、讨论:电脑能干什么?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介绍电脑的用途。

3、用教学挂图,教师结合幼儿知道的电脑的.用途,丰富他们对电脑的认识。

二、感知电脑传递信息的特点。

1、带幼儿上网浏览,在操作中发现电脑传递信息速度快、内容广、信息量大等特点。

2、观看画册《信息的使者-电脑》,进一步认识电脑主要部件的工作。

三、玩电脑。

教师带幼儿用电脑进行绘画、玩游戏,体验使用电脑的乐趣。

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在“赛一赛”的过程中,使学生通过比较感受到:一个人一个想法,自己的左手和右手的动作协调一致;而两个人,两个想法,拼揍的左手和右手的动作,不容易协调一致,因此,彼此理解配合才能默契的道理。

2、通过游戏创设的情景,使学生领悟到:相互信任、支持、合作才能成功。

活动准备:

1、一份表格

2、游戏

活动过程:

一、 导入生活中,有许多事需要我们使用两只手,也就是左手和右手一起来做。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左手和右手是怎样一起做事。

板书: 第7课 左手和右手

二、 进入

1、 赛一赛

(1) 有自己的左手和右手教师:看书上的要求,左图是一个表格,请同学用尺子、铅笔在右边照样子画出来。开始画,计时 全班一起讨论:左手和右手要怎样才能把一件事作好? 由于什麽原因,左手和右手的动作协调一致 小结: 板书:一个人 一个想法 协调一致

(2) 用“我”的'左手和“你”的右手教师:用自己的左手和同桌的右手,组成“一双手”,请大家准备好!请用这双手,将表格复制在空白处要求:每人只能用一只手,一人拿笔,另一人拿尺

(3) 发令----------计时

(4) 指名回答:与刚才相比,哪“一双手”更快,为什麽?

小结:两个人,两个想法,配合不易协调一致 (板书)

2、 讨论:两个人组成“一双手”怎样配合,动作才能协调一致?

小结:合作的伙伴,如同我们的左右手,彼此理解,配合才能默契板书 理解

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声音.并学习分辨。

2.肩皂利用各种物品、各种方法有目的地进行声音模仿.在操作中体验快乐。

3.乐意在活动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验证。

活动准备

1.酸奶杯、热水袋、干豌豆、纸张、纸制火柴盒、木板、不锈钢杯、筷子、塑料袋、高矮不一的杯子等各种材料。

2.录有各种声音的磁带.“科学家利用声音的发明”VCD。

活动过程

一、提出主题

1.你听到过哪些声音?幼儿讨论后回答。

2.你听到过的最大的声音是什么?最小的声音是什么?

二、听一听奇妙的声音

幼儿听录音(下雨声、老虎叫、狮子吼、小鸟唱歌、打雷声等等),说说自己听}十{了哪些声音.想象在什么时候这些声音会出现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三、我来造声音

1.老师利用酸奶杯互相击打,发出骏马奔驰的声音,然后把多种材料分给幼儿,让幼儿3人一组尝试用各种材料、各种方法使它们发出各种声音,制造各种声音效果。

2.幼儿在操作时.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想想自己想造什么声音效果.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尝试。

3.幼儿轮流向大家展示自己制造的`声音效果,其他幼儿加以欣赏与模仿.如:摇一盒干豌豆――雨滴落在遮雨棚上的声音;把硬纸揉成团――路上的脚步声……

四、讨论:我喜欢什么声音

让幼儿在讨论中知道乐音和噪音,了解生活中对我们有益和有害的声音,知道要学会制造乐音,避免制造噪音。

五、看VCD,了解科学家利用声音为人类服务的实例,如声波驱蚊器等等,鼓励幼儿开动脑筋.自己也当发明家。

活动延伸

1.在小组活动中探索用绘画与舞蹈语言表现各种声音。

2.语言活动:诗歌《巴喳――巴喳》。唤起幼儿有关的声音经验,在积极思维的同时进入诗歌优美独特的意境。

附诗歌

穿上皮靴在林子里走.

巴喳――巴喳!

“笃笃”听见这声音。

就一下躲到了树林间。

“吱吱”一下窜上了松树,

“嘣嘣”一下钻进了密林。

“叽叽”嘟一下飞进绿林中.

“沙沙”哧一下溜进了黑洞。

全都悄没声儿地蹲在看不见的地方.

目不转睛地看着“巴喳――巴喳”越走越远。

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练习侧走的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

2、探索用身体各部位夹球侧行的方法以及与同伴合作方式。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只球

2、箩筐四只

3、螃蟹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教师提问:我是螃蟹妈妈,那你们是谁啊?现在跟着螃蟹妈妈一起去做运动(侧着慢行,双手平举、快行、踢腿等)。那螃蟹是怎么走路的?

2、现在我们沿着线慢慢的侧行,好,现在加快速度侧行,回到原点,集合。请螃蟹宝宝们跟着妈妈坐下。

二、探索练习:

1、教师:那儿有一堆瓜,请螃蟹宝宝们把它们运回家,但是运的时候不能用到我们的大钳子,你想怎么样来运?想好之后,请螃蟹宝宝每人去拿一个瓜(强调不能用手),然后沿着线把它们运回家。

2、集合,请个别幼儿进行交流示范,请螃蟹宝宝们说说刚才是怎么样运瓜的?

3、教师:现在请螃蟹宝宝们再运一次瓜,这次用的'方法要和刚才的不一样。

三、合作运瓜

1、教师:刚才是一位小螃蟹运瓜,现在请两位螃蟹宝宝合作运瓜,我们的钳子还是不能碰到瓜,想想看,可以怎么运?(运的时候注意两位宝宝的步子要整齐,大家要一起走,不能让瓜掉下来)。

2、个别幼儿进行交流示范。

3、再次练习,请螃蟹宝宝用和刚才不一样的方法运瓜,看哪一队宝宝运的又快有稳。

四、游戏运瓜比赛

1、教师:刚才我们学会了合作运瓜,现在请宝宝们分成四队,看哪一队的宝宝先把瓜运回家,在运的时候,恶魔的大钳子不能碰瓜,也不能让瓜掉下来,一定要沿着线侧行,明白了吗?

2、再次比赛。

活动结束:

现在请宝宝们把瓜搬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