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景阳冈教学设计

2025/11/18教案

此篇文章景阳冈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景阳冈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准文中生词、多音字及难读难懂的词句,并理解意思。

2.用速读浏览的方法迅速把握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写作顺序及写作重点。

3.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请听——(听完了,哪位同学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好汉歌。

2.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为好汉?(为名除害的人)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位好汉。

二、检查预习

1.认读生字词(课件出示)

(1)生词

(2)多音字:挑着一面旗,折作两截

(3)难读难懂和古今异议词句:

2.读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指生抓住主要内容概括)

三、细读打虎前的语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一)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

(二)交流,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喝酒——研读语言,体会“倔强”

1.体会喝酒——酒量大,动作爽

2.体会语言——豪爽、倔强的性格

3.上山——研读心理,体会“犹豫”

四、指导生字

1.提醒易写错字。

2.生练习书写。

景阳冈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景阳冈》是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这个单元共4篇课文,分别节选自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中,本单元第一篇课文《草船借箭》是翻译成了现代文呈现的。《景阳冈》则是选用的名著原文,它选自元末明初的长篇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好房、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选作课文时有一些删节。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故事背景,解决了生字障碍,理清了课文条理。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欣赏作者打虎描写中用词的精妙,从打虎描写中体会武松的特点。遇到不懂的词语,能猜测大致意思。能对武松作出简单的评价,并说明理由。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过程,并从中体会武松的`特点。教学难点:

学生能从打虎的描写中体会武松的特点,并能对武松作出简单的评价,说明理由。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内容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武松“喝酒——上冈——打虎——下冈”的经过。

在这四个部分中,哪一部分是孩子们平时听得最多的?(武松打虎部分)

二、分析武松打虎部分。

(一) 默读第6、7自然段“打虎”部分,思考:

1、老虎是怎样攻击武松的?后来武松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反击打死老虎的?

(老虎攻击武松是扑、掀、剪,武松则是闪,躲、闪。武松一步步反击:棒劈—— 老虎没被劈到,脚踢 ——老虎扒个土炕, 拳打——老虎像锦布袋,棒打——老虎气都没了。)

2、帮助理解难理解的语句:

“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躺着一个锦布袋。”

3、打虎过程中,武松身上有怎样的特点?

(武艺高强、伸手敏捷,有勇有谋。)

4、思考:如果让你复述武松打虎的经过,你怎样讲述能更吸引观众?(抓住文中精彩的动词讲述,讲述时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5、学生练习讲述武松打虎的片段

三、分析武松是不是真的很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一)由多音字“挑”的读音引出店家的喝酒规则:“三碗不过冈”。

(二)分析武松喝酒部分

出示“筛”字,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店家拿了三只碗,一双箸,一碟热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了一碗酒。面对酒家三碗不过冈的规则,武松喝了多少碗酒?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横线勾出文中描写有关筛酒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作者文字表达的精妙。(1)只见店主人把三只碗,一双箸,一碟热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了一碗酒来。(2)店家去里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盘子将来,放在武松面前,随即再筛一碗酒。(3)又筛下一碗,恰好吃了三碗酒,再也不来筛。 (4)酒家见武松全然不动,又筛了三碗。(5)店家被他发话不过,一连又筛了三碗。(6)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筛了三碗酒。(7)酒家再筛了六碗酒与武松吃了。从上面的有关筛酒的句子里,你发现店家筛酒是不是自愿的?为什么?(三)分析武松上冈部分

“榜文”是什么意思,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官府出示的告示)文中官府的榜文内容是怎样的?默读上冈部分,在文章里找出来。“阳谷县示:为这景阳冈上新有一只大虫,近来伤害人命。见今杖限各乡里正并猎户人等,打捕未获。如有过往客商人等,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伴过冈。其余时分及单身客人,白日不许过冈。恐被伤害性命不便。各宜知悉。”思考:武松如果愿意看,不落下,他在哪些地方还能看到这样的语言?(二自然段提到酒家处就有官司榜文,三自然段提到一棵大树刮去皮,上面也写着这样的内容。)回顾课文内容,店家劝也劝了,武松榜文也看了,为什么还有打虎一说?关键在谁?你觉得武松是一个怎样的人?(四)更全面的分析人物1、默读1—5自然段,思考:武松是一个怎样的人?可以在书上简单写出自己的批注。2、交流。

四、总结 本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吃了十八碗酒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倔强豪爽、无所畏惧和勇敢机敏的性格特点。五、课后作业 武松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排行第十四位,人称“行者武松”,那其他的一百单七将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武松已经够厉害了,却只能排第十四位,排在他前面的单将又有哪些过人的本领呢?请孩子们课余自己走进《水浒传》去看看吧!

景阳冈教学设计 篇3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应该放手让学生去读,去学,去领会任务性格。让学生们在读中学,在读中理清课文脉络。引导学生领会人物形象。作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让学生们有重新的认识,深入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朗读课文,讲讲武松打虎的故事。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

1(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读读节选自名著的《水浒传》里边的文章(板书:20景阳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文后的“资料袋”。

2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小黑板出示)

(1)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

(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二、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理解重点词语。

指出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近代白话文,个别语句表达上与现代白话文有所不同。

如何:为什么。但凡:凡是,只要。岂不枉送:难道不是白白送掉,枉,白白地。请勿自误:请不要使自己受伤害。误,受伤害。岂:表示反问,有“难道”的意思。

2阅读情况汇报。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

(课文的第八至第十三自然段写“武松打虎”,除此之外,第一至第四自然段主要写武松在酒店喝酒,第五至第七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

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

1(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读读节选自名著的《水浒传》里边的文章(板书:20景阳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文后的“资料袋”。

2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小黑板出示)

(1)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

(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二、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理解重点词语。

指出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近代白话文,个别语句表达上与现代白话文有所不同。

如何:为什么。但凡:凡是,只要。岂不枉送:难道不是白白送掉,枉,白白地。请勿自误:请不要使自己受伤害。误,受伤害。岂:表示反问,有“难道”的意思。

2阅读情况汇报。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

(课文的第八至第十三自然段写“武松打虎”,除此之外,第一至第四自然段主要写武松在酒店喝酒,第五至第七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

学习第三部分(打虎部分)。

你觉得写得最精彩的是哪部分?认真阅读,然后和大家交流,谈谈自己的理由。

(2)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

默读课文,思考这部分可以分为几层?每一层就是一个要点。

(猛虎出现、猛虎进攻、痛打猛虎。)

(3)这一段表现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点?从什么地方最能体现出来?

(表现了武松机智勇敢,武艺超群的特点。)

① “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

“蹿、掀、吼”写出了虎的气势,虎的声势,写虎是为了写人,虎如此有气势。那么打虎的武松就更了不得。这是反衬的手法。

②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能看出武松机智勇敢、武艺超群。)

(4)小组讨论:这段是通过什么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

(这段是通过人物的行动来表现武松的机智勇敢、英勇无畏、武艺超群的性格特点的。)

(5)朗读指导。

读时速度可以快些,读出虎的`声势、气势以及武松的勇敢无畏。

三、学习第二部分(上冈)

1指读提问:第三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具体写了武松打虎的经过。我们仔细阅读过了,同时也体会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有什么联系?

2默读第二部分,思考:这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武松的心理活动。)

3武松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

用笔圈画出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加以体会。(通过武松的心理活动,表现了武松好强、无畏的特点。)

4这一部分并不是重点,它有什么作用呢?

(这一部分虽然不是重点,但是对于武松性格的刻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过思想活动使武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也为下文作了铺垫,对于人物的刻画是必不可少的。)

四、学习第四部分(下冈部分)

1指读课文,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武松的心理活动,想道:“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

2此时武松的心里有点畏惧,这与武松勇敢无畏、武艺超群是否矛盾?有何作用?

(讨论归纳:武松毕竟是个凡人,赤手空拳打死一只大老虎相当艰难,况且此时已精疲力尽了。如果再写他精力旺盛,准备再战猛虎就不真实了,不能叫人信服。最后一段的作用更真实地对武松这个英雄人物作了补充,使这个人物更真实、更具体,让读者更喜欢他。)

五、弄清事情的前因和后果

1店家只给武松三碗酒的原因是——三碗不过冈。

2武松不听劝告上景阳冈的原因是——这条景阳冈少说也走过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就有大虫,我也不怕。——不怕老虎。

3武松能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原因是——勇敢无畏,武艺超群。

4武松能打死老虎,却提不动那只被打死的老虎的原因是——武松耗尽了力气,手脚都酥软了,打虎时已经将力气用完了。

六、再读课文,总结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

豪放性格特点:豪放倔强、勇敢的性格。

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充分自读自悟,然后组织交流,通过交流,理解课文内容和武松的性格。

景阳冈教学设计 篇4

一,预备立标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了解《水浒传》的有关知识。

2,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

(2)重点朗读课文中武松打虎的部分

(3)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情感价值目标: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二)预习要求

1,通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了解与文章有关的资料。

二,课堂达标

1,检查预习情况

(1)注音

景阳冈( )诡计( )踉踉跄跄( )( )

腰胯( )霹雳( ) ( )酥软( )

(2)组词

冈( )旁( )

岗( )榜( )

钢( )傍( )

刚( )膀( )

(3)交流平台

把你了解的关于《水浒传》的信息讲给大家听一听。

2,自学完成下列题目

(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武松喝酒,打虎是在同一个地方吗

(2)文章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3,讨论并完成下列题目

(1)"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的原因和结果。

(2)武松不听劝告上冈的原因和结果。

(3)武松提不动那只被打的老虎的原因和结果。

(4)找出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感受人物形象。

4,拓展延伸

武松下冈后,成了打虎英雄,假如你是受过虎害的乡亲,受命打虎的猎户,阳谷县知县以及武松的哥哥武大郎,他们见了武松,会对她说些什么呢请任选一人,模仿他的口气,写三两句话。

三,思训固标

1,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换成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

(1)店家给武松筛了满满一碗酒。 ( )

(2)你如何不肯卖就给我吃( )

(3)店家无奈,只好又给武松筛酒。( )

(4)岂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 )

(5)请勿自误。 ( )

2,根据课文五,六自然段填空

这两个自然段写了武松上冈的思想活动,第一次看到了,武松想,表现了他的性格;第二次看到了,武松想,又细想,表现了他的精神。

3,阅读短文,请回答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遭到高太尉的陷害,被发配沧州。押送林冲的两个差役被高太尉收买,要在路上杀死他。幸亏林冲的结义兄弟花和尚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他,又一路护送,来到沧州。

林冲到沧州不久,被派到城外去看管草料场。有一天,彤云密布,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林冲住的小屋被大风吹得直摇晃。他想,这屋子怎么过冬呀等雪停了,找个泥瓦匠来修一修。他觉得浑身发冷,就扛起花枪,跳着酒葫芦到附近的小酒店去打酒。

林冲打完酒,雪下得更大了。他想,不如到山神庙避避风雪。林冲走进庙,掩上门,放下花枪,坐下来喝酒。

林冲正喝着酒,忽听得门外劈劈啪啦乱响。他急忙起身,顺门缝往外一看,不好!草料场着火了。林冲正要推门出去救火,就听见有人在外面说话。原来,太尉高球知道在野猪林没有杀死林冲,大发雷霆。他派心腹陆谦,富安到沧州,一定要杀死林冲。这二人买通了监狱的牢头,趁着这场大雪,放火烧了草料场,想把林冲烧死。三人放完火来到山神庙前说道:"这么大的火,林冲是跑不出来了。就算不被烧死烧了草料场也要治他的罪!这次他别想活了。"林冲在门外听得清清楚楚,不由得怒火升上心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林冲抄起花枪,大吼一声,冲出庙门,一口气杀死这三个丧尽天良的人。

这一来,林冲被逼的走投无路,只好去投奔梁山。"逼上梁山"一词,就是由此而来的

林冲为什么被发配沧州

林冲来到沧州不久,发生了一件什麽事

由于什么原因林冲来到山神庙

草料场起火的原因是什么

写出林冲进庙门和冲出庙门时的一系列的连续动词。

林冲为什么被逼上梁山

景阳冈教学设计 篇5

【教材分析】

《景阳冈》一文改编自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第23回。课文记叙了武松趁着酒性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经过。赞扬了武松豪爽倔强、沉着机智和英勇无畏的性格。

教材可分为“喝酒”、“上冈”、“打虎”、“下冈”四部分。

纵观全文,有如下特点:

1、全文篇幅较长,适合学生进行快速默读训练,这也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2、本文生字和难读字较多,在自学课文时,应该指导学生多花时间练读。

3、课文中出现了许多学生日常阅读中较少出现的文言词汇,很多字词的古今意义相差较大,在理解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只有在扎实理解这些词汇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理解课文。所以在处理教材时,应该把对文言词汇的理解作为第一课时的学习重点之一。

4、教材在具体描写人物时,突出了武松的语言和动作。特别是描写“打虎”一章时突出了武松的动作描写,而在“喝酒”一章中则强调了人物的对话。分析武松与店家的对话,主要围绕“喝酒”与“老虎”展开:前一部分突出了武松的豪爽倔强,后一部分反应了武松的英勇无畏。在第一课时的阅读指导中,应紧紧抓人物的对话,指导学生通过读懂人物语言来概括分析人物个性品质,这也是第一课时的另一训练重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15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注意部分文言词汇在课文中的意思;会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并用简洁的词语概括段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快速默读课文的训练,抓住人物的对话来体会武松鲜明的个性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英雄、研读名著的热情。

【教学重点】

1、快速默读课文,在理解文言词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段落。

2、通过个性化的朗读体验,抓住人物语言描写,感悟武松个性特征。

【教学难点】

抓住人物语言描写,感受武松个性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课心得】

阅读教学是座大厦,对教材的处理是大厦框架决定着教学方向,教学语言是水泥和石灰起粘合作用,教学机智是大厦的装饰决定大厦的特色,而教师的个性能给大厦带来生命与活力!

让我们努力使老教材焕发出新生气,使学生学得更加轻松开心!

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首先要使自己的个性得以张扬,并通过教材传达给学生!

让我们带着学生在课堂上一起快乐成长,个性飞扬!

【教学过程】

一、音乐激趣,谈话导入

1、课间休息时播放flash音乐《好汉歌》,师生同唱一首歌。大家了解刚才唱的那首歌吗?

(《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

2、课前谈话:

在一百零八将中,你心目中的英雄好汉是谁?请说说你的理由。

(随机出示武松打虎的形象图片。)

3、导入教材:

为了永久地纪念这位为民除害的大侠,人们还将武松打虎的事迹编入教材,使得英雄的故事流传至今,武松的形象人人景仰!今天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近英雄,学习英雄,打倒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大家有没有信心?(出示课题,齐读)

二、课前热身、了解名著

1、《景阳冈》一文的原作者为谁?(施耐庵)

2、此人代表作是什么?(《水浒传》)

3、请允许施老师代表老祖宗──元末明初最伟大的作家、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同志谢谢大家那么多年了还记得他老人家!

三、检查自学,巩固字词

1、字正腔圆:要求读准以下生字新词(课件显示)

筛、抡、迸、酥、景阳冈、晌午、踉踉跄跄、枉送、吓唬、耻笑、咆哮、霹雳、脊梁。

2、博古通今:

快速默读,自学准备,要求联系上下文读懂以下词语的意思。

筛:斟。筛酒,斟酒,倒酒。

印信:印章。

客官:旧时店家对顾客的尊称。 如何:“为什么”的意思。

但凡:凡是,只要。 榜文:官府的告示。

官司:官府。

说说你自己还读懂了哪些文言词汇。

四、再次感知,理清层次

长话短说:

1、快速准备:

先用自己的哈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再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说说,最后用四个字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武松打虎)

2、除了打虎,课文还记叙了什么?(喝酒)

3、快速默读课文,四人小组合作找出具体描写武松喝酒与打虎的段落。

4、汇报交流:这篇教材可以将课文分割成几部分?(四部分)

5、快速默读课文,尝试用最精练的文字,分别为剩下的两段文字命名。(上冈、下冈)

实话实说:

1、读了课文,请简要说说武松是怎样一个人。(指名交流)

2、过渡: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来丰满武松在我们脑海中的形象!

五、三读教材,默读训练

1、明确任务:

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课文第一大段,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1~4小节,思考:可以通过抓住人物的什么描写来读懂课文。(语言)

2、自读课文,思考:

武松与店家的对话主要围绕哪两件事物?(喝酒与老虎)

他们对此的态度有何不同?(少喝与畅饮 上冈与留宿)

六、细品语言,了解人物

1、学生默读准备后,学生与老师一起 创设情境,对话表演“喝酒”部分(1~3自然段)。

师:俺是武松,山东省清河县人,为了寻找失散多年的哥哥武大郎,风尘仆仆,千里迢迢来到阳谷县,离县城还远,可是人却是又饥又渴。正在这个时候,望见前面景阳冈下有一家酒店,门前飘着一面旗,上头写着五个字:

生:(略)

师:主人家,快拿酒来吃。

生:(略)

师:啊呀,这酒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拿些来吃。

生:(略)

师:好的切二三斤来。

生:(略)

师:好酒!

生:(略)

师:店家,怎么回事?怎么没酒了?服务态度真差!(敲桌)

生:(略)

师:酒也要,肉也再切些来。

生(略)

师:这可奇了怪了,我行走江湖,从来没听说过开着酒店不卖酒的,是何道理?

生:(略)

师:俺们家家里穷,从小读的书不多,你给我解释一下,什么叫“三碗不过冈”?

生:(略)

师:呵可,你说的有点道理,但是我已以连干三碗,为什么还不醉呢?

生:(略)

2、通过武松与店家关于“喝酒”那段对话(1-3自然段),你读出了武松怎样的个性特征?

(豪爽、倔强)(出示重点句帮助理解)

说说你是怎么读懂的?(抓住人物的语言来分析其性格特征)

3、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仅仅抓住人物语言描写,同桌合作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4、集体交流合作学习所得,分析出武松另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勇敢无畏)并说说是抓住了哪些词句来读懂的?

是否还有另外的好方法?(出示重点句帮助理解)

并通过朗读汇报展示学习成果。

(建议学生在分角色朗读时有意去掉旁白部分,直接感情朗读人物对话)

5、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重点讨论解决以下教学难点:

武松“明知山有虎”,为何“偏向虎山行”?

他的勇气是建立在什么的基础上的?(艺高人胆大)

武松如此勇敢无为,为何还担心店家有歹念?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你认为他的担心有无必要?

七、察言观色,巩固学法

1、创设“野炊”话题情境。

2、逐句出示训练材料:

甲:“是真的吗?老师可不许骗人噢!”

乙:“天那么热,我还是不参加了。”

丙:“别怕,我借妈妈的防晒霜给你!”

丁:“老师:您快说到底是哪天呀?”

戊:“耶!野饭香!老师好!减负棒!”

3、学生自读判断选择说话人的性格特征后指导感情朗读:(多疑、娇气、热心、性急、活泼)

4、尝试着抓住教师本堂课的语言,分析其性格特征。

八、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抓住人物的语言描写体会到了武松大侠豪爽倔强、勇敢无畏的个性特征。请教大家下节课你准备抓住人物的什么哪方面描写来更加深入地了解武松?(动作描写)

2、把你已经读读懂的知识或者很想知道的知识发在学校论坛的专用帖子里,让大家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3、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在学习上碰到困难与挑战,我们也应该发扬武松打虎的精神,“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知难而进,才能所向披靡!

4、在《好汉歌》中结束课时。

景阳冈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讲讲武松打虎的故事。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3、通过写英雄人物事迹,初步学习缩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在学习打虎部分中感受武松的英雄性格。

课前准备:

播放《好汉歌》

教学过程:

一、初步了解《水浒传》,导入本课学习英雄人物

1、听《好汉歌》,展示梁山聚义厅(图片)引出梁山108个好汉。学生谈他们认识的好汉。

2、小结过渡:梁山好汉,个个是急侠好义、嫉恶如仇、艺高胆大,今天我们把目光锁定在哪个好汉身上?(武松)

二、导入新课,理清文章的条理

1、读题,提问:本课以什么命题?在景阳冈发生了什么事情?(完整叙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检查预习,了解故事情节是怎样一步步展开的:

出示预习内容: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景阳冈》先写了 ,( 自然段)

接着写了 ,( 自然段)

然后写了 ,( 自然段)

最后写了 ,( 自然段)

板书:喝酒 上冈 打虎 下冈

三、以“新任步兵都头简介”来走进故事,了解武松

提问过渡:那么,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武松一步步挨下冈后结果如何呢?

(预设:阳谷县县官见武松武艺高强、忠厚仁德,请他做了步兵都头,相当于现在的刑警队长。同学们,现在知县要粘贴一张“新任步兵都头简介”来宣传武松,我们来帮他写一下,有信心吗?)(呈现简介表)

新任步兵都头简介

姓 名

籍 贯

主要事迹

性格特点

外貌形象

(一)提问方式完成“姓名”“籍贯”填写(武松是何方人氏)

(二)提问:武松的主要事迹应该表现在哪件事情上?(以板书引导)

1、阅读要求:快速默读9?12自然段

(1)用“?”画出武松勇斗老虎的动作的词,用“=”画出老虎动作的词。

(2)想一想:从武松打虎的词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2、师:《水浒传》里说道:武松刚放下哨棒,想睡一觉,忽然一阵狂风过后,只听见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真是风生从虎,惊险就在眼前。(出示第9自然段)

(1)谁来做武松,谁来做老虎?(两名学生读)

(2)提问:感觉到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来势凶猛、凶恶无比)它的看家本领是什么?

(3)武松只有怎样?(“闪”“闪”“闪”),你如何理解“闪”?可以看出武松怎样?

师板书:扑??闪 掀??闪 剪??闪

(4)齐读,读出武松的“闪”

出示: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5)提问:刚才的这一段谁比较厉害?

3、接下来这一段我想请左边这两组读老虎,右边这两组读武松,看看这回谁厉害?

适时板书:兜──抡 劈、 扑──跳 退、 搭──揪 按、 挣──按 踢

提问:刚才这一段谁比较厉害?(势均力敌)

4、接下来谁占上风了?男生读武松,女生读老虎。适时板书:没力──揪打、 不动──棒打

5、播放打虎片段视频

6、师小结引导学生写主要事迹,巧妙地进行缩写练习:抓住9?12自然段的重点词句,加上自己语言的描绘,简单地介绍武松的主要事迹,写在简介表上。

7、学生动笔。(教师引导抓住武松和老虎动作的词语,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扩充)

8、学生汇报。

(三)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1、师过渡:武松的性格除了勇敢、机敏外,课文哪些部分又能表现他的性格特点呢?

2、默读读1?6自然段,画出最能体现武松性格特点的语言或对话,然后读一读,并想想体现出武松怎样的性格?

3、汇报:(预设)

(1)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豪爽)

(2)你别说这样的话来吓我。就有大虫,我也不怕。(胆大无畏)

(3)这是店家的诡计,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我怕什么?(倔强)

(4)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

4、小结:武松就是一个这样的英雄,不管是景阳冈打虎、怒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他都是勇敢倔强、胆大无畏、急侠好义、恩仇必报的`人。(激发学生读《水浒传》,了解武松的兴趣。

(四)从原著中了解武松的外貌的特点

1、师引:一个这样的英雄长什么样子呢?课文有介绍吗?我们来看看原著是怎样描写武松的?请自由地读一读。

2、出示: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毛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话语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pí)貅(xiū)邻座上。

3、请一个同学来读,其他同学思考:可以抓住哪几个词语来概括武松的外貌?(身躯凛凛,相貌堂堂,眼光射寒星,眉毛浑如刷漆,话语轩昂,胸脯横阔,心雄胆大,骨健筋强)

(五)小结

四、拓展写作:

师:不过,不管是武松,还是花和尚鲁智深,或是母夜*孙二娘,这些梁山好汉都离我们很远很远了,假如有一天,他们再聚梁山聚义厅,你认为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出示:大胆想象,传递名著

题目:再聚梁山聚义厅

提示:1、目前世界并不太平,如果梁山好汉再聚梁山聚义厅,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2、我们的祖国国泰民安,梁山好汉再不用杀富济贫、聚众起义,可是,他们一身好武艺怎么办呢?请选择一个角度,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下来。

五、小结,引导继续阅读《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