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从文中人物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生命是多彩的!哪儿有了阳光的照耀,哪儿就有花儿朵朵,绿意盈盈。请看──(点击画面)
师:如果你心有所动,请你说一句动情的话。(生说)
2、师:一朵花绽放是美丽的,一株草生长是幸福的,而一棵树,一棵高大的橡树伫立在田野,在路旁,在眼前,那一定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今天我们就学习第8课《路旁的橡树》。
3、揭题:指导读题。
二、读文学习
1、师:这棵橡树将带给我们怎样感人的故事呢?下面让我们捧起课本大大方方、自自然然地读课文吧!故事读完了,谁来把这个故事简单的说说(提示说话点击)。
2、说得好,能读好这些词吗?(点击)愿读哪段就读哪段。
3、同学们,你们觉得路旁的橡树美吗?(美)课文怎么写橡树美的呢?谁能快速找出文中写橡树美的句子?(点击品读句子)(齐读。怎么读好这个句子?读着这个句子心里什么感觉?齐读。)
4、师:橡树美,人更美!你觉得文中的那些人是美的?
5、(有的认为工人们,有的认为工程师。板书:工人们、工程师)。
6、师:工人们怎么美,请拿起笔划出写工人们的句子。
工程师怎么美,也请拿起笔划出工程师的句子。
7、同桌互相读读,看看你能读出他们保护橡树时的心情吗?
8、(点击)展示读,同学评。(如:谁听出来了,他想读出什么了。他读出了什么)
9、看课文,分角色读3~6段。
10、师:是的,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当看到路旁的.充满生命力的美丽的橡树,人们自然就会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生读)
11、师:工人们和工程师都保护了橡树,如果要颁发一枚奖章,我们理所当然要把这枚熠熠生辉的奖章颁给他们,但我们觉得更应该颁发给千千万万像他们一样具有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人,是你、是我、是他。那就让我们都来做一个高尚的人。好吗?
三、质疑拓展
师:读着感人的课文,也许意犹未尽,也许你还有许多的小问号,那下面就用采访的形式作个交流分享吧!
四、主题升华
1、师:同学们,《路旁的橡树》留给了我们许多的沉思、遐想、感慨,甚至震撼。与其说这篇文章是一曲保护环境的赞歌,不如说她更是一首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的诗篇阿!(点击)2、让我们伴着优美的琴声,和着生命的节拍,一起吟诵这首小诗,师领读。(可随机一边自由读诗一边给诗加题目)
3、小结:让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深情的呼唤(齐读诗的最后句)。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篇2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宽阔、平坦、沉重、不约而同、赞叹”等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德育目标:
让学生学习文中工人和工程师爱护树木的好品质。
4、创新目标:
理解筑路工人的心灵美,知道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
【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内容平凡情节简单的小故事,但却耐人寻味,蕴含着很深的'道理。本文赞美了珍爱绿色,保护大自然的筑路人,教育学生爱护树木。
2、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对前一课的学习,对于本课会比较容易理解,但文中别样的深意同样能给三年级孩子以心灵的震动,让他们感受文中人物的灵魂美。
3、确定五点:
⑴ 重点:
理解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的原因。
⑵ 难点:
理解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的原因。
⑶ 创新点:
① 还有比这个办法更好的吗?
② 小树如果会说话,它会说一些什么?
⑷ 德育点:
大家为什么说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⑸ 空白点:
① 还有比这个办法更好的吗?
② 小树如果会说话,它会说一些什么?
【学具的选择与使用】
教学挂图和教学课件,这样的教具有利于学生观察图画。
【主要技术】
留空白、加深体验、激励创新等技术。
【教学过程】
一、导引目标
请同学们阅读自学提示,并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课文,激发兴趣。
同学们从提示当中的几个问题入手后,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创设条件
1、请同学们自由汇报,当小教师,给大家讲课。
2、现在请同学们进行朗读,读出最高水平。
3、说说橡树是一棵怎么样的树,理解公路“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这句话的深意。 自主参与:
⑴ 学生在当教师的体验中,学会了知识。
⑵ 通过各种读法对学生进行朗读的训练。
⑶ 携引学生读懂课文,深入体会课文内容,领会人物动作语言所包涵的深意,理解工人们“沉默不语”“沉重地叹着气”。
三、组织研究
讨论:
提示中的两个问题你会吗?请小组合作讨论一下,拿出小组的意见。体验发现:
1、在交流合作中,学习创新。
2、理解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的原因。
四、引导创新
1、还有比这个办法更好的吗?
2、小树如果会说话,它会说一些什么?应用实践。
留充份空间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反思小结
1、谈谈课文给你的启发。
2、说说你今后的打算,巩固提高。
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做到爱护树木。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篇3
教材分析:
《路旁的橡树》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人与橡树和谐共处的感人故事。为了保护这棵高大、粗壮、挺拔的橡树,筑路工人和工程师在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后,最后圆满地完成了施工计划,又完好地保留了者棵粗壮的橡树,体现了人们对环保的高度重视。文章语言质朴无华,反映了人们高尚的行为。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前一课的学习,对于本课的学习会比较容易理解,但文中别样的深意同样能给三年级的孩子以心灵的震动,让他们感受文中人物的灵魂美。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和字典,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通过反复朗读和理解词语,读懂课文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了解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难点:
从筑路工作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搜集有关人类保护或破坏自然环境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美好的大自然给予了我们美好的生活,可是人们不爱护树木保护环境,人类也遭受了大自然的惩罚,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讲述人与树的故事的课文——路旁的橡树。(板书)
(谈话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3.提出自己的疑问。
4、检查自学情况。
5、提出自己的疑问。
生: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工程师和工人们都不说话,他们心里想什么?
为什么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疑”是“研”之源。围绕学生质疑的问题来开展阅读研究,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阅读研究更有意义,也更有情趣。)
三、感悟“橡树的美丽形象”。
1、出示幻灯片:请同学们看着它,用一两个词语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树——(高高的,粗壮的,结实的……)
师介绍橡树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橡树的语句,思考:人和这棵橡树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完成下面的填空。
起因:筑路工人在修建一条( )的公路时被一棵( )橡树挡住,
经过:为了保护这棵橡树,筑路工人和工程师经过精心的设计把路修成了( ),
结果:为橡树让路,他们有一颗( )的心。
2、幻灯片出示:
一棵高大的橡树挺立在路旁。(读一读,这样变好吗?为什么?说说把橡树比作“哨兵”,能说明什么?路旁的这棵橡树就像军人一样威武、挺拔,富有生命的活力!)
小结:把橡树比作草原上的哨兵,告诉我们树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是活生生的一个生命啊。
3)学生练读
3.填空
人和这棵橡树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谁来填一填?
筑路工人和工程师在修建一条(宽阔、平坦、漂亮)的公路时被一棵(高高的、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挡住,为了保护这棵橡树,人们把路修成了(马蹄形),为橡树让路,他们有一颗(高尚)的心。
(这环节的设计是第一层次的质疑和解疑,其实已经实现了对文本的初步感知,从整体上解读了课文的脉络和主要元素。)
四、品读感悟
师:橡树被保护下来,它很感动,决定为给保护它作出贡献的人发一个爱心奖章,可是该把奖章颁给谁呢?它想听听同学们的意见。
1、默读课文,边读边替橡树动动脑筋:这块奖章到底该颁给谁呢?在文中找出你的理由,划出来读一读。
2、自学交流:你认为这块奖章应该颁给谁呢?说说你的理由。
交流“认为奖章该颁给工人们”
幻灯片出示:“突然,工人们停了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工人们也沉默无语。”、“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橡树也不可以砍。”工人们说。
交流“认为奖章该颁给工程师”
幻灯片出示:“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说。”、“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他轻声说。”
3、小组品读交流汇报 a.自由练习 b.指导朗读:
品读“工人们”
①“突然,工人们停了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
工人们被它的生命力和美所震撼,不愿砍掉它,停了下来;在读这句话时,要声音响亮、有气势,读出赞美之情。
②“工人们也沉默不语。”和“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时,要引导学生体会工人们内心的那种不知如何是好、为橡树的命运担忧的内心,读的时候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
③“橡树也不可砍。”的朗读虽不要高昂,但要语气坚决、果断。
品读“工程师”
①“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把脸转向橡树,叹了口气”以及他说的“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体悟到他内心的矛盾、为难,读的时候语速应较慢,语调要低沉特别是在读工程师说的“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时,要把握好分寸,读出无奈、为难的语气。
②“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他轻声地说。要读出问题得到解决后的轻松的语气。
这里的“他”是指谁?他做出了什么决定,不会有人责备我们了?(改变修路计划,没有把树砍掉。)“谁”可以是哪些人,为什么不责备“我们”了。
4.完整出示课文第2至7段内容
谁愿意读一读这一部分,读后引导学生根据刚才交流时理解的'朗读要求评价,评价后再指名读。
5.合作探究,形成共识
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认真读书,你们的看法有没有改变?奖章到底该颁给谁?四人为一小组发表自己的意见,意见不同的还可以辩一辩。奖章既要颁给工人们,也要颁给工程师。说说理由?
工程师和筑路工人都能自觉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美好心灵。
(这一环节着力于从切入点引出“空白点”,发展点,在比较品味、想象,朗读中实现,从解读文本到超越文本,实现语言文字情怀的共同构建。)
五、体会高尚的心
人们设想的路是:这条公路将会宽阔、平坦又漂亮。可修好后的公路却是:它像箭一样笔直,却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这条修好的公路漂亮吗?(公路的缺憾,恰恰体现了人们保护橡树,爱护环境的高尚的心灵。(板书)而那路旁的橡树,更粗壮更结实的挺立于蓝天白云之下,是人与自然携手共处的最美好的宣告!)所以——
出示:坐车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完成板书)
谁愿意来读一读?(你们读出橡树的高大美丽,让我感受到了充满生命的活力。)
(读中感悟,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学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六、小练笔
在你的身边,哪些行为也包含了一颗高尚的心灵呢?
(联系实际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七、板书设计
8、路旁的橡树
橡树: 粗壮 高大 挺拔
工人和工程师 : 高尚的心
保护环境 从己做起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篇4
【推荐】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感情朗读,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生:不要乱砍树木,爱护树木。
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片与树木有关的故事。(板题读题)
3、你见过橡树吗?它全身上写都是宝,木材可以做家具,树皮可以作染料,叶子可以喂蚕,蚕宝宝长大突出的丝可以做衣服。听了老师的讲解,你觉得橡树是一种怎样的`树?
生:珍贵的树。
二、初读课文
1、带着对橡树的喜爱,自由的读课文,把句子读顺,生字连词画下,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
2、请小老师领大家读读生字宝宝。(正音)
3、把生字宝宝读给同桌听听。开火车读生字。(检查读音)
4、这些词语中,你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解释“楔子”与“沥青”。
“楔子”:建筑用作标示的工具,类似木桩的小木棍,一头削尖。
“沥青”:又称柏油,是铺路的材料,具有柔软性。
三、悟读课文
1、带着生字宝宝读课文。指名读。(检查朗读)
2、看图,你觉得公路是怎样的?橡树是怎样的?谁能读出它们的特点?
3、从二句中,你发现了什么?生:二句都是比喻句。
4、把什么比做什么?如果没有比喻部分好不好?为什么?
5、小组交流:为什么说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他们的高尚?用笔画一画,又脑想一想,有嘴读一读,评一评哪个小组找得既准确读得又有感情?
6、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分角色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读出筑路工人的矛盾、担心、发愁,及决定后的轻松。
7、你从筑路人的行动中感受到了什么?生: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8、是啊!如此珍爱树木,怎能不说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一说,我们该怎样做一个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环保小卫士呢?
四、赏读课文
带着你的感情,朗读全文。
五、作业
根据学校情况,为学校的绿化、美化提一提建议。
【板书设计】
橡树:珍贵、像哨兵
高尚的心(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公路:笔直、马蹄形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二、自由读课文,思考
课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
2、检查自读效果。
3、交流。你们读懂了什么?谁能把这个故事说一说?(整体感知)
三、练读、议读、质疑
1、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欣赏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提要求:
⑴ 把语句读流利。
⑵ 读你自选的这部分,你想到了什么?
2、议读与质疑:
其他同学对于别人的朗读和发言,给与评价,提出不同的见解。如有疑问也可提出。一点要通过读书、思考、议论去认识。
⑴ 如选读“筑路工人突然停下来”这段课文时,要把你对高大、挺拔的橡树的兴趣、爱惜之情读出来,要拿高大的橡树引起筑路工人的关注和爱惜的心理读出来。
议读时要对筑路工人自觉保护橡树的.心理有所感悟,意识到“砍树容易栽树难”的道理。
⑵ “如选读工程师与工人沉默”的部分──第4~6自然段时,要从工程师和工人的神态、动作、言语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工程师要执行自己设计的工程计划,工人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他们在保护橡树上获得了一致。
⑶ 如选读最后几段课文时,要对公路上弯曲城马蹄形有所认识、有所感悟。重点是读好人们的赞叹,体会保留橡树在人们心中的广泛影响。同时放开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认识──由课文引向学生生活,由他律诱发自律。
四、练习地方实例,说说你读后的感想
可启发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寻找有关的实例或资料来说说感想。
教后小结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类课文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交流合作,读懂课文。学习本课,按照练读──选读──质疑──议读等方式,促使学生生生互动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使学生受到了环保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关注自然、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