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读后感
此篇文章稻草人读后感(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稻草人读后感 篇1
在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名叫《稻草人》。这本书是著名作家叶圣陶老爷爷写给我们小朋友的一本小说集,里面有好多好多的小故事,《燕子》、《地球》、《梧桐子》、《一粒种子》等等……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稻草人》。这个故事讲述的是:稻草人的主人是一位年迈的老奶奶,她是一位很不幸的老太太。家人都生病去世了,老奶奶因为太悲伤,把眼睛哭坏了,身体很糟糕。前几年,她种的.庄稼收成很不好。这一年田里的稻子上长了蛾子,稻草人看见了急坏了,很想告诉主人,但是它不会说话,它恨不得全身扑上去赶走虫子,但是它只会摇扇子,可老奶奶却不明白它的意思。结果,蛾子把稻子的叶子和稻穗吃了个精光……
看到生病的小孩、可怜的渔妇、求生的鲫鱼、要投河自尽的妇人,稻草人多想帮助他们啊!可是它不能走、不能动、不会说话,什么忙都帮不上,最后它一着急就昏过去了,倒在田地中间。多么善良的稻草人啊!
稻草人一心想帮助那些受苦的人们,他的这种精神多么崇高啊!我要向它学习!虽然我不会遇到可怜的渔妇,虽然我不会碰上求生的鲫鱼,虽然我不能看见要投河自尽的妇人。但是我会遇到数学题不会解答的同学,我会碰上心情不好的朋友,我会看见在操场上摔倒的小妹妹……我想,我一定会帮助这些人。稻草人是一个富有同情心,不怕牺牲自己,一心想去帮助别人的好心人。他多想用自己的心去温暖他人,但是他做不到,因为他只是个稻草人。我们都应该像稻草人一样,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尽我们最大的力量去帮助我们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就像歌里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稻草人读后感 篇2
今年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叶圣陶爷爷写的《稻草人》。叶圣陶爷爷被誉为新文学史上最早出现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是现实主义写作的先驱之一。叶圣陶20世纪20年代第一位写童话的作者。叶圣陶爷爷不仅是教育家,还是编辑家。稻草人一般意义指农田间用来驱赶鸟雀、防止其偷食粮食的偶人,因以稻草为之,故名“稻草人”。
稻草人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一篇童话故事.描写的是一个稻草人对自己所见伤心事不能施以援手而伤心落寞。稻草人也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一种人,一种默默无闻,而无私奉献,平平凡凡,却又不平凡的人!赞美了稻草人的助人为乐,尽职守则的精神。
这本书里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粒种子》,它主要讲了种子的成长过程:没几天,在埋那粒种子的地方,碧绿的像小指那样粗的嫩芽钻出来了。又过几天,拔干,抽枝,一颗活像碧玉雕成的小树站在天地里了。梢上很快长了花苞,起初只有核桃那样大,长啊,长啊,像橘子了,像苹果了,终于长到西瓜那样大了,开花了:瓣是红的,数不清有多少层,蕊心事金黄的,数不清有多少根。由花瓣上,由花蕊里,一种新奇的浓郁的香味放出来,不管是谁,走近了,沾在身上就永远不散。这就是他们所说的:世界上的一粒种子,像核桃那样大,绿色的外皮非常可爱。这段话让我明白了,不管它是什么样的种子,都要种到它的该生长的地方才是重要的.,那样才能展现它的价值。
这本书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虽然我现在还不能全部懂得其中的道理,但是我相信在我 今后对这本书细细的品味中会理解,会懂得更多更多他们是值得尊敬,值得敬仰的人,同时更是我们的人格追求,我们的做事标榜!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稻草人读后感 篇3
一部出自叶圣陶先生之手的童话《稻草人》,讲述了一个世间红尘的故事。
稻草人是一位贫困的老婆婆用干草编造的。稻草人结构很简单,但它以为这老妈妈和他相依为命的孩子的粮食问题。身担重任的稻草人心地善良,它从不图求什么,一心只为他人。世间像稻草人一般的'人,真是少有啊!第一次,稻草人就碰到了难题。一只飞蛾停在了一棵秧苗的叶尖上,别看一只飞蛾微不足道,但它产下的卵却是祸“国”殃“民”呀!善良的稻草人便使劲煽动用破扇子做的手,但总是煽不掉,因为那棵秧苗离它太远了。没过多久,飞蛾就自动飞走了。稻草人无精打采的看了看那可秧苗。唉,上面已布满了蛾的卵,它很想告诉那位老妈妈,可老妈妈听不懂他的语言。一切都已经晚了。到秋季时,秧田被蛾的幼虫啃噬的只剩下根。老妈妈哭了,她伤心欲绝,那稻草人更是伤心。
夜晚,本万籁俱寂,但被小孩的哭声打破了。原来呀,这小孩在发高烧,喉咙干的冒烟。而母亲在打鱼。恰巧,捕到了一条鱼。那条鱼挣扎着,并向稻草人发出哀求。临近黎明,一位年轻女子慢悠悠的向河边走去。到了岸边,她停住脚步准备跳下去。稻草人想拦住她,但无能为力。女子自杀了,它伤心万分。它恨自己不能动,不能保护好秧田;它恨自己不能动,不能给小孩送去清凉的水;它恨自己不能动,不能给鱼以生的机会;它恨自己不能动,不能阻止女子跳河……最终,稻草人结束了生命,带着恨离开了。
稻草人的善良让人感动,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学习!
稻草人读后感 篇4
叶圣陶爷爷的《稻草人》为我打开了我的思想大门,我喜欢它,它里面讲述了一个柔弱的身无缚鸡之力的稻草人在坚守岗位的同时的所见所闻,以及那时候人们贫苦而又痛苦的生活。老婆婆的丈夫赌博输掉了一切,丈夫儿子都死了,连辛辛苦苦种的麦子也毁于蛾子之手,孩子连一口茶也喝不上,最终她只能选择死亡。
这是源于那时社会的黑暗,祖国的'贫穷,人民才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自从1949年建国以来,祖国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想想现在,人们不知道保护环境,保护自己的家园,到处污染严重,更有甚至直接任意添加药品到食品中,危害人体健康。人们为了追求高效益,蔬菜用激素药,食品加添有毒药剂,造成人民,国家多少经济损失,原来的沟渠水是那样的清纯可口,可现在有的沟渠的水浑浊,气味难闻,不谈饮用了,人们路过都避而不及,就不用谈对人、对牲口的危害了。
我们不能像稻草人那样看到无能为力的事就倒下,要行动起来,向人们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还人们一个绿色的家园。
就像汶川地震一样,为灾区捐款,使一张张钱化为一滴滴甘露,为他们哀悼,使灾难中的人永不放弃自己!让爱如火炬一般,一代代向下传;爱就如花儿一样,漫山遍野的蔓延蔓延……爱,就如稻草人的品质一样芬芳。只要生活中的每人都能为别人多想一点,多献出自己的一点爱,那么我相信,世界将会像那首歌一样: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稻草人读后感 篇5
今天我读了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的几篇文章。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就是《稻草人》。
这篇文章主要进述了一位老妇人,先后失去了自己的丈夫与儿子,因为经常思念他们,老妇人早就患上了眼病,眼睛上好像结了一层霜一样,她只能靠种庄稼来维持自己的生活。老妇人的地里有一个稻草人,他手中有把扇子,总是不停的摇,从不怕辛苦。稻草人为了不让庄稼被虫子吃,不让主人伤心难过,他很努力的去赶走那些可恶的虫子。
其实在真实的生活中,稻草人不过只是用稻草做的,一个不会动的'假人。但是叶圣陶先生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默默无闻的稻草人比喻成劳动人民。劳动人民在我们的生活中并没有什么地位,甚至经常被人们嘲笑,被瞧不起,但是他们却解决着很多人的温饱问题,他们就和稻草人一样,没多少人去关注他们,可他们却依然默默坚守着属于自己的工作,不怕辛苦,只为了让别吃到一口饱饭。他们每天勤劳的种庄稼,顶着大太阳也不肯休息一下,只为了给人民提供粮食。
像这样的人还有城市的“美容师”——环卫工人,他们每天认真打扫卫生,只为了给我们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
每一个人都有着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不论它多么不起眼,我们都要全力以赴,努力认真的做好它,为这个社会默默的献出一份爱心。
稻草人读后感 篇6
今天我读完了叶圣陶爷爷写的《稻草人》。这本书由很多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用大胆的幻想,话里套话的启示了我们。
比如《书的夜话》,这个故事我特别喜欢。作者讲述一个旧书店的夜晚,不同的书讲述自己独特的`经历。首先,这个故事描写的十分生动,把不同样子的书写成各种各样活灵活现的人。接着,一本红书讲了自己由被珍藏到被卖的悲惨遭遇,另一本紫面金绘书则讲述自己的主人如何利用它去发财又背信弃义的丢弃了它。最后一本有3000年历史的书,它被一代代主人流传很久一直到今天,它说:“世间固然像大海,可是每一个人都应该给大海添上一勺水。”而我们的水呢?我不禁思索起来。我首先想到了自己的祖国,祖国为了我们付出了这么多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回报。还有父母,每天早出晚归,我却在家中放松;我的姥爷姥姥每天东跑西忙,我却安心的吃他们做的美食;老师工作到很晚而那时我却在睡大觉。想到这里,我羞愧难当。大家都给大海一勺又一勺的添水,而我却只会一勺又一勺的索取。
《稻草人》这本书里有趣的故事,有的令人流泪,有的引人深思,有的让人同情,有的给人启迪……这本书还传递了爱,教会了我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