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将心比心》有感

2025/08/04读后感

此篇文章读《将心比心》有感(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读《将心比心》有感 篇1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名叫《将心比心》。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两件事,一件是一位阿姨为奶奶开门,她说希望她母亲遇到同样问题时也有人帮助她母亲;另一件事是母亲在输液时鼓励扎了两针也没扎进去的.实习护士,并说她也希望“我”面对第一个患者时,也能受到鼓励。

读到了这儿时,我非常感动,因为这使我想起了妈妈在车上让座的情形:那次,妈妈和我在车上站了半天,才等到了一个座位。但到了个站台后,一个抱着小宝宝的阿姨上了车,她刚车不久,车子突然来了个急刹车,妈妈连忙站起身,将那个阿姨让到自己的座位上。

事后我问妈妈:“妈妈,我们等了那么长时间,才有了个座位,为什么一下子就让给那个阿姨了啊?”她说:“以前我抱你上车时,也曾经有人给我让过座;我相信,这个阿姨和我一样,也希望会有人给她让座。”听了这话,我感到非常温暖。

读《将心比心》有感 篇2

今天我们学习了《将心比心》这篇课文。我读后,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憾与触动。

故事很短,内容也比较简单。但字里行间仍透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爱与宽容,让我的心温暖许久。第一件事是作者的奶奶已年迈,在商场一位阿姨为她推开大门,直到这位奶奶跟上来才松开手。虽是日常生活小事,但点点滴滴现真情,那位阿姨真有爱心啊!这不仅让我想起离娄下的一句名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啊,只要我们把别人的亲人当自己的亲人那样看待,对老人尊重,对幼儿关爱,将会多么美好。

第二件事是作者陪母亲去输液,可前来接待的.是一位实习小护士,小护士动作生疏人又紧张,作者的母亲连队被扎了两针都没成功,还鼓起了青包。这位母亲不但没责备,反而还忍住疼痛,和颜悦色的宽慰鼓励小护士。小护士终于成功的扎下了第三针。“我也有个和你差不多大的女儿,正在读书,她也将由她的第一位患者,我真希望女儿的第一次扎针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这位母亲的话让我听后回味无穷。我们共同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今天你是强者,明天可能就是弱者;现在你是服务者,以后就可能是被服务者。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许多角色转换,……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最好先去那样对待别人,将心比心。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多点将心比心的感悟,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怀有一份怜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计较和猜疑。将心比心,这也就是我们老百姓常说的一句善解人意的俗语。

来吧,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让我们大声唱出心中的渴望《让世界充满爱》:“你走来,他走来,大家走到一起来,在这缤纷的世界里,你理解我信赖,让这世界有真心的爱,让这世界充满情和爱!”

读《将心比心》有感 篇3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今天,我将课文《将心比心》又读了一遍,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课文主要讲了“我”陪妈妈去输液时,护士扎了两针也没扎进血管里,可是妈妈却平静的安慰护士,使我对妈妈充满了敬意和感动。

读了这篇课文使我想起了一件事: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著名的水利工程学家潘家铮这样回答外国记者的提问:“那些反对三峡工程的人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因为反对者的存在,可以让人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做事更周全、更能迸发出生命的潜能。”

宽容是一缕东风,真诚宽容别人的过错,无需用折磨自己来惩罚别人,坦然面对生命小舟中的每一个险滩,就会融化别人冷漠的冰雪,迎来两人生机盎然的春天。

读《将心比心》有感 篇4

课堂上,我正在兴趣盎然地给学生们讲着《将心比心》一课。这个班是我本学期新接的,两个月的磨合期已过,我和学生的配合渐入佳境。

看到每个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我一时兴奋,便拿着课本在教室里边悠闲地踱着小步,边引导着学生理解课文。一时,教室里静悄悄的,忽然,我听到脚下发出“咔嚓”一声响,低头一看,原来是一个白色透明的指甲盖般大小的塑料笔帽。

我没在意,继续着我的讲课……下课后,我回到办公室,正在改作业时,听到一声“报告”,见进来一位同学,她径直走到我跟前,轻轻叫了一声“老师!”我抬头一看,原来是我班的中队长文文。我随口问道:“文文,有事吗!”

她显得有些羞涩,怯怯地说:“老师,您上课时踩坏的那个笔帽是我的。”我想:一个小小的'笔帽,还值得你跑到办公室里来给我说说?我便不屑一顾地说:“哦,是你的呀,老师又不是故意的,你再找个配上不就行了!”文文的脸微微一红,难为情地说:“恐怕不好配。”我心想:这孩子怎么不依不饶的,难道还想让我赔呀

!于是,我又问道:“那你想怎么样?是不是想让老师赔你呀?”谁知她竟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我愣了一下,真的要我赔呀,这孩子怎么是一根筋,可是又不能伤了她的自尊心。赔就赔吧,只要孩子满意就行。我又好气又好笑,但还是故作轻松地问道:“这笔多少钱?老师给你钱,你自己再去买一支好吗?”她小声说:“两块。”

我拿出钱包,抽出两元钱给了她。她接住后,说了声“老师再见”,便欢快地跑了出去。这件事发生得出乎意料,结束得平静自然,在文文看来似乎理所应当,可我的心里总觉得有点不舒服。

亲眼目睹了这件事的老师议论开了:“你不是很器重她吗?一个小小的笔帽,居然追到办公室让老师赔,太过分了!”“现在的孩子太自私了,老师辛辛苦苦地教她知识,她居然这样对你,太让人寒心了”……我也在想这孩子怎么会这样做?算了,也许等她长大后,回想起这件事时,也会为童年的幼稚而好笑。

晚上,因看书太晚,我居然失眠了。回想今天的教学有没有不足的地方,便想到《将心比心》一课,“如果生活中人们都能将心比心,那么社会上就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又联想到“赔笔”这件事,对,如果我是10岁的文文,我会怎么想?可能会想:老师把我的笔帽踩坏了,那么,我的笔就残缺了,就不好用了,损坏别人的东西要赔偿,那么老师就应该赔我;也可能会想:老师也有做“错事”的时候,老师做了“错事”也应该承担责任;我又想到:这孩子可能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她不能允许自己的生活中有不美的东西存在,这孩子太有个性了,而我们不是常说做人要有个性吗?越想越觉得这孩子做得对。

是啊!孩子的心终归也是一个世界,一个纯如白纸的世界。

读《将心比心》有感 篇5

放学之后,我回到了家里,二话不说地开始写作业,其实我中午写了一半了,不久,我把全部的作业给写完了,写完作业后,我立即把语文书翻到第二单元,第二单元的课文讲得道理都非常深刻,但是我觉得《将心比心》这篇课文讲得道理比较多,更具有教育意义,所以,我选定它做为读后感的题材。《将心比心》这篇课文讲了两件事,第一件事讲了:作者的奶奶去商店的时候,前面的阿姨推开门一直等她过去,才松了手,阿姨希望自己的母亲去商店的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第二件事讲了:作者陪着患病的母亲去输液,可护士扎了两针也没扎进血管里,经过母亲的安慰,护士终于成功地把针孔扎进血管里,护士赶紧赔礼道歉,母亲希望自己的`女儿给病人扎针时,也能得到宽容和谅解。我不禁想起了一件事:在公交车里,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在拥挤的车里走来走去,头上的汗珠一颗颗往下掉,我明白这位老人累到了极点,但是,坐在前面的年轻人丝毫没有让位的迹象,我毫不犹豫地站了起来,把座位让给了老人,就下车了,在返程的公交车里,我目睹了让位的年轻人大大增多,他们忘了工作的劳累,也忘了冬日的寒冷。我真佩服他们。

通过这篇课文,我深感欣慰,同时也明白了:只有心中有他人帮助别人,才能得到更多的帮助,那么我们的城市就会处处开满文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