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头战象》读书有感
此篇文章《最后一头战象》读书有感(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有感 篇1
这个暑假,爸爸为我买了一整套沈石溪老师的动物小说集。《第七条猎狗》、《狼王梦》、《最后的獒王》《雪山神豹》等等。我刚刚读完《最后一头战象》。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在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人们组织起来,骑着威风凛凛的大象。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跟日本鬼子来了一场大会战。经过惊天动地的战斗,日本鬼子大败,他们赔上很多尸体,但参加战斗的战象也死了很多头。战争过后,人们把这些英雄的战象埋在一起,叫“百象冢”。在清理战场的过程中,有人发现一头战象还活着,它叫嘎羧,大家就治好了它的病,把它带回了村子,从不让它干活,养着它。后来,战象自己感到死神要降临了,便找到自己的象鞍,独自走进“百象冢”,将自己掩埋。有两个跟踪、想挖它象牙的'人,看到此情此景,也打消了念头,悄悄地走了。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句话:“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嗄羧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而且和大家共度了26个春夏秋冬,对于嗄羧的死,村寨的人都非常难过、悲伤。读完《最后一头战象》后,让我感到嗄羧象我们人类一样,是一头重情重义的、有灵性的大象。我要学习的是它的勇敢与忠诚,这种品质甚至感动了想挖它象牙的人!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有感 篇2
最后一头战象讲的是:
20多年前日寇侵略西双版纳,西双版纳士兵骑着大象勇猛杀敌,最后将日寇赶走了。而我方战象全部中弹倒地,只有一头战象还在喘息,于是人们将它养了起来。这头战象的名字叫嘎羧。转眼20多年过去了,嘎羧已经50多岁了,它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人们去了象冢,它来到打洛江对着一块石头亲了又亲,原来这是20年前嘎羧被救上岸的地方。它又走了三天三夜,来到了百象冢,它在百象冢旁边挖了一个坑静静地躺进去,死了。它没有去老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和战友们躺在了一起。
我明白了动物也有情感,动物的.情感比人的情感更珍贵。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有感 篇3
这一个月,我看了一本《最后一头战象》。
西双版纳的象可以用来作战,在一次血雨腥风的战斗中,有八十多头战象倒地。在埋葬大象时,发现一头象还活着,就运回寨子。多年后,象不行了,它披上象鞍,要去象冢了。主人公悄悄跟在后面,万万没想到,它在曾经战斗过的江上吻了又吻,在那块大龟石上亲了又亲。它没到象冢去,它到埋八十多头战象的地方,跟战友躺在了一起。
我喜欢文章中的最后一句话是最后一句话:“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这句话太感人了!象竟有如此灵感,它可能觉得,它当时跟同伴一起作战,多么勇猛,它是有幸被救,要不然,它也将葬身与此。然而,同伴牺牲了,它有幸获救了。它此刻又回想起了那场残忍的斗争。
使我们明白了我们的心永远是和亲人,同学,老师,在一起的。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有感 篇4
以前我总认为动物不如人类聪明,但读了《最后一头战象》这个故事后,我发现动物的感情不比人类差。
这个故事讲述了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一头大象——嘎羧,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它放弃了去大象祖先留下的象冢,而是重披象鞍,来到埋葬自己战友的“百象冢”旁挖了个坑,庄重地把自己掩埋。
这是一头怀旧的战象。我想它一定无法割舍战争时光,无法记记战友们。
这是一头“纯洁”的战象。它心里藏的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们,是善良的比乡亲们,是它久久渴望的`和平与宁静。
这也是一头“忠诚”的战象。因为它临死前还重披象鞍,它希望自己是最后一头战象。希望这个世界永远的和平,不再有战争。
这本书令人回味无穷,发人深省,动物尚且有如此的高尚情怀,我们人类又应该怎样做呢?
《最后一头战象》读书有感 篇5
沈石溪,十多岁时听说西双版纳是个“抬头摘香蕉,低头捡芝麻”的好地方。非常心动,决定去西双版纳闯一闯。于是他坐火车,坐大巴,甚至坐拖拉机来到了西双版纳,这一呆就是18年。期间他养过许多动物,养过最大的是大象。
《 最后一头大象》就是在那个时期写的。书中讲述了许多关于象的故事。书中的象如同人一般,有感情色彩的`包含,有战争气息爆发。在每一个精彩关头都会用超细微描写将剧情写得更生动,让人陶醉在艺术气息中。
在这本书中,所有的象都是会对话的,他们有幽默的时候,也有悲痛诉苦的话,使我们亲近自然,了解大自然中每一种动物,他们生存的目的。让我们尊重每一条生命。
书中主要讲述络亚象群,其中重点讲了一头老象,也就是最后一头战象。
书中故事非常精彩,希望大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