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路》
此篇文章幼儿园中班教案《路》(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幼儿园中班教案《路》 篇1
设计思路:
每天,孩子们除了对幼儿园内部环境最熟悉之外,对幼儿园门口的路上也是最熟悉的。而中班孩子已经有了能关注到周围环境的事物的意识,包括家门前、马路边等,偶尔更能听到他们和身边的同伴讲述发生的不同事情。前阵子,幼儿园门口有卖食物的流动摊贩,就已经变成孩子们的口中讨论的话题。
另外,中班以来,孩子们在绘画技能上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能把生活中看到的简单图像一一用自己手中的笔画下来,但不能进行简单的组合。因此设计了本次活动,在活动中让幼儿运用自己的调查表,把关注到的事物有哪些图形组成的一一表述出来,对于在绘画时有一定的帮助和增加进一步的绘画技能。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圆形、方形和三角形进行图形组合,创造各种图像,表现画面的场景。
2、愿意关注周围的环境,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
活动准备:
有关幼儿园门前的调查表、各种物体的拼图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周围有些什么?根据自己的调查表讨论并说一说。
它们都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举例说一说。(提供一些物体的拼图,让幼儿自行说说。)
小结:原来我们幼儿园周围有那么多漂亮的景色,有好多绿色的树,有高高的'大楼,有宽宽的马路,还有好多好多东西。
二、安排画面——帮助幼儿加深观察幼儿园门口的景色。
1、许多物体放在一起乱糟糟的,并不美丽,怎样将这些物体整齐的排列在路的两旁,变得好看呢?
2、先画出幼儿园门前的一条路,然后将房屋、树木等图片进行错落排序,布置成一条美丽的马路。
小结:我们要把幼儿园门口的美丽景色画到我们的纸上,让别人一看就知道画的是我们留云幼儿园周围。
三、操作表现——激发幼儿的创造想象。
1、请你把幼儿园门前的马路画大、画长。
2、想想,路边还有哪些东西(树木、房子、汽车等),想好之后用组合的方法把它们一一画下来。
小结:大家画得都很认真,可以带回家给爸爸妈妈介绍一下你的作品,让他们猜猜看你们画的是哪里。
四、分享交流——引导幼儿相互介绍作品。
将幼儿的作品连接起来,变成一幅长卷,布置在教室内。
幼儿园中班教案《路》 篇2
设计意图:
这个时代的孩子,动画片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如何让它更好的应用于平时的教育教学,服务孩子,我尝试以《一条香路》为切入点。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是一部系列性的童话组合,以其儿童化的画面、音乐、言语紧紧抓住了儿童的心。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围裙妈妈是一个三口之家,他们是中国现代家庭教育典型的缩影。这是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家庭,片里的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和围裙妈妈在生活中总响起欢乐的笑声,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小屋成了温暖的家,大头儿子在这生活中天天长大,懂得尊重别人,怎样克服困难,怎样把爱送给大家的故事。通过观看《一条香路》这集动画片让孩子深刻体会到盲童们看不到光明的那种悲惨,让孩子们萌发向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学习,注意观察周围人和事,灵活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小知识,乐于助人,这样,幸福快乐才能永远与我们在一起。
爱是孩子最有营养的食物。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优越的物质关爱是必要的,但不是最主要的。正如德国著名作家埃里希?凯斯特纳所揭示的“草帽”一样,父母应该给他们创造足够多的回忆资本,因为爱是一生都不能忘怀的东西。让孩子从小埋下爱的种子,将爱一代一代传下去……这就是我选择这次活动的初衷!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讲述动画片有趣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学习词汇:汗流浃背 气喘吁吁。
3、学习关心残疾儿童,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看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相关书籍或动画片,对主人公有一定的了解。
2、物质准备:动画片《一条香路》;音乐《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动画城主题曲》《让爱传出去》;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围裙妈妈、小树图片;字卡: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一条香路;动画城大屏幕。
活动过程:
一、创设“动画城”情境,律动入场。
1、师:孩子们“动画之旅”时间到了,让我们一块去动画城看看吧!
(播放《动画城主题曲》)
二、在游戏中融入故事情节。
1、听音乐引入主题。
师:听,是什么音乐?(出示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图片)
你们知道他们喜欢玩什么游戏吗?(斗牛、骑大马、捉迷藏……)
2、听音乐做游戏。
(1)来斗牛喽!
三、分段欣赏动画片,学习讲述动画片故事情节,体验故事的乐趣。
1、欣赏第一部分动画片,提问:
(1)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他们在玩什么游戏?(捉迷藏)
(2)后来谁也加入了游戏?(出示围裙妈妈图片)
大头儿子是怎么找到她的'?(闻身上的花香)
小结第一段故事内容: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他们在玩捉迷藏游戏,后来围裙妈妈也加入了游戏,大头儿子凭借花香找到了围裙妈妈。
2、欣赏第二部分动画片,提问:
(1)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上街时看见了什么?(盲童)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定格画面幼儿小声交流讨论)
(2)大头儿子和你们一样很想帮助盲童,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继续看动画。
他的办法是什么?(种树)他是怎么种的?(定格画面学习词汇:汗流浃背 气喘吁吁)
(3)最后,盲童为什么可以自己上学了?动画片的名字叫什么?
(一条香路)
(4)盲童会说什么?大头儿子心情会怎样?
师小结:这是一条充满花香的路,一条充满爱的路,让我们一起快乐幸福的走下去……
四、集体表演:让爱传下去
五、活动延伸
1、《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观影星播客。
2、爱心帮帮团。
3、自由画:大头儿子
幼儿园中班教案《路》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词语:弯来绕去、笔直笔直。
2、初步了解弯绕的作用,以及弯绕的立交桥给城市交通带来的便利。
3、教育幼儿要学会互相协作,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
1、故事磁带。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活动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小朋友们都走过路,路是什么样的?原来有的地方路是弯的,也有的地方路是直的。你们觉得弯路好,还是直路好?
2、幼儿讨论,老师巡回倾听,鼓励幼儿大胆说说自己的想法。
3、小朋友有的说弯路好,有的说直路好。现在有两个修路的人,一个叫弯弯,喜欢修弯路,一个叫直直,喜欢修直路,我们在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弯弯的路、直直的路》。
二、基本部分
引导幼儿欣赏故事
(一)、听故事第一段至第十二段。
1、幼儿看幼儿活动材料,放录音,欣赏故事第一段至第十二段。
2、听了故事后,你现在喜欢弯来绕去的路还是笔直笔直的路?为什么?
3、汽车从山脚开到山顶的路上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这样呢?
4、弯弯来到城里修了一条怎样的路?这次弯弯的路有没有受到大家欢迎?为什么?
(二)、讨论。
1、直直修的笔直笔直的山路不受欢迎,弯弯在城里修的弯来绕去的马路也不受欢迎,这可怎么办呢?
2、请小朋友们帮助他们想办法。幼儿讨论后发言。
(三)、完整欣赏故事。
1、弯弯和直直真的想了个好办法,让我们听一听吧!
2、幼儿认真倾听故事一遍。
3、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弯弯和直直想了什么好办法?有什么好处?
4、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
4、听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结束部分
1、复习儿歌《学好样》,要求幼儿有表情地表演儿歌。
2、小结活动情况,下课!
课后反思:
《弯弯的路直直的路》是一节语言活动,其重点在于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懂得弯路和直路各有不同的用处。这个故事用了弯弯和直直两个有趣的'人物造路引出故事,幼儿语言故事理解能力强,在听故事过后能很快地理解故事内容。本活动的难点在于引导幼儿分清弯路和直路所在位置,告诉他们为什么这样修路?进而将弯路和直路联系在一起,想到弯路和直路连在一起的立交桥能给城市交通带来的便捷作用。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了弯路和直路的联系和用处,在陡的地方走弯路比较适合,在平的地方走直路更方便。城市立交桥是由弯路和直路连成的,是城市交通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整个过程的语言教育部分主要从幼儿生活中亲身经历的弯路和直路,以及见过的立交桥的直观形态去引导幼儿进行想象和探索弯路和直路的联系和用处。活动结束了,但幼儿的思绪和情感并没有结束,在社会中有很多机会让幼儿去亲身体验真实的立交桥,进一步提升幼儿的感知能力。
现实生活中,很多物体都以一定的形态呈现在小朋友的面前,弯和直就是富有变化的形态,比如:小朋友的中餐香蕉、笑脸上弯弯的眉毛、妈妈(妈妈食品)用过的毛线团、卷卷的头发;桌子、黑板、凳子和门窗的边缘处处都是直的形态。这些都告诉小朋友,弯和直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看似简单的直接形态,对小朋友来说,还不能去感知和探索到弯和直在生活里真正的影响,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激发他们的想象让他们在弯和直的世界里发掘和体验,用他们熟悉的材料和方式去创造一片弯弯直直的天地。
幼儿园中班教案《路》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中事物间的对应关系。
2.尝试按诗歌的句式进行诗歌仿编活动。
3.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路
2.图片:过马路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课题
1.图片:过马路
提问:你在这张图片上能看出什么事?
(小朋友在过马路)
小朋友走的是什么路?
(人行道路)
小结:清洁的行道是行人走的路。
2.小朋友知道,汽车走的路是什么路吗?
(引导幼儿说出:马路)
二、学习诗歌
1.欣赏诗歌。
教师:你们知道还有什么路吗?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诗歌名字叫《路》。
2.教师朗诵诗歌《路》
3.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
(1)蓝蓝的天空是谁走的路?
(2)滚滚的江河是谁走的路?
(3)亮亮的铁路是谁走的路?
(4)宽宽的马路是谁走的路?
(5)清洁的行道是谁走的.路?
三、课件演示
1.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朗诵儿歌好,
老师说前半句,你们说后半句好吗?
2.演示相应的图片,师幼对说儿歌。
3.变换方式,幼儿说前半句,教师说后半句。
4.完整朗诵诗歌。
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歌完整地朗诵一遍。
四、仿编诗歌:
1、简单仿编
(1)蓝蓝的天空除了是飞机走的路,还是谁走的路?
我们学着用诗歌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蓝蓝的天空是小鸟走的路。)
(2)滚滚的江河除了是轮船走的路,还是谁走的路?
(鼓励幼儿迁移生活中的经验进行仿编活动。)
3.启发引导
除了这些路,你还知道什么路,他们是谁走的?
五、幼儿创编诗歌
请小朋友自由创编,然后说给小伙伴和老师听。
教师及时鼓励有新意的创编诗句。
附:
《路》
蓝蓝的天空是飞机走的路;
滚滚的江河是轮船走的路;
亮亮的铁路是火车走的路;
宽宽的马路是汽车走的路;
清洁的行道是行人走的路。
幼儿园中班教案《路》合集11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路》,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中班教案《路》 篇5
活动目标:
1、 熟悉幼儿园四周的环境,引导幼儿识别幼儿园的方位。
2、 能用简单的标记标出四周熟悉的建筑或设施。
活动准备:
图片、卡片
活动过程:
一、熟悉幼儿园四周环境
1、 你们知道我们幼儿园在什么路上?复兴中路那么长,有什么办法能一下子找到我们幼儿园?
2、 除了看门牌号码,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找到幼儿园?(运用照片加以具体化)
3、 都可以作为找我们复二幼儿园的标记。
二、制作路线图
1、 知道了这些非凡的建筑、设施,还有些不明白,假如有一张路线图就更好了。你们帮老师一起画一张路线图吧。路线图上的这个圆点代表了我们幼儿园,幼儿园的左边有哪些建筑物?还有什么建筑物在幼儿园的右边?
2、 这么多的照片放不下,你们能不能用简单但一看就明白的.标记表示照片上的建筑物,(教堂、书报亭)
3、 幼儿在教师提供的路线图上,标出幼儿园四周熟悉的建筑或设施。
4、 你们制作的路线图正确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交流各种不同的标记
四、活动延伸
到路边去证实自己的判定是否正确
活动结束:
在教室里做一张共同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