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院子里的悄悄话》教案

2025/09/21教案

此篇文章《院子里的悄悄话》教案(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院子里的悄悄话》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了解树木的年轮和树冠的形成过程和作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摘抄课文中用得好的词语和自己喜欢的.对话。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树木的年轮和树冠的形成过程和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从课题导入,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二、自学课文,合作质疑。

1、把课题读正确、读通顺。

2、边读边思考“阅读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

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问题,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读懂。

4、全班汇报交流,学生互相,互相帮助解决疑难问题。

(1)教师作适当的指导和点拨,在学生说不清楚时适当引导学生回到相应的段落读一读,议一议,把问题弄清楚。

(2)重点引导学生弄明白以下问题:

什么叫年轮?树木是怎样依靠年轮来记录、指示方向和记录气候的?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不同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语调。还可以让学生互相合作,把课文表演出来。

四、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组对话读一读,再抄下来,学生抄写后,可互相交流。

《院子里的悄悄话》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能认识本课的2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 能基本读懂课文,了解树的年轮。树冠的的有关知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制作电脑课件:;课外阅读有关年轮的科普知识。

课时安排:

一、观察课件,导入新课。

1、 展示树的形貌。年轮的课件,让学生观察树冠南北两面的疏密形态,年轮的圆圈及其宽窄形状。,结合课外搜集的有关树的资料,从科学知识的角度介绍观察的画面。

2、 今天学习,课文里小槐树贺老槐树的谈话真有意思,他们说什么呢?

3、 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词句。

、 提出读不懂的问题。

二。初读。感知。

1、 找三名学生接读全文。(边读边解决读中遇到的词句问题)

2、 默读,思考:从小槐树和老槐树的谈话里,你了解树的哪几点知识,并在课文里划出记号。

3、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流的情况,根据学习交流效果,但是否需要集体交流)交流后,把几点简略的写在笔记本上。

三、分角色朗读。评读。

1、 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练习。(体验角色,揣摩朗读语气。)

2、 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评读。

四、读文画画。

读读课文中年轮部分的谈话。再弄懂年轮后,画出年轮图,并标出树龄和方向。教师找几幅图展示。

五、布置作业。

画好年轮图,回家给父母介绍年轮知识。

《院子里的悄悄话》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院子里的悄悄话》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院子里的悄悄话》教案 篇3

教学目的要求:

1.懂得这篇课文是以童话的形式讲明了年轮、树冠的形成和作用。

2.结合实际生活,观察和认识年轮和树冠,在实践中增长知识。

3.练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掌握本课新学的词语。

4.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从老槐树讲的话中理解年轮和树冠的形成和作用。这是教学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2.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这是语言能力训练方面的难点。可以先指点后放手训练学生的这种能力。

教学思路:

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练习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流利。课堂上,首先要指导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然后,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叙述顺序,知道文章的体裁是童话,懂得有关树木的一些科学常识。

教学中,要体现阅读课的特点,着重指导学生把讲读课上学到的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进行阅读,初步培训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对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根据童话的表现形式,学生的兴趣,采用画图填空的方式,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讲述的科学知识。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应稍放手一些,通过点拨,尽可能让学生独立地阅读、思考、讨论。

课后可布置学生到室外实践,具体观察认识槐树的树冠、凭借槐树树冠的茂盛和稀少辩别方向,以提高学生对课文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

画有老槐树、小槐树、一截树干横截面的图片或投影片;指南针的实物或图片;几片槐树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请学生讲题目。

1.解释:悄悄话。(表演)

2.谁和谁的悄悄话?出示槐树叶认识。

二、根据问题,请学生读有关部分的课文。注意读准轻声字音。

1.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地方、谁和谁的悄悄话?(读第1自然段)理解:悄悄本文指声音很低。

2.课文具体讲了什么时候的一次悄悄话?(读第2自然段第1句)理解:晴朗无云,少云。吹拂轻轻地吹动。

3.小槐树和老槐树谈话的第一个内容是什么?(读第25自然段)理解:晃动脑袋摆动,课文中指树的枝叶部份被风吹得左右摇摆。沙沙课文中指秋风吹得树枝、树叶发出的响声。

4.小槐树和老槐树谈话的第二个内容是什么?(读第6、7自然段)理解:槐树的头发:指槐树的枝叶;树冠就是课文中的头、脑袋。

5.小槐树和老槐树谈话的第三个内容是什么?(读811自然段)认识指南针,(出示实物或图片),谁知道指南针是干什么用的?哪国人发明的'?(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出神形容小槐树听得很专心、很有兴趣。

6.小槐树又问了老槐树一个什么问题?老槐树是怎么回答的?(读1216自然段)理解:

记录记下来。好奇课文里是说新奇,有兴趣。神秘让人捉摸不透其中的秘密。

7.齐读最后一段(第17自然段)。理解风停了,老槐树和小槐树也停止了说话。(风停了,树枝不晃动了,也就没有沙沙的响声了。)静悄悄悄悄,这里是没有声音,很安静。(板书)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对写小槐树的句子,注意读出天真、好学的语调和表示它聪明的神态。

四、布置作业。

1.自由组织三人一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2.自己找树木去观察,实地理解年轮、树冠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是一篇童话。

二、回答问题,理解词句。

1.老槐树和小槐树的悄悄话是怎样开始的?我的记性可好了是什么意思?

记性是说人的记忆力。这里树的记性是指什么?(年轮)出示图片,什么是年轮?(木本植物茎干横断面上的同心轮纹)你是怎么知道这个意思的?

为什么说我的记性可好了?

小结:要联系下文理解记性;联系全文理解这句话。

2.出示画有老槐树和小槐树的图。

3.指名学生填空。在老槐树、小槐树图下分别填第一组括号:()槐树、()槐树;()记性;()岁。

4.根据树的年轮的特点,填第二组括号:()面,(填6个括号),()=脑袋()=头发

5.年轮不仅表示树木的年龄,还有什么作用?

(1)为什么年轮也可当作指南针?理解句子:

①现在人们老是按照自己的需要给我们修剪枝叶。(修剪成一定的形状)

②我们心里是很清楚的。(心里指什么?)

(2)年轮是怎样记录气候的?

6.小结:树木年轮共有哪三个作用?上讲台指着图讲解。

三、填空。

出示写有句子的投影片或小黑板。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年轮稀疏的一面是(),年轮密集的一面是()。

2.()的年份,年轮就长得宽,()的年份,年轮就长得()。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先自己读,再朗读,然后请两位同学读,最后全班分为两组分角色朗读,教师读叙事部分。五布置课外活动,或者到室外实地观察认识槐树,凭据槐树辨别方向。

附:板书设计

院子里的悄悄话

静悄悄

秋风吹来停止

《院子里的悄悄话》教案 篇4

教学目的要求:

1.懂得这篇课文是以童话的形式讲明了年轮、树冠的形成和作用。

2.结合实际生活,观察和认识年轮和树冠,在实践中增长知识。

3.练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掌握本课新学的词语。

4.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从老槐树讲的话中理解年轮和树冠的形成和作用。这是教学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2.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这是语言能力训练方面的难点。可以先指点后放手训练学生的这种能力。

教学思路:

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练习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流利。课堂上,首先要指导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然后,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叙述顺序,知道文章的体裁是童话,懂得有关树木的一些科学常识。

教学中,要体现阅读课的特点,着重指导学生把讲读课上学到的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进行阅读,初步培训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对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根据童话的表现形式,学生的兴趣,采用画图填空的方式,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讲述的科学知识。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应稍放手一些,通过点拨,尽可能让学生独立地阅读、思考、讨论。

课后可布置学生到室外实践,具体观察认识槐树的树冠、凭借槐树树冠的茂盛和稀少辩别方向,以提高学生对课文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

画有老槐树、小槐树、一截树干横截面的图片或投影片;指南针的实物或图片;几片槐树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请学生讲题目。

1.解释:悄悄话。(表演)

2.谁和谁的悄悄话?出示槐树叶认识。

二、根据问题,请学生读有关部分的课文。注意读准轻声字音。

1.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地方、谁和谁的悄悄话?(读第1自然段)理解:悄悄本文指声音很低。

2.课文具体讲了什么时候的一次悄悄话?(读第2自然段第1句)理解:晴朗无云,少云。吹拂轻轻地吹动。

3.小槐树和老槐树谈话的第一个内容是什么?(读第25自然段)理解:晃动脑袋摆动,课文中指树的枝叶部份被风吹得左右摇摆。沙沙课文中指秋风吹得树枝、树叶发出的响声。

4.小槐树和老槐树谈话的第二个内容是什么?(读第6、7自然段)理解:槐树的头发:指槐树的枝叶;树冠就是课文中的头、脑袋。

5.小槐树和老槐树谈话的第三个内容是什么?(读811自然段)认识指南针,(出示实物或图片),谁知道指南针是干什么用的?哪国人发明的?(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出神形容小槐树听得很专心、很有兴趣。

6.小槐树又问了老槐树一个什么问题?老槐树是怎么回答的?(读1216自然段)理解:

记录记下来。好奇课文里是说新奇,有兴趣。神秘让人捉摸不透其中的秘密。

7.齐读最后一段(第17自然段)。理解风停了,老槐树和小槐树也停止了说话。(风停了,树枝不晃动了,也就没有沙沙的响声了。)静悄悄悄悄,这里是没有声音,很安静。(板书)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对写小槐树的句子,注意读出天真、好学的语调和表示它聪明的神态。

四、布置作业。

1.自由组织三人一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2.自己找树木去观察,实地理解年轮、树冠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是一篇童话。

二、回答问题,理解词句。

1.老槐树和小槐树的悄悄话是怎样开始的?我的记性可好了是什么意思?

记性是说人的记忆力。这里树的记性是指什么?(年轮)出示图片,什么是年轮?(木本植物茎干横断面上的同心轮纹)你是怎么知道这个意思的?

为什么说我的记性可好了?

小结:要联系下文理解记性;联系全文理解这句话。

2.出示画有老槐树和小槐树的图。

3.指名学生填空。在老槐树、小槐树图下分别填第一组括号:()槐树、()槐树;()记性;()岁。

4.根据树的年轮的特点,填第二组括号:()面,(填6个括号),()=脑袋()=头发

5.年轮不仅表示树木的年龄,还有什么作用?

(1)为什么年轮也可当作指南针?理解句子:

①现在人们老是按照自己的需要给我们修剪枝叶。(修剪成一定的形状)

②我们心里是很清楚的。(心里指什么?)

(2)年轮是怎样记录气候的?

6.小结:树木年轮共有哪三个作用?上讲台指着图讲解。

三、填空。

出示写有句子的投影片或小黑板。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年轮稀疏的一面是(),年轮密集的一面是()。

2.()的年份,年轮就长得宽,()的年份,年轮就长得()。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先自己读,再朗读,然后请两位同学读,最后全班分为两组分角色朗读,教师读叙事部分。五布置课外活动,或者到室外实地观察认识槐树,凭据槐树辨别方向。

附:板书设计

院子里的悄悄话

静悄悄

秋风吹来停止

《院子里的悄悄话》教案 篇5

教学目的要求:

1.懂得这篇课文是以童话的形式讲明了年轮、树冠的形成和作用。

2.结合实际生活,观察和认识年轮和树冠,在实践中增长知识。

3.练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掌握本课新学的词语。

4.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从老槐树讲的话中理解年轮和树冠的形成和作用。这是教学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2.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这是语言能力训练方面的难点。可以先指点后放手训练学生的这种能力。

教学思路:

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练习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流利。课堂上,首先要指导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然后,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叙述顺序,知道文章的体裁是童话,懂得有关树木的一些科学常识。

教学中,要体现阅读课的特点,着重指导学生把讲读课上学到的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进行阅读,初步培训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对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根据童话的表现形式,学生的兴趣,采用画图填空的方式,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讲述的科学知识。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应稍放手一些,通过点拨,尽可能让学生独立地阅读、思考、讨论。

课后可布置学生到室外实践,具体观察认识槐树的树冠、凭借槐树树冠的茂盛和稀少辩别方向,以提高学生对课文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

画有老槐树、小槐树、一截树干横截面的'图片或投影片;指南针的实物或图片;几片槐树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请学生讲题目。

1.解释:悄悄话。(表演)

2.谁和谁的悄悄话?出示槐树叶认识。

二、根据问题,请学生读有关部分的课文。注意读准轻声字音。

1.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地方、谁和谁的悄悄话?(读第1自然段)理解:悄悄本文指声音很低。

2.课文具体讲了什么时候的一次悄悄话?(读第2自然段第1句)理解:晴朗无云,少云。吹拂轻轻地吹动。

3.小槐树和老槐树谈话的第一个内容是什么?(读第25自然段)理解:晃动脑袋摆动,课文中指树的枝叶部份被风吹得左右摇摆。沙沙课文中指秋风吹得树枝、树叶发出的响声。

4.小槐树和老槐树谈话的第二个内容是什么?(读第6、7自然段)理解:槐树的头发:指槐树的枝叶;树冠就是课文中的头、脑袋。

5.小槐树和老槐树谈话的第三个内容是什么?(读811自然段)认识指南针,(出示实物或图片),谁知道指南针是干什么用的?哪国人发明的?(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出神形容小槐树听得很专心、很有兴趣。

6.小槐树又问了老槐树一个什么问题?老槐树是怎么回答的?(读1216自然段)理解:

记录记下来。好奇课文里是说新奇,有兴趣。神秘让人捉摸不透其中的秘密。

7.齐读最后一段(第17自然段)。理解风停了,老槐树和小槐树也停止了说话。(风停了,树枝不晃动了,也就没有沙沙的响声了。)静悄悄悄悄,这里是没有声音,很安静。(板书)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对写小槐树的句子,注意读出天真、好学的语调和表示它聪明的神态。

四、布置作业。

1.自由组织三人一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2.自己找树木去观察,实地理解年轮、树冠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是一篇童话。

二、回答问题,理解词句。

1.老槐树和小槐树的悄悄话是怎样开始的?我的记性可好了是什么意思?

记性是说人的记忆力。这里树的记性是指什么?(年轮)出示图片,什么是年轮?(木本植物茎干横断面上的同心轮纹)你是怎么知道这个意思的?

为什么说我的记性可好了?

小结:要联系下文理解记性;联系全文理解这句话。

2.出示画有老槐树和小槐树的图。

3.指名学生填空。在老槐树、小槐树图下分别填第一组括号:()槐树、()槐树;()记性;()岁。

4.根据树的年轮的特点,填第二组括号:()面,(填6个括号),()=脑袋()=头发

5.年轮不仅表示树木的年龄,还有什么作用?

(1)为什么年轮也可当作指南针?理解句子:

①现在人们老是按照自己的需要给我们修剪枝叶。(修剪成一定的形状)

②我们心里是很清楚的。(心里指什么?)

(2)年轮是怎样记录气候的?

6.小结:树木年轮共有哪三个作用?上讲台指着图讲解。

三、填空。

出示写有句子的投影片或小黑板。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年轮稀疏的一面是(),年轮密集的一面是()。

2.()的年份,年轮就长得宽,()的年份,年轮就长得()。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先自己读,再朗读,然后请两位同学读,最后全班分为两组分角色朗读,教师读叙事部分。五布置课外活动,或者到室外实地观察认识槐树,凭据槐树辨别方向。

附:板书设计

院子里的悄悄话

静悄悄

秋风吹来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