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艺术活动教案
此篇文章大班艺术活动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大班艺术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连环画的特征及内在联系,学习创作连环画。
2、大胆构图,表现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3、协商、合作完成连环画的创作。
活动准备:
1、幼儿在阅读区阅读过《西游记》的连环画。
2、画纸、水彩笔、油画棒、订书机等材料。
3、《西游记》连环画一本。
4、背景音乐《一个师傅仨徒弟》
活动过程:
1、介绍连环画的制作步骤,激发幼儿创造连环画的兴趣。教师出示《西游记》连环画,引导幼儿讨论:连环画图书由几部分构成,与单幅的图画有什么区别,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2、教师介绍制作步骤:先将自己想要创作的故事分成几幅图画,逐幅绘制,标上页码,定起来即成连环画。
3、指导幼儿创作连环画。
4、启发幼儿互相交流自己想要创作的连环画内容。
5、指导幼儿在背景音乐伴奏下进行连环画创作。教师引导幼儿合理分解画面,同时指导幼儿注意画面形象要前后一致。
6、分享作品。引导幼儿集体或小组相互展示自己的.连环画作品,讲解故事内容。未完成的幼儿可以继续在区域活动中制作。
活动反思:
连环画孩子们只接触过一次,画的是十一的假期趣事,挺有意思,培养孩子的叙述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记得当时孩子叙事的很好,跟画的内容压很相佛,本节课主要让孩子画《西游记》中的典故,本身孩子就对西游记很感兴趣,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喜欢的人物,共画了四张,时间有点长,但孩子们非常认真,花的也非常好。
大班艺术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音乐结构初步掌握舞蹈动作。
2、尝试在集体舞知道交换舞伴的技巧。
3、体舞的乐趣,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集体舞经验。
2、手腕花2种颜色各17个。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
师:小朋友们伸出我们带魔法手环的手,跟客人老师问好吧。今天请小朋友带着魔法手环跟黄老师一起去参加舞会吧。
二、感受音乐结构并学习魔法语。
1、倾听音乐,初步感知节奏。
师:舞会开始前,我们要先来听一段音乐,让我们认真的来听一听。
师:听到这首音乐你想做什么动作呢?
2、第二遍:欣赏教师配上魔法词的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
师:老师还为这首好听的音乐,配上了魔法咒语,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第三遍:边欣赏音乐,边看教师示范动作。
师:老师不仅为这首音乐配上的了好听的词,还配上了好看的动作,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欣赏完,小朋友要告诉胡老师,我是先伸出那只手去邀请小朋友的。
4、学习魔法语词及动作"找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好朋友,你好,好朋友,你好,握手吧,准备出发"。
(1)幼儿边念变练习。
师:小朋友们一起跟老师来学一学吧!
(2)配上音乐边念边练习动作。
师:我们把魔法咒语放在心里念,跟着音乐来练习。
三、邀请游戏。
1、教师示范邀请朋友。
师:学会了魔法语,让我们用魔法咒语来邀请舞伴吧。黄老师先来示范一下,小朋友们认真看。
2、学习邀请朋友。
师:现在粉色手环的小朋友,去邀请绿色手环的小朋友。
师:找到好朋友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呀!(引导幼儿面对自己的好朋友要面带微笑)
四、学习双圈集体舞。
(1)教师示范依次换舞伴的方法。
师:让我们去参加舞会吧,请绿色手环的小朋友站在绿色的点上。请粉色手环的.小朋友,找一个绿色手环的小朋友面前站好。当念到:"准备出发"师问:小朋友们我们要往哪出发?
指导要点:一次只能一个舞伴,朝着魔法花环的方向走。
师:我们在念到哪句魔法咒语就应该找到好朋友呢!
(2)指导外圈幼儿交换舞伴。
指导要点一:里圈的幼儿明确位置不变,外圈的幼儿明确运动的方向。
指导要点二:注意与应邀朋友的交流。
师:在邀请好朋友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带着我们刚才发现的问题再来一遍,看看这一遍能不能成功。
(3)指导里圈幼儿交换舞伴。
指导要点一:里圈的幼儿明确运动的方向,外圈的幼儿明确位置不变。
(4)全体幼儿配乐进行游戏,感知换舞伴的技巧。
师:现在舞会的国王要求参加舞会的朋友都要换舞伴,小朋友们记住自己交换舞伴的方向了吗?舞会开始啦!
指导要点一:绿色手环的小朋友朝逆时针方向走,粉色手环的小朋友朝顺时针方向走。
指导要点二:里外圈交换位置,粉色手环的小朋友朝逆时针方向走,绿色手环的小朋友朝顺时针方向走。
(5)完整跳集体舞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延伸:小朋友们舞会结束了,跟着老师去参加下一个舞会吧,自然结束活动。
大班艺术活动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纲要》反复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
,要使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在艺术活动中孩子们很难把握眼神、表情配合身体动作来表达音乐作品与自己的情感,与观众进行交流,老师也为之困惑。为此,我设计本活动,选择贴近幼儿的音乐,创设符合音乐的情境,用生动、形象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情绪、情感与音乐、动作产生共鸣,鼓励孩子运用眼神与表情、肢体动作大胆地表达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变生硬的教授、练习为幼儿自主地探索、学习,从中获得满足与成功。
活动目标:
1、感知眼神在表演中的重要性,初步掌握运用眼神时点与线的区别,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
2、能夸张运用眼神、表情和肢体动作大胆表现音乐情境。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森林幻想曲》;幼儿人手一个花儿头饰、蝴蝶手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花儿醒来了
师:春天来了,花儿都醒来了!让我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吧!
从形体的要求提醒幼儿的身体动作,表现花儿在晨风中绽放的姿态。
二、学习情境表演:花儿与蝴蝶
(一)创设“蝴蝶飞来了”的情境,帮助幼儿理解并掌握眼神中点与线的区别。
1、情境导入。
师:花园里那么多美丽的花儿,会引来谁呢?
一只小蝴蝶,飞到花丛中,飞到左、飞到右。
2、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眼睛来告诉大家:一只小蝴蝶,飞到花丛中。
3、请一幼儿做蝴蝶,帮助其他幼儿理解、掌握运用眼神的要领:眼随手动,同时能用表情来表现与蝴蝶游戏时的快乐心情。
4、出示蝴蝶手偶,引导幼儿边讲故事边运用已有经验探索眼神中点与线的不同。
飞到左、飞到右,飞到上,飞到下。(眼神:看点)
飞来飞去和花儿捉迷藏。(眼神:连成线)
5、集体边讲故事边表演一次。
(二)创设找蝴蝶情境,重点引导幼儿学习眼神与表情的配合。
1、提醒幼儿长时间用眼后应该适当休息。边休息边猜想音乐中花儿与蝴蝶游戏的情景。
2、幼儿表演后,通过个别示范重点指导幼儿理解惊讶、着急、惊喜时不同的感受与表现,并结合眼神进行表演。
3、完整地表演。
(三)通过分组表演,引导幼儿互相学习表演中身体动作的运用。
1、邀请能运用身体动作配合表演的孩子示范。
2、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
指导重点:手臂、旁腰、身体前倾的运用。
3、幼儿自愿向他人展示自己。
(四)集体完整展示
1、集体表演
2、戴上头饰展示。
三、结束部分:
用眼神与老师们打招呼说“再见”。
附故事:
一只小蝴蝶,飞到花丛中,飞到左,飞到右,飞到上,飞到下。飞来飞去和花儿捉迷藏。呀!蝴蝶不见了。左找找,右找找,没找到!看远处,再找找。咦!蝴蝶在那儿呀!还带来了许多好朋友!
大班艺术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认真观察自己喜欢的幼儿园环境,大胆作画。
活动准备:
图画纸、彩色笔指导要点:
教师指导:
1。幼儿园美吗?你最喜欢幼儿园的'哪个地方?它有什么明显的特征?
2。幼儿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进行写生,如果范围不好确定,可以把两手食指与大拇指组成"取景框"进行确定。
3。展示作品,还可以利用作品布置成幼儿园的平面图并介绍。
大班艺术活动教案 篇5
大班艺术活动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艺术活动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艺术活动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秋叶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秋叶》并掌握其三拍子节奏。
2、能用合适的肢体语言表现树叶在风中飘落的形态。
3、通过歌唱、朗诵等艺术活动感知秋天,从而喜欢秋天。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三拍子的把握。
2、对秋天的认识与感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课件),碰铃。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反思
组织教学
教学常规
师生问好。
师生问好。
导入
今年的天气一直是暖洋洋的,但秋天还是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小朋友,你们发现了吗?你们从哪些迹象可以看出,可以感受到秋天的到来?
(回答)
丰收,树叶的'色彩变化,大雁南飞……
新课教学
1、天空 秋天的天空很高,很蓝,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抬头深深地吸一口气:“哇!好清爽!”真是秋高气爽。偶尔还有大雁飞过。
2、秋收 水稻成熟了,金黄的稻穗把农民伯伯的笑容都点燃了,还有累累硕果,换回了他们一年辛勤的汗水。
3、秋景 欣赏红叶黄叶图片,秋天,树叶被霜染上了五彩斑斓的颜色,给山川丘陵穿上了一件花衣。这时,一阵风吹过,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了。
4、儿歌 树叶娃娃,妈妈抱大。只会拍手,不会说话。秋风羞它,脸儿红了。一个一个,跳到地下。
5、古诗 有人不喜欢秋天,觉得秋天没有春天百花的灿烂,没有夏天林木的葱郁,也没有冬天冰雪的晶莹,但有人却喜爱秋天,因为秋天有金色的收获,有多彩的树叶。
6、歌曲 小朋友们也喜欢秋天,喜欢秋天的树叶。
1、天上大雁飞过。
2、水稻成熟了,橘子熟了。
3、枫叶红了,树叶黄了,随风一片一片飘落下来了。
4、跟着老师念儿歌。
5、念一念古诗,感受诗的意境。
6、学习歌曲。
A、先感受歌曲的节奏,试着击掌练习。
B、跟着音乐学唱歌曲。
C、用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
D、用碰铃敲击强拍。
课题延伸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习也是如此,只有在平时努力学习,才能收获好成绩。
从秋天的收获想到学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