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日月潭教学设计

2025/11/11教案

此篇文章日月潭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日月潭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增强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3、能通过写广告语把对课文的感悟表述出来。

教学过程

一、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1、正确认读所出示的生字。

2、美读四字成语。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由读全文,找找课文第几段写“日月潭”名称的由来。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反馈:重点指导朗读第三句。

(弯弯的月亮、圆圆的太阳)

4、出示日月潭的简笔画,看图齐读第二段。

三、学习第三、四段

细读课文,感悟秀丽风光:

1、日月潭不仅形状奇特,风光更是秀美无比,现在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吧。

(播放日月潭的风光图,师朗读第三、四段)

2、看了、听了你最想说什么呢?

3、这么美的景色就在课文第3、4段中,自由读读,想想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

(清晨、中午太阳高照、下雨)

4、读把自己喜欢的景色划下来,多读几遍。可以和同桌交流你读后的感受。

5、反馈。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随机品读)

⑴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的倒映在湖水中。

(隐隐约约)

⑵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清晰)

⑶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批上轻纱,周围的景色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朦胧)

适时引导学生注意语气:清晨、蒙蒙细雨时读得轻柔;太阳高照时读得明朗。

6、日月潭就像一位爱美的姑娘,不同的'时候换上不同的新装,呈现出不同的景色,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有感情朗读第3、4段。

四、背诵积累

1、想永远记住这美丽的景色吗?请你发复读,背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2、指名背──同桌互背。

五、拓展练习

为日月潭设计广告语,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

(提供参考词语)

1、学生自由练写。

2、交流点评。

六、感情朗读全文

教学反思

记得李吉林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倘若语文教学舍弃了情感,那么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教学,必然走进繁琐、机械、无效的死胡同。这句话给我极大触动。在这节课中,我努力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同时努力让学生自己感受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日月潭之美的赞赏之情。要体会这种赞赏之情,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日月潭之美。

于是,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让他们从文中找出自己觉得最美的地方。只要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美,那么这种“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同时我采用了“品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但由于让学生的品读的句子较多,显得有点蜻蜓点水,不够深入,有些学生只能浅显地感觉到句子的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却说不出所以然。是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在内心深处留下这美的烙印。我想课文美的地方较多,如果重点抓住一两处美景深入体会,更能让学生形象的感悟美景,体会语言文字的精美,从而得到一定的语言积累。新世纪,人们疾呼,要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呢?我想,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一种生活的乐趣,能够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能够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发展,能够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也算是一种真正的语文课吧。这也正是我所努力追求的。

日月潭教学设计 篇2

听到夏老师的课,很幸运,从这堂课中我看到了夏老师精彩的地方,也认识到了自己某些不足的地方,应该说受益匪浅。夏老师执教的《日月潭》整节课都落实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充满活力。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课堂。

一堂课精不精彩,课堂的导入也是一个因素。心理学认为:在教学活动开始之际,学生普遍存在着希望上好课的动力准备,心理学称为“心向”。这时候,一般有经验的教师往往非常重视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以精湛的导入愉悦学生的耳目,激发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触发学生的'情感,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过来。夏老师就是这样做的,一开始播放风光片,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引到了美丽的日月潭。学生看着看着发出了发自内心的感叹:好美啊。学生在这样美的心境下进入课堂,有了这个美的情境,学生就能在学习中愉快地畅游了。到了这节课结束了,和生字朋友说再见了,小朋友们就会高兴地说出“群山环绕、名胜古迹,Byebye!……”

二、以学生为本、以质疑为线、以朗读为主。

我们说,要让孩子带着疑问进课堂,带着疑问课堂出课堂。这堂课上夏老师从“在这么美丽的地方,你想知道什么?”让学生质疑,带着“这是岛?”“在什么地方?”“湖水面积多大、多深?”“为什么那么美?等问题进入文本,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与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读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真情实感自然流露。

三、以人为本,自主学习、探究。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这堂课中有一个非常闪亮的地方,那就是师生共同演绎“群山环绕”。学生开始是“遥遥相对”,这时第一个孩子说:“不对,你们不应该和老师站那么远……。”有的说:“群山就是有很多山,而山应该有高有低,你们应该有些人搞一点,有些人矮一点……”有的说:“应该有几座山在后面,有几座山要重叠起来……”等等。整个环节给人的感觉特别真实,教师没有做任何繁琐的分析而学生已经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整个课堂开放而灵活,充满生机。

四、从课内到课外知识的不断延伸。

在课的一开始,老师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还简单介绍了那里的文武庙,独具匠心,注重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衔接与整合。然而课堂是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不存在十全十美的课堂,我在听课过程中有几点小小的个人建议。

一、在课的一开始让学生欣赏风光片时,美妙动听的背景音乐给人轻松舒适的享受。但当进入文本学习的时候,我觉得应该把背景音乐关掉。因为神圣的课堂永远是安静的,而且二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分配比较差,注意的广度比较低,因此很有可能很多学生只顾着听音乐而忽视了文本的学习,学生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下才能更好地学习。

二、作为二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我想朗读是一个重头戏。学生只有在不断的反复的朗读中才能感受文本、理解文本。但这堂课上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朗读次数似乎太少了些,完全可以通过让学生反反复复去读,去品味。

日月潭教学设计 篇3

1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日月潭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情分析

《日月潭》是人教版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这一单元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日月潭》一课描写了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从周围环境、日月潭的形状以及清晨与中午、晴与雨等不同方面来展现日月潭的美。课文的语言十分优美,是一篇供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章,也是一篇适合指导朗读的好教材。学生缺乏绘声绘色的朗读来感之文章内容,积累的词语也少,所以在学习,课文时,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优美词句,在朗读中感悟日月潭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的情感。教师要进行相应的范读,运用不同的方法,指导学生有语气的朗读,不断提高朗读能力。除了引导学生积累课后所列词语外,还可以仔细品味文中的佳句,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美丽的句子。

4教学过程

4.1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

活动1

【讲授】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谁去过台湾?说说你对台湾的了解。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转转,好不好?(出示课件日月潭图片)

师:这就是我国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板书课题日月潭)

活动2【讲授】自由读课文,你想给自己提个什么要求?按自己的要求读课文。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自读。

2.领读生字。

3.从词语中找出本课的生字:铁环茂盛环境清晰筑路绕道

4.读句子巩固生字:

(1)早晨雾很大,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

(2)筑路工人冒着大雨在修路。

(3)草丛中隐约有一只小兔在打洞。

5.指定一小组学生读课文,每人读一段,其他学生听评价。

活动3【讲授】整体感知,细细品味。

1.再读课文你想怎么读?读中思考:你感觉日月潭哪些地方很美?

2.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质疑问难。

(1)学生提问。

(2)学生抢答问题,学生回答不了的相机出示课件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

(3)指名读课文,相机出示课件,感受日月潭周围的美景。

3、日月潭的名字很美,读画描写日月潭名字的句子。

(1)指名读画的句子。

(2)出示句子,比较句子:

(3)指名美读第二自然段,师生配合美读。

4、自由读第三四自然段,思考:你喜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

(1)指名读喜欢的景,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段?其他学生补充。

(2)体会清晨的美景:指名读读,播放课件(湖面飘荡着薄薄的雾的景),体会薄薄的

(3)美读(读出清晨宁静的感觉)

(4)比较句子:

(5)美丽安静的清晨给人无限的遐想。(看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6)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7)生读第四自然段描写中午美景的句子。

(8)(播放课件)感受午时的日月潭清晰的美景。

(9)指名读蒙蒙细雨的景色。

(10)理解“朦胧”,老师用纱巾挡住自己的脸体会“朦胧',在文中找朦胧的反义词。

(11)看细雨蒙蒙的景(课件)

(12)同桌互读课文,指名美读。

活动4

练习、美读课文,背诵课文。

(1)你能通过读把课文的美展现出来吗?(配乐美读)

(2)你喜欢那个自然段就美美的读吧,看看能不能背诵下来。

(3)配乐背诵。

(4)写字:挑3个字写,分析字形,组词,造句。

日月潭教学设计 篇4

一、看图揭题

1、出示中国地图与课文插图,板书课题。

2、读准课题,了解“潭”的意思。

(可结合插图或课文第一句话理解)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要求:读准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顺。

2、师生交流,检查初读效果:

⑴ 重点指导读好“隐、境、晰、朦胧”的读音。

⑵ 整体感知:你感觉到日月潭哪些地方很美?

三、再读质疑

1、学生默读,提出问题,如:

⑴ 日月潭为什么会在高山上?

⑵ 日月潭周围都有些什么名胜古迹?

2、全班交流,合作释疑。

四、精读感悟

1、朗读第二自然段,突出“圆圆的、弯弯的、太阳、月亮”,抓住这两个比喻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自由选择朗读“清晨、晴天、雨天”三个不同画面,感悟景色的特点。

3、创设语境,进行说话训练。

(围绕日月潭说一两句话)

五、品读升华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六、指导写字

七、实践活动

日月潭教学设计 篇5

教材简析

本课描绘了台湾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作者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的由来,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中午、雨天的不同风光。本文文质兼美,五个短小的自然段生动和谐地展现了日月潭的迷人风姿。风姿教学中我主要通过情境促读,读中悟情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景之美、文之美的品味,激起学生对日月潭及台湾宝岛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培养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课件)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你最想用哪个成语来形容?

2、这个美丽的地方叫日月潭。(出示课题)

3、读课题

(通过课件,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

1、(过渡,今天,我们就走进日月潭,细细地浏览一番。等会儿,老师还要请大家当小导游呢!)

要求:1)朗读课文,读准生字并记住它。

2)你觉得写最美的地方,请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课件),先读生字再边成词,并理解“附近”的意思。

三、入境悟情

1、现在你们是小导游,假如一个外国游客想去日月潭旅游,有几个问题想问,你们有信心回答吗?

1)、日月潭在哪里?

2)、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2、先读课文,完成填空。再做小导游介绍。

3、指名填空(课件出示)。

4、现在请一位小朋友来做导游,老师做外国的游客。谁想做小导游?

师:hello中国小朋友,你好!

生:hello阿姨,您好!

师:你能给我介绍一下日月潭吗?

生:能。(然后介绍填空内容)

师:谢谢你,介绍得真好,现在我更想去日月潭了,欢迎吗?

生:热烈欢迎您来日月潭观光,祝您玩得愉快!

5、朋友,日月潭正是你们所介绍那样吗?看(出示课件)。

6、师介绍:这就是光华岛,一座小小的山,却长满树,绿绿的,就像是水中的一颗绿珠,把湖水分成两半。我们看着图一起来介绍。

7、生介绍。

8、小结: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真是“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

四、细读品味

(过渡:日月潭不光神奇,她还是个爱美的小姑娘,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要换上不同的衣服。你们能不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来把日月潭的美表达出来?

(一)、清晨

1、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清晨的日月潭。用我们以前学过的读书方法来学。(找好词、想画面、美读课文)

2、讨论交流:

你觉得哪些词特别好?(学生汇报交流)

3、理解“隐隐约约”.

1)读句子,这样的画面你们能想象得出来吗?

2)看课件,像这样看起来不太清楚,不很明显就叫“隐隐约约”。

3)读好句子(轻轻地、慢慢地,让人感觉清晨的沉寂)

4、指导朗读(指读

日月潭教学设计 篇6

日月潭教学设计15篇[精]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日月潭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