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小班音乐教案

2025/11/12教案

此篇文章小班音乐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教学活动:

活动名称:音乐活动《有趣的小狗》

活动目标:

1.综合目标:

?培养幼儿的肢体灵活性。

?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2.音乐目标:

?引导幼儿感受对比鲜明的.aba曲式。

?让幼儿感知并表现音乐中的快速段落与抒情段落。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哈喽歌》进入教室

创造性地根据音乐中的变化表现打招呼的动作

二、小狗和蝴蝶

1.妈妈送给奥嘟嘟一只小狗,奥嘟嘟每天都会和小狗做游戏【播放音乐让幼儿想象奥嘟嘟和小狗做游戏的场景】

2.听音乐,教师创设情景,看小狗追着蝴蝶跑来了…

a段:小狗追着蝴蝶。b段:小狗跑累了,停下来喘喘气。

3.引导幼儿用纱巾表现音乐

a段:幼儿快速转纱巾(模拟小狗追着蝴蝶跑)b段:幼儿把纱巾团成团,随节奏捏一捏

三、音乐游戏

1.小狗和骨头的游戏:幼儿围城圆圈,准备游戏。

2.a段:幼儿用最快的速度传骨头b段:拿骨头的幼儿举手随音乐摇摆。其他幼儿跟随

五、退场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小班音乐欣赏教案:“玩具兵进行曲”》摘要:首音乐里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边放课件边讲故事:有一个小朋友名字叫珊珊,珊珊的家里有个很大很大的玩具柜,里面有小兔子、小猫、小猴子、大象、机器人等各种各样的玩具,这天,放音乐玩具出来啦!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音乐ABA的曲式结构,体验进行曲的乐曲特点。

2、能大胆创编出各种玩具形象表现A段音乐并在B段音乐中创编出相互逗乐的滑稽动作。

3、学习在乐曲间奏部分较快地找到同伴,体验相互逗乐时的愉快情绪。

活动重点:

能根据三段体乐曲创编出各种玩具形象,用动作表现出进行曲的特点。

活动准备:

课件、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随《摇篮曲》做动作进活动室,感受乐曲舒缓、优美的曲调。

2、对比欣赏乐曲《玩具兵进行曲》,体验进行曲的乐曲特点。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音乐,你们仔细听,这首音乐和刚才那首有什么不同?听了这首歌你想做什么?”

“像这首这样听起来很有力量,想要走队的音乐就叫进行曲。”“这首音乐叫《玩具兵进行曲》。”

3、完整欣赏第二遍音乐,边欣赏边看课件、听故事,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在这首音乐里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边放课件边讲故事:“有一个小朋友名字叫珊珊,珊珊的家里有个很大很大的玩具柜,里面有小兔子、小猫、小猴子、大象、机器人等各种各样的玩具,这天,(放音乐)玩具出来啦!你看,它们走得多神气、多有精神、多高兴。(第二段)瞧!它们每人找了一个好朋友,朋友和朋友之间做起了相互逗乐的游戏,那有趣的动作使它们多么高光啊。(第三段)听!大鼓、号角又响起来了,小玩具很快地排好了队。珊珊回来了,玩具们赶紧跑向平均玩具柜,珊珊“砰“的一声推开门,玩具们都不动了。

提问:“这首音乐分了几段?”

4、分段欣赏。

“下面我们就来分段听一听,每一段音乐都讲了小玩具兵们在做什么?”

〈1〉引导幼儿欣赏A段音乐。

你可以闭上眼睛去听,听完后告诉大家:“你好象看到了什么玩具,它在做什么?”

表演给大家看一下。

跟音乐表演动作。你现在就可以扮演一种小玩具,跟着音乐表演一下。

〈2〉欣赏B段音乐。

“听这段音乐讲了小玩具兵在做什么?”

“它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向好朋友问好,在互相逗乐,你做什么样的动作能把你的好朋友逗乐了?”

随音乐表演互相逗乐的动作。

〈3〉欣赏A`段音乐。

仔细听这段音乐和前面第几段音乐一样,它讲了小玩具兵在做什么?

随第三段音乐表演动作。

5、完整欣赏第三遍音乐,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出动作。

(1)教师随着音乐讲述游戏情节,进一步感受乐曲ABA的结构。

(2)每段音乐开始处,提醒幼儿做相应的动作,表扬与同伴愉快交流的幼儿。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课题:《摇篮曲》

教具:钢琴、课件

教学目的:

1、掌握歌曲的表演情绪

2、了解摇篮曲

3、了解欧洲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

1、体会摇篮曲温柔的曲风

2、掌握F大调

课型:综合活动课

教学方法:启发提示式、示范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问好

2、发声

二、导课

同学们,我们小的时候,最幸福的不过是在妈妈的怀里,听着优美的摇篮曲甜甜的入睡了,母爱是伟大的,世界上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妈妈嘴里哼唱的摇篮曲而已,同学们,你们听过的、了解的、熟悉的摇篮曲有几首?--------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摇篮曲》,看看勃拉姆斯用音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三、进入新课

介绍作者:约翰内斯·勃拉姆斯(1833一1897)德国作曲家。13岁就为生活而奔波。20岁到各地演出,结识了李斯特、舒曼等艺术家。舒曼称他为“有重要意义的后起之秀”。1862年,他迁居维也纳,担任合唱指导、乐队指挥。勃拉姆斯一生写有大量作品。其中,有四部交响曲,多部协奏曲及管弦乐曲等。

1、学习F大调

2、节奏为解决这个难点:教师在琴上弹奏,学生模仿节奏型,可自创。

3、视唱

4、范唱(多媒体)

5、唱谱

6、读词有感情的朗读

7、再次收听范唱(带问题)

-----------用怎样的情绪和速度来演唱?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8、完整唱完全曲用富有弹性的、温柔的声音演唱--------解决重点问题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勃拉姆斯的《摇篮曲》,通过本课,我们了解了摇篮曲的演唱情绪与方法,体会到了勃拉姆斯这首摇篮曲的风格,我们被勃拉姆斯所做的这首细腻的歌曲所打动,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回去后,大家可以查找还有多少首摇篮曲,不妨找出来做做比较,看看他们的曲风有什么不同。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并用两种不同的力度、速度的洗手帕的动作来表现。

2、通过洗手帕活动,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准备材料:

《洗手帕》磁带、钢琴、手帕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小蜻蜓》,进入活动室。

2、出示手帕,教师演示洗手帕的方法。(讨论:手帕脏了怎么办?可以怎样洗?)3、欣赏音乐《洗手绢》。帮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的变化(讨论:音乐又快又重时应怎样洗手帕?音乐又轻又慢时可以怎么样洗手帕?)。

4、请幼儿分段听音乐,练习两种洗手帕的动作。

5、鼓励幼儿边听音乐边完整的洗手帕的动作。

6、启发幼儿在乐曲末边说"晾起来"边做相应的动作,表现出劳动后的愉快心情。

7、与幼儿一起做《小兔和狐狸》的音乐游戏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幼儿对音乐的表现力是本活动的亮点,洗手,孩子们拥有丰富的感知以及生活经验,当我们的孩子通过音乐这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洗手的细节通过律动表现出来,对于他们来说,不单单是乐曲的本身,还有更多的艺术表现在其中,当我们的孩子用他们的肢体语言告诉我们,讲卫生很重要,当我们孩子,用肢体语言去表达自己对洗手美的表达,孩子的艺术表现力在一个富有情节性地环境中得以升华。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伴随歌曲做律动。

2、感受节日热闹的气氛。

活动准备

1、用红色和黄色的气球若干布置教室。

2、歌曲《吹气球》(附1)。

活动过程

1、请宝宝观察教室里布置的气球,感受节日的.气氛。

师:新年快到了,有这么多漂亮的气球,看看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

2、引入游戏情境,模仿吹气球越吹越大,最后爆炸的动作(附2),引导宝宝跟老师一起模仿吹气球的动作。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也来帮老师吹一个气球?呼……越吹越大,越吹越大,休D砰!

(1)用夸张的动作演绎歌曲的内容,让宝宝感受诙谐和快乐的情绪。

(2)配合动作稍微放慢语言速度,以帮助宝宝理解歌词的内容。

3、播放歌曲,请宝宝伴随歌曲做律动,可重复多遍,让宝宝感受音乐游戏的快乐。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我上幼儿园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一句一句地用自然的声音歌唱。

2、鼓励幼儿边唱边根据词意自由动作。

3、鼓励幼儿参与歌唱活动并体验与别人一起唱歌的欢乐。

活动准备

布娃娃一个;儿歌音乐;操作卡片《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激发幼儿想上幼儿园的愿望用积木搭好一个“幼儿园”。

活动过程:

1、引入活动

T:“看!谁来了?她要和我们一起学本领呢!”(教师出示布娃娃,让幼儿抱抱、亲亲她)

T:“今天布娃娃要上幼儿园了!”(教师带幼儿来到用积木搭的幼儿园)

T:“你们看,布娃娃在干什么啊?”(教师让布娃娃做各种欢快的动作,幼儿能说出布娃娃上幼儿园很高兴)

2、学新歌

T:“听!”(教师边用布娃娃边示范演唱歌曲)

T:“布娃娃高兴的唱起了歌!都唱了什么?”(教师带领幼儿根据伴奏说歌词)

T:“那我们和布娃娃一起来唱歌吧!”(教师用布娃娃演示带领幼儿用琴声歌唱,学会一句一句演唱歌曲,听教师的演唱,教师放慢演唱的速度,让幼儿更好的学习)

T:“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一遍!”(幼儿随教师的`琴声演唱一遍)

3、引导幼儿自由地创编动作

T:“爸妈妈都是怎样上班的呢?”(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出来,其他歌词也同样的方法)

T:“我们一起上幼儿园吧!“(教师综合幼儿的动作,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T:“你上幼儿园的时候最想和谁一起去啊?”(教师引导幼儿和自己的好朋友)

T:“那你们就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吧!那你们应该对好朋友怎么说呢?”“(教师鼓励幼儿主动邀请朋友,和朋友一起演唱,并为同伴进行喝彩,在学会结伴表演后,鼓励幼儿邀请没有朋友的幼儿,并一起表演)

4、复习歌曲

幼儿能随教师的琴声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