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胖、喜”等13个生字,会写“笑、着”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举动。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和朗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2、难点: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举动。
【教学特色】
本课教学以“手”为主线,围绕“全家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兰兰的小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中,以“猜手”、“画手”、“夸手”导入课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的手。在解决生字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各种各样的读,如:自读、指名读、开火车读,以及最近的抓读,学会本课的生字。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勤劳、孝顺正是他们所欠缺的,让学生有所感悟,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创设情境,让学生对全家人所说的三句话进行品读品悟,明白文中蕴含的道理。最后,我又将学生的思绪拉回到自己的身上,说说自己的小手为别人干过什么,使课文蕴含的人文精神转化为引导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动力。整个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有画有说有写,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猜谜: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比一比,哪位同学最先猜出谜底。
“人人都有两棵树,一棵左来一棵右。做工种地真能干,写字吃饭全靠它。”
“十个小伙伴,分成两个班,互相团结紧,共同把事干。”
“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长短不一。”(手)
还是我们的手,伸出我们的手,和后面老师挥一挥手,打个招呼!
2、画手:
老师发现有一双手特别可爱,瞧,胖乎乎的,上面还有一个个小窝呢!你能把这双小手画到黑板上去吗?告诉大家你都能用小手做什么呢?那大家说说这是一双怎么样的小手?
3、夸手:
那平时,你们的双手都会干什么呢?
4、揭题:
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双胖乎乎的小手,你可别小瞧这双手,可能干了。不信,学了课文你就知道了!
5、学习课题里“胖”的音、形、意,并齐读课题。
课题里有一个生字宝宝,谁来读一读?谁能用好办法记住它?那你知道胖的反义词是什么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这篇课文,你们能不能自己试着读读看,那如果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宝宝那可怎么办呢?
小朋友们就用上自己的小手,边读边画出生字宝宝,记住: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出示课件:一片美丽的草坪)春天,是踏青的好季节,咱们跟着生字宝宝一块去玩吧!生字宝宝说了,只要你把它读准了,这片草地就能开出许许多多、多种多样、五颜六色的花,想不想看呀?那赶快自己在下面练一练!
(自由读、指名读、开小火车读、齐读)
3、谁能用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宝宝呢?
(指名说、同桌互说)
4、这些生字宝宝可真调皮,它又跑到句子里面去了,你能读吗?
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
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啊!
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
(指名读、齐读)
5、生字宝宝玩累了,它要回家了,咱们一快去它家看看吧!谁来读读课文?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小朋友们,咱们给他们提点什么建议呢?
三、朗读感悟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兰兰的小手可能干了(出示课件:兰兰画的画),瞧,这些画都是兰兰画的画,你觉得哪张画最漂亮?为什么?是呀,可是爸爸、妈妈、姥姥为什么都喜欢兰兰画的这双胖乎乎的小手呢?请小朋友们再读课文,用上小手,划出有关句子,找出答案!
2、反馈:
指名说。
3、指导朗读,品味句子:
⑴ 每天,爸爸下班回来,累得呀,脚也痛了,腰也酸了,连气也喘不过来了,这时,兰兰心里想什么?兰兰是怎么做的呢?
(板书:拿)
你要是兰兰爸爸,你会怎么想?
怪不得,爸爸要这样夸奖她呢!
(教师相机采用换词的方法理解“替”)
⑵ 兰兰不仅给爸爸拿过拖鞋,还会给妈妈做事呢!妈妈就发现她擦过汗的手绢经常洗得干干净净挂在阳台上,咦,那是谁干的?对,是我们的'小兰兰,谁来当当妈妈,夸夸兰兰?
(教师指导朗读,并板书:给)
⑶ 姥姥是家里年纪最大的,兰兰可尊敬她了,姥姥说什么?
(教师指导朗读,并板书:挠)
4、从爸爸妈妈的夸奖声中,你觉得兰兰是一个怎么样孩子?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能干)
四、课中操
兰兰这双胖乎乎的小手真能干,我们也有一双胖乎乎的小手,让我们跟着兰兰来活动活动我们的小手吧!
五、说话训练
那我们的双手都为别人做过什么呢?
请小朋友们用上:替、给、帮、为,这些字来说一说!
(同桌互说,指名说)
、巩固生字
小朋友真不错,看,谁又来了,生字宝宝向你们祝贺了,但你们还认到它们吗?(出示课件:会闪的生字)这些生字宝宝可调皮了,跳得可快了,你可要注意了,看你能抓住几个好朋友!
(学生试抓,齐抓)
七、指导书写
1、瞧,兰兰一家人不仅在表扬兰兰,也在夸你们能干呢!看,爸爸、妈妈、姥姥的脸上怎么样了?
(笑)
2、今天,我们就用小手来写写这两个生字!
3、你觉得写这两个字时,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吗?
(老师范写,学生描写)
4、反馈:
同桌互评,给写的好的小朋友画上一颗五角星,写得不好的告诉他哪里需要改正。
八、课堂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我们的小朋友有非常能干的小手,伸出我们的小手,拍拍,相信我们小手会做越来越多的事情!
九、课后作业
看看选选,你喜欢哪部分作业,课后就用你的小手认真地把它完成!
1、用自己的小手做一套本课生字的卡片。
2、用自己的小手为家长做一件事,注意观察家人的表情。
3、以《我有一双小巧手》为题,用剪纸、绘画等形式制作一幅美术作品,并写上一句话,下节课带来交流。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 篇2
【教学设计】
一、活动求真,小手高举
1、看手:
师:小朋友们都有一双手,举起来让大家看看。
生纷纷举起手摇晃,兴奋的表情溢于言表。
师:谁觉得自身的手胖乎乎的,站起来向老师同学说说:“我有一双胖乎乎的小手。”
局部同学兴奋地站起来说。
2、画手:
师:请你们把自身的手画在黑板上。
生高兴地把手贴在黑板上画轮廓。
3、夸手:
师:你们的小手能做什么?夸夸自身的小手。
生:我的小手能写字。
生:我的小手能画画。
生:我的小手能洗脸。
二、品读求精,小嘴不停
1、鼓励激趣:
师:今天我们要去一个小朋友家做客,看,我们到了。CAI出示故事情境。
同学聚精会神地听,看。
师:你们想读吗?
生:想。
生读课文,师巡回指导,纠正读书姿势。
师:课文读两遍以上的同学举手。
生积极举手。
师领读难懂句子。
生跟读。
师:能把第一段读正确流利地站起来读。
生都站起来。
师:你们都能读好吗?那就都坐下读吧!
生坐着大声读。
师:同学们真棒!能把第二段读正确、流利地站起来读。
生站起来读,有的自读、有的同桌互读、有的一起读。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课文读得真好。谁能把第三、四、五段合起来读吗?觉得不行的赶快坐下。
局部同学坐下。
师:同学们太棒了。特别是那几个不能读坐下去的同学非常老实。他们坐下去之后也读得非常用心,让我们一起来褒扬他们。
生掌声鼓励。
2、赛读:
⑴师生赛:
师:下面,老师和同学们来竞赛,好吗?
生(兴奋地喊):好!
师:老师做一个动作,你们在课文中找一句话,找到赶快站起来。
师扮演爸爸回家看画、贴画的动作
师刚扮演完几个同学迅速站起来读句子。
师:你们胜利了,我甘拜下风。
⑵同学赛:
(出示兰兰图)师:谁能把兰兰两次说的话笑着读出来。先请大家看书,笑着读,谁笑了,就让谁来当擂主。
生练读。
指名读。
师:请你等一下,看谁能把你读坐下!
胡砚秋笑容满面地站起来说:“我来!”
“我只是画了自身的小手啊!我有那么多画,您为什么只贴这一张呢?”
(声音稚嫩,清脆,重读得当)
杨佳琪迫不和待地站起来读,笑得绚烂。
评选“最佳兰兰”。
(出示爸爸图)师:把爸爸请出来,看看谁能当最佳爸爸。
指名读。
师:让他当擂主,你们服吗?
生(大声):不服。
黄思宁说:“我来和他比一比!”“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
(面带笑容,边读边用手指着前方,模拟动作)
生踊跃赛读。
评选“最佳爸爸”。
(出示妈妈图)师:“最佳妈妈”谁能当,赶快练。
袁思瑶读得声情并茂,张立成表情丰富,叶海韵带上了动作。
评选“最佳妈妈”。
(出示姥姥图)师引导评选“最佳姥姥”。
王诗雅压低声音读出姥姥衰老的.声音。
罗宇凡想象姥姥年纪大了,驼着背,边走边说。
评选“最佳姥姥”。
三、扮演求美,小脸通红
1、指导扮演:
师:刚才我们选出了“最佳兰兰”,“最佳爸爸”,“最佳妈妈”和“最佳姥姥”。老师发现这些同学在读的时候都把自身当成了课文中的人,所以才读得这么好。那么我们怎么来演呢?
生:把自身当作课文中的人来扮演。
师:噢,那就是分角色演。
生:带上动作来扮演。
师:那咱们就分组来试试吧!
2、分组扮演:
师:咱们分成四人一小组来演演,小组长和同学们商量一下怎么布置四个人物,剩下的话大家一起读。
生分组扮演。
师或巡回指导或参与扮演或适时褒扬鼓励,
3、汇报扮演:
师:刚才老师在同学们中发现了不少扮演明星,谁想当最佳扮演者。
生踊跃举手,有的小脸红通通的,有的站起来了,有的嘴里在喊:“我!我!我!”
四、拓展求善,小眼发光
1、我当“兰兰”:
师:看了同学们的扮演,老师也想演演了。现在我当妈妈想问兰兰“等你长大了,准备帮我们做哪些事呢?”谁来当兰兰回答呢?
生:等我长大了,我能帮家里烧火做饭。
生:等我长大了,我能照顾爸爸妈妈。
生:等我长大了,我可以骑摩托车去接妈妈下夜班。
生:等我长大了,我能维护爸爸、妈妈。假如坏人来抢走了妈妈,我能把妈妈救回来。
2、我帮老师:
师:你们累了吗?
生(兴致勃勃):不累。
师:老师站得累了,想请你们帮我做一件事。
(聪明活泼的丁浩峰拿来了他的凳子。)
师:谁来说说他帮老师做了一件什么事?
生:他帮老师搬凳子。
师:老师口渴了。
生:我给老师倒杯水。
3、我的小手: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小组内讨论一下,回家后我们能帮爸爸妈妈做哪些事?除了亲人,我们还有许多同学、朋友,我们能帮大家做点什么事?
生小组讨论。
课堂气氛热烈:
李子聪、严子涵、王罗毅等生一边说、一边做着动作,小眼闪着光芒。
【教学反思】
一、展开温情对话,实现个性张扬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亲和力,是指“在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示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它可以赢得同学的尊敬和信任,可以获得同学的宽容和理解。阅读教学“是同学、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同学的个性化行为”。只有教师给同学发明平等、温情的对话环境,才干让《胖乎乎的小手》一文打动小朋友们,使之形成独特的个性体验。教学中,在与文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时,在敞开心扉的对话中,实现了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实现了同学对文本的理解、欣赏,实现了同学的自我逾越,处处散发着灵性的光芒。
二、营造活动氛围,促进心灵感悟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身手,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年级的小朋友们虽然年纪小,虽然拙于表达,但是在活动中相当活跃,包括后进生也不甘示弱。教学开始,通过看手、画手、夸手等活动把同学情绪一下子调动了起来。在教学中,引导同学开展“擂台赛”(分段读课文)和评选“最佳兰兰”、“最佳
爸爸”、“最佳妈妈”和“最佳姥姥”。小朋友们显得异常兴奋,纷纷主动练读,自身体会感情,带着表情读,还能对他人的朗读作出评价。在活动中小朋友们读通了课文,认清了生字,体会了文章的情感,懂得了乐于助人的道理,做到了在活动中学、活动中悟。
三、激活生活情境,培养实践能力
课标指出,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必需要有开放性的课程意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巧妙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融合课内外,把语文与生活融为一体。同时,语文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同学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
不在。教学时,我引导同学开展多种实践活动,画手、夸手、赛读、赛演;创设生活情境如:我当“兰兰”,我帮老师,我的小手等环节,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培养语文实践能力,使生活走进语文,语文走进生活。
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组织教学,与同学进行平等对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同学。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引导同学体验,感受和感悟文本的内涵,并积极创设生活情境,给同学进行语文实践的机会,培养同学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同学充沛进行语文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同学的人文精神,不只使同学懂得真、善、美,而且激励同学积极地实践真、善、美的行为,师生互动,教学气氛和谐,课堂开放而充溢活力。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 篇3
[经典]《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胖”等13个生字,会写“看”等6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亲情。
2、过程与方法:围绕“手”抓主线快速读懂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小组表演朗读的方式感悟亲情;借助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强化教育,以动作演示等多种方法识字学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感恩,懂得以爱回报爱。
二、教学重点:
1、学习朗读,感悟亲情的温暖。
2、认识“胖”等13个生字。
三、教学难点:
在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感化心灵,渗透多元智能教学。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①文中兰兰的画──《我的小手》;②生字卡片。
2、学生准备:①制作亲人大手的艺术拓印画;②留心观察家中的长辈是怎样关心、照顾自己的;
五、(第一课时)教学过程预设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师:你们喜欢猜谜吗?老师出个谜语给你们猜一猜。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打一身体部位。
2、师:请伸出你的小手,告诉大家是怎样的一双手。[请一名胖学生在黑板上拓下自己的手印]这是怎样的一双手呢?(设计意图:点燃现场气氛,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3、师:[相机板书课题:胖乎乎的小手]除了“胖乎乎”,你还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双小手?相反的,我的手是怎样的呢?(设计意图:积累“肉乎乎”、“肥嘟嘟”和“瘦巴巴”词语,锻炼口头造句能力。)
4、师:看着课题,老师再出个字谜考考你,十五天,什么字?[学习生字“胖”。]
(二)激疑读文,粗知大意
1、谈话引入。
师:有个名叫“兰兰”的小女孩也长着这么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有一天,她画下了自己的小手[出示兰兰的画──《我的小手》],她有很多画,可是她的爸爸只把这一张贴在了墙上[贴图]。哪位同学上来挑出表示这个动作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呀?[认识生字“贴”]
2、激疑读文。
师:学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呢?[兰兰有那么多画,爸爸为什么只贴这一张?]
师:你能读出兰兰奇怪的语气吗?(设计意图:不露痕迹地将关键问题交由学生提出,使之感同身受地朗读出角色疑惑的语气。)
师:你能不能从课本里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呢?[学生自由读课文3至5自然段,读后交流,梳理内容。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替爸爸拿拖鞋、给妈妈洗手绢、帮姥姥挠痒痒。再利用板书做“猜猜认认”的游戏,识记生字“替”、“拖”、“鞋”、“帮”,最后请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识字办法,(设计意图:板书既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可利用来强化识字,一举两得。)
(三)表演朗读,感悟亲情
1、提出任务。
师:爸爸、妈妈、奶奶当时是怎么夸奖兰兰的呢?我们来演一演,好吗?[屏幕出示表演朗读的要求:1、先自己读读2—5段;2、小组分角色表演朗读;3、评一评,议一议。]表演时,想想平常你的亲人是怎样夸奖你的,注意表情、动作和不同人物的不同声音。
2、全班交流。
①从各组挑选最佳角色上台表演朗读。
②全班有感情地朗读2—5段。(设计意图:启发学生通过回想亲人夸奖自己的情形深入角色的内心,借助小组合作表演,使学生自己感悟到课文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浓浓亲情,并且互相指点,促进彼此的有感情朗读。教师还借助评选最佳演员的手段激起学生的表现欲,这一环节的设计反映出阅读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行为。)
(四)综合实践,感化心灵
1、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听到亲人的夸奖,你的心情怎样呢?你能读读兰兰说的这一句吗?[出示句子──等我长大了,小手变成了大手,它会帮你们做更多的事情!]
2、利用上句做“猜猜认认”的游戏,识记生字“等”、“变”、“情”,再请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识字办法。
3、展示图配文作品。
师:你的长辈为你做过什么事?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跨越了课堂内外,课外通过拓手印、写话等达到了学生与家人的亲情互动,课内则激活了学生的亲身体验、经历,使其更深刻地体会到文本所蕴含的温馨情感,感恩之情随之达到了高潮。)
师:你想用你的小手为长辈们做些什么事?
(五)课外延伸,多元发展
1、完成自己小手的艺术拓印画,写写或说说想为长辈做的事情,参评“最可爱的'小手”。
2、每个学生分得一张“爱心服务卡”,养成天天帮长辈做事的好习惯。(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请学生完成自己小手的艺术拓印画,写写或说说想为长辈做的事情,以及领取“爱心服务卡”,把为亲人服务的愿望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上。这些活动使文本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独特的生命体验,综合了美术、语文等学科的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教学反思]
一年级学生年龄尚小,而且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为亲人服务的意识。《胖乎乎的小手》小中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整篇课文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情感,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故而学习本文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对于这样一篇生活情趣盎然的短文,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体味字里行间包含的融融亲情无疑是教学的要点,在此基础上,激活学生个人的生命体验,将文本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最终达到语言学习与人格教育的双获益,成了本课力求突破的关键。
1、在活动中展开教学,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综观全课的设计,主要通过“猜谜拓手印”、“小组表演朗读”、“图配文艺术画展示”三大活动铺展开教学,这些活动使学生感觉不像是在上课,更像是在游戏,因而激起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兴高采烈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新课程改革呼吁“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唤起学生积极参与正是自主学习的前提。
2、小组表演朗读,发挥合作学习优势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们尤其应当重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精讲多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由于本课主要是对话,而且表现的是生活场景,故而可以借助表演的方式使学生在演中读,边演边读,既注意不同角色的语气变化,更重要的是深入角色的内心,充分体会到晚辈的孝顺和长辈的慈爱。同时,小组合作表演朗读调动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切磋中提高有感情朗读的水平,深化了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3、激活体验,彰显人文,多元发展
小读者多数是独生子女,与兰兰相比,在服务家人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请学生展示个人图配文的艺术拓印画,说说长辈为自己做过的最令人难忘的往事,这一设计的意图在于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深刻感悟教材的思想情感,使平面的文本阅读成为一次个性化的生命体验。另外,图配文的艺术拓印画与“爱心服务卡”的实施活动,综合了美术、语文等学科的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更值得一提的是渗透了可贵的情感教育,犹如火花点燃了学生心灵世界的感恩之情。
4、识字方式多样,巧借板书强化
字词的学习是低年级语文阅读课的重点之一、我通过拓印手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直观领会“胖乎乎”这个词的意思,还通过动作演示识记“贴”,再巧妙地借助板书,加强“替”、“鞋”等字的记忆,以及借助读长句巩固“情”等字的识记,等等。形式多样的识字增添了识字教学的趣味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散发出活泼的气息。
总而言之,本课致力从学生的学情出发,针对教材的特点,在有趣的活动中铺展开教学,以读促讲,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和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切地感悟到亲情的温暖,从而给语文学习抹上了鲜灵的人文色彩。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 篇5
【教材简说】
爸妈的双手能工作,姥姥的双手会做饭,兰兰也有一双手,能画画,能写字,能给爸爸拿拖鞋,能给妈妈洗手绢,能给姥姥挠痒痒,肯定还能做别的许许多多的尊敬长辈、体贴父母的事情。这就是全家人喜欢兰兰那双胖乎乎的小手的原因。课文小中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美好品德。整篇课文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情感,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学习目标】
1、认识“胖、喜”等13个生字,会写“看、着”等6个字;学习新偏旁“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举动。
【教学重点】
1、认字和朗读课文。
2、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谜语激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你们竖起小耳朵,老师出一则谜语考考你们。“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画还会算,天天干活不说话。”
2、今天,我们要到兰兰家做客,你们看到了什么?
展示课文插图:
学习生字“墙、贴、张”。
二、学习课文
1、引读课文:
花2至3分钟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起来。
2、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学生互助认字。
3、举行识字擂台赛。
⑴打开书本第26页自由读生字,会的打钩,不会的打×。
⑵电脑分类:
胖、张、刚、墙、帮、情、等
喜、贴、拖、鞋、变、替
指名读:
会读哪组就读哪组,注意正音。
你们发现第一组字有什么秘密?
4、送字宝宝回家,再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看、着、画、兴、”4个生字
第二课时
一、儿歌导入,创设情景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首歌儿,请小朋友竖起小耳朵,听完后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
对,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6、胖乎乎的小手》。
二、游戏复习,巩固生字
出示课件,显示生字认读:
先出示7个后鼻韵母的字,再出示另外7个字。
小朋友,这里的每只胖乎乎的小手都有个名儿,谁能读出来。
1、第一组生字有什么特点?
自由读。
开火车读。
2、第二组生字四大组轮读。
3、打乱顺序全班齐读全部生字。
三、细读课文,指导朗读
1、电脑出示兰兰的画。这是谁的小手呀?喜欢吗?为什么?
2、齐读“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的画。”
3、“全家人”是指哪些人?
板书:爸爸
妈妈
姥姥
4、下面我们来看看爸爸、妈妈、姥姥为什么都喜欢兰兰胖乎乎的小手?
请小朋友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看看爸爸、妈妈、姥姥是怎样表扬兰兰的,用画出。
小朋友,你们知道兰兰的爸爸、妈妈、姥姥是怎样表扬兰兰了吗?
电脑出示:
(爸爸)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
(妈妈)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
(姥姥)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
5、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高兴、称赞、或表扬的语气):《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相关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教案4古诗两首《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预案《汉语拼音10aoouiu》教学实录《平平搭积木》开放性识字教学研究个案荷叶圆圆教案《借生日》教学设计15《汉语拼音5gkh》教学设计2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⑴小组合作读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⑵指名读,学生评价。
⑶分角色读(配上头饰)。
6、演课本剧:
⑴孙悟空会72变,现在老师也像孙悟空那样摇身一变,变成了兰兰的老师。兰兰在学校认真学习,关心同学,表现可好了。可是,兰兰在家表现怎样呢?现在呀,我马上出发去兰兰家看一看。
⑵(电脑出示兰兰的画)咦?这么漂亮的画是谁画的呀?哦?原来是兰兰的画,我太喜欢了。你们(兰兰的爸爸、妈妈、姥姥)喜欢兰兰的画吗?
⑶师:兰兰的爸爸,你为什么喜欢兰兰的画呀?
师:兰兰的妈妈,你又为什么喜欢兰兰的画呀?
师:兰兰的姥姥,您的年纪那么大了,您怎么也会喜欢兰兰的画呀?
师:兰兰不仅在学校关心同学,在家还尊敬长辈,帮长辈做了许多事情,真是个乖孩子!
⑷兰兰听了大家的表扬后,会怎样说呢?
⑸兰兰:等我长大了,小手变成了大手,它会帮你们做更多的事情!”
⑹小朋友,兰兰长大后,小手变成了大手,它会帮全家人做些什么事情呢?
四人小组讨论。
⑺指名回答:
假如你是兰兰,你长大后会帮家人做些什么事情呢?
四、扩展
你们也有一双灵巧的小手,你们的小手能干什么呢?
出示图画,口头完成练习:
1、我替爸爸()。
2、我给妈妈()。
3、我帮老师()。
4、我为大家()。
五、做手指操
六、指导书写“笑、会”2个生字
1、小朋友,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的小手最灵巧,能把生字写得最漂亮。
2、指导书写“笑、会”2个生字。
【板书设计】
6、胖乎乎的小手
爸爸拿──拖鞋
妈妈洗──手绢
姥姥挠──痒痒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 篇6
一.教材简说:
《胖乎乎的小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新编入的课文。课文通过一张画以小见大,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美好品德。整篇课文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情感,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胖、喜”等13个生字,会写“看、着”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举动。
三.重点、难点:
认字和朗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文中蕴涵的道理。
四.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追求,并使之水乳交融。主要通过游戏、课堂表演、小组合作等形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朗读中感悟、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提高对生活的认识。
五.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流程:
(一)乐一乐——诱发学习动机
1、猜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能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2、画小手:请大家用最快的速度一双小手。可以上黑板来画,也可以在下面画。
3、夸小手:说话:我有一双()的小手。
4、揭题读题,记住“胖”:半个月亮就是胖
(二)赛一赛——自主探究识字
1、借助拼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用熟悉的符号标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词卡,请一学生做“小小播音员”领读。去掉音节认读、开火车读、齐读。
3、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看谁记得又多又快。
4、汇报识记方法。
A、换偏旁:伴—胖站—贴诗—等清—情蛙—鞋岗—刚
B、区别比较:看—着笑—笔兴—学画—鱼会—云
C、韵语识记:心青情,弓长张,十粒豆豆入口喜,半个月亮就是胖。
D、看偏旁想字意:喜—口墙—土拖—手帮—巾替—日
5、扩词熟记生字。
看()()()着()()()画()()()笑()()()兴()()()会()()()
6、指导写字:
A、复习第5课学习的上下结构的书写知识
B、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
C、学生描红后临写
D、师重点指导范写“画”字
E、学生在田字格中每个字写一遍
(三)读一读——合作交流感悟
1、师读课文,学生评议。
2、小组合作读课文,思考讨论:
兰兰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怎样知道的?找出文中有关句子。
3、交流反馈,出示三个句子:
爸爸说:“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
妈妈说:“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
姥姥说:“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
A、自由朗读,配乐《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B、指读评议
C、教师引读
D、同桌分读,添加动作
E、配乐,分角色读
4、小组合作,讨论填空:
A、兰兰是个()的孩子。
B、兰兰明白了,大家喜欢她的画,是因为()。
C、因为(),所以()。(先用三个分句说,再合成一句话说。)
5、同学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老师很喜欢。仿照课文句式说话:
老师喜欢我的手是因为()。
(四)演一演——想象拓展思维
(课件出示家庭环境)
1、同学们,兰兰是个勤劳的孩子,我想,你们会和她一样优秀。现在请大家小组合作,分角色进行创造性的表演,兰兰在家里是怎样做的?
2、拓展表演:兰兰长大以后,会帮家人做哪些事情呢?
(五)练一练——提升综合素质
1、说说做做:
我替爸爸—————————。
我给妈妈—————————。
我帮老师—————————。
我为大家—————————。
2、制作写话:
用剪贴、画、拓印手印的形式制作一幅美术作品,并配上一句话。
3、课后延伸:
回家后,主动帮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边做边观察家人的表情、言语和动作,回到班级进行交流。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