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此篇文章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并学习诗歌,感受诗歌中优美的词句。
2、丰富相关词汇:雄伟壮丽、向往、迎风飘扬等。
3、萌发对北京天安门的向往和崇敬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学习诗歌。
难点:掌握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自己游览北京天安门的照片。
2、挂图:天安门。
3、天安门的碟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首都在哪里吗?”“那你们知道北京都有哪些有名的建筑?”“你们去过北京吗?”“你们想不想去北京天安门?”
2、教师:“没有去过,但我们很想去,‘首都北京天安门是我们最向往的地方。’”
3、出示天安门挂图。提问:“看一看天安门上有什么?”
二、分段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沈老师曾经去过北京天安门,听一听,我看见的天安门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朗诵诗歌3—6句,并出示相应的图片。
3、教师:
“沈老师,看到的天安门城墙是什么样的?”“天安门的'琉璃瓦是什么颜色的?”“这是什么?怎样的国徽?”“国徽是一个国家的标志。”“你们知道领袖指的是谁吗?他的画像挂在哪里?”理解诗歌7—8句,“在天安门的两边还有宫灯和红旗。”
三、学习诗歌。
1、配乐完整欣赏诗歌。
2、幼儿学念诗歌。
3、引导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四、活动延伸:
看天安门碟片。
师:“天安门上除了有城楼、国徽、红旗等,周围还有许多东西,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蘸颜料在纸上画披萨饼。
2、在制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制作出各种品位的披萨。
3、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卡纸做的锅若干、颜料、各色纸彩纸片
2、抹布、披萨饼的图片、围裙、厨师帽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律动《开汽车》
1、听说森林公园里,新开了一家披萨店,那里的披萨可好吃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2、好我们开着汽车出发吧!
二、图形刺激
1、组织幼儿观察讨论,了解披萨的外形和品种。
(1)哇什么地方到了?(披萨店到了)
(2)你去吃过披萨吗?披萨好不好吃?你吃过的披萨是什么样的?是什么味道的,饼上面有些什么?(鼓励孩子自由说一说)
2、学习制作披萨饼的方法。
(1)听说森林披萨店的生意可好了,一会儿饼就买玩了,所以他们想请一些小厨师来帮忙,那小朋友想不想来当小厨师?
(2)我们来看看这个披萨饼是怎么做的?
先拿好一只锅,接着在锅里放入香喷喷的鸡蛋面粉。用食指蘸一下颜料,然后涂在锅里,像绕圆圈一样,从里往外绕,越绕越大,把整个锅底都涂满。面粉涂好后,在上面放上你自己喜欢吃的蔬菜、海鲜(彩色的小纸片)等即成。
三、想象创造
1、好小厨师们穿上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开始工作吧!
2、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喜欢的披萨饼,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制作出各种不同品种的披萨来。
四、作品赏评
你做的是什么批萨?我们把做好的披萨饼送到森林披萨店去吧!
【活动反思】
皮萨是孩子喜欢的'并品尝过的一样食品,深受孩子的喜爱。漂亮的颜色,是整个美术创作活动的基础,孩子乐意去表现这种他们喜爱的皮萨。但基于小班幼儿的美术技能较为有限,我将这个活动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孩子粘贴能力上,并欲通过活动增强幼儿对颜色的感受力,能将味道与颜色联系起来。
小班的孩子,有过粘贴美术作品的经验,旨在培养孩子的结构感知和布局能力。同时对皮萨颜色和味道的联系性产生探索兴趣。因此,在第一次试教时我制作了一个皮萨,以其夸张的造型引起幼儿的兴趣,给幼儿欣赏、想象的一个平台。幼儿的创作环节是比较顺利的。但在第一次试教时碰到过问题,原因出在我的示范上。我在撕贴的时候是这样示范的“选张你喜欢的纸——蘸点浆糊——涂在纸上——贴在纸盘上——在彩纸上涂胶水——撒上各色彩纸屑,在示范的时候,我感觉贴得很慢可是,让孩子们操作时有的说不会,这是配课的刘老师说“范老师您可以在示范一遍,这次慢一点。”经过再次示范孩子们基本都能自己来完成作品。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鱼的各部位组成及名称。
2、尝试用各种材料制作鱼,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3、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美工活动的乐趣,并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有关鱼的VCD片,各种鱼的图片布置活动室。
2、鱼的'各部位分解图。
3、鱼的制作材料分三组:
1)美工纸、胶棒、图画纸、油画棒;
2)毛线、图画纸、胶棒、油画棒;
3)橡皮泥、泥板;
活动过程:
1、欣赏与讨论
观看鱼的VCD,引起幼儿兴趣后讨论。鱼是由哪些部位组成的?这些部位的名称叫什么?(鱼头、鱼身、鱼尾、鱼鳍)并出示鱼的各部位组成图,让幼儿知道一条完整的鱼,缺一不可。
2、示范与讲解
教师将三组材料的做法进行讲解及简单示范。第一组,用美工纸剪鱼的各部位图形进行拼贴,添画;第二组,先画出鱼的形状,用毛线粘出鱼的轮廓再进行添画;第三组,用橡皮泥捏出各种各样的鱼。
3、操作与指导
1)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制作鱼,自由选组。
2)教师指导幼儿制作,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
3)制作过程中提醒幼儿要制作完整的鱼,并丰富画面。
4、展示与交流
将幼儿制作好的作品进行展示,幼儿间互相交流,看谁制作的鱼最可爱、漂亮。
活动反思:
在活动开始采用谈话导入的方式,对幼儿已有经验进行了回忆,幼儿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与前几次编织活动相比,这一次增加了难度,让幼儿掌握编织方法的基础上,要先用纸条固定好小鱼的形状,然后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纸条进行横竖交叉编制,活动中,孩子们表现还是不错的,掌握地也比较好,但是在讲解活动重点的时候,讲得比较细,时间用得较长,如果能用更精炼地语言让幼儿学习编织方法,这样效果会更好。
小百科:鱼类是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一般人们把脊椎动物分为鱼类(53%)、鸟类(18%)、爬行类(12%)、哺乳类(9%)、两栖类(8%)五大类。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4
一、活动名称:
大班美术活动《戏说脸谱》
二、活动目标:
1、知道京剧是中国传统艺术,感受中国京剧的特点和魅力。
2、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
三、活动准备:
脸谱图片、画笔、ppt课件、纸、音乐《戏说脸谱》等
四、活动过程:
(一)观察讨论
导入: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戏说脸谱》你们知道脸谱可以分几种?(4种)哪4种?(黑脸、白脸、红脸、蓝脸)脸谱是一种神奇的化妆,你们知道脸谱是什么时候化的妆?(唱京剧的时候)
讨论:
1、教师播放ppt课件,逐一出示红脸、蓝脸、绿脸、黄脸。脸谱是一种化在脸上的妆,我们来找一找脸谱与脸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左右对称,都有眼睛、嘴巴、鼻子、眉毛)哪些地方不一样(颜色不一样,脸分成几个块面,五官有了变化)。(引导幼儿讨论颜色如何变,五官有些什么变化,脸上的块面是如何分的,为什么要这样分?)
2、脸谱非常的漂亮,一些大画家把它做成艺术品挂在家里(播放ppt),所以现在的脸谱有非常多的颜色。脸谱不仅可以做成艺术品,还可以用作邮票,非常漂亮。
3、教师示范,幼儿参与。
(二)联想创作
今天我们一起来当艺术家,设计一张漂亮的脸谱吧。
提示:
1、心里先想好,今天你要画一张什么颜色的.脸。
2、化妆的时候要仔仔细细,千万不要把脸画得两边两样。
3、脸谱上还有许多弯弯的线,什么地方要涂眼影,什么地方要涂胭脂要告诉大家。
4、你的五官变了没有,变成了什么?(相互欣赏幼儿作品,促进生生互动)
5、颜色要有深有浅,找一找谁是大艺术家?
(三)分组讲评
教师随机抽取幼儿作品,请幼儿介绍你画的是什么脸,请其他幼儿说说同不同意,为什么同意,为什么不同意?(从主要颜色上进行讲评)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装饰鞋底花纹的活动,能用点、线、面设计鞋底花纹,体验创作的喜悦。
2.感知鞋底花纹的多样性和对称美。
3.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带一双干净的鞋子;视频仪,电视机等;幼儿创作材料:铅笔若干,画好鞋样的纸、彩色复印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观察鞋底,引发兴趣。
师:你的鞋子有个秘密,你知道吗?
你的鞋底是什么样的?
2.感知鞋底花纹的多样性和对称美。
(1)幼儿观察各自鞋底的花纹,并且相互比一比,说一说各自的鞋底花纹有什么不一样。
(2)请几位幼儿说说自己的鞋底花纹是什么样的,有些什么图案?(通过视频仪展示给大家看)
(3)让幼儿仔细看看自己两个鞋底的花纹,讲讲有什么发现?
引导幼儿感知鞋底花纹的对称美。
3.设计鞋底花纹。
(1)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画能让两只鞋底的花纹对称。
(2)提示:将画有鞋底的纸对折,中间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彩色复印纸,用铅笔进行创作,就会出现花纹对称的美丽的鞋底了。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进行创作。
4.展示、欣赏作品。
(1)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提问:你喜欢哪一种鞋底花纹?
(2)请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鞋底花纹,老师对每一幅作品都给予肯定。
5.布置活动室。将鞋底花纹涂上好看的颜色,并沿边线剪下,布置在活动室里。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回家后找爸爸妈妈鞋底的秘密。
2.在区域活动中开展“为爸爸妈妈设计鞋底花纹”的活动。
在活动一开始,以观察鞋子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因为鞋子是每个孩子平时最熟悉的物品了,但是也许他们从来没有关注过鞋底,因此,一个简单的问题,往往能引起他们的`探索兴趣,在让幼儿感知鞋底花纹的多样性和对称性,
通过这一环节能够发挥师幼互动的作用,第一让幼儿自主地去和同伴交流,感知鞋底花纹的多样性。第二丰富鞋底花纹的感知经验,知道鞋底花纹有曲线、直线、圆形、点等,另一方面老师能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将点、线、面有机结合构成美丽的图案,整个活动活而不乱,引导幼儿从色彩图案中感知了美,创造了美。
首先选材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因为鞋子是我们最熟悉,最好的朋友,通过对鞋底花纹的设计,使幼儿初步了解到“对称”这一概念,因为“对称”的概念在中班幼儿的思维中还是比较模糊的通过具体的操作,使幼儿懂得利用复印纸,很容易地帮助我们解决对称的问题,在最后的环节中能够通过。
教学反思:
大班初期的孩子画装饰画很难,兴趣不浓厚,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全新的活动产生了。我选择了孩子们熟悉的物品——鞋子,让孩子们给鞋底设计花纹,这样的活动一呈现在孩子们面前,他们就充满了欣喜和探索的兴趣。在活动中,我充分发挥“幼幼互动”的作用,让幼儿自主的和同伴交流,感知鞋底花纹的多样性,知道鞋底花纹有曲线、直线、圆形、点等,为创作活动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我又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将点、线、面有机结合,构成美丽的图案。在评价作品时,我让孩子和老师一起带着赏识的情绪观赏同伴的作品,从中获得更多的作画经验。通过延伸活动,孩子们感知到了更多的鞋底花纹,巩固了对装饰画的认识,提高了对装饰画的兴趣。但在这次活动中,由于老师的引导不够,幼儿的合作意识不强,还需要多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与设计、制作的兴趣,培养幼儿做事的自信心。
2、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并制作贺卡,能用自己的语言向老师说出祝福的话。
3、使幼儿初步了解贺卡的用途,制作材料和方法。
4、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搜索各种贺卡,布置在教室中,大家一起欣赏。
2、准备幼儿自制贺卡的各种纸、彩笔、剪刀及辅助材料等。
活动过程:
1、欣赏贺卡
(1)请幼儿参观贺卡展览,欣赏各种贺卡。引导幼儿从贺卡的形状、颜色、图形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感受贺卡的制作的美。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来参观一些贺卡,仔细观察这些贺卡是怎么样的?"
(2)引导幼儿讨论贺卡的用途、主要制作材料和方法。
师:"你分析贺卡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
(3)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幼儿交流:
师:"你最喜欢哪种贺卡?为什么?"
2、计划制作贺卡
(1)激发幼儿自制贺卡的兴趣和愿望。
师:"教师节马上就要到了,你想向哪些老师赠送贺卡表示祝贺呢?"师:"你准备制作一张什么样的贺卡?你想对赠送的人说句什么祝福的话?"
3、幼儿自制贺卡,教师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贺卡。
(1)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装饰。
(2)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4、交流贺卡的制作。
5、请幼儿将自己制作的贺卡送给喜欢的'老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说一句祝福的话。
活动反思: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稍作小结:看来,大家对太阳很熟悉。想更深地了解太阳吗?咱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大家会有更深刻的认识。然后就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划出太阳的有关句子,并想一想你体会到了什么?
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热情洋溢地鼓励学生进行多向讨论交流。同桌讲述讲述自己的收获。
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在全班交流过程中,让学生选择自己挑自己最感兴趣的,感触最深的,最有把握的一点、进行交流。
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太阳和人类生活的——关系密切。”
“太阳杀菌的知识。”
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出示课件,让学生通过画面进一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学生对课文的体会是深刻的,所以,随着学生的随机交流,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对课文的有关内容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就显得特别到位。
从个人自学到互动交流,学生头脑中有关太阳的科学信息陡然增长,清晰地知道了课文主要讲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学习本文说明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借助富有童趣、生动形象的网页资料使学生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三大说明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掌握运用多种教学手法会使文章内容更清楚更明白地展示给读者,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
我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把学习的权利充分还给了孩子,只有这样才能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真正使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