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少年闰土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1
大文斗范文网后面为你推荐更多少年闰土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
教材解读:
本课节选自鲁迅小说《故乡》,鲁迅在《故乡》中写少年闰土是为了与老年闰土形成一个对比,揭示人物的苦难命运,引起人们深思造成人物苦难命运的原因。课文描写了一个倍受父亲呵护且见多识广、聪明活泼、机智勇敢的少年闰土形象,让身居大院的“少爷”们自愧不如,更让后来“我”见到老年闰土倍感吃惊。
本单元以认识、了解鲁迅这位大文豪为目的。本课作为单元第一课,旨在让学生认识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并通过课文后“资料袋”的拓展,了解鲁迅有些什么文学成就,拓展学生的视野。学生学习课文的兴奋点是什么?恐怕是急于了解鲁迅吧,看看大文豪是如何写文章的,大文豪的文章写得怎么样,大文豪的文章是否与其称呼名副其实。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7个生字;结合课文语境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素不知道、希奇”的意思;学习小说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2.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读课文,说出课文记叙了“我”和闰土的一些什么事,在梳理课文叙事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3.抓住闰土的活动,对比文中的“我”,能说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说出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明白作者写作目的。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人物描写;
2.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方法:
多种方式读课文、讨论法、启发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给文后生字注音组词弄清其意思。
2、课文PPT。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观察教材中鲁迅插图。
听教师朗诵: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他就是鲁迅,我国的一位大文豪。(师相机板书:大文豪)
2、揭示单元主题:认识、了解鲁迅。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4、课题质疑,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进一步激起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些什么事,并在文中适当位置作出批注。
2.读后交流词语的意思;调查学生读完后还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句子,并指导学生如何去理解。
3.抽学生轮读课文,并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如何读。
4.全班交流课文写什么。(教师按学生的交流情况对内容进行梳理。)
三、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1.根据对内容的梳理,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思路。
2.根据文章思路,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四、指导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进一步感受闰土的形象。
第二课时
一、二人小组检查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表达,感受闰土形象(PPT出示)
1.闰土心里都有哪些稀奇事呢?默读课文然后用小标题概括。
2.这几件事中你最喜欢哪件事呢?请选择一件你最感兴趣的事好好读一读,想想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
3.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在组内交流。
三、依据课文思路,追寻“我”的情感变化,研读课文
1.指名交流有哪些稀奇事,师根据交流归纳板书:
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2.四人学习小组交流学习:这几件事中你最喜欢哪件事呢?请选择一件你最感兴趣的事好好读一读,想想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
3.交流汇报,学生交流哪个段,教师相机指导学习哪个段。在交流学习中进一步感受作者的写作方法:作者通过怎样的描写方法,让你感受到的?
4.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小结。
闰土讲的新鲜事有雪天捕鸟、月夜刺猹、潮汛看鱼、夏日拾贝,通过这些事的描写,表现了闰土是个(聪明能干、见识丰富、活泼可爱)的少年。
5.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我”和闰土是怎样话别的,然后再说一说。“我”为何有这些情感,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一句话:“……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6.“我”与闰土进行对比,明白作者写作目的。
四、拓展延伸
1.评价大文豪写的文章,说说自己学到什么。
2.阅读“资料袋”,加深学生对鲁迅的认识。
五、作业
1.30年后,闰土是什么样子呢?“我”和闰土见面是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丰富的想象,看谁想象最合理。
2.运用已经学过的人物描写方法,对自己最熟悉的同学做一个片段描写,写后全班交流,看别人能不能猜出自己写了谁。
3.认识了少年闰土,激起学生了解老年闰土的欲望,鼓励学生读原文《故乡》。
教学反思
1、紧扣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因为这个单元主题是认识、了解鲁迅,所以就得激起学生迫切想知道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的心理,从而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课始,我让学生目睹鲁迅的插图,然后读出单元导语中对鲁迅的外貌描写,让鲁迅的外貌永驻学生心间。紧接着,我向学生揭示他就是我国的一位大文豪,学生不由自主地再次注视鲁迅的肖像,想一看究竟大文豪到底什么样。最后,大多数学生都心生渴望,想看看大文豪的文章写得怎样?大文豪是如何写文章的?一个评价性的问题和一个习得性问题就这样产生了,与我课前的预设不谋而合。
2、让学生学得阅读方法。阅读一篇文章,要把住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只有这样才能深入理解文章。
3、注重课前预习。学生的课前预习有老师参与,学生不是流于形式的预习,而是学有所得。不但解决了生字新词,而且读通了课文,更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把握。
4、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老师的主导性,利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与文本、与老师、与作者、学生之间形成对话。
5、抓住文章重点,学习人物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突破难点。在学习人物描写方法时,我没有给人物描写法“贴标签”,而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描写,说出自己觉得这样写的好处。学生学文后,我利用作业:“运用已经学过的人物描写方法,对自己最熟悉的同学做一个片段描写,写后全班交流,看别人能不能猜出自己写了谁”,促进学生能学以致用。
整堂课看似大道至简、行云流水,但还很不尽人意。首先是忽略了语文字词教学,对字词没有放到语言环境中加强训练,学生缺少了字词语感训练;其次是没有做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文中“我”盼望闰土,“我”惜别闰土,没有指导学生读出“盼、惜”;没有指导学生读出月夜刺猹的场面。实感惋惜。其次,教学设计提纲化,也是我需要改正的,最好能将教学设计更细化,教学才会做得更细致化。最后,我认为让学生说出作者写作目的这一教学目标拔高了。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2
一、复习旧课
1.检查背诵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初读课文,认识了一位生长在海边的农村孩子—闰土(出示闰土月下看瓜刺猹的PPT),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年少,天真,健康可爱,勇敢……)
2.师:是啊!这是一个特别讨人喜欢的农家少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还知道了文中的闰土向我们讲述了哪几件事?
(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生回答师板书(提前打印出来)并出示以上四个内容的画面
二、导入新课
1.师:闰土向我们讲述的这四件事中,鲁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哪件事?为什么?
生:雪地捕鸟:因为闰土一到,鲁迅便要他捕鸟,可见他对闰土捕鸟的本领很佩服,印象特别深。
生:我认为是“看瓜刺猹”。因为上一节课我们学过,鲁迅与闰土分别三十年了,一想到闰土,就想起少年时看瓜刺猹的画面,可见,鲁迅对这件事印象非常深。
3.师:说得真好,所以课文中这两件事写得最为详细了。其他的两件写得简略一些。(师在四件事的后面分别板书详或略)
4.老师提醒同学写作时,也要注意把文章写得有详有略,对印象比较深刻的事就详细,对印象比较模糊就可以略写,这样呢你的文章才会主次分明。
三、品读词句,再识闰土
1.师: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他的文章都有十分精妙的词句,接下来,请同学们跟随着老师走进这四件稀奇事中,更深入地去了解闰土少年。
(1)指名读“阅读提示”(PPT)
(2)(出示课件)(研读“雪地捕鸟”“看瓜刺猹”)
师:请对“雪地捕鸟”更感兴趣的同学举手。嗯,剩下的同学对“看瓜刺猹”更感兴趣些。选好了,开始学习吧。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一)品读“雪地捕鸟”体味闰土的个性特点
师:你从哪些文字中了解到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现请对“雪地捕鸟”更感兴趣的同学交流。
生1:我从第七自然段中发现了闰土捕鸟很有经验。从“扫出空地,支起短棒,撒下秕谷,一拉”等词语总可以看出。
生2:通过闰土捕鸟过程中的动词我觉得他是一个“聪明能干”的人。(师板书:聪明能干)
师:闰土捕鸟经验丰富,做这些事应该是很熟练,干脆利落,能读出这种感觉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生3:我通过“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这个句子觉得他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师:捕到这么多的鸟雀,闰土的心情是生:开心,自豪,满足师: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这句话吧(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3.师小结:闰土不愧是捕鸟高手,因为他知道支起短棒用短棒,短棒一拉,竹匾很快落地,鸟想飞走也来不及了。真是聪明、能干。
4.指导朗读第七自然段
师:这么有趣的经历,请好好读读这段话。(只一拉读出动作轻快敏捷,最后一句读出内心的满足,自豪开心)
5.这段话中的标点,你有什么新发现?
生: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但我疑问,这段的最后一句逗号我觉得用错了,应该用顿号。
师:你好细心呀。谁能帮他解决疑惑?
生:没有用错,我看过很多中外名著,好多白话文都是这样用的,有可能当时顿号还没出现,所以用逗号代替。
师: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也发现了这问题,据我考证啊,正如某某说的那样。你真了不起,给个掌声奖励!
(二)品读“看瓜刺猹”体味闰土的个性特点
1.请对“看瓜刺猹”更感兴趣的同学也来交流一下。
生1:我认为闰土不但捕鸟很有本事,还很机智勇敢。
2.说说你的理由
生1:因为第十二自然段写到:月亮地下,你听,哗啦啦地响了,当时又没个伴,他不仅不害怕,还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所以我觉得闰土很勇敢。
师:出示“看瓜刺猹”PPT,
3.边演示边描述画面,
4.师:请同学手捏你的笔,捏可以换成拿或者握吗?
生:不可以,因为“捏”比拿的动作要轻。
所以我们要轻轻地把这句话读出来,注意不要把猹吓跑了。
5.还有谁要补充的?
生:我有补充,我从网上查到,猹是很凶猛的,你向它走来,它不会跑掉,反倒向你奔来,多可怕呀!但闰土却不在乎,看见猹便刺,可见他不仅勇敢而且机智。
师:你很聪明,猹这东西,连鲁迅都不知道是怎么一个东西,正如鲁迅所说:(出示课件)“我那时并不知道……很凶猛。”(指导理解破折号的作用,理解无端的意思)
师:闰土是怎样的刺下去?(快,用力)请读读这个句子。
6指导朗读
师:多么惊险的经历啊,老师来当一回闰土,你们来当鲁迅,我们来读一读吧。
接下来请男同学读闰土的语言,女同学读“我”的语言,让我们再次通过他们的语言,体会闰土的勇敢机智。
简学海边拾贝
师:感受了雪地捕鸟的有趣,看瓜刺猹的惊险,接下来请同学们跟随闰土去欣赏一下海边的贝壳。
出示投影片,生读句子
师: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的也有,观音手也有,这样的贝壳想看吗?
(出示贝壳图片)
师:可以用一个什么词形容一下这海边的贝壳?(五颜六色,千奇百怪)
师:看到这样的贝壳,你的心情会怎样?(开心,惊奇)
4.请同学们带着高兴的心情再读读这句话。
(三)简学看跳鱼儿
师:欣赏完了贝壳,我们再去看看跳鱼儿
出示图片
师:这些跳鱼儿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是不是很可爱有趣。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一句话。读出跳鱼儿的可爱,有趣。
师小结:四件事情,作者写得有详有略,并且从不同方面表现闰土的特点。
四:升华认识
过渡:通过这几件事情作者知道了闰土的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他的见识又是如此的广阔,由此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师:(出示相关课件)大家齐读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1)猜猜闰土的心里还会有哪些稀奇事?
(2)读到这,我们对闰土有了更多的.认识,从句中,你能体会到作者对闰土是怎样的一种感情呢?(佩服,羡慕、赞叹)
(3)指导朗读
师:那请大家在带着这种情感再来读一下这个句子。
师:这里还提到了“我往常的朋友”他有指哪些人呢?
生:像我一样的人少爷有钱人富家子弟
师:他们和我一样只(学生接着读)
生:“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师:读完之后你想到了哪个成语?
生:坐井观天井底之蛙师:在这里谁相当于这“井底之蛙“呢?
生:鲁迅以及他往常的朋友师:可见他们的生活范围是如此的狭隘,而闰土的生活范围却是如此的广阔。这两种生活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作者对他所处环境满意吗?他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呢?
生:不满。他向往闰土的生活,广阔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生活……
师:总之他向往的是一种丰富多彩的生活。(教师板书“丰富多彩”)
7.指导朗读,感受作者的这份情感。
2.鲁迅这么喜欢闰土,能和闰土永远在一起吗?
(1)想象闰土和我分别时的情景一定很感人吧!想象他们分别是会说些什么呢?(出示幻灯片)指名回答
(2)对照课文是怎么写的呢?
(3)能不能用一个一个成语来概括一下他们此刻分别的心情?(难分难舍,依依不舍)
(4)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5)指导朗读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闰土为“鲁迅”打开了一扇窗,让“鲁迅”看见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你想知道这两个人的友谊后来发展得怎么样了?课文最后说他们从此没有见面,其实三十年后,他们俩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改变太大,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有兴趣的同学能够找鲁迅的小说《故乡》来读一读。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25少年闰土雪地捕鸟聪明能干看瓜刺猹机智勇敢海边拾贝见多识广看跳鱼儿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因为这是课文学习的第一课时,所以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学习生字新词。
2、读懂课文内容,初步认识并了解闰土,初步体会人物的特点。
3、体会文中人物外貌描写的句子,感受作者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通过学习相关于闰土外貌的句子,体会人物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学:说说闰土名字的由来,说说闰土与“我”的关系,交流鲁迅的相关资料,初识鲁迅。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进行初次的预习交流,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同时走近鲁迅,为认识鲁迅踏出第一步。
明确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
2、初步认识闰土,了解闰土。
(二)自学互测:一是学生二人小组互读课文,检测课文朗读情况,交流文中不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二是找找文中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并通过重点词语初步感知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从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个()的少年?)
【设计意图】:
第二次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让学会感知预习的重要性,同时为学生学习课文打好基础,让学生走近闰土,认识闰土。从情感上接纳课文。
(三)互动释疑:
1、读出下列词语
一扭郑重套住仿佛厨房刺猬胯下
允许窜了
【设计意图】:
针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全体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
2、连线
便是只知道
没有知道没有原因地觉得
无端地觉得如此
素不知道以前
如许就是
先前不知道
单知道向来不知道
其间其中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更容易走进课文,体会文本。引领学生感知新旧文化表达上的差异。
3、展示朗读:可以难读的句子,也可以是喜欢的段落。
【设计意图】: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亦为下节课的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4、品味句子。
他紫色的小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比较:他紫色的小脸,头戴一顶毡帽。
比较:他苍白的小脸,头戴一顶毡帽。
(感受:描写人物外貌时要结合人物特点。)
【设计意图】:
学习作者人物描写的方法,为习作做准备。
(四)巩固提升:
闰土向“我”讲了哪几件事?
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
【设计意图】: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概括的能力。
(五)课堂检测:
1、听写生字词语:
胯下一扭套住刺猬厨房窜出
【设计意图】:
了解学生的目标达成率,做到课课清。
2、描写班级里一个人的外貌,可以是学生,可以是任课老师。(不能写出名字,但要写出人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
结合所学,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学习与语文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运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意识,锻炼学生的习作能力。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2、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明晃晃”等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背诵第一自然段
4、通过闰土的外貌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并学会描写人物外貌。
教学重点:
1、理解难懂的词语,了解文章大意
2、结合闰土的外貌描写,学会描写人物外貌
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读,明确任务
师:相信同学们都认识鲁迅,也看过他的一些作品,本单元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首先我们打开书本75页,看看本组的.单元导读,找出本组在本组学习中,我们应该明确怎样的学习任务?最好分点说明。现在请同学们大声自由地朗读,边读边画出来,待会儿请同学们说说。
(明确的任务:1、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2、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生齐读学习任务)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畜生、胯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4、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闰土的性格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2、板书课题:
少年闰土
齐读课题。“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
(“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二、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
1、过渡语: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
(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貌。)
2、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3、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
板书:
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
4、“闰土”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请一生读第三自然段。看哪位同学知道“五行”的意思。
三、引导学习闰土和“我”谈的四件事
过渡语:
“我”和闰土可以说是一见倾心,他们俩个不到半日便熟识了。第二天他就给“我”讲了好多稀奇的事。闰土给“我”讲了哪些稀奇的事?
1、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闰土向“我”讲了几件事,从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个什么样的少年?
2、交流汇报。
3、课文中写这四件事是采用什么形式写的?
(对话形式。)
4、那好,现在请大家先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6~16自然段课文。
(一人读闰土说的话,一人读“我”的,另一人读叙述者的,还有一个同学认真听,看是否读出人物特点,感情。)
5、小组练读。
6、指名小组读。
四、指导学习第一段
1、闰土讲的四件事中,哪一件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瓜刺猹。)
为什么说是这件呢?
(因为课文一开始写作者回忆中的少年闰土的形象,也是看瓜刺猹的画面。)
2、引导学生想象第一自然段描工的画面:
大家想一想:
看瓜刺猹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晚上);当时是什么样的天空,(深蓝的天空);什么样的圆月,(金黄的圆月);什么样的西瓜地,(碧绿的西瓜地);什么样的银项圈,(明晃晃的银项圈);作者就是抓住了这几种不同色彩的景物特征,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般的美妙世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自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轻声齐读??让大家一次又一次地体会感情。
4、在这样一幅色彩鲜明的画现中,“其间有一个少年”,“其间”是什么意思?
(那中间,课文指西瓜地。)
5、作者对三十年前的朋友如此记忆犹新,可见看瓜刺猹这件事给他的印象是很深刻的。现在请同学们把描写少年闰土勇敢刺猹的主要动作的.词语找出来。
⑴学生找后回答。
⑵板书:
听、捏、走、看、刺
6、对于这么美的一段文字,我们一定要把它背下来,下面请大家一起再读一遍第一段。
五、总结
这一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少年闰土的外貌和闰土给“我”讲的四件事,这四件事中又以“看瓜刺猹”这件事给作者和我们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在学习中我们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大家都积极思考,相互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作业
大家下课之后,继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从课文中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讨论体会。
【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外貌:
稀奇的事:
紫色的圆脸
雪地捕鸟
头戴小毡帽
海边捡贝壳
颈套银项圈
看瓜刺猹
潮汛看跳鱼儿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力目标:快速阅读课文,能用讨论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情感目标: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分析:
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媒体:
硬件媒体:计算机、扫描仪、投影仪、录音机、录音带。
软件媒体:文字、图形、音乐。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1)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含苞欲放的早字。图1(略)
教学策略设计:用“早”字引出作者,简介作者,为学生了解闰土后,从鲜明的对比中体会社会的不平等,以为后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埋下伏笔。
2、学习课文。
(1)教学过程与内容:听录音。
策略设计:纠正生字读音,感受语音变化;认读生字新词。
(2)教学过程与内容:
①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图2(略)、图3(略)
A:脸——紫色
B:头——小毡帽 健康
C:颈——银项圈 活泼
D:怕见人 怕羞
策略设计: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外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②讲述闰土的新鲜事,了解闰土是个什么样的人。图4(略)、图5(略)、图6(略)、图7(略)。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说说讲了哪些事?选一件你最喜欢的讲给同学们听。
教学策略设计:体现自主学习,结合口语交际,力求读写合壁。
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和我都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提问)
和闰土相比,“我们”的知识太少了,目光太短浅了,写出了作者不满现实,追求自由生活的心态。
④惜别
作者:大哭。
闰土:躲在厨房不肯出门。
策略设计:从人物的外表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作者与闰土的浓厚情谊。
3、课外延伸:(图书室或网站)
向同学们推荐《中年闰土》、《故乡》,交流读书体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预习课文,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畜生、胯下”等词语。
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
3、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部分,指导课后思考·练习4。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二、预习课文
1、小组学习,读准生字的字音,说说书写时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理解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开火车式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字音。
2、利用课件检查学习情况
(1)生字中的特殊部首:拜(手);允(厶或儿);畜(亠)
(2)正音
(3)与生字有关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3、质疑(可简单写副板书,便于在下面的学习中反馈)
四、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
1、过渡语: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貌。)
2、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3、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
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4、谁来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1)学生不知从哪说起时,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然后看看他是谁,与他相对照,少年闰土有什么样的特点。
对比之后,我们知道闰土是一个年少而又天真活泼的孩子。
(2)再仔细读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看闰土还有什么特点。
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然后换上“苍白的”或“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体会出闰土“健康”的特点,因为他的脸是“紫色的”,为什么是紫色的?(在海边瓜地看瓜,在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生活在农村。)
5、请一位同学总结闰土具有哪些特点
板书:年少健康天真活泼
五、指导课后思考·练习4
1、课件出示要求及插图。
2、课件出示摘录的内容。
3、什么是人物的外貌,让学生结合闰土外貌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
4、课件出示范例,让学生自己读、说、评、议。
5、小组同学互相启发,练习说一说自己要描写的人物外貌。
六、理清四件事的顺序
1、提问:闰土和“我“在一起,给“我”讲了哪些事?
2、四人小组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学生按先后顺序说一说
4、师生评论,调整板书:雪天捕鸟夏日拾贝月夜刺猹潮汛看鱼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3、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人的外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