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春晓》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春晓》教学设计 篇1
【教材简说】
本课共有两首古诗,这两首诗言简意赅,贴近儿童生活。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春晓》中诗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瞬间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那声声鸟鸣、落地花瓣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也可以感受到诗人由喜而惜的阵阵情怀。在《村居》中千里莺啼、花草杨柳、春风轻雾,令人陶醉;少年儿童在大好春光中尽情放飞、玩耍。在文字的引导下、在声声的诵读中怎不叫人爱春和奋发!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1、春天,莺歌燕舞、百花齐放,多么令人赏心悦目。使人从心底由衷地喜欢她。
2、古代的`人啊,跟小朋友一样也非常喜欢春天!所以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题。(区分“春”“村”的读音)
2、自读古诗,自学生字:
⑴ 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
⑵ 准确认读诗中的生字。
三、试读课文、读出诗韵
1、师范读:
注意读好韵脚“晓、鸟、少”和“天、烟、鸢”。
2、学生跟师读。
3、指名读。
4、师生对读。
5、学生齐读。
四、认读、识记生字
1、指名拼读生字:
(领读)
(注意读准“诗、首、处”和“村、醉、散”的声母。)
2、齐读生字。
3、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⑴ 自由记生字。
⑵ 共同探讨识记生字的办法。
(比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等。)
自──首 舍──古 读──诗 对──树──村 睡──眠
闪──问──间──闻 屋──居 醒──醉 亲──童
外──处
五、巩固生字
1、认读生字卡片。
2、读词语巩固生字:
两首古诗 一首儿歌 冬眠 到处 见闻
乡村 居住 烟花 童话 散步
六、指导写字
1、书写生字“古、声、多”。
2、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生字笔顺,并逐一指导:
古:横要长而凸。
声:上为“士”,上横长,下横短。
多:上下两部分一样,但位置要注意必须写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
3、生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齐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
二、朗读感悟、理解古诗
1、看课文插图,听配乐朗诵。
2、全班齐读《春晓》、《村居》。
3、学生自由读,思考:我从中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4、交流汇报自读情况,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5、分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6、反馈释疑,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简单讲解或点拨。
三、背诵古诗
1、指导朗诵。(感悟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⑴ 师范读。
⑵ 自愿读。
⑶比赛读(同桌赛、小组赛)。
2、背诵古诗。(指名背、小组背、齐背、师生对背等。)
3、吟诵古诗、唱古诗。
四、指导书写
1、口头扩词:
古( )( )( ) 声( )( )( )
多( )( )( ) 处( )( )( )
知( )( )( ) 忙( )( )( )
2、书写生字“处、知、忙”。
3、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生字的笔顺,并逐一指导。
处:半包围结构,捺要拖长、“包住”。
知:左右结构,“口”在右边偏下。
忙;左右结构,“竖”要垂直且稍长。
4、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扩展活动】
1、班里开展一次放风筝活动。
2、在春天里,约会古诗。
3、小组合作,演绎《春晓》。
《春晓》教学设计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4.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同学们,春天已经悄悄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睁开你那明亮的眼睛,瞧一瞧,竖起你的小耳朵,听一听,春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播放课件)
草青了,树绿了,花儿开了,鸟儿唱起了欢乐的歌……多么诱人的春色,多么美好的春光啊!古时候,诗人们为此写下了许多美妙的诗篇,《春晓》就是其中精彩的一首。你知道题目的意思吗?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梦浩然写的,他是大诗人李白的朋友。
三、初步朗读课文。
1.老师范读,注意老师的停顿。
2.认识文中的生字。
3.出示课件,认读生字。
4.指导学生读诗的节奏。
四、理解诗意。
1.全诗描写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具体描写了那些景物呢?
2.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意思,教师随机指导。
3.学生交流。
4.同学们已经明白了诗句的意思,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诗句的内容变成一幅画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冬天过去,春天来了,各色鲜艳的花都开了,在这美丽的春天里,晚上睡觉可真香甜啊。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只听到窗外到处是鸟儿欢快的叫声。推开窗户,一股泥土的清香迎面扑来,昨夜的一场春雨,不知道会打落多少花啊!
5.请同学们睁开眼睛,说说刚才在脑子里出现了什么画面。
6.诗人用20个字就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请同学们跟着音乐来读课文,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把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读出来。
五、拓展。
1.有人给这首诗配上了音乐,变成了优美的歌曲,你想听吗?
2.春天这么美,有很多诗人曾经赞美过她。把你知道的关于春天的诗朗读给大家听好吗?
3.春天是美好的,但是春天也是短暂的。孟浩然用诗句把美好的春天留在了人间。你有办法留住春天吗?请同学们把诗人描绘的景色,加上自己的想象,画一幅春天的画,请大家分享你画中的美景。
案例分析: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味,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象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写景,他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透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
学生在学习此诗之前已经能把古诗背诵下来。课堂上要做的应该就是让学生去品味诗意,去感受诗情,激发学生对我们古典诗文的热爱和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为达到这个目标,我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做了重点突破:
1.教学语言富有诗意
有人说,语文的最高境界是诗意。在本节课中,我采用精炼而富有诗性的教学语言,引领学生放飞想象,指导学生咀嚼品味。在学生基本理解了古诗内容以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去想象古诗的画面,这时候伴以教师富有诗意的语言的描绘,在学生在脑海感受画面美的同时,享受到语言的美。
2.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开课,我通过动情的语言,借助优美的音乐、画面等,把春天的.种种意象变成一首“立体交响乐曲”,为学生奠定了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和知识基础。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让学生借助配乐,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在朗读中品味诗的语言。
3.由读到唱,感受诗的语言美。
古典诗词的语言凝练优美,领会诗的难以言传的意境最佳的途径就是反复吟诵。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体现处委婉。可以有意或拖长腔调或大胆停顿,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动于心。在反复吟诵以后,我又让学生跟着音乐唱,学生很快就忘我的随着音乐唱了起来。当我关上音乐的时候,很多学生觉得意犹未尽。这样的唱诵,便是一种美的享受。
4.树立大语文观。
我们班的学生一直进行着古典诗文的背诵,在学完了古诗以后,我让学生回想一下以前背诵的关于春天的诗句,学生能把以前背诵的春天的古诗提取出来。这种联想比较是学习古诗的必要方法。
不足:
在古诗诵读中,强调了诗的节奏,也让学生进行了反复的吟诵,但是时机不是很好。如果在学生理解了古诗以后再进行,效果会更好。
开始时候的动画,可放到理解古诗的时候,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
对学生的评价,以后还需要细致些,鼓励性强一些。
《春晓》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首、眠”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多、知、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教学准备】
有关春天的图片及春天的古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画面导入,揭题简介
1、出示图1:多漂亮的画面呀!谁知道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看出?
2、师述:桃花静静地盛开着,花瓣是那么新鲜,像刚被雨水洗过似的。各种各样的鸟儿从巢里飞出来,有的站在枝头欢叫,有的在树间飞来飞去,自由欢快,没有人来打搅,这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呢?
(早晨)
3、春天的早晨多么美丽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一首描写春天雨后早晨美景的古诗《春晓》。
(板书课题)
4、(指“晓”)这个字读什么?日字旁表示与什么有关?“晓”是什么意思?
师:在文中指“早晨”。
5、齐读“春晓”。
“春晓”的意思就是──?
6、过渡:理解诗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启发学生质疑)
(出示卡片理解诗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听录音范读。
2、自读。
3、指读。
4、过渡:下面我们来理解诗句,在这基础上体会诗情。
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1、前两句:
⑴出示图2:诗人本在干什么?诗中哪个词表示睡觉的意思?
(眠)
正音。
你怎么看出来它表示睡觉?“春眠”是什么意思?春天的气候暖和,睡起来会睡得怎样?
(很香)
那“春眠”的意思就是──?
(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
⑵(指“觉”)这个字读什么?
再读。
我们平时常用到这个字,谁来组词?这儿是什么意思?
(觉得)
⑶“晓”呢?跟诗题中同一个字,是解释为“天亮”呢,还是“早晨”?
(天亮)
⑷指说第一句的.意思。
(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地天已亮了。)
⑸指导读第一句:春眠/不觉晓。
(师范读、指读、齐读)
⑹诗人睡得很香,朦朦胧胧中听到什么?
(鸟叫声)
你从哪句看出?“闻”什么意思?
(听到)
“啼”是一个生字。齐读。意思是什么?
(叫)
“啼鸟”解释的时候倒一下,为“鸟啼”,就是──?
(鸟叫)
这句话的大意是什么?
(到处听到鸟的叫声)
⑺看图1,想想可能有哪些鸟在叫?这些鸟在唧唧地欢叫,我们来听一听。
(放录音,听鸟叫)
练说:( )的鸟叫声
再来说说第2句的意思,把( )填的词放进去。
⑻想想这时候诗人的心情怎样?
(喜悦)练读:处处/闻啼鸟。
⑼请大家把自己当作诗人,闭上眼,睡觉。
师述:“睡着,睡着,朦胧中听到鸟的叫声,一声,两声(放鸟声)你睡意全消,睁开眼睛,一看,天都亮了,天也晴了。你触景生情,于是哼出了两句诗:
《春晓》教学设计 篇4
教材简析:
春晓是一首五言绝句,作者孟浩然先写春睡的香甜和对明媚朝阳的喜爱,再回想昨夜的风雨落花,表达出他对美好春光和大自然的赞赏。
设计理念
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定教。牢牢抓住朗读这条主线,充分发挥画面的作用,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在由浅入深的学习中引导学生体会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2、粗解古诗诗意,体会诗的意境,同时感受作者爱春、惜春,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会写“处、夜”等9个生字,会认12个生字,掌握积累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生字,有感情朗读,感知诗意并背诵。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生字卡片,古筝曲。
教学过程
一、 知诗人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孟浩然。
二、 解诗题
1、 看题目可知,作者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2、 晓:早晨,春晓:春天的早晨。这是一首描写雨后春天早晨情景的诗。
三、 读诗解诗感春意
课件播放:舒缓悠扬的音乐声中,不时有小鸟飞来。生机勃勃。
诗人孟浩然看到了这美丽的春色,创作了这首诗。会背的同学请跟老师背一遍。
1、 初读感知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检查读的效果(注意指导学生读准5个生字的音)。
(3)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和重音,体会韵脚
(4)自由练习朗读。边读边体会“晓、鸟、少”3个字在诗歌中的特别之处。
(5)生互读互评
(6)师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7)教师范读,并布置学生边听边看书中的插图,边想:古诗和图画结合,你读懂了什么?
2、合作交流,理解诗意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读诗、品诗,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2)图文结合,提升理解。
课件出示诗句句意的理解,学生对照说出原诗句
(3)播放课件,依次出现4句诗描写的画面,学生对照画面说出古诗中相应诗句。
(4)配乐朗读。
同桌对读、小组轮读、表演读,原句译句结合齐读等。
四、 想象朗读读悟诗境
1、 我们和诗人孟浩然都看到了“春日美景”的画面,这时候的心情是怎样的?谁来说一说?(板书:喜悦、赞美、喜爱)
2、 把自己想象成诗人孟浩然,反复吟诵古诗,体会诗人写诗时的心情。
3、 放古筝曲,闭眼听,边听边在脑子里画画,你看到了什么?
4、 随曲朗读,能背的齐背。
五、 识字写字
1、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字词读音。
2、指导书写
“处”字引导认识“折文”
“夜”字第4笔是竖,不是竖提。
《春晓》教学设计 篇5
一、 教学思路与设计理念
【教学思路】
课一开始,先让学生背诵以前积累的古诗。然后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接着师生合作,认读古诗,再指名读,互相评价。解决生字词,指导学生观察、诵读,感悟诗境、诗情。
【设计理念】
古诗词的语言是祖国语言宝库中的精华。古诗词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古诗词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习、积累一些优秀的古典诗词,而且能使学生感受、了解内容丰富、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还可以涵养学生的性情,陶冶学生的情操。所以,古诗词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积累,还要注重教学过程的优美,要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让学生爱上古诗词,爱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春晓》这首诗从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中,让读者先通过听觉,然后通过想象,既而转换到视觉,在人们的眼前展现了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景色,给人一种春光似海、春意正浓的美的感受。
本课教材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幅情景图,一首古诗,认字表和写字表,还有四道课后练习题。这首古诗语言自然朴素、通俗易懂,已经深远而又耐人寻味。在学习这首古诗时,我们要初步了解诗的大意,体会意境,熟读成诵。同时还要让学生体味古诗文的韵律美,提示停顿、重音,指导朗读。本课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意境图,我们可以从图中看到被春鸟唤醒的作者,打开窗户后被雨后春景所惊异的神情,从而可以看出户外春意盎然的美好景象。
【学情分析】
这首古诗,好多孩子学前就已经会背了。如果我们再一味注重读背,那就如我们所说的:学生只是在数白嘴、背天书,毫无意义。试问,这样的课学生趣从何来?这无非是在浪费时间。所以这节课的教学我们必须把握一点: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定教。
【教法分析】
根据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是以识字、学词学句和朗读背诵训练为重点,我在教学中主要以读为主,读中熟字,读中解词,读中学句,读中悟情的'方法。利用文中插图,配乐朗读等方法为学生创设美丽的春晨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美景之中,从而使情感得到升华,与作者产生共鸣。针对于字词合作交流认读,诗句的理解也是在合作交流中达到教学目标的。用灵巧的小手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晓图”,并结合书上的插图用以体验和感悟古诗的意境。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晓、眠、觉、闻、啼”这5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知道“觉”是多音字。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培养观察、想象的能力。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古诗、品味古诗,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感情。
(四)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
注重能力的培养,学会说和写,课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并写下来。
四、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二)难点:对诗的意境的理解。
(三)解决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味及语言美。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游戏卡片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学生背诵以前积累的古诗。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课下搜集背诵了好多的古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一个展示的机会,来,勇敢地站起来给我们背一首吧!
2.出示课件,观察。
你们真是勤奋好学,背诵了这么多古诗,今天老师奖励你们看个动画片,课件示图。
真是太美了!老师想用一首古诗来描绘一下这幅图,你猜是什么诗?
(学生猜测,会背的背给大家听)
二、认读古诗。
1.师生合作,认读古诗
老师想背的就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写的这首《春晓》,我们的课本上也有这首诗呢,赶快看看它和我们背的这首《春晓》是不是一样呢!请同学们打开书17页,自己认真地拼
一拼、读一读这首诗,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还是圈下来,一会儿想办法解决,好吗?
2.指名读,互相评价。
谁愿意把书上的这首诗给大家读一读?
(生自读、勾画、交流)
3.这么好听的诗,老师也想给大家读一读,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
4.生评价老师
三、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
知道老师为什么能读这么好吗?因为老师交了好多的生字朋友,瞧:春、晓、眠、觉、啼、多、少、处
2.合作识字。
快看看这里面有没有你认识的老朋友,如果有快点和他们打个招呼,不认识的也要想办法认识他们,让他们成为你的新朋友。
3.交流识字情况。
哪个生字朋友和你最要好赶紧给我们介绍介绍吧!
4.让我们一齐来认认他们吧!
5.检查认字情况。
你们是不是真的把他们记在心里了呢?那我可得请小老师来检查检查你们。
《春晓》教学设计 篇6
《春晓》是一首富有情趣的五言诗。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古诗的特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再现古诗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通过朗读领悟古诗的意境和韵味。为此我作如下教学设计:
1. 引入激趣
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丽的景色,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播放《春晓》教学电视片,让学生看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听配乐朗读。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孟浩然。
2. 初读感知
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所注的汉语拼音朗读这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注意读准下列字音:“觉”是多音字,在诗中读jué;“啼”是第二声。读后可以说说诗中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3. 精读理解
(1)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说说“晓”“眠”“觉”“啼”“知”等词的意思。
(2)同桌交流,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然后说给全班的同学听,同时屏幕上打出古诗意思的图画。教师要告诉学生,古诗语句由于字数的严格限制,常常要省略一些词语,要联系上下文和题目补充出来。如“夜来风雨声”一句,联系诗题,可以知道是“(我忽然想起)(昨天)夜里的风雨声”的意思。
(3)看着屏幕上打出的画面,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
(4)朗读《春晓》,指导读出节奏和重音,读出韵脚。屏幕上打出这首诗,标明节奏和重音。
4. 品读领悟
(1)屏幕上出现古诗意思的画面,同时有配乐朗读,听了一遍后,学生跟读,然后指名朗读,大家评议。
(2)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互背,全班背诵。
(3)屏幕再现图画,几只鸟站在开满桃花的枝头上,春燕在空中飞翔,地面有落花。
①学生看着画面,背诵《春晓》。然后闭上眼睛,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背诵。
②教师小结:诗人把握住“春晓”这一季节的时间和特点,把自己酣睡初醒的所感所闻依次写出,构成一幅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景,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之情。
③屏幕上依次显现四句诗表现的画面,学生看图吟诵,体会意境。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